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ED背光模组与LED照明哪个更有发展潜力
两个都有发展前途,都是节能产业。
相对来说,led背光模组刚刚兴起,而且起步会快一些;
而led照明虽然经过几年发展,单因为价格较高一直没有广泛应用
Ⅱ 背光模组的成本
对能源效率最敏感的背光模组,其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LED和导光板,而LED有恰是于能源版效率直接相关的部权件。它在整个背光模组中所占成本比例是27%,在整个液晶模组中所占的成本比例约为6%。 18.5英寸 LED液晶显示器背光(TN型面板) Q4ཇ LED颗数 16 LED价格 $2.40 LED灯条组装 $0.90 导光板 $2.40 下扩散片 $0.30 棱镜片 $0.40 底反射片 $0.20 遮光框 $1.10 框架 $0.60 其他 $0.70 总计 $9.00 2011年第一季度 18.5英寸 TN型LED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成本分析 2011年第一季度 18.5英寸 TN型LED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成本结构
Ⅲ LED背光显示器的发展是在怎样的呢
09年起,LED电视的概念开始流行起来,LG推出的最新款LED电视厚度只有6.9mm。不到一版支铅笔的厚度,让人们为科技的进步而惊叹权,这个功劳应该归功于LED。这里要说明一下,媒体上说的LED电视,其实应该叫做LED背光电视,因为普通液晶电视的背光是CCFL(冷阴极荧光灯),LED电视更换LED做背光。 09年第二季度,三星在美国液晶电视市场的出货量份额升至21.3%,环比大幅上升3.5个百分点。iSuppli电视系统分析师认为,销量的增加与三星积极推出和营销LED背光液晶电视密不可分。iSuppli估计,09年第二季度美国市场出货的液晶电视中有2.2%采用了LED背光,08年同期为零。iSuppli预计,2010 年一年,40 英寸以及更大的LED 背光液晶电视出货量将会比2009 年增长6 倍以上,从2009 年的250 万台上升到1880 万台。对于未来LED背光电视的预测,虽然各家研究机构的预测数值有所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2010年,LED背光电视值得期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LED被用于液晶电视背光。
Ⅳ 请问背光模组中LED的数量如何确定(已知要求的BLU亮度,AA区的面积)
||怎么今天来看几个这样的问题源....- -||
都说的很清楚了, 你的已知条件是无法判断LED数量的......
不过单纯看功耗的话,如果你的BLU熟悉,还是可以粗略推断的.
仅仅是亮度来推断LED数量...说白了就是扯谈.
因为用不同的光学材料亮度差异甚远~~~ 你还不如老老实实的说你现在目前遇到实际问题情况,和需求.
背光LED数量的设计基本上是通过 需求亮度->通量->材料结构选择->LED选择 这么个大致流程,你指跑了第一个...就想直接跳最后, 不是乱来么.....
Ⅳ 光学膜的国内发展情况怎么样有什么发展瓶颈吗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光学膜是背光模组的核心元件,在背光模组成本中占比最高。以42寸TFT-LCD(LED)电视为例,光学膜占背光模组成本的37%,占液晶模组总成本的17%左右,是液晶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本土企业整体实力较弱且产业配套成熟度不高。
国内发展概况:
光学膜从生产到裁切都需要做到贴近客户和快速供货,因此行业的区域布局和终端厂商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为以上海、南京、苏州、昆山、宁波、青岛为聚集点的华东地区,以深圳、广州、厦门、东莞、佛山为中心带状分布的华南地区,以及北京地区。
华东地区的光学膜行业和LCD面板行业发展迅速,全球前十大的LCD背光模组厂、液晶显示器厂和笔记本电脑厂商基本都已经在此建立了生产基地。从光学膜生产、裁切到模组,华东地区汇集了LCD产业链的众多环节。
华南地区是我国LCD产业发展较早、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之一,在LCD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较知名的LCD面板生产企业有LGD、TCL、长虹、创维、兆驰等。同时,就光学膜的生产和下游裁切而言,大多都在华南地区进行了配套布局,产业链较为完整。
北京聚集了包括联想、方正、同方等IT厂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为大尺寸液晶面板提供了庞大的终端市场。凭借优越的产业环境,北京不仅拥有京东方科技集团等一大批LCD面板顶尖企业,同时也拥有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
发展瓶颈:
1. 国内本土企业整体实力较弱且产业配套成熟度不高
目前,能够大量提供品质稳定、高良品率光学膜产品的本土企业不多,与国际知名公司相比,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在技术积累、资金实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还处于弱势地位。
此外,由于光学膜的进入门槛较高,与本行业专业配套的PET基膜、高精密专业设备的企业较少,产业配套成熟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行业的发展。
2. 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存在降价压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消费类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率不断提高,部分终端客户为抢占市场份额,频繁采取降价促销的竞争策略,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利润空间。
为保证适度的利润水平,终端客户不断将成本压力向上游供应商转移,受此影响,光学膜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的下行压力也不断增加。
行业发展趋势:
1. 薄型化:单张膜片的厚度尽量薄,既能降低成本,又可以适应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趋势;
2. 复合化:用一张薄膜的功能来代替多张薄膜;
3. 配套化:无论反射膜、扩散膜,或是增光膜,单独做一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从厂家自身出发,配套可增加比较优势;从客户角度出发,可减少供应商数量,降低导入成本;
4. 垂直化:原材料厂商切入到下游市场,减少中间环节。
以上内容均节选自《揭秘未来100大潜力新材料(2019年版)》_新材料在线;
想了解更多关于超导材料的信息,XCLZX_HL,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Ⅵ 背光模组的发展趋势
随着LED的技术不断发展,LED背光源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原来以荧光灯管作为光回源的答液晶显示器正逐步被LED液晶显示器所取代。
不只是液晶显示器,其他各种应用的液晶显示产品中使用LED背光源的比率也都逐年递增。如图所示,至2015年时,以荧光灯管为光源的液晶显示器或可退出市场。
从图中可见,2010年起,LED液晶显示器相较于CCFL显示器的出货量在不断增加中。LED液晶显示器的出货量在所有液晶显示器中所占比例由最初的3%不到,一直增加至2012年末预测的74%。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的增加中。
Ⅶ 背光模组是什么
LCD+FPC+LG的产品,又叫LCM:
液晶屏通过COG技术把驱动IC通过ACF与FPC胶着一起,组装一些背光板,铁框,偏光片,保护膜,易撕胶带的过程
Ⅷ 液晶彩电LED背光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由于LED背光有抄很多优点(不袭仅仅体现在色域方面),LED背光取代CCFL已经不置质疑,短期内也不易有新的背光源技术可挑战LED背光源。
综合来看,以红绿荧光粉(RG-p)或类似产品为代表的白光LED在未来的几年将占据LED背光市场的主要位置,这主要是由成本和能耗所决定的。目前RGBLED背光源与荧光粉白光LED背光源在成本上仍有很大的差别,RGBLED背光源的成本较高。另外,RGBLED的驱动系统也很复杂,而且由于目前RGBLED的混光效率低于荧光粉白光LED,故同样亮度的RGBLED背光的功耗要远高于荧光粉白光LED背光功耗。
当然RGBLED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色域广,故RGBLED背光电视将在高端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Ⅸ LED显示屏的发展前景如何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液晶显示模组,是指将液晶显示面板和相关的驱动电路、背光源、集成电路等组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块化组件,其结构随下游产品应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近几年,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在液晶显示器中,特别是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触控一体化液晶显示器模组还包括触摸屏这一结构。
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分析:材料端盈利能力强,国产崛起撬动产业版图
从产业链来看,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基础材料、中游面板制造以及下游终端产品。其中,上游基础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背光模组、导电银胶、光刻胶等;中游面板制造包括:列阵(Array)、成盒(Cell)、模组(Mole);下游终端产品包括:液晶电视、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以及医疗仪器等。
从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的毛利率分析,构成了著名的理论“微笑曲线”:产业链的毛利率呈现U型,左边高毛利率的是上游基础材料(40%以上毛利率),中间低毛利率的是中游面板制造(10-20%的毛利率),右边较高毛利率的是下游终端产品(毛利率20-30%)。
“微笑曲线”主要是由于技术壁垒和竞争格局而产生的。产业链上游基础材料技术门槛极高,大多被日本、韩国、美国等少数公司垄断,造就了产业链上游高毛利的现状。而中游面板制造半壁江山被韩国掌控。从中国大陆加入争取市场份额的战争以来,中游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激烈。下游应用领域较广,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毛利率处于中游水平。
国产的产业平台为上游原材料企业开辟出生存空间,使我国大陆自主的材料研发体系有了进入上升循环的机会。尽管目前上游材料仍然由欧美、日韩企业主导,我国大陆产品质量与国外材料尚存在一定差距,市场份额较少,且集中于中低端领域,但在全产业链大力投资、国家政策支持、国产企业坚持研发创新的情况下,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将超7400亿
受惠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2011-2014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突破7500亿美元。受累于产能的缩减以及显示技术更新换代,2015-2016,全球液晶显示模组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16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170亿美元。2017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为7125亿美元。随着液晶显示模组下游终端产品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对于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也随之扩大,预计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450亿美元左右。
2011-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全球LCD产业向8.X代线和10+代线迈进,高代线的发展也为大陆工厂赶超韩、台企业的契机。从切割效率来讲,8.5代线切割65寸电视可以采用66寸+32寸电视套切,实现94%的切割效率;10.5代线切割55寸、65寸和75寸电视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切割效率。随着高清大尺寸电视的普及,55寸、65寸和75寸电视将逐步成为主流成品,而8.X代线和10+代线具备大尺寸的经济切割效益,因此高代线在未来竞争中更具优势。此外,韩国三星及LGD将重心从LCD逐步转向OLED,因此从2017年已建成的8.X代线及未来规划投建10+代线等高代线来看,大陆已经占据领先的位置。
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液晶显示技术在最近十年内成为了市场中的主流,完全代替了传统的CRT显像管技术。未来OLED和QLED或将成为液晶显示器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Ⅹ LED背光模组与LED照明哪个更有发展潜力
两个都有发展前途,都是节能产业。
相对来说,led背光模组刚刚兴起,而且起步会快一些;
而led照明虽然经过几年发展,单因为价格较高一直没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