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中,各县区上报的都有什么产业
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和产业集回群优势特答色产业的确定; 3: 1; 4,市场开发价值较高,能发挥比较优势,有一定认知度.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区域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 2.产业可延伸性强.产品品质具有特色; 5.产业基础扎实,技术比较成熟,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高
⑵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2012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批准以民权县产业集聚区为基础设立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悉,这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产业集聚区 。
现在的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5.9平方公里,区域范围为省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产业集聚区审核公告确定的“四至”范围。今后,民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将严格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要求,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高效技术产业、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载体。
据悉,近年来,民权县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实现“争先晋位、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抓手,作为展示民权形象的重要窗口。通过近年来的艰苦努力,该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已入驻河南冰熊冷藏车有限公司、河南兆邦电器有限公司、松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宏伟实业、果之源饮品有限公司、河南长岭花生制品有限公司、中泉路桥设备有限公司等83家企业。其中制冷和以果酒为主导的食品加工业为产业集聚区两大主导产业。2009年,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实现产值 25亿元,实现税收3700万元。2010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5亿元,新修6条道路和2座沙河桥,建设了制冷监测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38家,完成投资37.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吸纳劳动力1.5万人。
⑶ 濮东产业聚集区的集聚区扩区调整情况
濮东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为12.57平方公里,北起北环路、南至黄河路、西起文化路、东至龙乡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与省发改、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进行对接,申请扩大集聚区面积。2012年10月18日,濮东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方案经省发改委批复,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2.57平方公里调整为19.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调整为:东至经一路,西至文化路、106国道,南至黄河路、纬一路,北至外环路。
扩区规划批复后,我们及早着手进行濮东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环评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委托河南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濮东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制定出四套规划方案,近期准备上会研究确定产业布局、用地性质等情况。空间规划及环评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与设计部门洽谈。
发展目标
依托区位优势、成本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把濮东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产业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产业配套完善、综合实力较强的河南省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成为濮阳市的电子、轻工业基地和辐射影响周边城市的区域商贸流通中心,吸引研发机构、科研人才和商务人才,构筑濮阳市中小企业总部基地,打造具有生产、居住、科研、服务等复合城市功能的新的城市核心区。
⑷ 河南省省级产业集聚区有多少分别是哪些许昌市有哪些省级产业集聚区我在哪里可以查到这些内容
首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共个(其中许昌有8个),名单如下: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郑州航空港区
4、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
5、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
6、郑州市官渡产业集聚区
7、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
8、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
9、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
10、巩义市产业集聚区
11、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2、新郑新港工业园区
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登封市产业集聚区
15、荥阳市产业集聚区
16、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
17、开封黄龙产业集聚区
l8、开封边村产业集聚区
19、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20、杞县产业集聚区
21、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兰考县产业集聚区
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工业园区)
26、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27、洛阳市伊洛产业集聚区
28、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区
29、洛阳市洛新产业集聚区
30、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
31、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32、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33、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34、新安县产业集聚区
35、栾川县产业集聚区
36、孟津县产业集聚区
37、汝阳县产业集聚区
38、嵩县产业集聚区
39、伊川县产业集聚区
40、偃师市产业集聚区
41、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42、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
43、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44、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45、郏县产业集聚区
46、汝州市产业集聚区
47、叶县产业集聚区
48、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49、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50、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51、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52、安阳市产业集聚区
5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
54、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55、安阳县产业集聚区
56、滑县产业集聚区
57、林州市产业集聚区
58、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59、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60、鹤壁市鹤淇产业集聚区
61、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62、鹤壁市金山产业集聚区
63、浚县产业集聚区
64、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新乡高新技术开发区)
65、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合新乡工业园区)
66、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含新乡经济开发区)
67、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
68、新乡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69、新乡市桥北新区
70、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
71、原阳县产业集聚区
72、获嘉县产业集聚区
73、封丘县产业集聚区
74、卫辉市产业集聚区
75、延津县产业集聚区
76、辉县市产业集聚区
77、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焦作经济开发区)
78、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79、焦作工业产业集聚区
80、武陟县产业集聚区
81、温县产业集聚区
82、孟州市产业集聚区
83、沁阳市沁北产业集聚区
84、修武县产业集聚区
85、博爱县产业集聚区
86、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濮阳经济开发区)
87、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含濮阳工业园区)
88、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
89、南乐县产业集聚区
90、清丰县产业集聚区
91、台前县产业集聚区
92、濮阳县产业集聚区
93、范县产业集聚区
94、许昌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许昌经济开发区)
95、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
96、许昌尚集产业集聚区
97、中原电气谷核心区
98、长葛市城南产业集聚区
99、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100、襄城县产业集聚区
101、禹州市产业集聚区
102、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漯河经济开发区)
103、漯河市沙澧产业集聚区
104、漯河市东城产业集聚区
105、漯河淞江产业集聚区
106、舞阳县产业集聚区
107、临颖县产业集聚区
108、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109、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110、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
111、卢氏县产业集聚区
112、渑池县产业集聚区
113、灵宝市产业集聚区
114、陕县产业集聚区
115、商丘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商丘经济开发区)
116、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117、商丘市梁园产业集聚区
118、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
119、永城市产业集聚区
120、民权县产业集聚区
121、夏邑县产业集聚区
122、虞城县产业集聚区
123、柘城县产业集聚区
124、宁陵县产业集聚区
125、睢县产业集聚区
126、周口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周口经济开发区)
127、周口市川汇产业集聚区
128、项城市产业集聚区
129、淮阳县产业集聚区
130、扶沟县产业集聚区
131、鹿邑县产业集聚区
132、郸城县产业集聚区
133、西华县产业集聚区
134、沈丘县产业集聚区
135、太康县产业集聚区
136、商水县产业集聚区
137、驻马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驻马店经济开发区)
138、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
139、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
140、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141、新蔡县产业集聚区
142、正阳县产业集聚区
143、汝南县产业集聚区
144、西平县产业集聚区
145、泌阳县产业集聚区
146、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147、确山县产业集聚区
148. 上蔡县产业集聚区
149、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50、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151、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
152、邓州市产业集聚区
153、新野县产业集聚区
154、浙川县产业集聚区
155、内乡县产业集聚区
156、唐河县产业集聚区
157、桐柏县产业集聚区
158、镇平县产业集聚区
159、西峡县产业集聚区
160、社旗县产业集聚区
161、南召县产业集聚区
162、方城县产业集聚区
163、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164、潢川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潢川经济开发区)
165、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
166、信阳市上天梯产业集聚区
167、信阳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168、信阳明港产业集聚区
169、固始县史河湾产业集聚区
170、固始县产业集聚区
171、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
172、新县产业集聚区
173、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174、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175、商城县产业集聚区
176、潢川县产业集聚区
177、息县产业集聚区
178、济源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179、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
180、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
⑸ 河南省5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哪几个
它们是南阳 、安阳、 濮阳 、 郑州、 固始(县)。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
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 有3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当今的南阳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
南阳为豫陕鄂区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城市规模位居河南第三。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南阳入选首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2014年河南省社科院公布《中原经济区省辖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南阳连续三年蝉联中原经济区30省辖市第四,在河南位居第三,仅次于郑州、洛阳。
安阳,简称殷、邺,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处,西倚太行山,东连华北平原,北邻邯郸,南接鹤壁、新乡。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发现地,是早期中国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先后有商朝以及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七朝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部规划的粮食、棉花、油料优势种植区域。
安阳辖1个县级市、3个县、4个市辖区、1个省直管县、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濮阳,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与河北省邯郸市交界,西与安阳市、滑县、汤阴县接壤,西南与长垣县毗邻,东与山东省泰安市、济宁市接壤,东北与山东省聊城市接壤,东南与山东省菏泽市接壤。
濮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棉油主产区之一。石油、天然气、盐、煤等地下资源丰富,是中原油田所在地,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
濮阳是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濮阳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卢、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濮阳是“中国杂技之乡”,杂技源远流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2年2月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
郑州市,简称“郑”,是河南省会,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下游。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郑州在3600年前,成为中国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发源地。全市各类文物古迹达10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包括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黄帝故里、商城遗址等历史名胜。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有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氧化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冷冻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
固始,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华东与中原交融地带,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分界线)穿境而过,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
固始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同时也是河南省首批五个重点扩权县(市)、十个省直管县(市)之一、五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固始自古文风昌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之一。 固始书法群体备受国内外书法界关注,被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因历史上有四次较大规模人口南迁,其后裔又逐渐播迁至闽、粤、台、港、澳、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固始又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 每年承办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
⑹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园区优势
高新区成立20年来,汇集了4所河南省一流的大学: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具有强大的工科、医科、IT产业等研发力量;汇聚了郑州机械研究所、中国郑州烟草研究院等6个部属研究院所,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各类检测中心100余家,构筑了高新区密集的研发优势。
4万高科技工作者垒叠出人才高地
全区现有各类科技人才近4万人,其中博士1700多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500余人,硕士3500多人;理工科本科人才位居全国高新区之首,科技人才密集度居河南省之冠。这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围绕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建立完善了从研究开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完善政策体系。目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步形成,区内90%的工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同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区有创业中心、国家863中部软件孵化器、河南省专利孵化转移中心等3个国家级综合孵化器,超硬材料等5个专业孵化器。孵化面积3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150家。每年,国家、省市和高新区管委会投入的创新资金不低于2个亿。
自主创新成果丰硕
凭借强大的创新优势,高新区20年来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000余项,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1600余项,15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3400余件,全区拥有在全国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产品100余种。全区经认定的高新企业占河南省的31%
⑺ 河南产业集聚区现状分析调研提纲
一、论述产业集聚区相关概念问题
二、论述河南省目前存在的180个产业集聚区现状,从现状中分析这180个产业集聚区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态势。
三、针对第二部分的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及不足之处,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⑻ 郑州产业园,郑州的产业园发展现状如何
郑州产业园现状:目前产业地产在郑州主要分布在高新区,高新新城,北龙湖区,航空港区,新密产业聚集区等,其中,高新区占近一半,占比最高主要物业形态为总部经济,厂办一体,生产厂房。其中总部经济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厂办一体,厂房的总量确实极少。
如果想找真正适合生产的工业厂房,建议将目光放在高新区西边,尤其是上街。一是符合郑州目前商业向东、产业向西的发展趋势;二是相比荥阳等地,上街是郑州的一个区,同样享受郑州的各类政策;三是上街本身是因铝发展起来的,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工人基础。
而在上街的产业园中,首推奥克斯智造产业城,这个项目推广的slogan就是“工业企业,上街更懂你”,本身就是由工业强企奥克斯集团开发运营的厂房,各项配套都为工业企业服务,厂房面积和类型也很多样化,旁边还是奥克斯本身的800亩智能空调生产基地。项目为河南省重点项目,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各项优惠政策都很给力。
这个项目2018年下半年才签,现在工地已经出正负零了,进度算是非常快了,这是我一直在关注并看好的项目,如果需要建议你去实地考察一下,毕竟买厂房不是小事,背靠大品牌,空调基地就在旁边,比普通开发商建造完难找到人靠谱太多了!
⑼ 河南省主要工业分布区
一、辽中南工业基地 该地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为主。(矿产优势)回
二、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答京、天津、唐山为顶点的三角地带),有钢铁、机械、化工、电子、纺织等工业,它是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首都优势)
三、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地带,也称长江三角洲)它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地理优势——交通便利)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含广州、深圳、香港等一系列工业城市),该地以服装、电子、玩具、食品等轻工业为主。
(特别行政区优势——香港、澳门)
⑽ 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
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政府,位于驻马店回市城区东部,规答划面积21平方公里,是遂平-驻马店-确山工业长廊的核心区,交通便利,位置优越,距离市中心2公里,距离高速公路引线仅300米,毗邻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阜南高速公路。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核批的产业集聚区,也是驻马店唯一的装备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