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五二三文化产业

五二三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20-12-28 19:39:20

⑴ 天津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天津市的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从对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和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市文化产业具有五大特点:
1、吸纳从业人员效果良好。2004年底,天津市文化产业共有从业人员13.63万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2.6%,这一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1.7%)高出0.9个百分点。其中从业人员在万人以上的行业有4个,依次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业6.55万人,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行业2.29万人,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行业1.57万人,其他文化服务行业1.08万人。
2、人均产出水平远高于全国。天津市文化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4.91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81万元/人)高出74.7%。其中相关层人均创造增加值6.02万元/人,产出效益最好,核心层为4.51元/人,水平居中,而外围层仅为2.49元/人,效益欠佳。
3、发展潜力巨大。从总量看,2004年天津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6.91亿元,北京2002年实现163.50亿元,上海2003年实现368.44亿元;从比重看,天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3%,北京为5.1%,上海为5.9%。这表明目前天津市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4、相关文化产业较为发达。天津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业是全市文化产业的主体,其从业人员占到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53.2%,比全国水平(49.4%)高出3.8个百分点,实现的增加值占到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5.3%,比全国水平(52.0%)高出13.3个百分点。
5、新兴文化产业有待发展。天津市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主导部分所占比重偏低,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的增加值之比为24.6∶10.1∶65.3,全国平均水平为24.7∶23.3∶52.0,从中可以看出,天津市文化产业的主导部分――核心层与外围层构成的“文化服务”仅占34.7%,而全国水平为48.0%。其中,核心层比重与全国水平相当,而外围层比重比全国水平低13.2个百分点,直接影响了全市文化产业的规模,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诸如网络文化服务、旅游文化服务、文化艺术商务代理服务以及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⑵ 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规模

海安“523”总规划用地1500亩,总投资人民币50亿元;首期用地50亩,商业总容量约3万平版方米。目前,权“523”的文化产业链条已完整构建,成功循环。“523”主题园位于海安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完全按风景区的标准文化景观打造。旨在建造一个长三角仅有的,融青墩文化、中原文化、埃及文化、玛雅文化、欧洲文化为一体的,汇建筑、雕塑、壁画、道具为综合,横贯万年时空,古朴精湛、宏伟磅礴、叹为观止的文化旅游区。
埃及文化街区、玛雅文化街区、长城文化街区……“整个主题公园本身就是一幅画。”丁建民透露,目标4A级景区,“523”主题园着力构建一个永久的文化生态体系。从建筑到街边雕塑、室内陈设,让游客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艺术品。此外,游客们还可以在公园里学画、作画,体验艺术之旅。甚至画家们的工作、生活的呈现,也是旅游的一大看点。
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被评为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南通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2年被评为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 “中国青年艺术人才孵化工程”孵化基地

⑶ 海安523文化产业园在哪里

海安火车站北500米左右

⑷ 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是多大

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
《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经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8年7月22日通过,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9月26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〇〇八年十月十四日

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

(2008年7月22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8年9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增强文化软实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市(以下简称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本条例所称的文化企业,是指从事前款规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

第三条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二)鼓励自主创新;

(三)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应当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市、区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第五条 市、区政府应当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对纳入政府投资导向目录的鼓励性文化产业项目,应当予以引导、扶持。

第六条 市、区政府应当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先支持发展新兴和原创文化产业,重点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积极促进民族和传统文化产业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第七条 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行政事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组织拟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

(三)参与制订政府投资导向目录,参与政府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的论证和审核;

(四)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

(五)协调、指导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以及文化产业项目的预申报工作,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六)组织和指导文化产业展示交易、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七)按照有关规定监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市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章 创业发展扶持

第八条 市、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构建本市文化产业发展支持体系,营造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创立知名文化品牌的环境。

第九条 市、区政府和司法机关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机制。积极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持和指导文化企业增强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条 市、区政府应当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引导相关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进入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吸引知名文化企业、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总部或者研发、制造、采购、财务中心设在园区。支持将旧城区、旧村、旧工业区改造成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

第十一条 引导依法成立各类文化产业领域的行业协会。

第十二条 鼓励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文化中介机构,增强服务功能。鼓励中介机构在市场开拓、投资融资、产权交易、文化经纪、资质认定等方面为文化企业提供服务。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使用政府财政性资金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本国自主创新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第十四条 文化企业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省以及本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也可以选择享受国家、省以及本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市、区政府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对获得年度最佳创意成果转化、年度最大出口量文化企业以及为本市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三章 出口扶持

第十六条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依法从事下列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

(一)赴境外开展音乐、戏剧、杂技、民间文艺等商业演出;

(二)赴境外开展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商业展览、展销活动。

第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与国际著名文化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合作,利用境外合作者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生产制作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的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国际营销。第十八条 市、区政府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应当为文化企业从事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提供指导和支持,并在研发设计、境外投资、对外合作、出国参展、广告宣传、整体推广、营销网络、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保护、公共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十九条 市、区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展示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市文化产业发展行政事务机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组织有影响的文化商业项目到境外参加国际演出、评比和展览活动。

第四章 资金支持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应当为文化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第二十一条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品牌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企业的文化创意、成果转化、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绩效评估机制。市文化产业发展行政事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市政府;市财政、审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五章 人才培养与引进

第二十三条 市、区政府应当建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并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纳入人才工作规划和人才引进目录。编制人才工作规划和人才引进目录时,对涉及文化产业人才的内容,应当征求相关文化企业、文化行业协会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文化企业建立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

鼓励高等院校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设置。

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境外机构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第二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技艺大师、传人收徒授业。以师承关系学习民族(传统)技艺,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可以享受相应的人才待遇。

第二十六条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灵活用人机制,支持用人单位引进文化产业中的高端人才和紧缺的专业人才。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市政府应当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制定相的配套办法。

第二十八条 外资从事文化产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文产办)

⑸ 中国五大经济浪潮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

1、“个体经济”,是1978年先期出现在广东及沿海地区的第一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有二三十倍。如二三十元批发来的衣物,运输到异地后少则卖到一二百元,多则卖到三四百元。

2、“股票”,是1986年先期出现在深圳的第二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四五十倍。当时是一元钱的一股原始股,原始股一上市,最高炒到了四五十元钱一股,当初那些先知先觉大量收购原始股的人一夜之间纷纷成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

3、“房地产”,是1988年先期出现在海南和北海的第三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一二百倍。当初进行房地产的人,用卖房子的钱再来修房子然后交付业主使用,开发商是用很少的钱通过“资本运作”,就可以赚走很多的钱。

4、“电子商务”,是1990年先期出现在北京中关村的第四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二三百倍。如陈天桥以五十万人民币踏入互联网领域,几年光景资产迅速扩张过亿元;阿里巴巴网站总裁马云和十几个同学在杭州以十几万元人民币起家,也在几年后资产过亿。

5、“纯资本运作”,是1998年先期出现在广西的第五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有近一百倍,还在做试运行,属于初级阶段。

(5)五二三文化产业扩展阅读:

当“股票”试运行了七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时,中国政府在1993年出台了《证券法》、《公司法》、《审计法》等,对“股票”市场进行了规范和立法,才正式承认“股票”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当“电子商务”业试运行了将近十年时间,中国政府于2000年相继出台了《中国电子商务暂行管理条例》等,对“电子商务”市场进行了规范和立法,并正式承认“电子商务”业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阅读全文

与五二三文化产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