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食品产业发展监管面临的问题

食品产业发展监管面临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1-01-03 11:23:13

㈠ 食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监管体制上分工有余、协调不内足。建议理容顺监管体制,细化监管责任。
2、食品安全标准不完整、不统一。建议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加大投入。
3、违法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建议严格监管,督促经营者自律。
4、监管手段有限,执法人员水平不齐。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社会监督。
5、法律宣传不够,法律意识淡薄。建议注重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

㈡ 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多头监管责任不明。根据国务院分工,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是农业部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是质检部门,流通环节是工商部门,消费环节由卫生部门监管。一个食品安全问题,牵扯到多个部门和多部法规,光靠一头监管难见成效。

    二是监管制度较难落实。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特别规定》,食品经营户必须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和购货台帐制度。在工商人员的日常巡查中,工商部门也将检查两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点,但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三是部分法规不易操作。根据国家规定,食品类商品属国家强制质量认证产品,没有QS标志的食品不允许在市场销售,但在执法中经常遇到豆制品包装上没有QS标志,豆制品是否应按照农产品进行管理?如何界定此类商品很难操作。

    四是食品检测效率不高。按照《食品安全法》草案规定,工商部门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的实施部门,分局今年先后有三个工商所在抽检中发现了检测结果超标,但在送质检部门检测后却全部合格,既影响了快速检测的权威,也降低了工商部门的威信。

㈢ 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发展所面对最大的问题是

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发展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卫生和渠道。

㈣ 目前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目前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大型食品企业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高效益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全球跨国食品集团通过资本重组,利用专利技术战略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新产品开发和质量安全保障取得了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特别是在3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对食品工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带来明显的影响,且短时间还不易完全消除。由于中国食品制造业多、小、分散等特点,其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偏低、能源损耗和投入偏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是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
第三,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由于我国食品工业多、小、分散等特点,产业领域单一,产业链不长,加工梯度不够,综合利用或转化效率偏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例如,在规模以上企业中,84.6%的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行业的46.0%,利润总额占比37.1%,上缴税金占比16.8%。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生存压力增大。中国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限制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短板表现在企业研发人才、技术转移能力、可工程化成果不足等方面,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还没有引起学术界、产业界的重视。
应当首先做好:
第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能力。通过分析国际跨国食品集团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具有链式布局、上下延伸、瞄准末端、整体收益等特点。
第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消费需求。在当前食品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稳定和提升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是民族食品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效益源泉。
第三,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在整个制造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食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技术示范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第四、重视模式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食品制造业的模式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内容或举措,包括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利用模式创新等。

㈤ 试述我国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污染问题。
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和农药残留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和农药使用监督控制等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但是,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细菌耐药性的加强等问题的出现,使食品原材料受到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细菌毒素隐藏潜伏、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爆发流行、福岛核电站泄漏的辐射粒子存在出口到我国的蔬菜、奶粉中等。
2、食品制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影响广泛的地沟油,上海大型超市出现的染色馒头,毒大米,毒豆芽等。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作坊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仍占据一定的比例,很多从业人员未经健康体检,食品来源也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加工环境和加工过程也得不到卫生保障,存在很大很多的安全风险。众多的食品经营单位小而混乱,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还有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还有的是在小地方的乡镇及校园周边兜售“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3、检测水平低,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就很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在国外,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却主要用于研究单位,而没有真正的用于实处。
4、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社会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已经萎缩和消亡,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队伍,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鉴于此,无法对与食品安全技术有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缺乏监测网络和实验室分析手段,这样下去,只会令食品安全问题发展的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很可能进入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㈥ 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规范的企业也相对较少,分析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统一认识。我国目前对食品可追溯体系还存在一些误区,往往把食品安全追溯认为是责任追究。
2、缺乏标准要求。目前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缺少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指导文件来规范企业,导致一些企业把食品追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3、缺乏协调机制。我国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管理,有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同步推进,同时还有农业、质检、工商、科技等部门分段监管。但相互间缺乏沟通与协调,重复建设甚至相互冲突现象时有发生。
4、缺乏信息整合。由于各职能部门缺乏沟通协调,信息没有形成共享,追溯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对接,所以信息资源的整合及综合利用很难展开。
5、缺乏统一认证。在食品行业中,有 ISO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QS认证等各种形式,但就是因为这么多的认证体系和机构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往往降低了消费者心中的信任。
正航软件食品安全溯源核心机制构建于正航CAP创新开发平台,正航CAP平台是通过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开发的平台化软件,可结合各种硬件设备接口(如RFID、手持PDA),实现食品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的全程可追踪,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监管措施,其特性在于平台的稳定性及扩展性,可根据各种类食品特性,快速导入流程作业,实现生产商、消费者双方受益。

㈦ 如何做好食品日常监管工作的思考

食以安为先,2016年是全面贯彻实施新《食品安全法》的第一年,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领食药监管工作,倒逼食药领域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食药产业发展“质”的跃升;安以能为要,要以落实“四有两责”、“两基”为抓手,切实加强食药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基层食药监管体系;食药安全责重如山,要求强化各级党政、监管部门和企业主体三方的责任,强化食药日常监管,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监管、服务质效。
一是要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做到创新发展。要推进理念创新,运用法治理念、风险管理理念和社会共治理念,着力推进依法监管、精准监管和共治监管,健全完善专业监管与社会监管、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相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确保食品药品来源可查、过程可控、责任可追。要推进机制创新。要加强与农业、畜牧、水产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协作,加快形成权责明确、联系紧密、运行顺畅、监督有力的齐抓共管长效机制,在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食品药品广告宣传、不良反应监测、行刑衔接等方面凝聚合力。
二是要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做到协调发展。要协调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在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前提下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企业减负、松绑、增力,帮助食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要协调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的关系。要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事前要放宽准入门槛,事中要强化检查,事后要依法追责;要协调本部门与政府的关系。树立有为必有位的思想

㈧ 如何应对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严峻挑战

未至科技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平台将从原材料、生产、流通和销售4个环节全专程管理,通过建属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对各个环节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形成食品企业的信用报告。同时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划分,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良好企业提供申报、延期许可证等方面的便利。对信用不良企业实行提高检查频次、限制行政许可等惩罚。平台还提供信用承诺、信用预警、红黑名单等监管功能,从行政监管、舆论监督、企业自查三个方面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㈨ 当前食品安全面临哪些新问题

当前食品安全现状,大致分为如下几方面:
(1)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2)食源性专疾病和群体属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频率高
(3)食品质量不合格
(4)食品保健品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恶性循环
(5)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
(6)不达标问题的突出现象
(7)企业的道德滑坡,(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唯利是图
(8)监管部门人员配备不均、检测经费有限直接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阅读全文

与食品产业发展监管面临的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