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广播产业的发展

广播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11:50:41

① 未来广播行业前景如何

我个人觉得广播不会消失。要用到广播的时候还很多。浅显点说,广播是靠无线电波传达的,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时广播是传递信息最快最有效的。再说现在开车的,有几个不听电台的?还有现在不是很多人失眠,像中国之声的千里共良宵很多人都喜欢。虽然新媒体泛滥,很多人还有广播情结呢。没有广播的世界还真的有点不敢想象~
关于广播行业前景,可以去前瞻网看看

望采纳哈,谢谢!

② 广播电视产业的产业特点

广播电视产业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是一个具有新闻性很强的信息产业。内这一特殊性,要求广播电容视产业的经营者必须把新闻宣传放在首位,这既是广播电视信息产业要求的,也是广播电视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如果不是根据这种原则去经营广播电视产业,不仅不能突出广播电视产业的特点,而且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为了促进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搞好新闻宣传是根本、是前提、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地把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活动同新闻宣传对立起来,这是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没有弄清楚广播电视产业特性的一种表现。

③ 中国广播事业发展进程是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河北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建成,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全面发展。

到1990年底,中国有电视台509座,比1980年增长了13.4倍,电视覆盖率达到了79.4%。各地建起的卫星地面收转站,使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都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1982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的世界杯足球赛,成为了中国球迷的盛大节日。1984年,在传统的旧历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形式甚至一直延续至今。

“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在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时期,给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全面发展的政策指引和机遇,对于中国这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来说,的确是普及广播电视的一种好办法,迅速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将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全中国。

三、市场竞争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也由原来的纯事业向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对影视节目的需求带动了我国电影,尤其是电视节目制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作为主要的媒体,广告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经济发达地区、运营较好的电视台逐渐由原来需要事业经费支撑向赢利阶段过渡。

上海电视台率先于1979年1月28日开始受理广告业务。1979年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到1983年时,全国广播电视广告营业额达到3400万元。

据中国广告协会统计的数字,全国电视台1998年电视广告为132.57亿元,1999年收入为156.15亿元,2000年广告收入为168.91亿元,据媒体报道,2001年电视广告收入有所下降,约为162亿元。广播电视的广告收入大约可占全国广告营业总额的1/4左右。

进入90年代,有线网络与卫星技术应用在电视上,在加强覆盖的“四级办台”的方针及寻求市场发展两方面因素的同时作用下,出现了有线与无线、事业与企业、综合与专业的种种电视台,还有许多县以下的村镇也办电视的局面。到90年代末,中国电视已经基本形成中央和地方、卫星、无线和有线向结合的现代化电视传播网络,无线电视台达到4943座,有线电视台1285座,共播出1005套电视节目,其中卫星频道三十多套。国际频道信号已送往全球。中国的电视机拥有量已经超过了3亿,电视观众也超过了10亿。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有线电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下一步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述数字无疑体现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一些并不具备办台条件的地区也一哄而上,一些具备办台条件的也没有在加强覆盖和市场发展二者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样就不免带来一些问题。一是硬件的重复建设;二是无序竞争的产生,一个城市有几个电视台、几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放一个节目、广告收费互相压价等情况不断出现;再者,电视台的管理也出现新的问题,“治散治滥”成为一项不得不进行的工作任务。

四、整合与数字化阶段(本世纪初至今)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存在问题的暴露和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育,随着WTO的加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以国办[1999]82号文为标志,广播电视业新一轮改革启动了。

数字化、网络化给广播电视的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这一轮改革的特征是整合分散实体,无线电视与有线电视合并,解决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的内耗,摆脱“内挤外压”的局面,组建电视集团,打造广播电视业的“航空母舰”。

自2003年启动有线数字电视以来,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发展迅猛。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突破5000万大关;而各省市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制播系统的数字化率已达90%以上,许多省级台和城市台已经完成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为广播电台、电视台从单一业务模式向多种业务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8个奥运比赛城市的地面数字电视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正在逐步深入开展起来。

除此之外,CMMB、直播星等领域也在近几年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广播电视的中央一级管理机构方面,建国以来,机构设置、建制也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具体情况可参见附录中的“机构沿革一览表”,可以了解不同发展时期的情况。

④ 广播电视产业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广播电视是电子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依靠电子技术制作传播新闻、信息、教育、娱乐等内容的电子媒体;文化产业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指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行业。广播电视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构成了现代广播电视产业,这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世界的角度看,传媒产业已经形成。作为现代电子传媒,广播电视不仅具有制作传播信息、舆论导向、娱乐及教化等功能,也具有明显的产业价值。这个价值突出地表现在广告经营活动中,表现在新闻、文化、咨询等节目的采集制作和创造活动中,表现在大型活动的组织传播制造影响力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使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和节目数量和容量急剧扩充,队伍不断壮大。虽然说广播电视正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但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广阔的市场活动空间,同时,也在多媒体合作上提升自身的价值。 实践证明,媒体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和贡献,现代社会没有媒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是不可想象的。广播电视不仅扩大了人们信息、娱乐和学习的视野,也扩大和丰富了社会经济活动领域,从而提升了相关产品的品质,并给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各项产业与广播电视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也给广播电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活力,使广播电视从业内到业外,从单一到多元,从事业到产业,不断扩大自身的领域和影响,打造具有传播特色和特殊价值的大众传媒。 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广播电视的意义,一方面是促进广播电视通过进入市场,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推动广播电视向社会开放自身媒体资源,整合社会发展、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实现广播电视媒体对全社会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

⑤ 手机广播的前景展望

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1.2亿用户收听收看手机广播电视节目,中国将成为手机广播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手机广播作为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给传统广播带来了新的面貌,而且给网络广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将带来一定的冲击。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带宽的加大,业务资费水平的下降,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广播在“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将会从三个方面获得快速的发展。
催生新媒介产业
手机广播的发展为广播产业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即对以往单纯依靠广告收入来维持广播电台的经营运作模式的突破。除了广告来源,广播节目的付费收听使手机广播变得切实可行。
手机广播催生的产业链条,创造了网络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和电信运营提供商的新型产业链条,这一链条正是传统广播产业梦寐以求的。付费收听的模式对于广播电台的经营理念来讲是一种变化,广播媒体在这方面应当加强同电信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节目供应商,即以内容为产业链的轴心,在节目提供方面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再取得电信运营部门对手机广播付费收听的支持。日前国内已经有中广互动传媒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其创建的银河网络电台已于去年7月28日开始首播,手机广播电台也正在积极的筹备中。
三网融合
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合并”为手机广播带来发展契机。以往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合作因各方利益纠葛、业务能力欠缺,迟迟不能融合在一起。手机广播要奠定在社会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核心业务必然是由广电部门提供节目内容。手机广播的出现加快了电信产业和广电行业的大规模调整,使之重新分化组合,有利于打破传统垄断和分割,是信息产业进一步市场化、大融合的机会。
令人可喜的是,“三网合一”的步伐在加快。从今年的2月1日起,将三网隔离的藩篱正式作古,国办“1号文”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并且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之前,已有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同上海移动、江苏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手机广播可以收听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属的上海电台、东方电台的节目。一方面,广电可以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电信企业的运营网络和牌照也是广电或缺的资源。这对于合作的双方来说,称得上是共赢,广电系统与电信系统业务互不涉足的局面受到数字技术和市场经济两大因素以及政策保障带来的冲击。3G时代,给广播带来了春天般明媚的阳光,而3G技术,使移动收听更为普及,在这个意义上,“手机 + 广播”的模式将为 “移动中清晰收听”提供了保障。手机广播以全新的传播形态,将为中国广播注入新的活力。
步入大众生活
手机广播作为大众进入多媒体时代的先行者,使传统广播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以及与移动通讯网络结合的日趋紧密,手机广播的春天正在到来。3G时代即将来临,专家预测,今年3G多媒体手机的销量将达到3.8亿部,手机广播以及相关产业也将随之得到空前发展。在手机广播从技术到内容的全面完善过程中,传统广播必将找到与之结合的最优化模式。正如BBC的克里斯?韦斯科特所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手机广播为传统广播的发展寻求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广播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的贴身媒体。在传统广播媒体不断改革、寻求突破的同时,手机广播必将成为传统广播发展的助推剂。 (金震茅)

⑥ 概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新中国的广播电台,主要部分由各革命根据地的新华广播电台改名而来,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而来,而“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又在1949年3月25日由“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改名而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其前身是“上海新华广播电台”,组建于解放军南下途中,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时改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另小部分则是接管、改造了旧中国的城市电台而来。

⑦ 广播电视产业的简介

广播电视是用无线电和电子技术装备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在新闻传播领域,快速、广泛、直接是两者共同的特点。广播电视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适应世界经济、政治、 文化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研究,在20世纪上半期诞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
由于世界各国社会制度、历史条件、政治体制等的差别,广播和电视从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

广播电视事业仍在继续发展。通信和广播卫星、电缆电视、图文电视等新型传播媒介,在发达国家逐步普及。立体声和多伴音电视、卫星直播高清晰度电视初露端倪。广播电视正在从传播一般性新闻报道和娱乐节目,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向更多的品种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⑧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这3座电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广播电台,都是由美国人办的。此后,美、英、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⑨ 公共广播行业前景怎么样

2016年中国专业音响(含公共广播)市场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专业音响行业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为体育赛事、文化娱乐、会议系统、公共广播等行业,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宏观经济的增长,这些行业发展迅速,对专业音响的需求与日俱增。2008-2012 年,中国专业音响产值规模由49.68 亿元增加至 80.5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12.85%。2013 年,先后出台的取消三公消费、限制政府建房、提倡节俭办晚会等政策,让灯光音响行业在娱乐、公建、演出等项目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利润缩水。2013 年中国专业音响总值为 79.6 亿元,同比下降 1.20%,2014 年中国专业音响总产值达到 80.41亿元,同比增长 1.02%,行业恢复正增长。

2008-2014年中国专业音响产值增长情况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对专业音响设备和系统需求的持续增加,中国专业音响行业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并呈现出细分领域专业化、产品国产化和市场向优势品牌企业集中的发展趋势。另外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对用户的需求越来越重视,专业音响行业新品特征也逐渐凸显。

2014年中国音箱品牌关注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鼓励支持下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拉动,人们文体娱乐活动日渐增多,加上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和公共工程投入的不断增加,专业音响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专业音响行业将呈现出细分领域专业化、产品更加国产化和市场向优势品牌企业集中的发展趋势。

西派电子CEO-PA 中国十佳广播会议品牌

阅读全文

与广播产业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