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诺基亚除了生产手机,还生产什么
早在1865年,
诺基亚是来一家自以伐木、
造纸为主业的木浆造纸厂。
在此后的多年间,
诺基亚多次转型发展,
其产业涉及造纸、化工、橡胶、电缆、
制药、天然气、石油、军事等多个领域。
诺基亚还当过军工企业股东,
制造过SAKO-NOKIA子弹。
那个,我有一个小疑问,
这是不是唯一能穿过诺基亚手机的子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诺基亚还进行了一些枪支生产。
不是长这样,
而是长这样的!
看到这,我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诺基亚这么抗摔!
㈡ 曾经手机界的大哥大“诺基亚”现在到底有没有倒闭
曾经是手机行业的“老大”,他消失了几十年,如今打了个翻身仗。
手机一直是当代人的必需品。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手机的发展也很快。从最早的BBM黑白屏幕到今天的全屏,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过去手机的功能非常单一。曾经有一个手机品牌是手机行业的“老大”。它的销量是当时连续15年来世界第一,但现在已经消失了。网民曾经怀疑它是否破产。
据不完全统计,诺基亚目前拥有约3万项专利,其中大部分与2G、3G和4G移动通信技术有关,即将商业化推广的5G网络技术相关专利也在诺基亚手中。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手机制造商都必须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许可费。
㈢ 诺基亚属于哪国的品牌
芬兰。
诺基亚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 ,主要从事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和相关服务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以伐木、造纸为主业,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扩展。后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以通信基础业务和先进技术研发及授权为主。
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的崛起,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2年第一季度被三星超越,结束了长达14年的市场霸主地位。
中国发展
1985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开始了在华的初期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诺基亚通过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诺基亚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
截止到2003年底,诺基亚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为17亿欧元。2003至2004年,诺基亚连续两年被《经济观察报》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2004年,在《财富》中文版发起的首次“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的评比中,诺基亚入选前十名企业。
2003年,诺基亚GSM终端和网络市场销售的总和取得中国第一。从2004年开始,诺基亚移动电话凭借丰富创新的产品系列、深入的本地化战略、成功的渠道建设以及不断提高的品牌忠诚度,赢得了中国整体手机市场的第一名。
㈣ 诺基亚的本土化与竞争力
在手机行业辛勤耕耘十年、两次引领了国产手机的发展方向、极具人格魅力和强大的影响力的宫正军最近换了新名片,新职务是宁波屹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汉泰手机董事长,这家企业去年刚拿到手机牌照。
作为国产手机技术导航的勇士,宫是见证中国手机市场发展每一个海浪的人,他是中国第一代通信学博士,作为中国手机方案公司“吃螃蟹”的第一批水手,甚至一度改变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商务模式,创造了将希姆通从几百万发展到成功上市的神话。宫正军已经两次成功预见并把握了手机市场的机遇,正是这两次机遇,促进了国产手机的转型和成功,也水到渠成的铸就了他人生的辉煌。
2006年底,宫正军加盟屹东电子有限公司,任屹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鼎力把汉泰手机打造成为中国手机主流品牌。
由于手机的特性,销售额和营业利润都很容易做大做强。屹东电子正是看中了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手机消费市场庞大。屹东公司新上的三款新品在短短1个多月里就销售出5万多部。思路好了,方向对了,产品线丰富了、性价比也就良性了,品牌和渠道的宣传策划就会诗情画意。宫正军始终认为手机行业正处在新一轮上升期,今天,手机又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时候,手机品牌众多,渠道和消费者盲从。
深圳迪赛蒙的老板许春华最近经历了一场“起死回生”的手机战争,他代理的汉泰9001上市价定为850,而竞争对手一开始就把同类机型打到700多,而这个价对汉泰9001来说,几乎是成本价,许一款机就可能要亏损300万,许措手不及更无计可施。在此严峻关头,宫总及时出手,主动发动产业链上下游一起挤压成本,共渡难关!从此以后,许春华就铁了心跟着宫总。
“手机最大的风险就来源于上游供应链,芯片和主板决定了手机的质量和功能。规避了风险就是机会,在手机公板‘横行街市’的时候其实就是风险最大的时候,如何看清手机行业的本质,就渠道商来说,跟对有研发能力和整合能力的上家将决定谁会成为新的手机江湖英雄。” 宫很自信他对手机的理解和判断,“规避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对上家。”
国产手机短视研发和技术的代价
“手机的核心理念还是高科技产品,手机最终带给消费者的是快乐和享受。”
2003年,中国手机行业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无论处于产业链中哪一个环节,都在极大的赢利空间享受赚钱的快乐。然而,好景不再,正是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国产手机在经历了这一艳阳天之后便即掉入渠道和消费者信任危机的漩涡。国产手机炎热夏季遭遇寒冬,那种无言的痛苦令人特别心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产手机对外高歌“研发博士军团”而实际上只重营销,缺乏持续竞争力,过去表面的虚假繁荣掩盖了其深层次的各种问题。
“海啸来临时,一般都有前兆。”2004年国产手机集体遭受困局的前夜,宫就多次提醒大家不要盲目采购盲目扩产,“如果当初大家把赚得的钱都投到研发里去,手机市场哪有今天的尴尬。人家诺基亚摩托罗拉投入了多少财力去做研发去沉淀技术,诺基亚为了集中精力做手机当初一下就砍掉了其他项目,而我们的同行才赚了几个钱就开始多元化发展了。”
经历了两年的“阵痛期”后,国产手机已经开始全面反思和调整,现在部分企业都已进入健康、良性的运作状态,“手机整个产业链、配套设施正日渐完善,从材料供应到物流到研发都日渐成熟,这些都使企业能把握住市场脉搏、实现更有效稳定的经营。”宫正军一路奔跑一路欢歌:“还有金子,关键看你会不会挖。国产手机隐含的大量金子在于芯片本土化。”
在模糊彩屏大行其道的时候,宫正军就意识到音乐MP3手机是未来手机的方向,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宫正军带领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推出音乐手机,其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引领了中国手机潮流。在国内手机平台众多,成本居高不下的条件下,宫正军就意识到这里面蕴藏了巨大的商机。于是宫正军在遴选、比较各手机平台后第一个在国内使用,推广某台湾公司的芯片平台,并创造了公版模式。
手机行业缺乏一种精神和斗志
在国产手机行业步入冬天时,大家开始越来越谨慎,渠道商已经对厂家对品牌完全失去了信任,售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使消费者对国产手机品牌望而却步。手机行业现在缺乏一种精神和一种斗志。没有活力,没有目标,手机精英们已经疲惫不堪。行业人士过度注重销售,而忽视技术和研发,国产手机中又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在目前国产手机再次集体复苏、国内市场竞争依然激烈的“乱市”情况下,技术优势和整个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决定了整个战斗的输赢。
“事实上,国产手机从来就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糟糕。即便是30%的下滑数据,数字来源也主要是各大主流卖场。其实在二、三线市场,国产手机依然势头强劲。国产手机和洋品牌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且市场份额目前的回流速度远高于官方统计数字。中国目前有四亿手机用户,每年的市场总量在一亿部以上,这样的市场足以傲视全球。这也是很多企业和风险投资依然看好中国手机市场的原因。”
但宫强调,手机是一个江湖。法律法规并不一定完全管用。
在宫看来,手机是随时随刻都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而在黎明前的黑夜,“手机江湖”最需要的是责任感和专注态度。
宫正军觉得他有责任带头来改变这一局面。2007年1月21日,中国手机“笑傲江湖”英雄会在深圳银湖隆重召开。在会上,宫正军正式提出行业资源渠道整合思想和著名的“王八精神”,呼吁手机行业需要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精神,呼唤行业进行专业精细分工,每项分工需要手机行业人士带着自己的良心和责任去做事。
有了精神还要良知与责任
在中国手机业阴冷的冬天里,当人们都望机兴叹时,宫正军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了,他立誓要为中国手机打一个漂亮的翻身战。
风雨飘摇的手机行业也曾让他深深忧虑:“手机不是青菜萝卜不是海鲜,更不是一次性饭盒吃完就扔,哪些认为手机是白菜和海鲜的人,只是来自产业链底层苍白的呻吟,手机行业需要整个行业人士共同努力,在科技、个性、性能方面力求完美。”
中国手机从黑白屏到彩屏,再到后来的音乐手机等等,在手机主板一度混乱的时候他又力推公版模式,他一直引领着中国手机前进的步伐,引导国产手机达到辉煌的巅峰。今天宫又开始奔走呼喊手机芯片本土化,要想切底改变中国手机的命运就必须从芯片本土化开始。
2004年宫正军率先尝试采用某台湾芯片公司的芯片,这一决定,迎来了国产手机的春天,手机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正是在科技创新降低了行业的门槛,许多小公司小企业也开始跟风生产手机,然而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做后盾,虽然降低了成本,但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市面上不同品牌的手机,都只是换了个品牌和外壳,“内容”基本相同。而很多渠道商对厂商缺乏信任,这源于以前的有些厂商只知道压货,而不关心渠道及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有些厂商缺乏持续经营的打算的,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把风险转嫁给各渠道商。行业内无序竞争,致使国产手机市场份额急剧缩减,也使国产手机信誉开始降低。
对于责任感,宫正军解释说,“手机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从方案设计到成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并且在消费者使用之后都需要我们时刻关注,手机是我们的情人得随身携带,是我们行业人士的精神所在。不负责任或许可以卖出产品,或许可以从中牟利,可是却并不能持久,狐狸尾巴总有露相的一天,只有你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为消费者接受,被消费者喜爱,从而使自己保持持续稳定的赢利。”
汉泰是宫正军新的精神支柱,是屹东研发团队的智慧结晶,凭良心做事,在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下,汉泰品牌以高科技,个性时尚,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等诸多因素吸引了渠道的关注。
事业化,才能商业化
作为国产手机的领军人,宫正军始终专注于自己从事的手机行业。中国手机市场巨大,中国人需要自己的手机,宫正军认为中国手机行业人士必须把做手机当作一份事业,投入自己的身心,发挥最大的潜能。
“如果我们这些十多年来一直专注手机、一直勤奋忘我地工作、又不自私自利的人还做不好手机,那就只能说手机行业真的不行了。”
从中兴通讯出来,创办希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后,因为种种原因,公司运转资金一度出现了困顿,宫正军甚至卖掉自己的汽车为员工提高薪资待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所有人上下一心,为了自己的事业努力奋斗。终于实现利润成倍增长的大好形势,公司也于上市时期达到十多个亿。
在回忆到往事时,宫正军笑着解释,“很多人都可能看准了自己从事的工作,但能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的却没有几个,每个行业都可能出现很多意外,这个时候却需要我们能够有种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倔强精神,需要我们思考对策,最快速度作出反应,作出调整。我的伙伴们,我的朋友们跟着我,他们相信我,他们也都看好这个行业,相信通过我们一起努力,手机行业一定会为我们的民族产业,为国家带来荣誉。所以当我们出现困难时,我毫不思索就卖出汽车,比起我的事业,比起我的伙伴,我的朋友,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手机成了他宫事业的全部,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手机行业中。手机让他如痴如醉,手机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让他兴奋。他的事业化做手机也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每一次的手机行业波动,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引起中国手机行业的轩然大波。
但每一个行业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要想让这个行业兴盛,需要更多的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光凭一个人拼命努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现在中国手机行业陷入困境的时候,手机行业竞争,国产手机的使命需要更多人投身于水深火热的战斗中,一起加油,一起喝彩。
只有这样,中国手机行业才能真正长盛不衰,中国手机品牌才能跻身于世界手机品牌之林。也只有每个手机行业人士将做手机事业化,才能使整个产业链赢利,最终达到商业化。
“商业化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要如何做到商业化,并不是靠我们相互红眼厮杀,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合力做好,一起做一件事,将这一件事当作我们的事业来做。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就是,我们要先把母鸡养大,鸡大了,大家可以分蛋。不然大家都跑来拔毛,鸡也就活不成了,我们失去的将会是更多。”
芯片本土化才有机会抗衡诺基亚
过去宫正军做手机集成,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而今天,他必须要把他对手机的理解转到一个品牌,因为老百姓直接感受到的是产品,“没有品牌的手机市场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僵尸”。宫于是专心打造一个基于中国“芯”定位于个性化消费者的手机品牌――汉泰手机。汉泰品牌手机刚一出世,就吸引了众多手机业人士关注的目光,更有行业资深人士断言,“汉泰”将是引领国产手机突围的先锋和旗手。
在国产手机品牌高达100多个的今天,缘何一个新手机品牌的问世会令业内人士这么期待呢?尽管国内手机市场需求巨大,年需求量超过1亿台,但国产手机市场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同质化严重和不注重品牌的打造是造成国产品牌手机处境艰难的主因。屹东总裁、汉泰手机董事长宫正军在找到问题的症结后,认为国产手机突围的出路在于手机的个性化,国产手机芯片3年内一半本土化。
因为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中国手机市场将逐渐进入到个性化需求时代。一方面大量换机消费开始取代新增消费,成为产品升级换代市场的主力,所占市场销量的比例逐年稳步上升。2006年在2005年51.1%的比例基础上再提高6%,而换机人群已不再只要求手机只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而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80后的独生子女逐步成人,步入社会大舞台,成为主流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手机的个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相对来说,他们生活较为宽裕,同时受网络和流行文化的影响,他们普遍追求时尚和个性。而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品牌能真正适合80后所需的个性时尚以及高性价比的心理要求。汉泰研发方认为,汉泰手机的个性化是要从芯片开始的。通过遴选和比较,一颗中国“芯”便成了汉泰最突出的特点,采用了中国“芯”的汉泰手机,具有与采用公版模式的其他国产手机不可比拟的优势:交货速度快,市场反应快,集成度高,并且可以根据国内用户的需求来集成某些公版模式手机不具有的功能,所以基于中国“芯”的手机容易作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手机。
再次手机业界对汉泰寄予厚望还在于汉泰公司强大的资金、研发和整合实力。汉泰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宁波屹东电子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强大的、科学的研发体系和专业的管理团队,是中国手机行业中拥有最为强大的研发能力的公司之一。
正是有了以上的原因,汉泰手机一出江湖就赢得关注无数。汉泰手机值得我们期待的原因在于其领军人物宫正军对每一次手机新机会把握的成功经验及在行业内的强大影响力。
雨果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宫正军说,“手机芯片都本土化了,我们还再怕摩托罗拉诺基亚?”
㈤ 地理,分析芬兰首都发展诺基亚手机的有利条件,并说明手机产业的主要特点。
手机属于电子产业 需洁净的环境
又是高科技产业 需大量人才 周围有大量高等院校
还要便利的家交通,电子产品具有,获利大,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普遍采用空运。所以工厂应该离机场较近。
㈥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发展诺基亚手机的有利条件和手机产业的特点
参考以下资料,也许对你有用
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oration NYSE:NOK)是一家移动通信产品跨国公司,总部位于芬兰。在移动电话产品市场上,诺基亚已经多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05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2.64亿部,是位于第二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1.8倍(其发货量为1.45亿台,市场份额约17.7%),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2.1%[1]。此外,它在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主要是GSM和WCDMA网络)及移动多媒体应用开发等领域的实力也处于世界前列,并可为企业级的用户提供无线连通解决方案。
诺基亚这个名称原意是一种动物、一个地方、和一群人
诺基亚(Nokia)一词源自于古芬兰字“nois” - 一种栖息在诺基亚河(Nokia River)两岸类似远古貂鼠的小型黑貂。作为地名,诺基亚的原意仅指诺基亚领地,后来诺基亚也被用来指称住在帕卡拉教区(Pirkkala) 诺基亚领地上的人们。
诺基亚公司于1865年成立之后,当地人开始更常用诺基亚来指称当时正欣欣向荣的整个工业区。为了表彰当地最大的工业设施和雇主,1937年建立的Pohjois-Pirkkala镇于一年后改名为诺基亚镇。1977年,诺基亚镇又升格为诺基亚市。诺基亚市的市徽上便是一只黑貂爬行于一条蓝溪中。
最初的诺基亚公司(Nokia Ab)是由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依德斯塔姆(Fredrik Idestam)的芬兰工程师于1865年的创立的,当时主要从事纸浆的生产及造纸业务。1967年,诺基亚公司(Nokia Ab)与芬兰橡胶厂(Finnish Rubber Works Ltd, 成立于1896年)以及芬兰电缆厂(Finnish Cable Works,成立于1912年)进行了合并,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oration)。
如今,诺基亚公司专注于移动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包括移动电话产品及多媒体、娱乐、通信网络和企业级的解决方案。诺基亚是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致力于提供易用和安全的产品,包括移动电话、图像、游戏、媒体以及面向移动网络运营商和企业用户的解决方案,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其工作效率。诺基亚股票在全球五个主要证券市场上市,股东遍布世界各地。
2005年,诺基亚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341.9亿欧元(约合485.5亿美元),利润收入为46.4亿欧元(约合61亿美元),利润率为13.6%。截至2005年底,公司在全球8个国家拥有14家工厂,并在11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雇员人数达到了约58800人[2]。作为一家公众持股的公司,诺基亚分别在芬兰的赫尔辛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法兰克福以及美国的纽约挂牌上市。
你可能未必知道的诺基亚NOKIA10大不为人知的秘密。
10. 诺基亚(Nokia)镇的名字来自流经当地的一条河流。这条河名为“Nokianvirta”,在芬兰古语种是黑貂的意思,这种动物现在已经绝迹。
9. 诺基亚有时候被非诺基亚用户和移动软件开发人员称做“aikon”(就是把“Nokia”反过来写),因为“aikon”被用在许多SDK软件包中,包括诺基亚自己的Symbian S60 SDK。
8. 和其他手机不同,诺基亚的通话计时器不会在通话连接的时候自动开启,而是在通话开始的时候开启(除了S60系列手机,比如诺基亚6600)。
7. 诺基亚名列《财富》2006年最受推崇企业第20名(网络通讯行业中的第1,非美国公司中的第4)。
6. 在亚洲,数字4打头的手机从来没有出现在诺基亚手机,因为4在南亚和东亚的许多地区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5. 诺基亚公司字体是AgfaMonotype Nokia Sans字体,最初由Eric Spiekermann设计。此前在广告和手机用户手册中,诺基亚最常用的是Agfa Rotis Sans字体。
4. 诺基亚手机收到短信时的“特殊”铃声是摩斯密码的“SMS”(短信服务),“渐强”短信铃声是摩斯密码的“Connecting People”(当时是翻译成“科技以人为本”来着吗?),“标准”短信铃声是摩斯密码的“M”(代表“Message”,“信息”)。
3. 诺基亚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数码相机制造商,因为它的拍照手机销售量超过了任何一个相机厂商。
2. 实际上第一个商用GSM通话是1991年在赫尔辛基通过诺基亚支持的网络打出的,打电话的人是芬兰副总理Harri Holkeri,用的是一个诺基亚手机。
1. 诺基亚标志性的铃声"Nokia tune"实际上是改编自19世纪的吉他作品《GranVals》,作者是西班牙音乐家Francisco Tárrega。这个铃声在诺基亚手机中最早名为“Grande Valse”。在1998年,这支铃声已经广为人知并被称做“Nokia Tune”,诺基亚将其改名并沿用至今。
nokia最新市场份额调查超过36%,与第二名间的差距继续拉大!
㈦ 手机行业的霸主是苹果公司
苹公司家涉及面广型企业软件硬件基本都涉及且各面都极具竞争力软件没竞争应苹电脑手机播放器操作系统像微软外卖苹终端才操作系统苹软件主要提高其硬件吸引力电脑苹本行做电脑起家台式笔记本苹电脑属于高端产品竞争主要Sony笔记本thinkpad(原IBM 现属于联想)像外星笔记本(隶属戴尔)类台式机面竞争明显高端台式机比较少吧播放器MP3MP4面苹绝哥级别ipod全球售几十亿部概念基本球每几部竞争手啦索尼竞争手两家播放器各千秋品质没说Samsung三星比起逊色少手机用说iPhone响作手机行业起秀苹经几耕耘已经手机市场占据席虽赶NokiaSamsungLG立信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已构威胁(主要高端市场)能提SonypspiPhone强第三软件尤其数万计游戏资源质量高且操作新颖让psp疼些都算苹手机市场竞争手平板电脑ipad苹新产品虽颇具争议销量证明切应ipad强功能让电纸书厂家吃惊汉王亚马逊代表电书厂家定ipad狠入骨本怜市场乔布斯蚕食概些吧苹优缺点鲜明性十足性足让屹立倒谢谢
文章全文: 诺基亚或许手机业务卖给微软通继续持价值菲专利组合家芬兰公司今或许继续通Andorid手机厂商获菲报 微软周同意斥资37.9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同斥资16.5亿欧元购买诺基亚专利期十授权其部专利移行业内拥高品质 我获诺基亚发明使用权微软总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周二说专利本身所权 诺基亚发言马克·杜兰特(Mark Durrant)表示目前止直没外广泛授权该公司专利利用些专利保护其手机业务受竞争手打击 与微软交易完我再拥自移设备业务便考虑授权其部技术补充说 虽曾经手机行业霸主诺基亚却未能苹公司三星电创智能手机代保持领先优势该公司目前集精力发展网络设备业务、导航服务技术专利 家芬兰公司直都知识产权市场拥强实力2009起诉苹随与达授权协议虽协议条款并未披露外界预计诺基亚借获利数亿美元 微软说购买诺基亚专利授权所权同符合其战略目标微软已经说服约20家Android手机厂商向其支付专利费推升谷歌Android系统使用本 虽杜兰特并未披露具体目标诺基亚现仍自由打击Android厂商向起索取专利费 曾经与两家公司打交道知识产权行业高管说:诺基亚今几月发起诉讼我意外 旦微软全盘收购诺基亚专利种针Android系统举进攻便排除 诺基亚允许微软10授权协议转永久性授权史密斯表示微软行使权利 往交易看高品质移专利价格通高例谷歌2011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主要看其专利组合 知识产权咨询公司Lumen SV合伙迷阿科尔·皮兰拓兹(Michael Pierantozzi)认诺基亚认实现与摩托罗拉交易类似金额该公司能售专利组合微软能愿付高本 诺基亚或许没达自想要价格补充说
㈧ 诺基亚的其它业务还是行业顶尖老大,诺基亚除了手机还涉及了哪些业务
诺基亚的手机在当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名正言顺的手机行业一哥,但由于他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渐落后而被淘汰。很多人想起诺基亚都会觉得很惋惜,并且觉得他好像就此没落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诺基亚除了手机行业外仍拥有三项强劲的业务。诺基亚剩余的业务是网络设备业务、专利业务以及Here地图服务业务。
但诺基亚在中国只有手机、基站业务。还有与之配套的相关的业务,如通信施工、无线软件平台等。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中国会误解诺基亚的原因。在诺基亚的手机被收购后,国人总是以为诺基亚从此一蹶不振,慢慢衰弱。其实并不难,手机只是诺基亚行业发展中的次要,诺基亚也吸取了手机被收购的教训,开始关注时代前沿,发展新科技。诺基亚名下的“贝尔实验室”更是投入了大量的金钱研发5g、超级宽带、物联网等技术。
㈨ 说实话,诺基亚除了手机还有哪些产业
通信领域 比华为还厉害 还有专利 是手机都要给诺基交专利费
如果诺基亚出新机我会专 买 前提是 配置属不错 外观不错
我是典型诺基亚粉
从诺基亚N82 N95 再到诺基亚N76 满满的信仰
直到2012年才入手安卓 又用了几年苹果,如果诺基亚出款好产品我会继续支持。虽然用苹果,但是我比较讨厌水果。
㈩ 哪家世界500强电子公司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 涉足多个行业 摊子铺的太大 后经改革而成功求详细信息。
应该是诺复基亚!
1990年,手机制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明确制定了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在以电信为重点的同时,诺基亚的业务范围随着电信部门的迅速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诺基亚还致力于全球通技术,首次全球通对话就是用诺基亚电话,于1991年通过芬兰诺基亚Radiolinja网络进行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而当时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诺基亚集团开始两年的分裂,而此刻的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它的整体手机销量和订单剧增,公司利润达到了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