①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相关的案例有吗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相关的案例有吗?绿维创景认为,随着各地文化产业投资的内不断升温,绿维近几容年也逐渐积累了一些做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的项目经验。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桂林接力数码动漫产业园”。
本项目是国内领先的青少年读物出版机构――接力出版社运作的一个数码动漫产业园,区位优势明显,且运作主体有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管理运作经验,但传统动漫产业的“慢热”发展模式成为成功运作的一大难点。于是,接力出版社选择了具有跨产业运作视野、强调商业模式的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来进行难点突破。
② 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与发展规划范文
在网上搜一下“2008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前期策划”很详细很全面,自己找一下边,如果需要更多的还可以去齐鲁文化产业园网站了解
网站搜一下就行,或找他们管理园了解一下。齐鲁文化产业园在这方面做的挺好。
③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是下一波房地产的概念,也就是用文化创意产业来带动房地产的开发。文创产业所带动房地产的特色就是复合性及大规模。 复合性,指的是它的综合性,可能包括了设计,商业,传产,交通,物流,农业,旅游,教育,工业,餐饮及住宅。也就是把以前的住宅,工业,农业,旅游,教育,传产的开发,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综合开发体。
大规模,就是因为它的综合性,他是一个超级综合开发体,所以规模特别是土地面积都会很大。动辄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几乎就是新市镇,新市区的开发。 1.综合性的关联
综合的目的是要能彼此呼应,互相拉动。所以各个单项产业与其它产业要能够联动,比如一个工业生产区,就必须跟物流密接,而物流又需跟交通密接。而生产区也需跟住宅密接,以提供人员的生活起居,生活区必然要跟交通,商业密接。同时生活区也会跟设计,餐饮密接。如何让整个产业区内的各个分项区独立而联动,必须详细的规划。每个产业区的条件与主题概念不尽相同,所以关联方式也会不同。
2.交通流线的安排
交通永远是一个开发成功与否的前提,而且交通流线不但是各个分区的分隔线,也是连接线。当然按照交通流线的设计,还要细分主次干道,穿越联通道的分别。
3.土地面积的分割
所谓分割,一是代表面积大小,二是代表土地使用的强度。面积是二度空间的大小,强度是三度空间的使用。这里面也牵涉了都市风貌包括天际线的设计。三度空间也是建筑容积的计算,对于各个分区的使用强度制约,也是开发的最终收益的计算基础。
4.主题的设定
虽然都是文化创意产业,但是仍然应该要有主题也就是特色。主题特色的设定可能是顺应现有的主客观条件,比如原来当地已经有某种主流产业,或者原来已有一个历史文化传统,这些是主观条件,比如附近已有旅游景点,交通要道等,这是客观条件。没有主客观条件的,也可以创造一个主题,比如有的以台湾为主题,有的是以台湾创意,台湾特色为主题。也可以用绿色建材产业为主题,太阳能产业为主题。或者以设立设计中心,特殊教育学校为主题。
5.启动区的规划
由于是一个超级综合区的开发,如何启动变成非常重要的一环,启动区要能够有带动的能量,牵涉到号召力与资金链的拉动。这里其实就关联到主题,启动区应该就是整个产业区主题的启动。启动区要能够投入以后,迅速产生回报,不论是直接的比如销售房地产,或者间接的,比如吸引更多更大的企业的进入产业园,迅速将土地开发进入生产区。
6.开发的顺序
这里其实已经包括了启动区,只是启动区是唯一的,但是之后的开发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之后顺序,应该要考虑到前面说过的关联性联动性,还有就是资金链的连接性。顺序的考虑一方面要能够按部就班又能快速,但是也要考虑前期价值与后期价值的平衡。前期的土地要能够位置优但是又不能太贵,才能吸引人快速投入。但是后期的土地如果都是位置较差的,可能会后继无力,或者无法享受到开发成熟的结果。顺序也牵涉到土地的定价策略。
④ 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
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为 “一轴二廊三片”集中式空间布局结构,一轴:沿赤壁溪两侧绿化专,形成属绿轴。结合赤壁溪水的防洪堤建设,在两侧进行绿化,形成产业园的主要绿化带。二廊:在北部片区、中部片区、南部片区之间建设两条生态廊道,将两侧山体的绿色引入产业园。三片:分别对应产业园的功能定位,建设影视及文化片、知识产权及中介服务片、研发设计片。另外,园区还将分成西北、北和南三大片区。
⑤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最新规划思路是什么
dasdasdasdsadas
⑥ 文化产业园策划和文化产业园规划怎么做
文化园策划和文化园规划-绿维创景-做的非常好,绿维创景一直都专注于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旅游景区文化提升与情境体验创新、文化遗产、大遗址、历史文化古城、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及投资运营咨询全程专业服务。浙江省遂昌县王村口红色古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浙江省遂昌县独山古村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永安长城景区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海南永庆佛教文化景区全案策划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⑦ 如何把文化创意产业园方案落地实施
XX市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
一、定义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城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为工业、文化等服务的智能创造业。
创意产业园区是依托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利用城镇中心区工业建筑为主要改造和开发载体,以创意产业链为聚合,所形成的以都市型工业、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为发展重点,并经市经贸局会相关部门共同审核认定的功能区域。
二、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
(一)新建创意产业园区认定标准
1.园区注册地和经营地要位于XX市辖区内。
2.园区要有明确的招商规划和产业定位。园区建设要符合全市城建规划总体要求,并逐步按照产业定位形成区域特色,园内80%以上的入驻企业为从事都市型工业、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经营活动。
3.园区可以在原有已形成一定规模集聚的区域或街道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整合,具备一定的建筑规模,一般应在1万平方米以上,入园或已签订入驻协议的企业在20家以上或出租建筑面积率经核定超过50%以上。
4.园区的建筑外型应与城镇建筑形态、周边环境相和谐,园区的房屋建筑结构应符合本市相关建筑标准。园区入驻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使用性质,入驻企业的二次装修应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批准。
5.园区消防、安全、卫生、环保等应符合相关规定。园区入驻企业的一切活动不得干扰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6.园区管理制度健全,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园区管理机构负责园区的统筹协调、对外招商、物业管理和提供配套服务,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7.园区能提供适合创意企业发展的工作环境、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园区内水、电、通信、道路等公共设施完善,能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条件提供宽带网络、会务、展示等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园区应设有为创意企业、设计人员提供交流、互动、集聚和各种创意作品展示的场所。园区内的配套服务设施占用面积原则上不超过园区总面积的25%。
8.园区应建立入驻企业档案,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园区统计,并配合所在镇(街)相关职能部门对入驻企业开展管理与服务。
(二)改建创意产业园区认定标准
1.所谓改建创意产业园区是指符合各镇(街)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并纳入各镇(街)“退二进三”规划内,利用各镇(街)中心区的旧工业区、旧厂房、旧大楼等“三旧”建筑物作为建设载体的创意产业园区。
2.改建创意产业园区应有明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主体,明确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以及阶段性工作目标和计划进度安排等。
3.对改建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要求可适当放宽,按照“三个不变”的原则,即: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予以提前认定并给予园区两年筹备期,筹备期内只发文认定并不进行授牌。
三、创意产业园区的行业范围
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我市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应重点发展与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相关的创意产业,重点涵盖了研发设计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等四大领域。
四、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和管理
(一)管理部门
根据《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统筹全市创意产业园区的布局规划、产业导向、政策协调,市经贸局负责牵头制定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并具体负责有关扶持政策的组织实施、检查和监督。
(二)认定程序
1.由相关园区的管理主体向所在镇(街)经贸部门提交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申请报告。
2.根据认定标准,由相关园区管理主体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规划;
(2)创意产业园区房产、土地权属证明;
(3)园区管理主体营业执照及有关管理制度;
(4)所在镇(街)国土、规划、环保、安监等部门出具的国土、规划、环保、安全证明;
(5)园区内入园注册的创意产业企业名单及其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证明复印件;
(6)园区内入园注册的创意产业企业上年度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当年入园注册企业提供当期财务指标完成情况)。
3.由园区所在镇(街)经贸部门根据认定标准对园区申报资料进行初审,审核批准后推荐上报市经贸局。
4.经市经贸局组织对申报园区审核合格后,报市政府核准认定,市政府委托市经贸局授予其“XX市创意产业园区”的牌匾。
5.改建创意产业园区在筹备期结束后由市经贸局按照新建创意产业园区认定标准进行复审,复审合格者继续予以支持,正式授予牌匾。在筹备期内已达到要求的,可提前申请授牌。
6.各类经国家和省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经市经贸局局和文广新局共同审核后,符合条件的报市政府核准认定,授予其“XX市创意产业园区”的牌匾。
7.所有经认定的创意产业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后由市经贸局进行复审,复审合格者继续予以支持,不合格者,撤销其资格,收回牌匾。
以上条款自公布日起施行,并由XX市经贸局负责修订和解释。
⑧ 文化产业园区如何发展
我来回答!
1、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南京文化产业的集群化、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使其逐渐成长为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支柱产业。跻身全国四大书市、聚集百余家书商的南京长三角出版物市场,2007年销售码洋5亿多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图书集散地。已形成40多家企业集群的南京动漫产业,2007年实现产值2.5亿元,带动文化、体育、广告、教育、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收入50亿元。
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活跃于南京文化产业,2008年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108个会员单位中有83家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的76.8%;南京动漫行业协会72个会员单位中的52家动漫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的72.2%,其中注册资本在3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6家。民营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成为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已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即艺术家自发形成的“798”型、文化商人牵头下形成的“大芬村”型以及政府主导下形成的“中关村”型。目前,南京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则以“中关村”型为主。2006、2007两年,南京市围绕壮大文化创意主导产业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扎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载体建设,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截至2007年12月,全市正在建设或开园开街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有42个。
“十一五”期间,南京市每年安排“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南京市正酝酿成立一个全市文化产业招商中心。该中心将为南京市文化企业提供项目展示、推荐平台,为文化企业和银行等投融资机构牵线搭桥。
到2010年,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增量的主体部分,成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跨越,构建中国东部地区“文化智慧创意中心”。
中国投资资讯网 2009-2012年南京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