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文化产业增加值发展途径

文化产业增加值发展途径

发布时间:2020-12-30 08:12:21

❶ 什么是文化产业增加值

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
例:工业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指标
例:物流产业增加值
物流产业增加值是指由交通运输业物流增加值、仓储物流业增加值、批发物流业增加值、配送加工包装物流业增加值和邮政业物流增加值构成。物流产业增加值是反映物流业发展的核心指标。
1991年我国物流产业增加值为2257亿元,2002年为7133亿元(2003年为7880亿元),增长2倍多,年均递增1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发展最快的是配送、物流加工、包装,12年平均增长17.6%,仓储物流为16%,批发物流为13.4%,邮政业物流为12.7%,交通运输物流为8.6%。物流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比重1991~2002年平均为24.8%。
例:第三产业增加值
国民经济中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部门。包括的范围各国因对三个产业划分不同而不完全相同。我国国家统计局1985年4月对三个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上述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多年,我国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基本上处于被抑制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获得了新的生机。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6月16日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确定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争取用十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力争达到或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发展我国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和会计审计咨询、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方便和丰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重要条件。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在国民生产总

❷ 简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的文化产业伴随改革开放产生,发展壮大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文化单位在以文补文工作中开展经营活动,部分单位试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使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商品属性显露出来。进入九十年代,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发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颁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1990年至1998年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增长了6倍;文化产业机构由6.8万个,增加到9.2万个,增长了35%;从业人员由49.5万人,增加到72.1万人,增长了46%。与此同时,社会所办的文化产业发展更为迅猛。1990年,社会所办的文化产业在总量上还远远小于文化系统,但到1998年,社会所办文化产业,的机构总数已经是文化系统的2.7倍,从业人员为1.5倍,所创增加值为1.5倍。初步形成了由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图书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艺术培训市场、广告传媒市场等门类构成的文化市场框架体系。

在看到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199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8%。而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部分项目合计)仅占其经常性消费支出的2.35%,这种状况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民收入水平将逐步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会有大幅度提高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效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把它塑造成下一世纪的经济增长点。

❸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1200亿元,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较低。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


①发挥市场在文来化资源配置中的自积极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
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税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对文化产业予以支持。
③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文化消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④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❹ 你好,请问你上次想找的各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都找到了吗是通过哪些途径找到的呢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没找到。如果你认识统计局的人,可以去找找看,可惜我不认识。

❺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

(1)表1显示,自~2010年以来A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2分)图1显示,2006~2010年以来A市文化产业投入增长率、文化产品出口额增长率、文化产品消费增长率逐年稳步上升,但文化产品消费增长率增速相对偏慢,文化消费比重过低。(2分)
(2)①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分)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中的比重,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2分)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2分)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该市应积极增加居民收入,拉动文化消费力。(2分)同时积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理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倾向。(2分)

❻ 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哪里去搜数据啊

可以问一下哪儿找到的吗,死活找不到,论文搞不出来要死

❼ 简述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

1、1978—1999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预热期。

这一阶段,我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对文化产业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是文化可不可以产业化、文化能不能够产业化、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是否构成生产力等问题。

2、2000—2005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创期。

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概念提了出来,强调:“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3、2006—2011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改革攻坚期。

这一阶段,我国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视制作、发行、广电传输、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逐步推进。

(7)文化产业增加值发展途径扩展阅读: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未来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对于我国文化产业来说,新时代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将从粗放的铺摊子式的发展模式向高质量、高层次、精细化发展模式转变。

这就要求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好未来发展蓝图;突出创新、创意、创造性发明和原创知识产权掌控,坚持内容为王;推动互联网、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与文化、审美、艺术的高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跨界运行,创造出一批适应市场化运行的新形式;注重以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费新模式。

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发展途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