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肉牛业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生产供给总体趋稳,屠宰企业面临竞争压力
散养户继续退出,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受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低下等因素影响,肉牛养殖散户持续退出。根据农业部对16 个省区50 个县(市)250 个监测村(下面简称“监测村”) 的监测数据显示,养牛户比重自2011 年以来锐减, 近2 年降幅收窄(图1)。2011—2013 年,养牛户比重下降了4.6 个百分点。2014 年肉牛养殖散户继续退出,但降幅明显收窄。2015 年养殖户比重同比下降了0.5 个百分点,2016 年养殖户比重同比下降了0.2 个百分点。
母牛养殖受到重视,触底反弹逐步稳定
能繁母牛的稳定发展是肉牛业生产的关键前提。我国能繁母牛存栏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大幅下滑后,市场牛源紧缺加剧,母牛和犊牛价格持续上涨;同时, 国家及时出台了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许多地方政府也重视当地母牛的稳定和恢复性发展,纷纷出台了多种扶持政策。在市场和政策因素利好的拉动下,从2014 年开始,能繁母牛存栏明显增加,近2 年处于基本稳定的态势。2016 年,监测村能繁母牛存栏同比略减0.3%
肉牛出栏小幅减少,奶牛资源给了有力补充
在肉牛养殖连续多年下滑的背景下,肉牛出栏量也相应下滑,近3 年出栏量处于稳定略降的状态。2016 年监测村肉牛累计出栏量比2015 年同期减少4.4%(图2)。结合出栏量及出栏活重,监测村2016 年牛肉产量比2015 年同期减少0.9%。
2.1 消费动力减弱,人均牛肉消费量微降
在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下,牛肉消费属于半奢侈品消费。受宏观经济运行放缓、集团餐饮消费下滑等因素影响,牛肉消费动力减弱,人均牛肉消费量微降。
2.2 电商平台的发展,助力80、90 后成为牛肉消费新主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商的发展以及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我国80、90 后群体正逐步成为新型、时尚、高档消费主力军。
3.3 国内外价差和利益驱动催生大量走私进口
近年来,我国牛肉走私量较大,据相关专家调研分析, 我国牛肉走私量约占国内牛肉消费量的10%,主要有牛肉产品走私进口和活牛走私进口等。同时, 走私渠道也不断扩展,主要集中在深圳、长沙、上海、广西东兴、云南马关等地。在利益驱动下,一些餐饮企业也开始参与牛肉走私进口。
2. 养牛前景和发展趋势
养牛行情从近几年来看还是很稳定的,没有大起大落,养牛这个行业也回很难会出现大答起大落的情况,因为牛的繁殖周期相对于其他品种来说周期长,牛犊产量少,严重的病疫也很少见,不像养鸡养猪,短期供应量又暴增暴跌的现象,从而会大幅度的影响价格,养牛的前景非常好,肉牛的价格也持续高涨。肉牛一直供不应求,从全球趋势来看,世界发达的地区就全国情况来看,牛肉养殖前景非常好牛是反刍动物,食草、经过反刍,倒沫促使体格健壮,得病概率低,因而要比养猪,养鸭省事。
3. 2014我国肉牛业的趋势
全国农副产品价格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全国牛肉价格呈现上涨走势。其中,黑龙江、上海、浙江的牛肉价格涨幅居前,介于3%-4.7%之间。随着进入牛肉消费旺季,在高位盘整半年后,牛肉价格近期重现上涨态势。
据业内人士分析,因肉牛的养殖周期较长,近两年牛肉的供给难以大幅增加。随着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紧张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善,未来牛肉价格将保持上升趋势。目前,我国肉牛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均较低,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历史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牛肉价格一直保持攀升趋势,基本上很少出现大幅回调。其中,加速上涨期主要有三段,第一段是2007年至2008年初,牛肉价格暴涨50%多;第二阶段是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牛肉价格大涨30%;第三段是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半年内牛肉价格加速上涨30%。自去年2月高点后至今,已经盘整了一年半的时间,目前随着进入消费旺季,牛肉价格或重现攀升态势。
长期的供需失衡是牛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我国肉牛产业一直发展较为缓慢,肉牛存栏量十五年内基本上稳中下降,产量逐年下滑,近两年才逐步开始小幅增加。与此同时,全国牛肉消费量越来越大,导致了牛肉供不应求。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牛肉产量分别同比增幅仅为1.75%和2.18%。对此形成鲜明对照的牛肉消费,分别增幅达到6.47%和5.1%。为满足国内日益增加的牛肉消费,2012年至2014年进口增幅分别达253.57%、316.16%和33.5%。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牛肉价格高涨带来的高额收益影响下,国内开始大规模肉牛养殖。但是,肉牛的生长周期较长,近两年牛肉的供需紧张局面难以改善。正常情况下,一个母牛犊从出生到具备生育能力,至少需要18个月,受孕期还有十个月。产出的牛犊还要饲养两年才能成长为可以宰杀的育肥牛,加在一起就是四年时间。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恢复周期至少需要五六年时间。业内人士预计,近两年我国牛肉供需失衡局面难以改善。
同时,通过增加进口来提高供给,补足供需缺口不仅短期内难以实现,而且进口牛肉价格也较高。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进口牛肉41.2万吨,预测2014进口55万吨。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每年牛肉缺口高达240万吨左右,而且还在快速增加。
4. 目前肉牛养殖趋势
一、养牛行情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在逐渐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增态势。而由于牛养殖周期长,成本大等因素制约,我国牛肉供给至今仍处于偏紧状态。
根据201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牛肉消费数据,我国人均牛肉消费5.2公斤,同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8.6公斤相比还有3.4公斤差距。
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时,我国牛肉消费量将突破1100万吨,牛肉消费额将达到7000多亿元,相比现在有近40%的增长,需求上升潜力巨大。
从各国牛肉消费量来看,随人均收入上升及肉类消费结构升级,巴西、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量逐步上升,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由 11%、9.4%、2.3%、1.6%上升至 2016 年的 14.7%、14.3%、4.4%、3.2%。
然而,近年来中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全国牛肉产量从2010年的700多万吨下降到600多万吨,肉牛存出栏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万头。养殖效益下降,2015年,出栏一头450公斤肉牛可盈利约1553元,同比减少334元。
肉牛存栏量不充裕,而消费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导致国内牛肉供应偏紧,价格居高,就促进了进口牛肉量的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6年1-7月中国进口牛肉34.8万吨,同比增加51%。预计今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增长24%,达到82.5万吨,是2013年牛肉进口量的两倍。2016年中国牛肉年消费量预计为759万吨,国内产量将为679万吨。
历史数据显示,牛肉价格的波动较小,并未经历过重大波动,而且呈现出向上波动幅度大,向下幅度小的特点。长期以来牛肉需求稳定,供给偏紧的格局导致牛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但是2015 年以来,我国牛羊肉价格没有延续往年的大幅上涨态势,不涨反降。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国内生产的新鲜牛肉价格一般市场零售价格为30元/斤左右,但走私牛肉却只有十几元,如果这种廉价牛肉长期冲击国内市场,将会影响国内的肉牛产业。
一方面,国内居民对牛肉的需求在上升,另一方面,牛肉的生产周期长以及比较效益较低打击了养牛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牛肉生产国,在品种上,专用肉牛品种较少,所养肉牛多为当地黄牛品种。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农区,农区肉牛出栏占全国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牧区肉牛养殖则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地。
现阶段我国肉牛生产方式分为传统农牧户散养、专业户饲养、规模化饲养场饲养三种类型。今年肉牛养殖小散户处于退市、修复和观望的阶段,而规模养殖企业虽然有扩产布局,但需要一个周期。加之环保力度愈加严格,导致多数养殖主产区均出现限养、禁养,而且这个进程是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的重新布局导致生牛存栏恢复速度受到一定阻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肉牛行业社会资本强势注入,海外并购加剧,“互联网+肉牛养殖”等各式各样具有时代特色的肉牛产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为应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与压力,国内牛业企业创新思路,强化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日渐增强。
因此,牛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现象,未来牛肉行情整体将继续居高不下,以稳中小幅上涨为主,上涨空间有限。
二、未来肉牛发展趋势
1)规模养殖发展是趋势
实施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牛肉综合生产能力。以饲草料加工、规模饲养、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研发推广牛羊设施养殖配套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殖效益。
2)高端产品前景看好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口感,中国牛肉消费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高端牛肉有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支撑,特别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一、二线城市。
附:养殖新手应该怎么正确选择肉牛养殖?
很多初学者把钱花到养殖肉牛的圈舍上。极尽所能的将牛舍建的标准化,现代化。甚至为了以后方便管理,将牛舍建成了半自动化。这对初学养殖肉牛的朋友来讲,并不是好事。为什么呢?
我们国家耕地本身就紧张,为了保护退耕还林,为了保护环境和有效的耕地。圈养实际上是国家的一项强制性政策。不管是肉牛也好,肉羊肉驴等一些家畜也好,它们的本性本属于散养的动物,我们将牛舍建设的富丽堂皇没用,只能是强制性的改变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本身就已经将它们圈起来了,却又为了自己的省心方便而强加给它们更多的痛苦,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劝君莫乱花钱。
还有一点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学习探索才能掌握核心技术。你把牛舍都搞的自动化了,你如何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经过常年积累了丰富养殖肉牛技术的人才会这样去做。所以,脚踏实地的去积累经验才是正确的第一步,牛舍简易就好,把钱省下来多买几头牛,多买几车料更实惠。( 牛羊养殖网)
5. 今年的肉牛行业发展如何啊会掉钱吗
全国农副产品价格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全国牛肉价格呈现上涨走势。内其中,黑龙江、上容海、浙江的牛肉价格涨幅居前,介于3%-4.7%之间。随着进入牛肉消费旺季,在高位盘整半年后,牛肉价格近期重现上涨态势。 据业内人士分析,因肉牛的养殖周期...
6. 请问一下肉牛未来几年的行情和发展趋势
牛肉营养丰富,
高蛋白低脂肪,
其营养价值高于猪肉及其它肉类产品,回
而被
注重营养保健的答现代家庭生活所重视,
其肉质鲜美细嫩而不肥腻,
易消化。
牛皮
是制革工业的主要原料,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牛肉的开发利
用被普遍受到重视,
食品工业和制革工业对肉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市场对牛肉
和牛皮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
所以养肉牛是一个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好产业!
望
广大的有志之士,
抓住大好时机大干快上.
7. 现在肉牛市场前景怎么样
养殖前景:
近年来,我国牛肉需求量逐步提升。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牛肉消费量迅速上升,预计2015年牛肉消费量超过700万吨,而国内产量仅550万吨,缺口近200万吨。但肉牛存栏量却呈下降趋势。
随着国家政策对畜牧业发展扶植力度的加大,以及天山生物“大肉牛战略”的实施落地,可以预见,未来2~3年的时间里,天山生物种质资源优势将通过整个产业链有效放大,对遏制我国牛存栏量急剧下降,改变我国肉牛产业负增长局面起到积极作用。
从养殖业和人们生活的现实情况分析牛羊肉价格走高的原因:
一是市民饮食结构调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身体的保养,由于一些疾病的出现,使不少人不敢吃猪肉,而牛羊是草食动物,因此为绿色食品,更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二是货源紧缺。
从我市乃至全国来看,猪肉消费量逐年下降,牛羊肉的消费量逐年上升。而从农村实际来看,农民养猪的多,养牛羊的少,年轻力壮的农民多数都在外打工,唯有少数年老的人养殖且还是散养,而规模养殖的还是不是太多。因此,牛、羊肉需求会进一步加剧,预计今后价格还会在高位运行,或许还会攀升。
肉牛一直供不应求,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中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中国却不足5公斤,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公斤。
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牛肉是小康指标的组成部分,人们越加注重善食质量和结构的改善,对牛肉特别是优质牛肉需求将与日具增。
8. 朋友们未来几年肉牛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呢
价格越来越高 在养牛的效益不错,有以下优点,
1.投资不是太大,盈利空间较稳定,养殖效益相当客观
2.投资风险小,牛本身抵抗能力强 适应能力强,得病率低。
3.牛养殖业可以长期发展永无止境。
9. 河南肉牛养殖发展趋势 养殖肉牛能赚钱吗
一、养牛行情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在逐渐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增态势。而由于牛养殖周期长,成本大等因素制约,我国牛肉供给至今仍处于偏紧状态。
根据201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牛肉消费数据,我国人均牛肉消费5.2公斤,同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8.6公斤相比还有3.4公斤差距。
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时,我国牛肉消费量将突破1100万吨,牛肉消费额将达到7000多亿元,相比现在有近40%的增长,需求上升潜力巨大。
从各国牛肉消费量来看,随人均收入上升及肉类消费结构升级,巴西、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量逐步上升,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由 11%、9.4%、2.3%、1.6%上升至 2016 年的 14.7%、14.3%、4.4%、3.2%。
然而,近年来中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全国牛肉产量从2010年的700多万吨下降到600多万吨,肉牛存出栏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万头。养殖效益下降,2015年,出栏一头450公斤肉牛可盈利约1553元,同比减少334元。
肉牛存栏量不充裕,而消费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导致国内牛肉供应偏紧,价格居高,就促进了进口牛肉量的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6年1-7月中国进口牛肉34.8万吨,同比增加51%。预计今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增长24%,达到82.5万吨,是2013年牛肉进口量的两倍。2016年中国牛肉年消费量预计为759万吨,国内产量将为679万吨。
历史数据显示,牛肉价格的波动较小,并未经历过重大波动,而且呈现出向上波动幅度大,向下幅度小的特点。长期以来牛肉需求稳定,供给偏紧的格局导致牛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但是2015 年以来,我国牛羊肉价格没有延续往年的大幅上涨态势,不涨反降。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国内生产的新鲜牛肉价格一般市场零售价格为30元/斤左右,但走私牛肉却只有十几元,如果这种廉价牛肉长期冲击国内市场,将会影响国内的肉牛产业。
一方面,国内居民对牛肉的需求在上升,另一方面,牛肉的生产周期长以及比较效益较低打击了养牛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牛肉生产国,在品种上,专用肉牛品种较少,所养肉牛多为当地黄牛品种。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农区,农区肉牛出栏占全国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牧区肉牛养殖则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地。
现阶段我国肉牛生产方式分为传统农牧户散养、专业户饲养、规模化饲养场饲养三种类型。今年肉牛养殖小散户处于退市、修复和观望的阶段,而规模养殖企业虽然有扩产布局,但需要一个周期。加之环保力度愈加严格,导致多数养殖主产区均出现限养、禁养,而且这个进程是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的重新布局导致生牛存栏恢复速度受到一定阻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肉牛行业社会资本强势注入,海外并购加剧,“互联网+肉牛养殖”等各式各样具有时代特色的肉牛产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为应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与压力,国内牛业企业创新思路,强化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日渐增强。
因此,牛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现象,未来牛肉行情整体将继续居高不下,以稳中小幅上涨为主,上涨空间有限。
二、未来肉牛发展趋势
1)规模养殖发展是趋势
实施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牛肉综合生产能力。以饲草料加工、规模饲养、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研发推广牛羊设施养殖配套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殖效益。
2)高端产品前景看好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口感,中国牛肉消费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高端牛肉有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支撑,特别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一、二线城市。
附:养殖新手应该怎么正确选择肉牛养殖?
很多初学者把钱花到养殖肉牛的圈舍上。极尽所能的将牛舍建的标准化,现代化。甚至为了以后方便管理,将牛舍建成了半自动化。这对初学养殖肉牛的朋友来讲,并不是好事。为什么呢?
我们国家耕地本身就紧张,为了保护退耕还林,为了保护环境和有效的耕地。圈养实际上是国家的一项强制性政策。不管是肉牛也好,肉羊肉驴等一些家畜也好,它们的本性本属于散养的动物,我们将牛舍建设的富丽堂皇没用,只能是强制性的改变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本身就已经将它们圈起来了,却又为了自己的省心方便而强加给它们更多的痛苦,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劝君莫乱花钱。
还有一点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学习探索才能掌握核心技术。你把牛舍都搞的自动化了,你如何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经过常年积累了丰富养殖肉牛技术的人才会这样去做。所以,脚踏实地的去积累经验才是正确的第一步,牛舍简易就好,把钱省下来多买几头牛,多买几车料更实惠。( 牛羊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