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醋酸产业链

醋酸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0-11-25 11:41:24

❶ 南京化工园 有哪些上市公司

新华报业网讯 金融危机严重波及作为工业之母的化工产业,而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内47家正式投产运营的企业目前全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今年1-10月,园区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税收增长110%。
一个起步才5年多的园区,靠什么逆势冲锋?

紧握“高端”之手,不惧双重挤压

驱车占地45平方公里的园区,只见塔罐林立、管道密布,四周静悄悄,只有一个接一个的厂名告诉你,这里聚集着众多化工企业。

作为中国化工发源地的南京,一直是乙烯、烯烃、芳烃等化工最前端原料的生产重镇,这既是南京化工的优势,也是劣势。上游原料多,下游产品少,附加值低,风险高,油价一涨,整个化工行业就震荡。六合区委书记、南京化工园管委会主任李世贵说:“园区坚定不移地走高、轻、优之路,手往上伸,要高技术、高层次产业;根往下扎,拉长产业链。带来的结果是高端产品牢固地占稳了市场,分散了风险,更具成本优势。眼下的金融危机验证了园区路径选择的正确。”

“这里是美国的塞拉尼斯,全球做醋酸的NO.1,那边是瑞士汽巴精化、荷兰帝斯曼、日本三菱瓦斯……全球化工50强,已有12家进来了。”

数着园区“列强”,南京化学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毅很兴奋。以用途极为广泛的醋酸为例,目前危机中市场波动较小,我国需求量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却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现在,南京化工园拥有塞拉尼斯和英国BP两大全球顶尖醋酸生产商,年产醋酸能力110万吨。“醋酸化工产品销售占园区总销售的40%左右。醋酸市场稳了,园区就稳了。”

三大产业链,编织循环经济网

目前,园区乙烯、醋酸、氯碱三大产业链占园区总销售的80%。园区总师办副主任祝琪介绍:“南京化工园是世界最大的醋酸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今后还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环氧乙烷系列产品基地和含氯特种精细化工产品基地。”

围绕产业链布局企业,形成隔墙经济、循环经济,降低了企业生产、交易成本。在化工园,通过管道运输的企业原料、成品已达总量的80%。南京塞拉尼斯一体化基地总经理LG

Tackett介绍,塞拉尼斯醋酸项目所需的一氧化碳,通过管道由距离2公里的惠生公司提供,惠生公司所需的氧气,则由邻居美国空气化工公司管道输送。而塞拉尼斯同样通过管道将产品送到园区内的诸多企业做原料。鲁毅说,光原料管道互供,有的企业一年节省成本超过1亿元。

产业链让废物变资源。惠生公司的副产品二氧化碳流向阿尔发公司做原料;醋酐从生产基地流到木业公司,将木头处理成坚硬的钻石木,残液又流回醋酐基地做原料;扬子的氮气排到金浦锦湖,后者的氢气输送到金城化工,全都成了宝。三大产业链编织成纵横交错的循环经济网,企业成本在这张网中越转越低。

“公用工程岛”,让企业省心又省钱

奔涌在管道里的除了资源还有公共服务。金浦锦湖总经理董淑佐说,在这里,“一头一尾”不用管,企业只需专心干自己的事。“一头”,指的是化工企业常用的热量,即蒸气的供应;“一尾”,则是污水的处理。金浦锦湖每小时需要高压蒸气40吨,若自建锅炉,投入增加、成本增加。而余氯的污水处理是高难度活,很多氯碱项目不被审批,就是因为无法处理污水。“现在这两大难事都由园区统一来做,我们只需拧拧开关,省心又省钱。”

胜科水务公司的监控室,屏幕上闪现出各家企业排入污水的计量和COD含量。技术人员介绍,根据COD浓度收费,浓度高,费用就高,超过一定含量,拒绝接收。胜科正在上高浓度化工废水处理项目,能处理园区内的各种污水。

鲁毅说,园区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公用工程岛”理念,集中建设了一期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0万千瓦热电厂和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实现园区企业集中供热、供水、供气,污水与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这样做,既实现公用工程的规模运行,又推动了企业自觉减排节能。 记者 俞巧云 颜 芳 通讯员 谷世钰

❷ 制造PTA需要用醋酸吗

PTA是郑交所在2006年12月28号推出的一种新的期货品种,是精对笨二甲酸。根据近几年PTA价格变化情况分析,对PTA价格起决定作用的有两方面。一是供求关系。在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供求关系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二是成本推动。在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市况下,以石油为源头的石化行业中,上游的成本转移效应显著。PTA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料PX及石油的价格,尤其在PTA价格与成本相当接近甚至倒挂时,原料价格变化的作用力非常明显。上述两种因素在现实中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如近年的行情中,当原油价格发生上涨,一般会很快反映到PX(对二甲苯)价格,进而造成PTA价格的上涨。在下游化纤企业和纺织企业可以承受的前提下,这种成本的变化可以有效向下传导。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一旦PTA价格过高,超过了下游企业的市场承受能力,会造成下游产品销售不畅,聚酯产品产销下降库存上升即随之出现,聚酯工厂根本无法转嫁高额成本,聚酯大面积降负不可避免地发生,下游产业链的反作用力即传递上游,从而降低对PTA的市场需求。因此,PTA市场并非简单的成本推动型市场,而是成本推动型与需求决定型共同作用的市场。 PTA的应用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它部分是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其它产品的原料。 PTA生产工艺过程可分氧化单元和加氢精制单元两部分。原料对二甲苯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空气氧化成粗对苯二甲酸,再依次经结晶、过滤、干燥为粗品;粗对苯二甲酸经加氢脱除杂质,再经结晶、离心分离、干燥为PTA成品。精对苯二甲酸是生产聚酯纤维、树脂、胶片及容器树脂的主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化纤、容器、包装、薄膜生产等领域。PTA的原料为二甲苯,二甲苯的原料为石油。而PTA是聚酯的原料,聚酯又是涤纶的原料,而化纤中80%为涤纶,化纤占纺织业原料36%的份额。

❸ 想要知道基本煤化工的产业链是怎样的,最好有附图。要简单明了的

煤-焦化-粗苯-苯-甲苯-二甲苯
-气化-甲醇-碳酸二甲酯
-低碳烯烃
-甲酸甲酯
-甲醛-1,4-丁二醇-顺酐
-液化-油品

❹ 南京化工园企业

新华报业网讯 金融危机严重波及作为工业之母的化工产业,而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内47家正式投产运营的企业目前全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今年1-10月,园区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税收增长110%。
一个起步才5年多的园区,靠什么逆势冲锋?

紧握“高端”之手,不惧双重挤压

驱车占地45平方公里的园区,只见塔罐林立、管道密布,四周静悄悄,只有一个接一个的厂名告诉你,这里聚集着众多化工企业。

作为中国化工发源地的南京,一直是乙烯、烯烃、芳烃等化工最前端原料的生产重镇,这既是南京化工的优势,也是劣势。上游原料多,下游产品少,附加值低,风险高,油价一涨,整个化工行业就震荡。六合区委书记、南京化工园管委会主任李世贵说:“园区坚定不移地走高、轻、优之路,手往上伸,要高技术、高层次产业;根往下扎,拉长产业链。带来的结果是高端产品牢固地占稳了市场,分散了风险,更具成本优势。眼下的金融危机验证了园区路径选择的正确。”

“这里是美国的塞拉尼斯,全球做醋酸的NO.1,那边是瑞士汽巴精化、荷兰帝斯曼、日本三菱瓦斯……全球化工50强,已有12家进来了。”

数着园区“列强”,南京化学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毅很兴奋。以用途极为广泛的醋酸为例,目前危机中市场波动较小,我国需求量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却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现在,南京化工园拥有塞拉尼斯和英国BP两大全球顶尖醋酸生产商,年产醋酸能力110万吨。“醋酸化工产品销售占园区总销售的40%左右。醋酸市场稳了,园区就稳了。”

三大产业链,编织循环经济网

目前,园区乙烯、醋酸、氯碱三大产业链占园区总销售的80%。园区总师办副主任祝琪介绍:“南京化工园是世界最大的醋酸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今后还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环氧乙烷系列产品基地和含氯特种精细化工产品基地。”

围绕产业链布局企业,形成隔墙经济、循环经济,降低了企业生产、交易成本。在化工园,通过管道运输的企业原料、成品已达总量的80%。南京塞拉尼斯一体化基地总经理LG

Tackett介绍,塞拉尼斯醋酸项目所需的一氧化碳,通过管道由距离2公里的惠生公司提供,惠生公司所需的氧气,则由邻居美国空气化工公司管道输送。而塞拉尼斯同样通过管道将产品送到园区内的诸多企业做原料。鲁毅说,光原料管道互供,有的企业一年节省成本超过1亿元。

产业链让废物变资源。惠生公司的副产品二氧化碳流向阿尔发公司做原料;醋酐从生产基地流到木业公司,将木头处理成坚硬的钻石木,残液又流回醋酐基地做原料;扬子的氮气排到金浦锦湖,后者的氢气输送到金城化工,全都成了宝。三大产业链编织成纵横交错的循环经济网,企业成本在这张网中越转越低。

“公用工程岛”,让企业省心又省钱

奔涌在管道里的除了资源还有公共服务。金浦锦湖总经理董淑佐说,在这里,“一头一尾”不用管,企业只需专心干自己的事。“一头”,指的是化工企业常用的热量,即蒸气的供应;“一尾”,则是污水的处理。金浦锦湖每小时需要高压蒸气40吨,若自建锅炉,投入增加、成本增加。而余氯的污水处理是高难度活,很多氯碱项目不被审批,就是因为无法处理污水。“现在这两大难事都由园区统一来做,我们只需拧拧开关,省心又省钱。”

胜科水务公司的监控室,屏幕上闪现出各家企业排入污水的计量和COD含量。技术人员介绍,根据COD浓度收费,浓度高,费用就高,超过一定含量,拒绝接收。胜科正在上高浓度化工废水处理项目,能处理园区内的各种污水。

鲁毅说,园区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公用工程岛”理念,集中建设了一期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0万千瓦热电厂和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实现园区企业集中供热、供水、供气,污水与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这样做,既实现公用工程的规模运行,又推动了企业自觉减排节能。 记者 俞巧云 颜 芳 通讯员 谷世钰
请采纳。

❺ 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态度和政策

一、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的主要表现形式
依据卫生部自1999年以来公布的全国食物中毒这三个指标的变动趋势(见下表)和卫生部的报告分析,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式不容乐观。
卫生部1999年至2004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表
主要表现在:
1.2.1食源性疾病依然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卫生部近年来对食物中毒发生的分析报告,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极大一部分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第三条的规定,大量的肠炎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并不在我国法定的传染病报告之中。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发达国家的食源性疾病漏报率在9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食源性疾病漏报率在95%以上。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和畅通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因此可以说,没有人能够真正知道我国的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就卫生部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而言,很可能也只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
1.2.2 食品中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一是抗生素、激素等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和水产品中。一些地方在种养植中滥用激素类药物以保收成,增加产量。如使用避孕药喂养甲鱼、黄鳝等水产品;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膨化剂等。

二是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据国家质检总局2001年对部分省会城市的9个蔬菜品种中的9种农药和14种有害物质残留进行定点检测数据表明,合格率仅为54%。2002年5月农业部组织对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浙江等5省市的50多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22%的样品不合格。2004年农业部在全国第三次抽检51个蔬菜品种3988个样品,农药残留不合格率为9.2%。2005年第一季度农业部在对全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平均不合格率为5.8%。
三是二恶英及类似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据科技部“十五”重大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每人每天膳食摄入二恶英的量为36.24pg/kgbw,这一污染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使用垃圾焚烧技术造成的污染水平。研究同时表明,二恶英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有极强的致癌性。
1.2.3 新生物技术的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产品领域已显现出极大的市场潜力。如今,转基因食品也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如番茄、大豆油等制品。据2003年7月3日北京市农业局通报,其在北京市场上抽查的22个色拉油产品均为转基因产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这种生物安全所致的食品安全仍然成为了社全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存在潜在的未知的危害。
1.2.4 不法行为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一是使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如南京冠生园生产的“黑心”月饼,敌敌畏泡制的金华火腿,石腊做凝固剂的重庆火锅底料,陈化粮翻新做的米粉等。二是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添加剂)。如用违禁“工业盐”腌制的四川彭州泡菜,添加化工原料“非食用冰醋酸”的山西老陈醋,还有今年闹得谈红色变的“苏丹红事件”等。三是人为投毒等利用食品犯罪的形势严峻。如2002年南京汤山特大投毒案。投毒的主要物质是毒鼠强,就在2003年8月18日国家有关部门宣布联合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之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宁夏、四川、广东、河北和广西先后发生6起毒鼠强投毒中毒事件,导致182人中毒,其中9人死亡。
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

3.1.1对现行的《食品卫生法》进行全面修正,构建相对独立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总结《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尽快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在修正《食品卫生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食品安全”的概念;二是注重食品安全管理的程序性规定。如现行的《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食品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这里的“公告收回”由于没有程序性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执行。三是要着眼于全部食品产业链。食品生产环节繁多,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必须对食品的全过程进行法律规范。四是科学界定《食品卫生法》与《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以《食品卫生法》为核心,其他单行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规定条款为框架的合理的、有效的、符合国情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3.1.2理顺食品标准管理体制,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建立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原则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❻ 醋酸概念股,醋酸股票有哪些

公司是国内较大的醋酸、ADC发泡剂、漂精粉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生产企业,拥有年产120万吨的醋酸装置。对于公司的经营情况,江苏索普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公司自身发展看, 目前产品结构仍不够丰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公司将进一步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战略布局,实现产业整合,构建新的盈利增长点。

业内人士指出,江苏索普是比较典型的小上市公司、大集团的类型;目前索普集团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的资产在上市公司,未来有望获得资产注入。此前,索普集团高管曾表示,普集团旗下有4个生产企业、6个生产服务型配套公司。生产企业中,甲醇厂、醋酸厂等已经实现盈利,未来计划加大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向附加值高的产品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索普集团目前拥有140万吨冰醋酸、54万吨甲醇、50万吨醋酸乙酯、110万吨硫酸、12万吨氯碱、4万吨ADC发泡剂等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其中,醋酸乙酯和ADC发泡剂生产规模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冰醋酸生产规模已达到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公司以煤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延伸拓宽产业链和多联产形成了以尿素、醋酸、己二酸、乙二醇等为主打产品。华鲁恒升年报显示,通过优化升级,公司醋酸装置已达到50万吨/年生产能力。

在公司业务发展方面,华鲁恒升高管表示,公司在确保生产经营的同时,将继续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做到高质高效,总投资5亿元的10万吨/年醇酮装置节能改造、总投资10.2亿元的年产60万吨硝酸等在建项目力争二三季度建成投产,后续规划项目将相继启动。2014全年力争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据公司高管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醋酸催化剂,无论催化效率还是单位处理利率,都有明显提高,这大大降低了醋酸产品的制造成本,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比去年降低3%以上,对降低公司综合成本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关资料显示,恒顺醋业始创于1840年清道光年间,为“四大名醋”之一镇江香醋的代表,2001年上市以来,已从一家传统酱醋生产厂家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食醋生产企业。

数据显示,继续2013年成功扭亏为盈后,数据显示,今年一度,恒顺醋业实现营业总收入3.2亿元,同比增15.07%;实现净利润1384.79万元,同比大增157.06%。在资本运作方面,恒顺醋业成功以14.35元/股,非公开发行4706.90万股,筹资6.75亿元。在资本运作方面,4月份恒顺醋业成功以14.35元/股,非公开发行4706.90万股,筹资6.75亿元,分析认为,恒顺醋业作为四大名醋中品牌力保持最好的公司,此次增发将为公司的复苏和腾飞奠定雄厚基础。

齐鲁证券研报称,未来恒顺醋业将持续聚焦主业,定增完成后,将通过营销改革等多种措施全面持续调动市场营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市场网络和品牌店的建设,扩大恒顺产品的覆盖面;通过新品开发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增添企业发展的后劲。

公司目前拥有醋酸乙烯产能50万吨。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醋酸乙烯生产线实际产能远低于名义产能,新增产能释放有限,在环保趋严背景下产能将进一步收缩,国内醋酸乙烯已现涨价趋势,景气开始向上。

“公司作为醋酸乙烯行业最优标的,受益于醋酸乙烯价格上涨,业绩弹性巨大。”券商研报指出,广维年产10万吨的生物乙醇法醋酸乙烯已满足食品级要求,质量非常优异,而本部20万吨产能采用电石乙炔法工艺,公司对生产的工艺把握国内无出其右,产品质量能够满足海外市场要求。同时公司配套有完善的三废处理设施,产品已通过REACH认证,未来出口量有望快速增加。

长江证券研报称,目前海内外醋酸乙烯具有较大价差存在套利机会,产品出口已逐步放量,并有望进一步拉高产品价格。目前出口醋酸乙烯盈利极为可观(国内7000 元/吨,出口1350美元/吨折合近万元每吨),单月净利润推算在1600 万元左右。理论上公司全年外销醋酸乙烯量在15 万吨左右,盈利弹性极为可观,1000 元涨价对应每股收益年化为0.1 元。

❼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的战略定位

——关天战略门户。依托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面向大中原,融入大西安,连结陕晋豫,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实力,使渭南成为关天经济区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展示陕西对外开放形象的新窗口。
——生态田园新城。按照“生态化﹑低碳化﹑宜居化”的发展理念,坚持山水城田林统筹规划、城镇与农村一体布局,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优美小镇与乡村田园和谐交融、自然生态与城市建筑相互映衬的秦东生态田园城市群。
——东西合作高地。坚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打造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第一阶梯,瞄准国际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加强战略合作,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化工、新材料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新型工业城市,培育陕西新的增长极。
——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坚持“龙头引领、园区承载、品牌培育、科技服务”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做强优质粮食、有机果品、设施蔬菜和现代畜牧四大产业,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成西部一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国际旅游胜地。弘扬“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品牌,构建“南山、东水、北人文、西航空”秦东四大旅游板块。推进文化旅游生态大融合,营造大水大绿大景区,打造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实现“三个大幅提升、四个翻一番、两个确保”,即产业发展实力大幅提升,城镇化水平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达到35000元和10000元,分别较2010年翻一番;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20万吨以上,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924万亩,真正建成经济结构优化、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的陕西东大门。
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产业支撑能力明显提高,秦东生态田园城镇群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6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协调,建成繁荣兴盛的富裕东大门、人文绿色的文明东大门、幸福安全的和谐东大门、创新开放的活力东大门。
(四)空间布局。按照“中心带动、轴带发展、板块推进”的发展战略,形成“一核五极两带”空间开发格局。“一核”,即渭南中心城市,重点提升城市品位和辐射带动能力。“五极”,即韩城、蒲城、华阴、富平、大荔5个副中心城市,着力构建各具特色的组团式增长极。“两带”:一是陇海沿线现代产业发展带,构建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经济大走廊;二是西禹高速沿线特色经济发展带,着力打造现代煤化工、通用航空、冶金建材、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聚集区。
(五)战略重点。
——推进西渭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西安辐射带动作用和渭南的土地、资源等优势,促进一体化发展。推动两市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输气管网、通信网络全面对接。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吸引和利用西安的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等资源,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引导西安高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纺织等产业向渭南有序转移,提升产业布局的互补性。
——加快富平建设与发展。发挥紧邻西安的优势,参照西安城区发展政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将西安城际铁路、公路主通道、电力电网、产业布局等延伸富平统筹规划建设,赋予富平在土地储备、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社会管理等方面更加灵活的政策。“十二五”期间省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富平建设与发展。鼓励省级有关部门围绕小城镇建设、社会管理、园区开发、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等方面在富平开展试点示范,把富平建设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重要承接区、全省城乡统筹示范区、东西部产业合作示范区、西北知名的工业精细加工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支持韩城可持续发展。积极支持韩城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实行省内“计划单列城市”试点。“十二五”期间省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韩城城市建设。省级各类专项资金和用地指标适度向韩城倾斜,支持煤炭、钢铁、电力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把韩城打造为黄河沿岸中等规模的新型工业强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六)做强能源化工产业。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建设西卓、山阳、王峰等现代化矿井,实施渭北老矿区挖潜改造,稳步提高煤炭产能,打造关中煤炭生产基地。深度转化能源资源,重点建设韩城等矿区煤矸石发电和煤层气抽采利用项目,加快实施秦岭电厂扩建、富平热电联产等一批电源项目,建设渭南煤化工园区,促进甲醇制烯烃(DMTO)三代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承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基本化工原料发展下游深加工产业,大力开发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醋酸醋酐、丁二醇、丙烯酰胺等化工产品,完善化肥、煤制醋酸等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构建现代煤化工接续基地。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3000万吨,能源化工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七)整合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以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为龙头,开发特种钢、优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建设西部千万吨钢城。以金堆城钼业集团为龙头,加快建设国家级钼及钼化工、钼合金产业聚集区,打造“中国钼谷”。培育集勘探、采选、冶炼、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黄金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黄金产业基地。推进铝电一体化,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及冶金化工废渣为原料的新型建材。壮大生物制药产业,开发现代中药、医药保健品以及绿色农药。
(八)做大物流业和人才技能密集型产业。加快物流园区、果蔬冷链物流、粮油物流、棉花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重点建设潼关物流港、卤阳湖快递物流园区、富平陕汽物流园、韩城龙门物流中心、大荔汽车货运物流园以及农产品物流设施等项目,尽快形成高效便捷、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终端环节加工业、大型企业配套组装加工业,以及轻纺电子等技能密集型产业。支持壮大个性化设计、技能培训、中介咨询等服务业。拓展皮影、石刻、陶艺等技能型文化艺术产品市场。
(九)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土方机械、冷热连轧设备、凹版印刷机械、新型煤化工装备、垃圾资源化设备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培育新能源产业,推进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高能蓄电池、光伏太阳城、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有序发展风能、生物质发电和地热能利用。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推进集通用飞机制造、航空物流、航空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延伸钼、铝、镁合金等新材料产业链,积极开发硅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新型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三、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十)加快建设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渭南实施“东进北扩”战略,拉大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华县撤县设区,形成“一城三区五组团”格局。启动建设西(安)临(潼)高速公路改造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支持韩城、蒲城、华阴、富平、大荔五个区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加强澄城、合阳、潼关、白水等县城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生产要素高效聚集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2015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万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
(十一)推进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积极推进渭南—华阴、富平—蒲城、韩城—合阳—澄城等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实现城乡产业、设施、服务和生态建设一体化,打造集城市现代气息和乡村秀美风光于一体的示范区。实施华山统筹城乡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程。全力支持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鼓励各县(市、区)选择基础较好的城镇重点培育,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公共服务完善的明星镇。健全户籍、社保、医疗、教育等配套政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100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搞好村居规划,整合村居用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着力提高粮食蔬菜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二)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及加工业。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稳定优质小麦播种面积,扩大玉米、红薯等优质杂粮基地,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20万吨以上,巩固“陕西大粮仓”地位。积极发展大豆、花生、“双低”油菜等专用油料生产。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搞好大中型灌区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扶持发展一批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大荔农业科技园区、华阴农垦区和富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西部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全省绿色食品新城。
(十三)提升果蔬畜牧产业化水平。优化品种、扩大规模,打造绿色安全蔬菜新名片。重点支持苹果、酥梨、花椒、柿子、冬枣等特色果品生产,加快渭河沿岸和渭北蔬菜产业带建设,形成300万亩水果、250万亩干杂果和10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服务全省的“菜园子”。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工程,重点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形成百万只奶山羊基地县和百万头生猪、十万头奶牛、十万头肉牛生产大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特色饮料、专用面粉、文化名酒等食品加工业,打造绿色安全、高效优质的“大厨房”。
五、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十四)全力建设华山世界一流精品景区。加快华山景区综合开发,实施华山索道、文化创意园、论剑主题公园及西岳庙保护性开发项目,积极打造标志性大型实景演艺,打响“华山论剑”国际知名品牌。加强少华山、御温泉、太华湖等周边旅游景区开发,形成集观光游览、户外运动、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华山”旅游发展格局。做好华山申遗、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推动华山旅游集团上市。
(十五)高起点打造黄河旅游板块。整体谋划黄、渭、洛三河文化和山水风貌大景区建设,重点实施韩城禹门口、洽川湿地、大荔沙苑、潼关三河口等一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串珠式大水大绿主题旅游景观带。积极开发温泉养生、探险漂流、农事体验、民俗娱乐、古城观光等新型旅游产品,完善秦东旅游大环线,打造黄河风情旅游精品线路。
(十六)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施“寻根谒圣”系列文化旅游工程,深度开发司马迁祠、韩城古城、梁带村遗址、仓颉庙、唐帝王陵、杨公祠、潼关古城、魏长城遗址、党家村民居、朝邑古镇、“天下第一仓”等人文景区。大力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文化创业创意园区建设,打响富平石刻、华阴老腔、华县皮影、韩城行鼓、蒲城麦秆画、澄城剪纸、合阳线戏、同州梆子等民间艺术品牌,加大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支持渭南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升文化产业实力和影响力。
六、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十七)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通用机场为主的交通设施建设,强化渭南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交通枢纽地位。充分发挥郑西客运专线和陇海铁路运输大通道作用,尽快建成西安至太原客运专线、西安至合肥铁路复线、108国道渭南至大荔一级公路、潼关至西安八车道高速公路以及连接渭南的西咸北环线,加快推进渭南—玉山、华阴—韦庄、蒲城—白水、合阳—凤翔等高速公路建设,抓紧108国道大荔—韩城和310国道渭南—华阴一级公路改扩建、沿黄公路以及西安—阎良—富平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以低空空域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加快建设电力外送通道和煤气管网工程,完善电网建设,形成以33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的九大供电区。
(十八)建设坚强安澜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以“二华夹槽”为重点,支持渭南搞好水利建设。实施渭河南山支流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抓好渭河下游综合整治和“二华”干沟蓄洪建湖工程,在“二华夹槽”地带建成集调蓄洪水、水源涵养、水生农业、农田灌溉、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人造湖泊。加快推进以城市段为重点的渭河防洪治理,力争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建设滨河生态休闲走廊,打造关中水乡。重点支持洛惠渠加坝加闸、大峪河“引干入支”、抽黄供水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完成4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统筹利用黄河、渭河、洛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加快解决剩余17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五大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联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好农业灌溉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十二五”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5万亩。加强洪水监测预警和应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十九)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依托山体、河流、干渠等生态空间,形成以“一山(秦岭)、一塬(渭北台塬)、三河(黄、渭、洛)”为主体的生态网络构架。支持渭南加快黄河、渭河、洛河及秦岭北麓、渭北丘陵沟壑区五大生态区建设,推进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乡村绿荫化等九大林业生态工程,加强黄河湿地等保护区建设,治理渭北旱塬水土流失区,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平原绿化工程,启动建设黄、渭、洛滩涂绿化工程,营造渭北旱塬干杂果林带,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生态景观。
(二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按照中心城区“园在城中” 、周边城镇“城在园中”、农村地区“村园交融”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心城市“一河两岸”水景生态区和绿色长廊,打造“河绕城郭、人水相亲”的生态田园城市。推进蓄水建湖、活水兴城和造林绿化、森林围城工程,规划建设主城区“东湖西海”、渭水生态园、沋河三角洲生态区以及卤阳湖开发区天骄湖、天子湖、天卤湖和华县太华湖、少华湖、大荔沙苑湖,实施“引水进城”和“引黄入渭”、“引清济沋”以及平原水库等水利工程。高起点建设绿色园艺、文化公园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把渭南建成秦东明珠城。
(二十一)努力创建低碳城市。支持渭南申报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打造国际低碳技术应用与投资示范区。加强煤炭、电力、冶金、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低碳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支持合阳煤炭清洁生产示范试点。加快农村沼气、秸秆等生物质能和韩城煤层气、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发,积极开展渭南中心城市地热能供暖、太阳能屋顶光电一体化示范项目。支持渭南申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搞好潼关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实施渭南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30万千瓦以上火电企业燃煤机组和水泥厂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渭河污染治理等项目。
八、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十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支持办好渭南师范学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组建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打响“渭南技师”品牌,将渭南打造为全国知名的职业教育基地。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加快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省级部门、科研院校(所)人才对口支援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养老服务设施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市中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升级“三甲”,全面实施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力争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改善乡镇卫生院、院前急救、卫生监督设施,配备乡、村卫生技术人员,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重点建设市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逐步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乡乡有文体中心,村村有公共活动设施。力争到2015年,社会事业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二十三)创新社会管理。支持渭南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开展医保经办机构城乡统一和食品安全属地化监管改革,健全各级政府一站式便民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规范发展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妥善解决库区移民等遗留问题,切实解决进城落户和务工农村居民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支持渭南完善城市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煤矿、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打造企业安全生产、群众平安生活的模范地区。
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
(二十四)努力拓展开放平台。建立完善产业转移推进机制,鼓励与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联盟和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省上对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项目给予适当贴息。积极推进陕西—深圳合作,建好富平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支持渭南办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推进卤阳湖开发区创新管理模式。规划建设渭南海关、出口加工区和陆港保税区。依托优势农特产品和能源资源类工业产品,打造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加强与山西运城、临汾及河南三门峡的合作,打造陕晋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二十五)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开展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考核及奖惩试点,统筹协调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工作。创新招商模式,从单纯引资向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相结合转变,从传统单一项目招商向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转变,积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重点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坚持不懈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涉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开放开发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十六)大力推进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区域科技资源整合,把渭南纳入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点范围,重点实施10个资源转化重大科技专项、20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30个重大科技专利产业化专项和40个骨干企业研发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农技农资连锁服务“大荔模式”示范工程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试验一批改革项目,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实施“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力争培育3—5个地方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经济强县。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加大小微企业培育力度,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保障措施
(二十七)财政税收政策。“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东大门建设,将渭南上缴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省级留成部分全部返还。2015年底前,在渭南行政区域内的煤炭生产企业按照税前每吨10元的标准提取生态补偿基金,由渭南市统筹安排,重点解决资源所在地群众利益补偿、沉陷区治理及民生改善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渭南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提高县级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对渭南各县(市、区)污水处理项目和秦岭北麓渭河支流综合治理项目的支持,省上将渭南水利建设基金返还比例提高至50%。积极争取国家设立三门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基金。 “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每年专项安排5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潼关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加大对渭南科技统筹创新工程支持力度,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对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规定标准的,按超出部分2%给予不超出100万元的奖励。
(二十八)投资金融政策。省级基本建设投资和各类专项资金适度向渭南倾斜。中央安排我省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给予渭南相应倾斜。对在渭南设立或迁入的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总部,省财政给予一定数额资金补助。支持渭南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引导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鼓励省内担保机构对渭南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贷款优先提供担保,扩大政策性苹果保险试点范围。支持“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创新试点,建立帮助地方企业实现直接债务融资的长效机制,推动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优先支持渭南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加快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在渭南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发展完善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的政策,提高农村贷款比例。
(二十九)土地政策。加大对东大门建设用地的倾斜力度,适度增加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优先安排渭南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将县城和重点镇列入全省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优先保障重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承接产业转移及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建立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批。加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支持力度,推动小秦岭金矿区整装勘查与开发。鼓励渭南市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矿业经济。支持渭南开展未利用土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改革和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权益。调整整合农场和劳教场所等用地,提高闲置土地利用效率。
(三十)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推进渭南建设陕西东大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做好日常工作。省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渭南市要成立相应机构,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推动陕西东大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❽ 醋酸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❾ 金沂蒙集团的集团历程

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鲁东南临沭县境内。它东接连云港市,西望沭河,五十公里半径内与临沂、连云港机场毗邻,百公里内与日照、岚山、连云港口相望;北靠兖石铁路,南邻陇海铁路,西有京沪、日东高速公路,327国道近在咫尺,是鲁、苏交界处的咽喉之地。
金沂蒙集团具有30多年历史。从1975年12月26日,其前身临沭县化肥厂第一桶氨水下线,到今天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生物化工、煤化工、生态肥料为三大主业,循环经济、水、电、汽为辅业,互为促进的发展格局;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县级小氮肥厂,发展成为蜚声国内外,排名全国化工行业500强、全国专用化学品企业第三名,并被命名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山东AAA特级信誉企业,被国家海关列为保税工厂,拥有进出口自营权。

金沂蒙集团所在地——临沭县,面积103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5万人,改革开放之前经济欠发达,是长期戴“贫困县”帽子的农业小县。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县没有一家机械化生产的工厂。
1973年,“文革”后期,刚恢复的临沭县委为搞好全县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会同临沭县革委会,申请省、地批准建设氮肥厂,并得到批准。
为了早日建成临沭县化肥厂,县委组建了会战指挥部。各公社也纷纷伸出友谊之手,支援建设临沭县化肥厂。划拨土地、筹料、用工等各项工作更是顺利无阻。在建设过程中,全体参战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
1975年12月26日,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合成氨的临沭县化肥厂建成投产,揭开了全县现代工业生产的新篇章。
然而,时值计划经济年代,主管部门对企业“婆婆式”的管理,以及电力、煤炭计划供应不足,致使企业不得不在困境中艰苦跋涉。
根据可查资料,临沭县化肥厂投产的前10年,经常断料、停电。虽然1981年企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生产出了碳酸氢铵产品,并开发了煤渣砖、小炼焦等项目,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企业面临的困境。1984至1985年间,因化肥市场不景气,本县为保证乡镇企业用电,发展乡镇经济,曾要求化肥厂停产让电,甚至考虑关闭化肥厂。关键时刻,县委主要领导决定保化肥厂,工厂才没有被关闭。
1986年,国家对企业管理进行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同时,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参与企业决策;实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管理模式又逐步向承包制过渡。
1985至1986年,企业与南京大学联合先后开发了“高效稀土微肥”项目和增塑剂项目。
1987年,计划开发硬酯酸项目,但因市场原因只上了第一工段烧碱。
这期间,由于老产品市场滞销,新项目效益不高,员工思想比较混乱。但改革没有因此停步,1987年9月,县委采取民主选举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果断改组了化肥厂领导班子,坚持推行厂长负责制。从而使企业稳步走上改革之路。而且,此后的技术改造项目也屡屡成功。1988年,多年来在困境中跋涉的临沭县化肥厂,破天荒地实现利润89万元。
临沭县化肥厂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的做法,也受到中共临沂地委的重视,把该厂的经验总结为“以肥养副,以副带肥,综合经营,快步发展”四句话,在全地区化工企业进行了推广。

利润使企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但已上新项目既没有地方资源优势,又不具备技术优势,还不足以扭转企业的困境。
1990年6月,为搞好企业改革,县委在临沭县化肥厂进行厂级干部选聘试点,任命张立省为临沭县化肥厂厂长。随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同样选拔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中层干部走上了管理岗位。
张立省厂长,是1975年第一批进厂的亦工亦农制工人。进厂后,他爱岗敬业、吃苦在前,先后担任组长、车间干部、供销科长、厂办主任、副厂长等职。经历了方方面面的磨炼,富有生产实践知识和管理经验。上任后,他决心不辜负工友的期望,以“说办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进行治厂。
治厂之道在于创新。从临沭县化肥厂到山东沭化集团,其企业管理工作,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不断完善的,特点是科学、精密、民主、人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创新。1997年6月,山东沭化集团领导班子经学习外地经验,确立了企业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母子公司制、集团化运作”等现代化的管理之路。即通过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等形式,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实现了资产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同时,贯彻落实《公司法》,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协调落实“老三会”和“新三会”的职权关系,以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二)坚持人事制度改革。1990年后,企业打破了工人与干部的界限,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唯贤是用,人尽其才”的管理办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让员工竞争上岗;并对在岗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年终考评,末位淘汰,形成合理的干部流动机制。
(三)分配制度有所创新。从山东沭化集团发展到山东金沂蒙集团后,集团将工资分配与用人机制配套,使员工淡化工资意识,强化“收入靠奉献”的观念。对中层以上干部,按照“德、能、勤、绩”定薪,实行按岗招聘,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的分配制度;生产一线工人实行产量、质量、成本、效益、安全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机制;营销人员实行基本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多销多提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科研人员实行项目负责制,工资按基本工资加专项奖励的办法,等。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除了管理体制、用人和分配机制创新之外,金沂蒙集团及其前身沭化集团在成本、质量、设备、工艺、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也以人为本,求实务真、科学严密、一丝不苟。自临沭县化肥厂建成投产至山东金沂蒙集团改制完成,企业先后制订、完善了数百项管理制度,行文超过100万字。这些制度的出台实施,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等过程的有效运行。
兴厂之策在于科技创新。1992年,企业科研人员开发的SL-1型造纸蒸煮助剂,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企业又开发了酒精氧化法醋酸项目,获山东省星火科技二等奖。1994年,建成了年产2万吨甲醛生产线和年产5000吨的醋酸乙酯生产线。从此,企业几乎每年都有新项目。
为搞好产品开发,企业成立了科技进步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企业科研开发机构——临沂市化工设计院和化工研究所,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河北轻工学院、山东轻工学院等十几家院校和科研单位,联手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产品。并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企业常年技术顾问。逐步形成了科研、设计、中试、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构思一代的良性技术开发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坚持以引进先进设备和吸收先进技术并举,相辅相成。每年派出近百人次到国内外先进企业“取经”,并聘请专家到公司进行授课、解惑、指导。2001年,企业完成了连续脱氯复合肥(NPK)生产技术研究、非高分子固体酸催化酯化加盐萃取精馏生产醋酸乙酯、乙酸正丁酯及新型高效、低毒的三氟甲基水杨酸的研制等创新技术计划项目,投入生产。总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在精细化工、有机原料等领域的部分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70%,新产品利润占企业总利润的80%以上。
在搞好产品开发的同时,金沂蒙集团在技术改造中。先后完成了造气油压微机自控、合成离子膜提氢、稀酸提浓、电解银催化剂、吹风气回收、脱硫、碳化改造、废糟制沼气、乙醇脱氢歧化法生产醋酸乙酯等数百项技改项目,使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增强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高科技投入、严把质量关。金沂蒙人“以一流的质量树立品牌,以先进的技术发展名牌,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名牌,以扩大规模壮大名牌”为战略指导思想,将其融入生产一线、管理和销售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醋酸乙酯产品,以优良的品质抢占了国内外市场,赢得了良好信誉。复合肥、复混肥、醋酸乙酯等产品也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量免检”、“山东名牌产品”等称号。金沂蒙牌醋酸乙酯、“沭丰”牌复合肥已被评为“中国化工行业卓越品牌”。
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和用科技进行产品改造,是金沂蒙集团实现腾飞的两个翅膀。它不但为企业创造了利润,树立了形象,而且也为企业建立健全了科研体制,培养提高了员工素质,为企业未来更大的发展积累了管理经验,储备了人力资源。
金沂蒙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有三种做法值得肯定:一是外联,即和高等院校或国家科研单位联手搞项目开发和技术进步;二是外引,引进人才,建立企业自己的科研机构开发新产品;三是内培,选送人才到院校深造,培养自己的技术能手、管理尖兵。
实践证明,上述举措是正确的。以外联为例,企业与清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已经先后联手开发了四大系列二十多项新技术、二十多个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
时交二十世纪末,在全国进行深化改革的形势推动下,金沂蒙集团在不断开发新项目的同时,还抢抓机遇实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2000年3月,金沂蒙集团租赁经营了赣榆县磷肥厂高效肥生产线,成立赣榆复合肥厂。此后,企业逐步迈入了资本运营的道路。
2001年1月,经山东体改委批准,沭化集团更名为山东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的更名,也是股份制改造的开始,2001年9月,县国资局将山东金沂蒙集团90%的国有股份转让给员工,2003年2月,县国资局决定将剩余的10%国有股全部退出,国有股权代表退出企业,实现了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变。2003年9月,山东金沂蒙集团先后在几个下属车间、分厂(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按《公司法》规定,召开了首届股东大会,选出了董事会、董事长、监事会、监事会主席,聘任了经理层,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其后,集团对下属的二级企业相继进行了改制,成立了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法人单位群体。
近几年来,金沂蒙集团不断加大投资和技改力度,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培育具有金沂蒙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得到了快速、稳定、持续发展。集团负责起草制定了《工业乙酸乙酯》、《工业乙酸丁酯》及《工业乙酸酯类试验方法》三项国家标准。2007年,集团研发的“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绿色化工生产技术集成项目”和“含氟系列活性物质中试及工业化研究”项目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技术进步一等奖。集团已经建成的六万吨正丁醇项目和正在实施的十五万吨醋酐一期工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金沂蒙集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品牌兴企和人才兴企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强化企业管理。重点发展以醋酐系列产品为主煤化工,以正丁醇等发酵醇为主的生物化工,以复合肥为主的生态肥料等主导产业链,带动发展精细医药化工、有机化工产业等优势产业,发挥公用工程水、电、汽配套齐全的优势,构建和谐企业,打造百年金沂蒙。

阅读全文

与醋酸产业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