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西为让深度贫困村脱贫投入了多少资金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江西省扶贫专和移民办对于当地最近确定属的269个深度贫困村,江西省将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每个深度贫困村存量及增量扶贫资金和政策性融资达到1000万元。
据了解,江西省这269个深度贫困村主要是根据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数据,综合考虑贫困人口规模及脱贫难度等因素,以贫困发生率10%及以上、集体经济薄弱、无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较差为主要依据确定的。
『贰』 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发布是什么
2月27日消息,日前,来教育自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用3年时间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
根据《方案》,力争到2020年,“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更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更好更高层次教育,都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
『叁』 重庆深度发力解深度贫困采取什么措施
城里人很难想象山里人对路的渴望。
冬至阳生,秦巴山脉,一条即将完工的隧道正横穿大山。打穿这座山,以往攀山越岭、肩挑背扛的生活,就会成为历史。
隧道所在的城口县沿河乡,是重庆去年确定的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有干部开始不理解:“扶贫投了不少钱,为啥一多半用来修路?”“为啥?因为没路才穷;不修路,啥子发展都谈不上!”沿河乡党委书记吴雪飞认为值。
基建欠账多、贫困人口多、自然条件差、发展能力差,是18根脱贫攻坚“硬骨头”的共性。
每天起早贪黑土里刨食,玉米、红薯、洋芋“三大坨”卖不上几个钱,加上小儿子患上重病,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46岁的汉子马学成背地里没少抹眼泪;
有一手嫁接果树的技术,却没买果苗的资金,坐在土墙边,奉节县平安乡的蒋业安剥着玉米,望着别人家的果林又羡慕又叹气;
刚还完盖房的债,丈夫却因一场病离世,看着体衰的父亲、还在读书的孩子,巫溪县红池坝镇的刘吉翠咬牙撑起一个家。
马学成、蒋业安和刘吉翠的心酸,在18个深度贫困乡镇里多有发生。怎样才能让这些真正的贫中之贫高质量脱贫?
重庆市委明确责任目标:精准到人头、统筹到区域,深度发力,下足“绣花”功夫。
深度发力,“力”从何来?四大火力集中:深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度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同时,有针对性地实施稳定脱贫、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生态保护、人口素质、公共服务、村“两委”提升七大脱贫攻坚行动。
帮扶帮到位,贫困户干劲来。马学成家种上了中药材,一亩地产出将增3倍;蒋业安栽下了自家的果林,技术和销售都不用愁;刘吉翠种了5亩茶,也种下脱贫的希望。
沿河乡的穿山路眼瞅着今年就通。“好日子就在前头哩!”沿河乡北坡村百十来户村民,浓浓的期盼终于要实现了。
『肆』 什么是贫困深度
贫困深度其实就是深度贫困,是指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民生等方面较差的区域,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伍』 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重点要做到六个确保是哪六个
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要做的六个确保分别是:
一,大力宣传国家关于脱贫攻坚的方针版政策,决策部署,工权作措施,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感情沟通,确保逐步消除精实贫困。
二是紧扣两不愁三保障,选准发展路子,科学制定脱贫计划,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三是坚持因贫施策,分类帮扶,确保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
四是领导所在村脱贫攻坚行动,全程监管扶贫资金项目,推动落实公示公告 确保所有资金项目使用公开公平公正。
五是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抓好村级组织建设,选优配齐带头人,确保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六是促进脱贫持续稳定增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脱贫质量巩固提升。
『陆』 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
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主要难在以下几种地区:
一是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贫困发生率普遍在20%左右。
二是深度贫困县,据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最困难的20%的贫困县所做的分析,贫困发生率平均在23%,县均贫困人口近3万人,分布在14个省区。
三是贫困村,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居住着60%的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村两委班子能力普遍不强,四分之三的村无合作经济组织,三分之二的村无集体经济,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
(6)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方案扩展阅读:
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
一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深度贫困县中,有革命老区县55个,少数民族县113个。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民族宗教、国防安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复杂性和难度。
二是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深度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自然灾害多发,地理位置偏远,地广人稀,资源贫乏。西南缺土,西北缺水,青藏高原缺积温。这些地方的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要实现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难度很大。
三是社会发育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很低,人口出生率偏高,生病不就医、难就医、乱就医,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大孩子辍学带小孩。
有的地区文明法治意识淡薄,家族宗教势力影响大,不少贫困群众沿袭陈规陋习,有病不就医靠信教、搞法事,婚丧嫁娶讲排场、搞攀比,“一婚十年穷”。不少群众安于现状,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四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地方处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带,“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实现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五是经济发展滞后,人穷村也穷。很多深度贫困村发展产业欠基础、少条件、没项目,少有的产业项目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有限。深度贫困县村均集体收入只有8800多元,同所有贫困县平均5万元相比,差距较大。
『柒』 属于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
1、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回发展不充分;
2、内生发展能答力提升缓慢,发展不平衡;
3、一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在资源利用、发展成果分享、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隐患;
4、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促进乡村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
『捌』 结合深度贫困的原因,谈一谈如何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建图书馆,建学校,建医院,继承古代的技术,招聘有古代能工巧匠能力的人,然内后招收学生学容习,有技艺在手,虽然可能会苦一点,但是肯定能过好,还有,留种子,田间地头的地方怎么样留种子,怎么,怎么样建仓库,怎么样让读过书的孩子有地下地,怎么样让种田,不要转基因,养殖,不要激素,如何机械化,温柔化,污水治理,河道治理,督促企业成立科研小组,处理污水,变废为宝,提供技术经济上的支撑,让他们去其他研制出来的机构单位购买,如果多少年还没有搞出来罚钱,甚至封企业,停掉营业执照,勒令整改,甚至一些失业人员,年纪大的也可以参与进来,还有分手,未婚,离婚以后生下来的孩子,他们的社会福利问题,是不是比打掉孩子生下来更好的办法,甚至困难时可以放,不困难了,问孩子的意见是否同意。
『玖』 贫困深度这个指标怎么计算
贫困深度就是贫抄困人均收入水平距袭离贫困线的距离,需要多少货币来弥补。可以用贫困缺口指数来衡量。简单的贫困深度计算方法就是(贫困线收入-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贫困线收入。较为复杂的衡量方法,可用森指数来衡量,参考阿玛蒂亚森《衡量贫困的社会学》引自国外贫困研究文献译丛.改革出版社,1981.
『拾』 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达到百分之几
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