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服务机器人概念股有哪些龙头股票
1、全抄产业链布局的上市公司袭,看好机器人、新时达(002527)、巨轮智能(002031)。
2、重点在上游布局核心部件生产的企业,重点关注汇川技术(300124)、上海机电(600835)。
3、加大机器人本体研发、重点拓展下游应用的公司,关注博实股份(002698)、亚威股份(002559)。
4、集中于系统集成的国内企业,看好慈星股份(300307) 。
B. 服务型机器人都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服务机器人可以说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讲,服务机器人在国内发展阻力更小,一方面是产品需要针对特定市场进行开发,另一方面是在国外大部分公司也是于前期研发阶段,这也在时间上给予了本土公司大力发展的机会。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服务机器人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为与工作由服务机器人替代恐怕是不可阻挡的大势。加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更多的一些新技术也将逐步应用在机器人硬件技术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服务机器人分类:
讲解版,讲解版的手臂自由度高达20个,机身360°旋转,解锁服务新姿势,尽显科技硬核。
大屏版,大屏版服务机器人首次采用27寸超高清大屏,适用各类应用场景,实现人机零界限交互体验。
标准版,标准版服务机器人机身高度150cm,具有丰富的人机交互体验,是企业服务的实用之选。
C. 怎样才能清晰的梳理一下人工智能的上下游产业链
6月19日,2016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创新论坛在深举行,来自业界和学术界的多位大咖人工智能机器人市场现状、技术创新、整体发展前景和应用方案等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解读。在这次论坛上,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官网也正式揭幕上线。
(旗瀚科技董事长林绿德、深圳市无人机协会会长杨金才、保千里总裁鹿鹏揭幕联盟官网上线)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已呼啸而至,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技术、3D打印和基因技术,引领人类急速进入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时代正在崛起的前夜,这也成为塑造战略性产业格局的新风口。
当资本、技术、人才开始蜂拥而入时,如何整合资源,完成产业链协作,力争在产业发展初期凝聚合力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4月6日在深圳正式成立,联盟的目的在于加速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产品的普及应用;搭建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信息交流、应用推广、教育培训、展览展示平台,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完善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促进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以联盟为依托,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官网(简称:CAIA)6月19日在深圳正式上线,CAIA官网在承担联盟平台属性的同时,也为推进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行业进步提供媒体属性职能。
目前,CAIA官网下设逗焦点地、逗联盟动态地、逗新品发布地、逗深度地、逗资本地、逗人物访谈地等栏目,聚焦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行业信息和企业动态,为业内人士提供最新鲜的资讯报道和观察分析。
D. 协作型机器人的应用主要会是在哪些行业或细分领域
机器人家上了解到,协作机器人偏向处理精密的小重量工件,因此直接造成了面向的工业应用领域的不同;其次就是厂商主推的impact sensitive,可以在撞到人的情况下停止运动,所以可以省去安全围栏(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区域传感器的);还有就是可以手工移动机器手臂进行示教,不需要掌握专门的编程语言,容易上手,这也跟整体的尺寸和重量设计有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ABB的YuMi为代表的双臂协作(Rethink是假双臂,做得东西更像玩具)。
没有机器是不需要人的维护和调整的,只是需要的多少而已,机器越可靠,flexibility越大那么相对来说就更不需要人的操心。传统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都是做重复的规定动作,从这点上看没有区别,只有这样自动化程度也才会高。
人机协作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克服传统机器人的某些缺点,并且攻占更细分的精细操作和定制化操作的市场,并不能取代传统机器人,而且目前也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看一看它的尺寸你就知道大的部件必然是无法加工的了。
空间肯定是协作机器人的一个优势,但这个优势存在的前提是协作机器人和传统工业机器人都能够胜任这个任务。因为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和调试简单,同样的一台机器可以相对方便的移动位置(YuMi两个人就可以抬),重新进行教导,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减少的投入。而反观传统工业机器人,就是工件、机器和机器人的位置发生些许变化都要人工拿着控制器调半天,更别说如果为了新的生产工序移动位置,整个地板和围栏要重做,基本就跟重新安装一样的麻烦。
以ABB为例,因为和他们沟通比较多,他们也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机器人生产基地,就在Auburn Hills。刚上协作机器人的时候,他们本身掌握也不多,对于应用是否可行也拿不准,自己用买了3D打印机做EOAT。而且集成商也都是新接触,都需要新的培训,只有整个产业链条和配套的都稍微成熟的时候,这个市场才会做大。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各种各样的需求还是不少的,而且现在很多的东西发明出来需要创造需求,只要这个需要时必要的那就会有市场。
E. 服务机器人产业是机遇还是泡沫
深思:服务机器人前景究竟是蓝海还是伪需求?这是来自机器人家的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深度解析两种对于服务机器人的观点,希望对你有用哦
目前,家用服务机器人已成为资本布局“风口”,但对其市场前景的讨论却呈现两极化。在大多数人高唱市场赞歌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只是伪需求,并不具备成为市场蓝海的潜质。
家用服务机器人已成为资本布局“风口”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服务机器人技术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政策利好的环境下,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将成为工业智造产业的下一片蓝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一市场前景,在大多数人高唱市场赞歌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只是伪需求,并不具备成为市场蓝海的潜质。
高唱赞歌:家用服务机器人千亿市场涌入
家用服务机器人分为家务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家庭安监机器人和助老助残机器人。随着科技发展和机器人研发技术的提高,为满足家庭对各类型机器人的需求,家用服务机器人将有由单功能性向多功能综合性机器人方向发展的趋势。而智能家居概念的流行则让人们开始强调家居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舒适化和便捷化,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驱动,我国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迎来发展高峰期。
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进一步渗透以及机器人价格的逐年下降,预计未来5年全球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统计,2012年全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300万台,较2011年增长20%,销售额为12.21亿美元;2014年全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470万台,较2013年增长17.50%,销售额约为22.5亿美元。2016年,中国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达29亿美元。至2020年,中国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均增速37.2%,高于全球同期增速9.1个百分点。
家用服务机器人由于需求场景明确,是整个机器人市场率先放量的产品领域,特别是扫地机器人已具有一定市场普及率。目前,家用服务机器人已成为资本布局“风口”,数亿计风险资本大量涌入,产品创新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较为突出。然而,技术同质化导致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产品功能相似,深度挖掘应用场景、解决用户需求“痛点”的产品相对稀缺。我国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增速,具备十分强劲的市场发展潜力。
不同声音:家用服务机器人只是伪需求
当前,我国智能硬件产业链还不健全,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仍未完善,也影响了部分功能的实现。家用机器人市场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市场上的产品跟大家的期待是不对等的。尽管市场上涌现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公司、资本也已入局机器人市场,但现在的机器人产品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机器功能,跟人工智能相去甚远。想要让机器人走入人们的家庭,还需要5~10年的发展。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儿童陪伴机器人的定位是帮助10岁以下儿童学习和成长,但从目前发布的这些功能来看,更像是一款升级版的点读机,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和需求的。虽然各机器人公司想做的都是取代手机或者连接手机后而不用再频繁打开手机的产品。
按照机器人的交互方式,基本可以分为问答式机器人和对话式机器人。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产品尽管都想走情感交互路线,但受限于技术原因,只是做到了基本的问答式。而且目前市场上问答式的机器人基本都是复制了像点读机、音响、手机等硬件产品的功能,能接入的应用程序也很少,用户体验非常初级。
F. 生产服务型机器人的上市公司
1.在核心技术领域复有积淀的企业,制因为智能型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仍需技术突破,推荐科大讯飞、劲拓股份、慈星股份等;2.找到好的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企业,因为服务机器人的短期发展一定是专注于解决某一类生产或生活的问题。推荐巨星科技、机器人、博实股份、楚天科技等。
G. 服务机器人的发展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可以分为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在日本、北美和欧洲,迄今已有7种类型计40余款服务型机器人进入实验和半商业化应用。
近年来,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的数据,2010年全球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销量达13741台,同比增长4%,销售额为3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销量为220万台,同比增长35%,销售额为5.38亿美元,同比增长39%。
另外一个方面,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带来大量的问题,例如对于老龄人的看护,以及医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大量的财政负担。由于服务机器人所具有的特点使之能够显著的降低财政负担。因而服务机器人能够被大量的应用。
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导游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华南理工大学研制的机器人护理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智能轮椅等。
H. 服务机器人这个行业的定义及分类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严格回的定义。不同国答家对服务机器人的认识不同。
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经过几年的搜集整理,给了服务机器人一个初步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意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这里,我们把其它一些贴近人们生活的机器人也列入其中。
比如护士助手,脑外科机器人,口腔修复机器人,户外清洗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等,这些你可以去OFweek机器人看看,希望能够帮的到你。
I. 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有:清洁、护理、执勤、娱乐。
尽管服务机器人行业还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它已经对人们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服务机器人面向对象群体广阔,贴近人们生活,有的还拥有人工智能、语音交互、人脸识别、场景理解乃至更高级的自主决策行为等各种功能。
(9)服务型机器人的产业链扩展阅读:
服务机器人痛点:
一、核心技术难题
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它是一种基于多种技术融合和实现的产品,其中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语义解析及交互技术、导航及定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调度管理技术、电机及舵机技术、多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
其中,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相比其余几项技术,发展时间较晚,沉淀还不够深厚。加之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导致部分国内服务机器人企业不愿过多下功夫在技术研究上,反而是看重产品的宣传推广。
二、企业盲目跟风
由于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广阔,不少人看中了其中巨大的商机,加上至今为止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对于产品标准仍缺乏统一规范要求,因此很多企业只是想利用相关的政策扶持,来实现自己的资本运作。
这种现象不在少数,很多服务机器人企业都还只是停留在概念产品意义上,扯着服务机器人的大旗,却连落地的产品都无法提供,或者直接将他人的产品拿过来,换个包装换个外壳,就开始大肆宣传这是自己的产品。这就导致了市场上很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内整个市场的行业水平。
三、推广普及困难
普通百姓可能到现在为止,对于机器人都还不是很了解,或许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长得像人,才是机器人。再加上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非常多,从保洁机器人到娱乐机器人皆有,因此如何进行大范围有效推广,一直是企业面对的难题。
成本也是为何服务机器人难以进入千家万户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论是机器人软件技术还是硬件技术,其开发和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持。加上这是一门综合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综合性产品,所以本身的生产成本就决定了其昂贵的价格。
因此大多数能进入家庭的服务机器人,主要还是以扫地机器人为主,真正用作护理、陪伴的机器人数量极少。而商用服务型机器人更是只能被各大型商业服务机构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