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有几路公交
公交线路:来248路 → 265路,全程约27.4公里
1、从自武汉市步行约250米,到达沿江大道粤汉码头站
2、乘坐248路,经过10站, 到达金桥大道世纪家园站
3、乘坐265路,经过20站, 到达川龙大道周大福产业园站
4、步行约50米,到达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武汉)有限公司
『贰』 从川龙大道周大福工业园到汉口北怎么坐公交车
方案一:
公交线路:1166路 → 298路,全程约16.6公里
1、从周大福工业园步行约内70米,到达川龙大道周大福工业园站容
2、乘坐1166路,经过15站, 到达日月山水站
3、步行约10米,到达巨龙大道日月山水站
4、乘坐298路,经过4站, 到达汉口北大道轨道1号线汉口北站
5、步行约160米,到达汉口北
方案二:
公交线路:1167路 → 298路,全程约16.6公里
1、从周大福工业园乘坐1167路,经过15站, 到达阳光城站
2、步行约50米,到达巨龙大道f阳光城站
3、乘坐298路,经过6站, 到达汉口北大道轨道1号线汉口北站
4、步行约160米,到达汉口北
『叁』 武汉周大福工业园到庙岭怎么坐车
公交线路:295路 → 轨道交通3号线 → 205路,全程约67.2公里
1、从周大福珠宝文化版产业园步行约70米权,到达川龙大道周大福工业园站
2、乘坐295路,经过15站, 到达金银潭大道宏图路站
3、步行约390米,到达宏图大道站
4、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经过23站, 到达沌阳大道站
5、步行约510米,到达创业路沌阳大厦站
6、乘坐205路,经过16站, 到达妉山路停车场站
7、步行约6.3公里,到达庙岭
『肆』 黄陂区的经济
十三五期间,黄陂区抢抓长江经济带、武汉国家创新改革实验区,黄陂南部创建国家级新区,汉口北创建国家级自贸区等系列重大战略叠加的机遇,以打造中等规模新城和西部临空经济区、南部商贸物流区、北部生态旅游区、东部都市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武汉四大经济板块中,大临空板块涵盖黄陂南部6个街道,大临港板块涉及黄陂区东南部4个街道。北部6个街乡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2015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常住人口人均GDP为63402.85元,增长10.9%。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65.3亿元,增长0.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3亿元,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29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627.22亿元,增长11.2%。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4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98%、11%。
全区建成区面积达90.57平方公里。房地产销售面积与增幅均居全市第二位。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91.59%,增速为15.5%,均为全市第一。武汉首家区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黄陂开业。黄陂区入围2015年中国民企500强的企业有:卓尔集团(159位)、金马凯旋(326位)、康顺集团(375位),且均进入2015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分别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中国家俱cbd、武汉盘龙汽车城为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民企高地。 2015年,农业增加值114.16亿元,增长4.8%,农业产业化覆盖率达67.5%。
黄陂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培育了黄陂芦笋、大棚西瓜、江城薯尖、梁港贡米、超甜玉米等特色品牌,占黄陂区种植面积的60%以上。黄陂重点发展三元猪、高产奶牛、黄陂黄牛等种畜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华中地区第一个的国家级台创园落户湖北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拥有湖北武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核心区10平方公里。
2014年,黄陂年末耕地面积524.4平方千米(78.7万亩),山场90.5万亩,林地104万亩。形成12万亩蔬菜、10万亩茶葛、10万亩小龙虾、板栗8万亩、油茶7万亩、红栀子2万亩、花卉苗木5万亩等特色板块基地。黄陂是全国草莓和蜂蜜产量十强县区市。黄陂区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精武鸭脖、武汉天种),省级龙头企业8家,四季美农贸城果蔬市场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全区市级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3家。 黄陂区确定“强推工业倍增,打造中部航都,建设生态新城”三大目标,全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型。黄陂处于《全国国土规划总体规划纲要》的首期重点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段。落户投资黄陂区的世界500强有21家,落户的中国500强为81家。
2015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9.69亿元,增长13.04%。高标准建成工业园区40平方公里,其中31.6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园成为武汉临空经济区示范园区。工业投资330.36亿元,增长16.7%。工业企业发展到33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308家,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1.43亿元,增长13.9%。工业用电量增长14.8%。建筑业总产值400亿元,增长26.18%。
黄陂以武汉临空经济区为龙头,同时大力发展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和前川新城工业园和汉口北现代工业园(含武湖台创园)。
临空经济区62平方公里(黄陂区西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程力专用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新华光硅LCOS),通用航空产业(卓尔通用航空),珠宝产业(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新能源(汉能薄膜;武汉惠强),生物医药(翰宇药业)
临港经济区10平方公里(黄陂区东南):纺织服装产业(汉派创意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仟吉食品,汉口精武,许留山、雨润),新型建材产业(宝钢印铁,中航森瑞)
前川经济区10平方公里(黄陂区中南):高端装备产业(武汉中车,今创集团),机器人(武汉精华减速机),节能环保产业(武新电气) 2015,服务业增加值达180.6亿元,黄陂区已拥有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武汉百联奥特莱斯广场、万基国际广场、黄陂广场,木兰国际广场,红星国际广场六大城市综合体,不断完善黄陂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全国成立的首家淘宝商学院在黄陂区汉口北电商基地成立。黄陂区临空物流发展迅速,华中物流中心、CFD、武汉物联网产业园、华中企业城、武汉国际航空物流港等项目建成。
汉口北市场群建成面积1150万平方米,开业面积880万平方米,入驻商户6.4万户。电子商务快速发展,5300余家电商在网上交易,实现线上销售额50余亿元。汉口北被授予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省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汉口北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携手共建“武汉产业带”。成功举办五届“汉交会”,累计交易额675.8亿元,稳居中部大型商贸展会之首。
2015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6.0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9%,其中,个人存款264.34亿元,增长15.7%。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224.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14%。
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被列为商务部重点推进项目,以四季美农贸城、五洲国际建材城、汉口北批发第一城、长江金属交易中心、金马凯旋CBD原辅材料市场、中国小商品网、汉口北酒店用品城、汉口北四季丰华副食品市场、文华国际家居饰品交易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专业市场,打造全国知名的专业批发市场集群。
『伍』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历年的录取分数线。
一般高出重点线30---40分.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介绍
珠宝学院是一所经原地质矿产部批准设立的以培养高级珠宝专门人才、推动珠宝科技进步、服务珠宝产业发展为己任的高等学府。
1988年,学院与英国宝石协会合作,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珠宝鉴定师(FGA)培养体系,开创我国珠宝教育的先河。1994年,学院成功推出中国自己的第一个宝石证书和钻石证书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珠宝玉石鉴定师职业培训体系,创立了GIC品牌。至2013年底,累计来院学习GIC证书的已有3万多人次,学习FGA、DGA证书的也有一千多人次,学员遍布大陆地区各省(市、区)珠宝质检站及各大珠宝公司,乃至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珠宝产业界,被誉为“宝教摇篮”。
学院从1994年起承担宝石学方向的本科生教育任务,随后在国内率先陆续独立设置珠宝类本科、硕士、博士学科专业,系统构建培养各类高层次珠宝首饰专门人才的完整学历教育体系。目前,学院设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首饰设计2个本科专业,宝石学、材料工程(宝石材料)、设计学、艺术设计4个硕士学科/专业,宝石学1个博士学科/专业,其中设计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珠宝首饰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是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十分重视面向国际办学,自成立起即与国际主流的珠宝机构建立和保持着密切的教学、研究合作与交流。目前,已经与英国的伯明翰珠宝学院(BIAD)、伦敦创意艺术大学(UCA),法国的英赛克高等商学院(INSEEC)、雷恩商学院(ESC)、国家宝石学院(ING),美国的罗彻斯特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IT)、美国宝石学院(GIA)等世界著名学府的珠宝首饰教育机构,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进修、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
产学研紧密结合、服务珠宝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学院的鲜明办学特色。学院除了每年为行业培训和输送数千名职业技术能手外,还建有国内最权威的珠宝检测机构,在武汉、深圳、广州、竹山、宜昌等设有国家授权的珠宝检测实验室,为数百家珠宝首饰企业提供专业检测服务。学院研制生产的宝玉石鉴定仪器设备获多项国家专利,并销往许多国家和地区,饮誉国内珠宝界。学院主导的湖北竹山绿松石资源保护和有序开发项目已成为该县第一大产业、绿松石身价增长了数十倍,支持建成的湖北宜昌国际珠宝产业园每年有近50亿元的产品直接出口国际市场,积极促成的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武汉黄陂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9月建成投产,参与策划推进的“鲁磨路珠宝文化街”和“武汉·中国宝谷”项目(2014年10月正式启动)建成后将对湖北省、武汉市珠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