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调理第三产业发展办公室

调理第三产业发展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31 18:05:08

❶ 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又称第三次产业) .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当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是:(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3)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4)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
第三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分为15个门类即自F类到T类计48个大类,为分类最多的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第三产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可以认为是现代物流业)
51 铁路运输业
52 道路运输业
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54 水上运输业
55 航空运输业
56 管道运输业
5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8 仓储业
59 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1 计算机服务业
62 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63 批发业
65 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66 住宿业
67 餐饮业
J 金融业
68 银行业
69 证券业
70 保险业
71 其他金融活动
K 房地产业
72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 租赁业
74 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5 研究与试验发展
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77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 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9 水利管理业
80 环境管理业
81 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2 居民服务业
83 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84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 卫生
86 社会保障业
87 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 新闻出版业
89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90 文化艺术业
91 体育
92 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3 中国共产党机关
94 国家机构
95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96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97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 国际组织
98 国际组织

❷ 区委三产办是干啥的

三产办:就是第三产业管理办公室.专门实施宣传对第三产业的政策,统计和整理第三产业的行业资料,管理和发展第三产业.
三产办工作职能
1,建立健全三产办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信息沟通,企业服务职能.我街道三产服务业工作组织网络图见附表1.
2,按照繁荣三产的工作发展思路,科学制定街道三产发展规划,明确三产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
3,积极做好三产项目的招商工作,捕捉和跟踪有效的项目信息,积极参加举办各类专业招商活动.具体工作细则有: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招商引资的方针,政策,法规;组织实施各项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并向外宣传和推介本街道优势,吸引外来投资.
(2)积极做好对外联络,充分利用"烟花三月","二分明月"等大型招商活动,获取客商投资信息,做好街道对外招商活动.
(3)向外来投资者提供政策,业务咨询,合理引导外来投资投向.建立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协调机制,实行项目报批等一条龙服务,并为外来投资者协调和解决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督促已批办内,外资企业资金尽快到帐,早日开工建设.
4,科学分解街道三产指标,加强督查,落实措施,确保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5,建好三产台帐,规范三产统计,并做好三产信息报道,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❸ 常熟市第三产业办公室怎么样

简介:常熟市第三产业办公室,有负责执行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研究制订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等职责。
注册资本:2.06万人民币

❹ 第三产业办公室是干啥的,待遇怎么样呢

三产办:就是第三产业管理办公室.专门实施宣传对第三产业的政策,统计和整理第三产业的行业资料,管理和发展第三产业.
三产办工作职能

❺ 如何提升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服务功能推动着第一、二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体制转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仅具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一般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经济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一、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去年我市出台了《岳阳市流通产业中期发展规划》(2014--2020),明确了我市总体产业布局,即“一中心”--城陵矶国际航运流通中心;“两圈”--岳、临、荣都市商业圈和汨、湘、营城市商业圈;“三带”--沿长江航运流通带,东西向陆运流通带和南北向陆运流通带。加大了工作力度,我市第三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逐步优化,内在质量明显提高,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收劳动就业的主体。
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到2014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37.07亿元,是十一五计划的2倍,年平均增长12%。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10.9:54:35.1其中第二产业占比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渠道。2014年,我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9.7%,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增加了6.6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我市社会从业人员共增加23.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五年间减少了10.7万人,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增加2.5和11.6万人,也就是说,第三产业不仅消化了社会新增就业人员同时还吸纳了大量从第一产业转出的劳动力,第三产业已替代第二产业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为我市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十二五”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下降,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我市国民经济走向高效、低耗、优质的更高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我市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1.3%,比2005年高2.7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在GDP年平均12.3%的增长速度中,有4个百分点是第三产业带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十一五”以来,旅游、房地产等消费热点已逐渐形成,成为对服务业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的行业。2014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11.06万人次,增长13%,全年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增长19.9%。旅游已成为假日经济中的主要消费热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1%,销售额增长23.7%,房地产税收贡献增长23.1%。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第三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我市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所应达到的水平相比,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还存在着总量不足、比重过低、服务领域狭小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三产业总体水平不高,比重偏低。纵向对比,我市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就发展趋势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但横向对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总量不足、比重偏低的问题十分明显。从总量看,2014年我市GDP在全省同级城市中列第2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列第8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从比重看,2014年我市第三产业比重为35.1%,明显低于90年代初发达国家60%的水平,也低于国内先进城市平均45%的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低还表现在从业人员的比重上,2014年,我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29.7%。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发展不均衡。商贸餐饮等传统行业比重较高,但后劲乏力;信息、社会服务等新兴行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为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不合理的行业结构造成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成为制约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空间狭窄。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第三产业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成效也非常显著,但是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人口比重仍然较高,2014年我市农业人口比重为62.3%。农村人口相对较多、城市化水平偏低,使我市服务业发展空间狭小,客观上制约了我市第三产业总量的提高。
市场化程度低、产业化进展慢、国际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的一些领域,具有兼带公益性、自然垄断性、关系安全性等产业特性,影响了第三产业一些政策的制订和改革开放措施的实施,使第三产业作为整体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程度,都明显低于其他产业,缺乏快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三、发展思路及具体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第一、第二产业整体上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阶段,主要工农业产品相对过剩,仅靠数量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潜在需求大,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第三产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许多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改革难点问题将取得重大突破,直接为第三产业发展培育出更多的增长点;
其次,我国加入WTO后,到今年7月,15年的国内保护期即将结束,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领域将会成为外商投资的巨大潜在市场,外资的进入,一方面会加剧这些领域的竞争,另一方面将带动第三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扩大服务领域、改进服务质量、增加知识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经济、文化各领域互相交往和合作的进一步增加也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第三,结构调整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空间,第一产业逐步走向市场,需要大量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这将大大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将加大对金融、证券、研究开发、中介咨询、市场营销、网络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教育、旅游、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将会促进服务性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任务,将促进城市内部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从而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需求空间。
“十三五”期间,第三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发展水平,是第三产业工作的基本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第三产业工作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高素质的人才。结合我市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特点,我们认为提升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将岳阳打造成湖南经济新的增长极”的目标任务,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水平的要求,抓住我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有利时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方向,增加第三产业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逐步形成适应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完善、功能齐全,具有岳阳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确保优势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行业的赶超步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旅游、批零贸易餐饮、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行业,拉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扩大第三产业整体规模。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扶持、壮大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产业关联度高、渗透性强的现代服务业,使其逐步实现产业化,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2、扩大开放度,适应多元化供给市场。抓住中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有利时机,按照国际标准,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国际化进程,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整体服务水平;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落实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同时加大对内开放力度,立足满足本地需求,延长服务半径,加强对外辐射。
3、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要广开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市政府和各市、区政府,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通过贴息、补贴等方式,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且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优先安排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债条件的第三产业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调动社会个方面力量,多渠道地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第三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第三产业社会化投资体系。
4、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规模结构。有计划地扩大小城镇规模,合理引导城市工业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加快户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对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刺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促进我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领域。通过中心城区质量的提高、结构的转换,辅城和小城镇的扩张和功能的完善,来提高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5、加大第三产业企业改革力度。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鼓励民营、私营企业参与企业间的重组、合并、购并,实现产权多元化,在服务业内部形成投资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的新格局。面对“入世”的激烈竞争,加快商业、旅游、交通等重要行业的改革步伐,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6、积极培植第三产业名牌企业。充分利用我市已形成的知名工业企业集团的品牌优势,通过产业渗透、产业整合、资产重组、资本扩张等多种手段,引导工业名牌向第三产业辐射和渗透,发挥现有工业名牌企业集团的现代化管理和无形资产效应的优势,带动形成服务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在旅游、港口贸易、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窗口行业树立品牌意识,亮化城市形象,培植形成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服务名牌。
7、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行“退二进三”。优化结构调整是我市“十二五”时期的重要经济任务,要促进我市三次产业由当前2-3-1向3-2-1演变,切实在市区推行“退二进三”战略。支持市区的工业利用级差地租,进行土地置换,迁往市郊或五市,利用原有土地发展服务业,鼓励市区的工业企业利用现有的资金、设备和场地兴办服务业。
8、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开发和管理水平。针对第三产业内部行业门类多、发展程度不平衡的特点,大力兴办各种相关的岗位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采取专业培养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服务业中初级专业人才队伍。面向国内外高薪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金融、房地产、信息、社区服务、旅游等行业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对专业人才减收、免收城市增容费等积极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来青落户,重奖从事第三产业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通过发展高级人才评荐机构促进高级人才的合理流动,营造第三产业培养、使用、储备和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9、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升第三产业科技含量。按照“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服务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作为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加大技术创新各种力度,选择并扶持一批重点项目和产品,增加技术、人才、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技术含量,积极完善技术市场的建设和配置,促进科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切实发挥科技进步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我市第三产业的行业素质和生产竞争能力。
10、加快法制、规划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加快制订和完善规范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第三产业的行业标准、服务范围、价格收费、监督管理和纠纷仲裁等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作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严格按照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涉及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重点发展。

❻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何意义

1、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为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2、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调理第三产业发展办公室扩展阅读

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中国的实际,分为流通、服务两大部门,计四个层次:

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

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咨询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研、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我国现阶段第三产业总的来说分布不尽合理,发展滞后,尤其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说来,矛盾更为突出。

因此,在建设中必须彻底改变忽视第三产业产值的倾向,真正把第三产业作为一种产业来兴办。

❼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东方核算体系MPS,该体系的核心是对物质产品进行核算的。但随着经济发展,非物质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按照MPS体系核算,既不能全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也不利于国际对比。进入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由东方的MPS向西方的SNA核算体系过渡,客观上要求我国要建立和加强第三产业统计。

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建立于1985年。1986年,国家统计局首次正式公布了198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到1988年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制度已基本形成。为了摸清第三产业的底数,为各级政府制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1993年国务院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并建立了周期性普查制度。同时为了实现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全面转轨,1993年国家统计局加大了对各专业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力度,推行了“7+1”套表,增加了财务统计的内容,建立了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一套表统计制度,以满足计算GDP的需要。但由于基层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力量薄弱,难以保证数据质量,1997年国家取消了上述两项制度,对这些行业的统计调查处于空白状态。

在非普查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依据相关专业的统计资料、普查年份的行业结构资料和有关部门的财务统计资料等来推算。

我区的第三产业统计工作与国家是同步开展的,并且我们在贯彻国家各项统计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政府的要求,于1998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三产业快速调查,在快速调查的基础上,于2000年建立了《服务业滚动统计调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将现行统计中没有覆盖的第三产业行业按四年一个调查周期,每年调查几个行业,针对不同的行业,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的指标是用于计算增加值的财务指标。该项制度的建立填补了我区第三产业部分行业统计的空白,为非普查年份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虽然我区第三产业统计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且经过全区各级统计人员的辛勤劳动,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在为各级政府宏观管理和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加大对第三产业实施统计监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目前在第三产业统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第三产业中部分行业的统计制度不完善。表现为一是核算方法不完善,特别是对部分行业中核算基础差的服务活动,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核算方法,这也是造成GDP数据在地区之间不衔接的重要原因;二是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分类粗。受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核算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统计制度设计中,对物质生产部门的统计指标设置细而全,而对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则比较粗。从第三产业内部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如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的统计指标比较完整,其它行业仅对计算增加值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而对于人员状况、设备情况、提供的服务类别等都没有反映,难以反映第三产业的全貌。三是调查时间不同步,交通业、批零贸易业、房地产业统计实行按月统计,其它行业则实行四年为一个调查周期的统计,且指标设计的粗细程度不同,口径不一,很难进行加工汇总,不能按月、季提供完整的第三产业资料,影响了定期统计监测工作的开展。

2、第三产业单位财务核算基础薄弱,严重影响了增加值的准确性。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是以会计报表为基础,由于第三产业涉及行业复杂,且新的行业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会计制度对其经营状况进行管理、监督,由于其主办单位的经济成分各异,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因而没有建立起正常的财务收支制度。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第三产业单位多为一些经营规模小、人员少的中小企业,财务收支帐目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十分普遍,,为开展调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第三产业调查对象经济结构复杂,利益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受各自利益的驱使,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大大下降,特别表现在对个体户的调查中,为了偷税、漏税,个体户瞒报、漏报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部分企业也存在着“两本帐”的问题,加大了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

4、统计力量薄弱,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的开展。第三产业调查单位数量众多,遍布城乡,没有一支强有力的调查队伍,难以收集到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而现实情况是从统计系统内部来说,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均没有独立的第三产业统计机构,普查年份靠组建临时机构,抽调各方面人员来完成;非普查年份,第三产业统计分散在各有关专业,没有综合协调机构,对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缺乏总体设计,长远规划。从人员情况看,旗县统计局处于调查工作的第一线,而我区各旗县从事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的人员平均仅有1-2人,且多兼职其他工作,面对如此众多的被调查对象,统计人员力不从心,漏统、错统现象很难避免。从外部来说,长期以来,部门统计在第三产业统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部门统计工作被削弱了,从第三产业各行业统计机构人员配备情况看,实行条管单位,如金融、保险、邮政系统等和政府各部门,一般都设置统计机构并配备专职统计人员,而第三产业的其它行业,则很难保证有机构和人员。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调查经费不足,也严重困扰着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❽ 区管委会跟区第三产业办公室哪个岗位比较好

区管委会更好些。您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能有效提升您的能力和阅历。

❾ 发展第三产业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一、为了支持和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举办的第三产业企业),可按产业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具体规定如下:1、对农村的乡、村农技推广站、植保站、水管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种子站、农机站、气象站、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以及城镇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取得的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推广,良种供应、植保、配种、机耕、排灌、疫病防治、病虫害防治、气象信息和科学管理,以及收割,田间运送等技术服务或劳务收入暂免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些企业和单位兼营农业生产资料的所得,应分别核算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2、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所称科研单位是指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科学研究机构。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研究所和各类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中介组织。科研单位的认定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上科委提供具体名单报经同级税务机关审核。
3、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包括科技、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
4、对新开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5、对新开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办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者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6、劳服企业减免税规定(1)新办的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安置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在该企业工作的临时工、合同工、离退休等各类人员)总数60%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可免征所得税三年。当年安置待业人员比例的计算公式为:当年安置待业人员比例=当年安置待业人员人数/企业从业人员总数×100%(2)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减半征收所得税二年。
当年安置待业人员比例=当年安置待业人员人数/企业原从业人员人数×100%(3)享受税收优惠的待业人员包括待业青年、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富余职工、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的富余人员、农转非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
二、期限规定
新办第三产业计算减免税的起始时间统一为领取营业执照的日期,即企业营业执照上标明的设立日期。如年度中间领取营业执照,属6月30日之前的,当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7月1日之后领取营业执照的,可向主管税务局提出书面申请选择就当年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起始时间推延至下一年度。

❿ 如何发展第三产业,具体措施有哪些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复:制

一、在确保优势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行业的赶超步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扩大开放度,适应多元化供给市场。
三、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
四、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规模结构。
五、加大第三产业企业改革力度。
六、积极培植第三产业名牌企业。
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行“退二进三”。
八、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开发和管理水平。
九、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升第三产业科技含量。
十、加快法制、规划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

阅读全文

与调理第三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