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音乐产业发展现状

音乐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0-12-31 17:36:19

1. 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会越来越好吗

音乐产业应用场景广泛 全场景、全链条竞争发展
音乐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影视教育等行业,处于发展相对薄弱的环节,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政府出台相应措施进行扶持。2017年5月,在《纲要》中首次将“音乐产业发展”列入到“重大文化产业工程”,从国家顶层设计上明确了音乐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并具体提出音乐产业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任务:第一,释放音乐创作活力,二,建设综合性现代音乐产业体系,三,加强音乐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为音乐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中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在政策扶持和资本青睐下,传统音乐产业与新兴音乐产业加快融合,不断重构产业链条、创新商业模式、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中国音乐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正式进入快速增长的“新时代”。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移动音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约为3253.22亿元,比较2015年增长了7.79%,同比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1.09%。2012-2016年全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017年全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达到了3509.9亿元,预计到2018年增速仍保持7%左右,音乐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0.15亿元。
中国在线音乐用户规模预测
截至2017年6月,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5.24亿,较去年底增加2101万,占网民总体的69.8%。其中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4.89亿,较去年底增加2138万,占手机网民的67.6%。2017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规模达到5.8亿人,增长率达到18%,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手机网民数量持续增长,预计在线音乐用户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18年在线音乐用户规模将达到6.7亿人。
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2015年政府大力打击盗版,推动了我国正版音乐的发展,凭借着资本的追捧和技术的进步,在线音乐行业发展态势良好。2015年国内在线音乐付费市场规模为10.5亿元,同比增长121.8%,预计未来三年国内数字音乐用户付费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年均45%的高速增长。纵观2014-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产业市场规模情况,三年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50%左右。初步估算2017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为85亿元,同比增速略有放缓。预计到2018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中国在线音乐平台竞争格局分析
在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合并后,在线音乐俨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一方是腾讯为首的QQ音乐,一方是阿里为首的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另一方就是酷我、酷狗和海洋音乐成立的新公司。除此之外,网络、网易云及A8旗下的多米等音乐平台也各据一方。
2017年在线音乐APP用户渗透率排行榜中,QQ音乐最受大众的喜爱,渗透率为69.9%;其次为酷狗音乐渗透率68%,酷我音乐位列第三。
“作品荒”危机尚存,多方积极打造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激发优质原创音乐内容生产
归根到底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音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却难掩其根子上的危机,这个危机就是作品荒。原创性内容的生产与消费对于音乐产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起到决定性作用。
独立音乐人开始走进大家视野,应该是从素人音乐选秀节目那些选手唱火的民谣开始,比如马頔的《南山南》等作品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也让独立音乐人进入大众关注的视野。
如果说2014是独立音乐井喷的一年,那么到2016年,独立音乐人的力量已具备撬动音乐市场部分消费群体的能力,并且受到各大数字音乐平台的重视与扶持。
2016年以来各方纷纷推出“扶持原创音乐人”发展的平台计划,聚焦于打造数字音乐时代原创音乐、独立音乐人的成功孵化和培养,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各园区均对原创音乐内容的生产加大资金投入与项目扶持,为原创音乐提供制作、宣传、发行、营销、渠道、平台等产业化服务和资金服务。
音乐产业应用场景广泛,音乐产业下半场是全场景、全链条竞争
今年2月,国家版权局发文称,腾讯音乐(包括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已在近期,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二者将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并商定进行音乐版权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向其他网络音乐平台开放音乐作品授权”。自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出台《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之后,这次双方的合作,也标志着音乐市场的版权问题或将得到初步解决。
抛开版权问题之外,音乐产业接下来的发展将要面临的是全场景、全链条的竞争。音乐的应用场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是生活的一种刚需。它关联性更强,可以渗透、融合到任何一个产业,比如说电影、游戏、演出行业、广播、电视等。从迷你KTV的火爆,到各地音乐特色小镇的逐渐兴起,音乐产业的应用场景范围更广,形式也更加多样。
因此,以打通音乐创作、录制、出版、复制、发行、传播、进出口、版权交易、演出、教育培训、音乐衍生产品等纵向产业链;连接音乐与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硬件播放设备、乐器生产、旅游等横向产业链;形成上下游相互呼应、各环节要素相互支撑的音乐产业综合体系为目标,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建立的全国首个“音乐资产托管平台”,将是“文化+金融”在音乐产业领域的全新实践。

2. 我国在线音乐产业属于什么发展阶段

2015年我国音乐产业链分析,与全球的音乐产业生态相似,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在服务提供商环节分成三条子产业链。但是三条子链的现状可谓冰火两重天。第一条子链,唱片音乐链,饱受盗版问题的困扰,至今仍在生死线上挣扎。

与全球的音乐产业生态相似,中国的音乐产业也在服务提供商环节分成三条子产业链。但是三条子链的现状可谓冰火两重天。第一条子链,唱片音乐链,饱受盗版问题的困扰,至今仍在生死线上挣扎;第二条子链,音乐版权链,同样因为正版保护不力而一度难以为继,但随着国内版权保护的力度加大而有所好转。第三条子链,音乐演出链,是目前最为火爆的链条,也是目前支撑整个中国音乐产业的最主要盈利来源。
但这样的结构明显不利于中国音乐产业的长远发展。从全球的经验来看,第一条、第二条子链是整个音乐产业中市场集中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产业链条。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大型跨国音乐公司和音乐分发渠道的新贵,都集中在这两个链条当中。第三条子链本身既不参与创作音乐作品也不参与制造音乐明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消费前两条子链的劳动成果。

更重要的是,唱片产业链目前正在经历的变革改变了整个产业的地缘结构。来自瑞典、韩国等国家的企业,打破了原来由唱片寡头把持的音乐市场。这其实为中国音乐企业取得全球市场地位打开机会窗口。把握住这一机会,就有可能造就中国的音乐产业垂直整合巨头,为实现中国文化输出、展现国家软实力提供世界一流的平台。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不能也不应该输。

3. 音乐产业的未来是哪里

1. 全球音乐产业正处在一个剧烈震荡的转型期,转型的幅度、速度、转型内涵的丰富性和深邃性以及这场转型可能带来的机会和杀伤力,前所未有。

2. 最核心的一个转型不是围绕音乐本身,而是围绕音乐受众。音乐产业未来将不能再继续沿用“听众”、“观众”、“歌迷”、“购买者”这样的概念来界定和思考自己的受众,而是要从基因里、血液里和骨子里把自己面对的受众首先视为“用户”。音乐不再仅仅是做给听众听的、观众看的、粉丝追捧的、消费者购买的,而是做给用户来“体验”的。用户体验将为未来支撑音乐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轴心理念。在未来,用户不仅需要体验,他们也需要“被”体验—也就是说,音乐产业必须学会引导、总结和管理用户的体验需求。

3. 好的音乐作品固然有助于用户获得好的用户体验,但它们远远不构成好的用户体验的全部。歌曲仅仅是歌手与歌迷之间、内容提供者与用户之间发生关系的一种载体而已。

4. 长期而言,我仍然相信在整个娱乐产业链上只有两样东西最有价值:优质版权内容和黏性用户界面。这不仅适用于音乐产业,同样适用于影视、游戏等其它娱乐产业分支。这两样东西恰恰也是形成优质用户体验的基本要素。

5. 就版权内容而言,无论是100年前还是100年后,能够热卖和广为流传的作品永远都是少数—少到可能仅占整个出品量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这没办法,因为真正有大才华和非凡天赋的创作者永远都是少数。这不是音乐产业的问题,而是人类基因的问题。对个体的音乐公司而言,能够命中这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几率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对整个产业而言,试图改变这样一个几率则没有太大的意义。

6. 在我看来,音乐产业转型的核心不在于从物理转向数字—那只是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已,而在于改变用户发现和确认偶像并同他们的偶像亲密接触的用户界面。过去的用户界面更多地发生在消费者拿着CD的手上。未来的用户界面将更多地发生在用户拿着手机和鼠标的手上。

7. 这个新的用户界面应该是

a) 跨终端的(至少可以横跨电脑和手机这两大载体)

b) 跨媒体的(至少可以利用传统电视、广播等平台进行有效推广)

c) 便携的和可植入的(可以轻松穿越和植入QQ、MSN、新浪、搜狐、淘宝、开心等相对封闭的网络环境)

d) 高度整合和浑然融合的(我在上面不仅可以在线视听和下载专辑和单曲,还可以浏览相关新闻、明星图片、演唱会视频和直播、插播卡拉OK版歌词歌词、形成自己的榜单、获得类似作品的推荐、评论作品和艺人、和有类似爱好或感受的人发生社会关系、给艺人用微博留言、购买演唱会门票、购买明星衍生产品,等等等等)

e) 高度互动的(可以根据用户视听爱好自动生成推荐榜单,粉丝可以同偶像在同一时间分享共同的体验,歌迷可以得到歌手一对一语音回复等等—不过,有些服务肯定是要收费的)

f) 具有一定社区感的(可以很方便地把诸如MSN、开心等其它地方的“好友”拉进来并与之分享视听感受)

g) 高度个性化的、允许用户自己定制和改善自身体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审美取向和用户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颜色风格,模板模块,甚至可以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自动生成更加适合他们自己的新的视听景观)

8. 当然,用户界面还将存在于握着种种演唱会和见面会门票的手上。今天,在全球音乐产业中,与现场演出的人员已经占到音乐行业从业者的46%。在未来,现场演出将是整个音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它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体现在门票收入和广告收入上,更多的将体现在通过物理界面产生数字界面用户的传播、推广和营销功能上。也因此,Ticketmaster和Live Nation的合并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将比四大中任意两大的合并更会改写全球音乐产业的格局。顺便说一句,”Ticketmaster + Live Nation”(TLN)的模式在中国同样有机会被复制,当然这家公司最好还能同时具备数字发行能力,那它就真的将无往而不胜了。

9. 伴随着Pandora、Myspace这样的草根平台的成长,整个音乐产业的权力金字塔正在变得越来越扁平,独立音乐人正在面对更多的机会。不过,即便如此,四大音乐公司在未来也许会有合并,但不会消亡。好的推广平台和发行渠道依然具有非常长久的价值,但是—与过去不同的是—他们面对的不再是简单的物理渠道;要想赢在未来,他们必须同时具备跨媒体营销和多平台分发的能力。

10. 从数字音乐的商业模式而言,未来在有线互联网上恐怕还是以广告和月费(会员费)为主。在无线互联网上,我认为会更多地依赖单曲收费、月费(会员费)和相关的电子商务。其实,做这个区分意义没有那么大,最后大家会殊路同归走向融合,平台运营商一定会给用户尽量多的付费方式选择。(最近在美国流行起来的Spotify就是这样一个混合模式。)

11. 从本质上说,世界上只有两大类同音乐有关的公司。你要么是内容公司(音乐公司、经纪公司、版权集成公司等),要么你是用户界面的运营公司(数字音乐销售平台、下一代音乐客户端播放器等)。

12. 如果你是前者,那么你的核心资产只有两个:好卖的歌和好卖的人。你要做的事就是面对多个平台和渠道把这些歌和人的价值做到极致再榨取到极致。如果你是后者,你的核心资产也只有两个:能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的用户界面,以及前面那类公司给与你的合法授权。你要做的事就是获得尽可能多的正版授权并且把它们通过产品创新和内在融合变成越用越爽、越爽越粘的用户体验。

13. 在某种意义上讲,对前一类公司来说,好卖的人比好卖的歌还要重要。原因很简单,我们已经不是“一条大河向东流”的时代。在今天,一个艺人的生命周期比一首歌的生命周期要长不少,很多很有生命力和市场价值的歌手甚至可以没有一首像样的歌。(我们无须对此感到悲哀,这就是今天的快速偶像消费品市场。)因此,音乐公司的秘密武器一定是同尚未彻底红起来的艺人签订商业上有意义的一把锁死的360度全面代理合同,而不是“丧权辱国”地签回或者挽留只能用来装点门面的所谓“大牌”。

14. 在中国音乐市场,未来版权作品和艺人会继续呈现相对分散的格局,但是具有市场号召力和现场演出能力、有成规模的忠实粉丝群的艺人会向几个大平台集中。在产业链上,未来高市值公司将主要来自于两个方向:一是以整合现场音乐市场和艺人资源为核心,兼具偶像制造、艺人经纪、跨媒体音乐内容制作和互动娱乐营销功能的新型音乐公司;一是平台型的用户界面运营商和渠道整合者。两者虽然核心竞争力不同,但在中国它们不仅不会泾渭分明,相反还很有可能会互相渗透。

15. 在思考音乐未来的商业机会的时候,有几个假定我们是可以、也必须要先入为主地接受的:第一,版权保护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即便在中国,不仅仅因为政府的决心和力度,也因为技术的进步。第二,未来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是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的,并且流量成本趋近于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如同人民是热爱电影的一样—人民也是热爱音乐的,并且会继续热爱下去。

4. 为什么要音乐产业调研

调研对于营来销管理来说其重要性犹自如侦查之对于军事指挥。不做系统客观的调研与预测,仅凭经验或不够完备的信息,就作出种种营销决策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十分落后的行为。
具体来看,调研对营销管理的重要
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1、提供作为决策基础的信息;
2、弥补信息不足的缺陷;
3、了解外部信息;
4、了解市场环境变化;
5、了解新的市场环境 ;
作为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调研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把自己对产品或服务的意见、想法及时反馈给企业或供应商。通过调研,能够让该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期望和想法。
综上所诉就是调研的作用以及意义了,调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前行,弥补不足之处,寻找专业的调研公司可以进入群狼调研公司的官网进行了解。

5. 音乐产业产业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加入曲投投共享歌曲版权收益
以前音乐行业不行,核心问题在于,大部分从业者特别是音乐人,钱只有出没有进,用户不为音乐付费,音乐人没钱赚,那除了为爱发电,当然不愿意,也不能专心做歌,那行业能行吗?之前也说过了,只有音乐付费后,整个行业才能完成闭环,也有利于整体中国音乐市场。
音乐付费这一点无疑是要大力推行的,当然现在开始也并不算晚,只要行业和大众都能发自真心地去接受、去支持这件事,那么属于音乐人和华语乐坛的黄金年代很快就将到来。

6. 中国音乐产业占据世界音乐市场的比率

不到百分之一。中国的盗版和非法下载太多。

世界音乐市场份额(世界计=100%)
1 美国专 27%
2 日本 22%
3 英国 10%
4 德国 9%
5 法国 6%
6 加拿大 2%

* 中国属、韩国は共に约1%

2009発行 国际レコード・ビデオ制作者连盟资料より

7. 音乐产业的层次说明

环球唱片 (总部美国纽约) — 25.5%
索尼音乐娱乐(Sony Music) (总部美国纽内约) —容 21.5%
EMI (总部英国) — 13.4%
华纳音乐集团 (总部美国) — 11.3%
其他独立公司 — 28.4%
随着世界经济中心转向美国,娱乐产业也随之来到这里。 很多学校提供相关专业的本科或证书学位。商业音乐手册-- Music Business Handbook and Career Guide (Music Business Handbook & Career Guide) 的主要作者 David Baskerville,就在丹佛大学提供音乐管理专业项目。同时是南加州大学 USC,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芝加哥音乐学院Chicago Musical College, 海特音乐学校Hartt School of Music, 俄亥俄州里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 和加拿大特里巴斯学院Trebas Institute, Canada 的客座教授。

8. 音乐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韩国现代流行音乐最早出现在1915年,严重影响菲律宾流行歌曲。由于日本的殖民当局需要在韩国限制所有形式的艺术表现,韩国人很少有机会建立自己的现代风格。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音乐表演由美军在靠近美国军事基地在韩国提供的例子,韩国的现代音乐。

韩国流行音乐现场很快有几个类型:西化的男孩或女孩乐队的上诉主要在于它们的外观;在技术上困难,老年人体裁有其根源在于殖民时期,并深受老年人韩国和经常业余吉他歌手兼作曲家,谁成为流行在上世纪60年代和生在一个简单的唱腔。在20世纪70年代,摇滚音乐引入韩国,主要推广的赵容弼。小跑也成为主要的流行音乐风格。

目前,在2000年,流行团体仍然很受欢迎虽然已有出现韩国的R & B和hip - hop 。艺术家如mc旺角, 1TYM ,雨,大爆炸和Epik高级已证明是成功的。地下艺术家如醉虎, Tasha (尹美来) ,动态多,也有助于嘻哈成为主流。最近,摇滚音乐已经成为公众注意的,与行为,如尹道铉乐队和徐太志获得国家的承认。此外,也有流行的技术/舞蹈艺术家如李贞铉和金贤正,谁都有了很长的职业生涯,而其余牢牢扎根于自己的风格的音乐。一样好,民谣和的R & B依然受欢迎,如歌手白智年轻和KCM公司,此外,法国兴业准,继续他们的成功了许多年。

也有许多艺术家谁有国际成功的。宝儿已成为销量最高的国际艺术家来自韩国,由于她的实力的J -弹出市场,这是部分原因是李秀满适应的蓝海战略。自那时以来,艺术家,如酸雨和Se7en也发布相册以外的韩国,成为众所周知的整个东亚地区。雨也有他的国际巡回赛2005年未雨绸缪,在巡回演出的日期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第一个韩国明星这样做。最近他一直在好莱坞电影精选。

金凡秀是韩国艺术家首次进入美国公告牌排行榜和排名51的Hot 100单曲排行榜于2001年。在此之后,独唱女艺人,水貂和韩裔美国人组,由腮红也达成的Billboard热门舞蹈俱乐部播放图表,他们排在第1位, 2006年和# 2在2007年分别。头骨,韩国雷鬼艺术家永贵娱乐也被列为3号在美国公告牌本周的R & B / Hip - Hop单曲销售和# 14热单曲销售在2007年。 Se7en谁也从永贵娱乐,宝儿从SM娱乐公司和民从JYP娱乐目前都集中在美国上市。但是,尚未得到显着,成功的亚裔或亚洲艺术家在美国唱片业。

当前风格
的K - POP是类似英国的流行音乐,其中的R & B ,舞蹈,和hip - hop是非常受欢迎的风格在2000年。然而,与英国流行音乐,其中大部分的男孩和女孩带群体要么打破或非正式解散,泡泡糖流行仍然是非常受欢迎的韩国。群体,如神话, TVXQ ,大爆炸,奇迹女孩和超级少年继续成为最畅销的K - POP和艺术家的作品,如液化石油气Ahyoomee和释放新颖歌曲,在不同程度的成功。然而, 2000年已上升R & B歌手的群体,如法国兴业准,大妈妈和SeeYa有成功的专辑。歌谣也非常受欢迎, 2006年已被释放民歌单打非民歌艺术家,包括神话,白志扬。此外,快步音乐作出了复出,并且在主流的K -弹出以及,这主要是由于成功的张允贞和朴铉斌。 2007年的特点是与释放许多女孩和男孩乐队,但只有少数管理顶端的图表,最显着的宇宙大爆炸的歌曲“谎言” ,并想知道女童的“告诉我” 。尽管新的乐队首次亮相,物理光盘销售已经越来越低,由于停滞不前的K -弹出行业。最高销售专辑2007年甚至没有达到二十〇点○○○万马克只有190998张。

阅读全文

与音乐产业发展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