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有基础,但产业层次偏低
2、有优势,但产业竞争力不强
3、有技术,但产业转化率不够
Ⅱ 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
1、先导性,代表了技术和产业发展新方向。
2、倍增性,它可以成熟,以后非常快速地发展。
3、辐射性,技术的跨界融合,能对相关产业进行一系列拉动。
4、可持续性,企业的研发和投入不间断。
Ⅲ 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拓展资料:
会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资料参考:人民网 国务院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Ⅳ 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政府提几点建议
政策建议
按照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组织规划实施
国务院通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标志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重规划阶段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该规划在制定的时候考虑了产业体系 建设的需要,并做了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但是由于选择的产业范围广,又受规划编制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的约束,规划并没能就重点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给出更具操作性 的方案。
建议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重要领域,对产 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分享框架,编制这些行业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实施方案,对技术创新,有竞争力的制造,专有基础设 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消费市场启动,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等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部署,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同时,要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下对规划实施情 况、创新绩效、产业发展绩效、政策激励绩效等进行年度的跟踪评估,并根据跟踪评估的结果,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特点,及时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在实施中突出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重点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全面而系统,但这种全面性,也带来了产业发展边界过宽、难以优化资源配置和相关支持措施。课题组建议在规划的实 施过程中,科学判断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突出重点。从目前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新一代的电子 信息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社会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并导致其他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最终将可能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基因育种、干 细胞治疗等生物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将会成为未来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印 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战略和投资重点来看,其重点也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因此,课题组建议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聚焦上述三大重点 产业领域,集中优势资源,着力突破。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在发展的初期,其技术路线和主流产品都还没有形成,不同技术路线的全球竞争,给投资者带来巨大赢利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 风险。正是由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我国大多数投资人和企业会选择在产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再进入,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新能源汽车。这样做的好处在 于有利于规避风险,并赢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坏处在于一定会形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要想鼓励投资人和企业在产业发展初期更早进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竞争,需要建立政府、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生产销售企业等多元化的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 这种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重点包括政府对高风险的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持续投入机制,政府对多种技术路线的创新活动的持续投入,保险公司对新产品和新装备试 用的风险担保机制等。通过这种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产业技术创新前沿积聚,结合重大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尽快在自主 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通过产业链创新管理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技术体系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型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要想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产业体系,不但需要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按照产业链发展的需要,突破一批辅助性技术,包括相关专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检验检测服务技术等,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
课题组建议首先在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领域开展产业链创新的管理。重点是系统分析这些重点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以及全球分工,在此基础上依托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安排的重大创新发展工程,以及国家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安排的科技创新工程,采用工程化的组织方式,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产业链为目标导向,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尽早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成功突破一批重 大群体性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通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启动市场需求完善产业体系
消费市场的启动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是相辅相成的。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新兴产业消费市场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启动市场需求和完善产业体系,在技术上和资源 配置上都不可行。理性的选择是在有基础的省市开展重大应用示范,逐步探索消费启动市场的政策措施,探索能够市场化的、能够大范围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 完善产业体系。课题组建议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安排的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选择有基础的省市,以大规模的示范应用为牵引,促进产 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探索出能大规模推广的新型商业模式,建立健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等。
Ⅳ 在哪能查到各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在全省产出中所占的比例
好像中国数据库
Ⅵ 浙江省六大产业是哪些
浙江的六大产业主要有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
2011年浙江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温州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规划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生物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达1500亿元,年均增长39%,占全市工业经济总产值15%,初步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
另外2012年3月份 浙江省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十二五”时期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为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调整做
《意见》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六大重点行业新建(含搬迁)项目在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环境准入要求的基础上,原则上进入已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
二是加快产业升级。坚决关闭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和生产线,加快或提前淘汰国家和省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淘汰类产品、工艺和装备。
三是加强污染治理。对于水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超过许可排放总量、影响集中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企业,除依法处罚外,必须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将被责令停产、关闭。
四是规范日常管理。六大重点行业要建立完善的节能环保组织体系、健全的环保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环保台账系统,配备专职、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环保管理。企业每个厂区原则上只能设置1个标准化废水排放口和1个清下水排放口。
五是严格执法检查。加强联动,整合资源,严肃查处违法建设、经营和违法排污案件,挂牌督办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污染高耗能企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在重点行业企业和园区设立环保监督员,严防污染反弹。
六是加强长效监管。各地要建立分片包干检查责任制,落实长效监管责任。实行现场检查责任制,将历次检查的负责人及检查、监督结果记录在案,并纳入企业一厂一档环保档案系统。
出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们浙江的六大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11月16日在高交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明年上半年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可能出台,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第三阶段,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副司长孟宪堂透露,我国圈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高端制造业将率先成为支柱性产业。
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什么
这个你可以网络一下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新医药
新材料
生物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农业和生物育种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