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产业管理2019年多少分能上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分数线现在还未公布,所以目前来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录取分容数无法确定。请随时关注学校的官网,及时掌握各专业的分数线查询动态。官网地址:http://www.cucn.e.cn。
也可以根据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分数线来进行预估和预判,2018年分数线查询地址:http://center.cucn.e.cn/cx/2018/。
根据省市不同,2018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稍有不同。如北京市的录取分数,最高分为559分,最低分为514分;山东省的录取分数,最高分为577分,最低分为567分;四川省,最高分为544分,最低分为540分。
『贰』 文化创意产业都包括什么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中国近几年在文化艺术市场蓬勃、公共展演场地加大建设(如国家大剧院、798艺术区)等,除在既有制造业的优势下寻找出路外,也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2018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扩展阅读:
发展层次:
我国的文化产业其实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鉴于这些层次在产值、经济总量、发展步伐方面不一样,我们把它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以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这是较为初级或低级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简单、门槛低、入门方便,依托于本地资源,容易掌控,所需的初步资金不多。在整体的管理和操作形式上也处于较低层面,所以中国各地,尤其是西部、中部城市,总是先采取旅游,或者叫人文旅游的方式来发展文化产业。
第二个层次,目前我国在各地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国有的广电集团、电影集团、广播电视集团、新闻出版集团、演出集团等等,在国家层面上有中演集团、中国电影公司、中国广电集团等等,还有其他的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等
第三个层次,在东部一些地区,包括西部和中部的省份,已经开始意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最大特点是以高科技为支撑,以全球化为背景。它们要上市就是去纳斯达克、纽交所、伦敦交易所上市,是有全球背景的。
『叁』 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方向。
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肆』 2018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排名第几
2018年广东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统计排名第一
『伍』 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占GDP多少
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3%
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737亿元,比2004年增长10.3倍;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04-2012年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为3.9%,2013-2018年进一步提高到5.5%。
『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研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1、考研方向-公共管理学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贵州大学;
郑州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2、考研方向-工商管理学科:
同济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3、考研方向-新闻传播学科:
中国传媒大学;
厦门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4、考研方向-法律学科:
吉林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湘潭大学。
其他学科下设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以去研招网查看。另外,不同学科下设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考试要求不同,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取相关专业。
(6)2018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扩展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六类:
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学、文化传播学、美学、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等;
2、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学、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等;
3、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传媒经营管理等;
4、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等;
5、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西方文化原著选讲等;
6、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
『柒』 2018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在哪里开幕
“2018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23日在上海青浦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时代作新篇章”为主题,汇聚国内工艺美术、书法艺术、非遗传承的杰出大师和代表性作品,分设中国木雕、中国玉石雕、中国陶瓷、中国古典家具、艺术品全球购等主题展区。
“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自2016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三届,逐步成为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书画艺术等领域的品牌展会。本次展会的总展览面积约3万平方米,展期为6月16日至7月16日。
“2018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6月23日在上海开幕。
当天博览会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博览会全国专业委员会授牌仪式,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全国国匠专业委员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玉石雕专业委员会、艺术金融委员等宣告成立,唐克美、范伟民、宋世玉、高常梓等行业权威人士将领衔各专业委员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产业平台。
『捌』 济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2018录取分数线
济南大学与浪潮集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的校企合作项目,2017年计划招生120人,教学地点位于主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玖』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取得哪些辉煌的成就。文化方面来说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年来,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中国大力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培育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和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广大文艺工作者竞相奉献精品力作,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不断守正创新,迎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博物馆、共同图书馆等文化站遍及
7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仅有21座博物馆、55座公共图书馆、896所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乡镇文化站几乎一片空白。而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6家、文化馆站44464个、博物馆4918座,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
2、市场繁荣,文化产业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737亿元,比2004年增长10.3倍;2005-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6.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3、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趋势强劲
2016年、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3%和34.6%,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增长8.6%,文化新业态已成为引领和示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游戏和电子竞技、网络文学、数字出版也迎来了发展的强势期。2018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144.4亿元,占全球游戏市场的比例约为23.6%。
4、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发展成效突出
截至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4296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0个,世界遗产55处,位居世界第一。
『拾』 2018华北地区文化产业年收入各多少
华北地区文化产业年收入基本上在两个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