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到现在都还没发布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通知,是什么原因
具体时间没有出涉及的范围很广,方方面面,静心就好等
⑵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就业怎么样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专科学校;位于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学校历史可追溯于1958年的绵阳地区卫生学校,距今约60年,占地面积840余亩,在校学生达1.3万余人,现有附属医院11家,教学医院30家;省内外实习基地152个。
⑶ 2004年四川省中医药出口总值
据悉,2004年,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77.25亿元。
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2010年10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中医类综合考什么谢谢~!!
中医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总目标
考试目标: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考试范围:中医综合考试的范围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五部分。
考试要求: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三个层次上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辩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的、明晰的中医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一、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I.阴阳学说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五行学说
3.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
(四)气、血、津液
(五)经络
(六)病因与发病
(七)病机
(八)防治原则
二、中医诊断学
(-)结论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二)四诊
1.望诊
2.闻诊
3.问诊
4.切诊
(三)辩证
1.八纲辨证
2.病因辨证
3.气血津液辨证
4.脏腑辨证
5.经络病证
6.六经辨证
7.卫气营血辨证
8三焦辨证是温病辨证方法之一。应掌握下列证候的病机与临床表现以及传变规律。
上焦证候、中焦征候、下焦证候。
三、中药学
四、方剂学
五、中医内科学
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
A型题 45%
B型题 16%
X型题 25%
二、试题难易比例
较难题 30%
中等难度题 60 %
容易题 10%
三、各学科试题数量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40题
四、总题量及考试时间
总题量160道题
考试时间3小时
⑸ 2014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在哪里下载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4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1、笔试科目。笔专试为公共属科目1科,满分为100分,笔试地点在成都市。其中,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公共科目笔试为《卫生公共基础》,其他岗位公共科目笔试为《综合知识》。各岗位的具体公共笔试科目详见本公告《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备注栏。
2、笔试范围。公共科目笔试《综合知识》的考试范围见省人社厅2014年9月28日修订发布的《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公共科目笔试《卫生公共基础》的考试范围见省人社厅、卫计委2014年4月22日印发的《四川省省属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公共科目笔试大纲(试行)》,考生可自行登陆四川省人社厅网、四川人事考试网查阅或下载。
3、笔试时间。定于2014年12月20日举行(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详见《准考证》)。缺考笔试科目或笔试成绩为0分的报考者,视作自动放弃,取消报考资格。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⑹ 四川省中医院好还是中医大好
我想看泌尿科,请问四川省中医院那个医生好?
⑺ 中药的发展前景
浅谈中药行业发展前景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组织的中药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10多家知名中药企业的负责人就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推动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新药审批应考虑中药特色】
“中医药学科规律必须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得到体现。”全国政协委员、河北以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以岭首先提出,“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的显著特点,但现在的药品审批取消了证候用药,更多强调“一病一方”,一种疾病对应一个中药方,难以体现中药自身特点。
“如果按照现有审批途径,将来就只有黄连素,而不会有六味地黄丸这样的千古名药出现了。” 中国中医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也在会上提出了类似看法。
与会者提出,中医药特色淡化关键还是政策问题。新药审批必须考虑中药特色,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规律的药品审批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提出,应当加快研究制订根据中医经典名方所制药品的审批注册方案。“这些经方药已经过了数千年的临床使用,证明安全有效,没有必要等‘小白鼠点头’才能通过临床审批。”
据了解,日本就已经把《伤寒论》中所记载的217方全部制成成药,药品享受免检待遇。在我国台湾,根据217方也制成了药品颗粒,同样不需临床试验。但我国大陆,经方药目前还需要迈过临床试验的门槛。
对此,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去年已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今年将尽快提出中药经方名单,制定经典方注册办法,使中药发展更符合自身特点。
王国强还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将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有益于中医医院研发、生产、使用院内制剂的意见,为中药产业、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源泉。
【鼓励优质优价 保护传统中药】
价格问题是制约中药行业发展的另一关键问题。在座谈会上,不少中药企业负责人都提到,现在的药品定价机制“扶弱不扶强”,用好药材做好药的企业反而在政府招标采购中处于下风。与会者呼吁,在政策制定上应当鼓励中成药优质优价。
以六味地黄丸为例,据了解,目前国内有800多家中药企业都在生产,因药材选料不同,其售价也从一元多到十几元不等。在政府招标采购中,价格低的产品显然更有优势。在四川省的一次药品招标采购中,某知名中药企业就退出招标。房书亭提出,在政策层面应当鼓励优质高效药品,招标不能单看价格,还应当看质量。
招标采购偏好“越便宜越好”,进入采购名录的药品还需要每年有10%到20%的降价。“无利甚至亏本,也使得企业难以有科研和技术开发的空间。”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梅群认为,选择好药材,生产成本自然要高,但在招标中并不占优势,所以才会出现知名企业退出招标的现象。
原料和成药“价格倒挂”使得不少低价传统中药退出市场,这也是药企负责人担忧的问题。“物价上涨,药材价格上涨,但药价不动,药品生产企业赔本生产,难以为继。四五十种药典中记载的传统中药已在市面上难觅踪迹了。”全国人大代表、药都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恩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价水平提高,中药材价格一路走高,但中成药价格并没有大的调整。如保和丸,最初定价3.6元,至今就没有调整过。他建议对中成药价格进行定期调整。
【加强行业自律 做大做强样板企业】
“《若干意见》出台,中医药行业有了‘尚方宝剑’,但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闫希军说,《若干意见》鼓励中药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没有龙头企业带动,行业难以发展。提升中药产业水平,国家应重点支持一批体现中药特色的大企业,集中力量形成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优质产品。
2000年全国中药企业不到千家,现在已经达到2000多家,其中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如完全按照标准投料,六味地黄丸的成本价应在7元~8元,而现在市场上不乏售价仅为一两元的六味地黄丸。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江提出,中药行业要加强诚信自律,推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中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孙耀志也提出,加强中药行业整顿,提高药品定性、定量检测标准和水平,清除害群之马。
李晓恩提出,中药现代化重点要“抓源头”,抓中药材的质量。以前70%的中成药采用野生药材,现在大多数已被加工药材取代。应当提高药材质量标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雁也认为,应当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规范药材种植,通过各种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⑻ 四川中医药管理局工资待遇
这个很正常的,因为医务行业,第一,二年差不多是实习,慢慢的再转正,但是转正后,还是一般的小助手,工资在二,三千很正常,医务行业,是凭的经验与资历,你只能慢慢熬,达到了一定的年限以后会高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