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多少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多少
建筑垃圾资源化,包括废木材、废旧建筑混内凝土、废旧道路水泥容混凝土、剩余混凝土、废旧混凝土砂(渣)、废旧砖瓦、废旧屋面材料、旧沥青路面料、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以及建筑垃圾作桩基填料加固软土地基等等。
Ⅱ 什么是建筑垃圾资源化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指对建筑垃圾进行转化、再生利用。可以利用工程渣土制作砌块内或建筑骨料容的加工厂,每年可消纳约20万吨建筑垃圾。另外,利用建筑垃圾围海造田等也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每年平均有约3000个工地需要回填土,大约消纳1500万
吨的建筑垃圾。
Ⅲ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哪些设备
现在建筑垃抄圾被当作制砖原材料,比袭如银马建筑垃圾制砖机,将废弃的建筑垃圾经加工处理后,成为建筑材料原材料,即再生骨料,再经过建筑垃圾制砖机进一步加工成为建筑制品。因此,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需要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将建筑垃圾变成再生骨料,另外一部分是将再生骨料加工成混凝土砌块或地砖制品。
Ⅳ 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的前言
我国对来建筑垃圾还没有明源确的定义,简而言之,建筑垃圾就是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按照来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建筑工地垃圾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主要由渣土、砂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与其他城市垃圾相比,建筑垃圾具有量大、无毒无害和可资源化率高的特点。我国建筑垃圾产量一般为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每年产生量达4000万~5000万吨。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金属可重新回炉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木屑等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代替砂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浇捣混凝土等,也可用以制作砌块等建材产品等。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如孔内深层强夯桩技术就是一种综合利用碎砖瓦和混凝土块的途径。
Ⅳ 建筑垃圾资源化应用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目前,建筑垃圾大多采用露天堆放或者简易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了土地、造成环境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费。眼下,各地有企业尝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并初显成效,但全国范围内推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和产业化利用仍需更多支持。本刊将持续关注这个话题,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2013年,我国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为此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但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建筑垃圾产生量巨大,资源化率低,法律政策缺位、标准滞后、企业处置能力不足、盈利水平不高,产业链不健全等。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新兴的朝阳产业,如何推动这一朝阳产业蓬勃发展?
提高认识,促进再生产品应用
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要积极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强引导公众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营造公众理解、支持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建议将符合条件的再利用产品列入推荐使用的绿色建材目录、政府绿色采购目录,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如医院、学校、政府办公楼等)优先采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规定其他项目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比例。
建议设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建立拆除、运输和处置一体化的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延伸产业链,参与建筑垃圾的拆除、分类、收集和运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投资经营。
建立建筑垃圾统计渠道和信息化平台,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国家建筑垃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对规划、设计、生产、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人才进行培训,搞好协会工作,加强交流,打好行业基础,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水平。
强化管理体系,发挥示范作用
建议编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总体规划》,明确资源化利用分阶段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减量化措施。各城市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解决项目建设用地困难问题。
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联动工作机制,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分工、职责,构建包含建筑垃圾产生、分类、运输、处理、利用等各环节的监管体系,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纳入节能减排考核目标,建立责任考核机制。
各地要积极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和试点项目的推广工作,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专业化示范企业,发挥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市场引领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完善法规,制定标准,提高再生产品附加值
建议尽快出台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促进法》,并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增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相关要求。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各环节标准规范,各地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工法和图集等。
从提升建筑垃圾的分类分选水平、处理能力、再生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稳定性,研发适用的工艺和装备,细化生产与应用技术等环节入手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别的地方,找来的,希望能帮到你
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什么优惠政策
(财税)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的通知
(财税)关专于资源综合利属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计投资)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的通知
(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住建部)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
你去网上搜搜~主要还是地方政府的支持~
Ⅶ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什么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资源合理配置,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失灵。
贯彻回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答展,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
是实现环境保护国策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
Ⅷ 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的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建筑垃圾1
一、建筑垃圾的定义1
二、建筑垃圾的特性
三、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1
第二节 建筑垃圾管理的技术政策和
经济政策2
一、建筑垃圾管理的技术政策2
二、建筑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3
第三节 建筑垃圾的分类与组成4
一、建筑垃圾的分类4
二、建筑垃圾的组成5
三、建筑垃圾的产量分析7
四、建筑装潢垃圾的产量分析8
五、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产量分析8
第二章 建筑垃圾的破碎与分选9
第一节 建筑垃圾的破碎9
一、建筑垃圾破碎的基本方式和破碎机的
类型9
二、建筑垃圾的破碎理论10
三、颚式破碎机13
四、圆锥破碎机21
五、锤式破碎机22
第二节 建筑垃圾的分选23
一、物料分选的一般理论24
二、筛分26
三、重力分选30
四、磁力分选33
五、其他分选方法35
第三节 建筑垃圾机械分选系统的比选
实例37
一、建筑垃圾分选设备的集成原则37
二、破包机38
三、振动筛39
四、垃圾烘干装置39
五、滚筒筛43
六、风力分选设备44
第三章 建筑垃圾资源化47
第一节 建筑垃圾的减量化47
一、建筑垃圾减量化存在的问题47
二、建筑垃圾减量化对策48
三、国外建筑垃圾管理51
第二节 废木材、木屑的资源化54
一、废木材作为木材重新利用54
二、废木料用于生产黏土-木料-水泥
复合材料54
三、经防腐剂处理木材的资源化55
第三节 废旧建筑混凝土的资源化56
一、概述56
二、再生骨料的制造过程及其特性57
三、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粗骨料拌制再生
混凝土58
四、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细骨料拌制再生
混凝土64
五、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粗骨料应用于喷
射混凝土65
六、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改性65
七、废旧建筑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
应用72
八、废旧建筑混凝土的其他资源化途径72
第四节 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的资源化74
一、概述74
二、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作骨料拌制
路面混凝土76
三、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作路面基层
材料84
四、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其他资源化
途径87
第五节 废旧特种混凝土的资源化87
一、废旧高铝水泥混凝土的再生87
二、废旧硫铝酸盐混凝土的再生88
第六节 剩余混凝土的资源化和剩余水的
回用88
一、剩余混凝土与剩余水的概念88
二、剩余混凝土的分离和回收88
三、剩余混凝土和剩余水的资源化92
第七节 废旧混凝土砂(渣)的资源化96
一、混凝土工厂淤渣(或废旧混凝土砂) +
水淬矿渣+石膏生产再生水泥96
二、废弃混凝土作生产水泥的部分原料
生产再生水泥98
第八节 废旧砖瓦的资源化100
一、碎砖块生产混凝土砌块101
二、废砖瓦替代骨料配制再生轻骨料
混凝土102
三、破碎废砖块作粗骨料生产耐热
混凝土103
四、废砖瓦其他资源化途径104
第九节 废旧屋面材料的资源化104
一、回收沥青废料作热拌沥青路面的
材料104
二、回收沥青废料作冷拌材料105
第十节 旧沥青路面料的资源化105
一、概述105
二、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107
三、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永久变形和低温
特性及其评估模型111
四、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实例112
第十一节 建筑垃圾作桩基填料加固软土
地基116
一、建筑垃圾作建筑渣土桩填料加固
软土地基116
二、建筑垃圾作复合载体夯扩桩填料
加固软土地基128
第十二节 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134
一、建筑垃圾微粉的概念134
二、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134
第四章 建筑垃圾的填埋处置136
第一节 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必要性136
一、建筑垃圾的渗滤特性及其危害性136
二、建筑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141
三、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的社会意义和
必要性143
第二节 美国有关建筑垃圾填埋场的
规定143
第三节 建筑垃圾填埋场的选址144
一、填埋场的选址144
二、环境影响评价147
三、经济评估148
第四节 填埋场总体设计149
一、设计规模149
二、项目构成149
三、建设用地与建筑152
四、填埋工艺装备设计152
五、行政、生活管理区工程153
第五节 填埋场的工艺设计153
一、填埋场的类型153
二、填埋工艺的确定原则154
三、填埋场的主体工程和辅助设施155
第六节 填埋场的机械设备161
一、推土机161
二、挖掘机162
三、压实机162
四、铲运机163
五、起重机163
六、装载机164
七、运送机164
第七节 建筑垃圾填埋场的运行与
管理165
一、填埋作业管理165
二、封场后的管理166
第五章 建筑垃圾的管理和相关法规的
制定170
第一节 我国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及存在
问题170
一、我国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170
二、我国有关建筑垃圾的法律法规173
三、我国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75
第二节 日本建筑垃圾的管理176
一、日本建筑废弃物管理概况176
二、日本建筑废弃物管理的法律法规176
三、日本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177
第三节 我国建筑垃圾管理建议178
一、建筑垃圾源头分类管理178
二、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和处置过程
中的科学研究,建立健全的技术标
准和使用规范179
三、有计划地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
工作179
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179
五、提高建筑垃圾排放收费标准180
六、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宣传和教育
工作180
第六章 建筑垃圾中纤维质废物制
板材181
第一节 刨花板的生产方法181
一、刨花板分类和结构特点181
二、刨花板生产工艺流程181
三、刨花板的制造182
四、刨花干燥183
五、刨花分选183
六、刨花拌胶184
七、板坯铺装和预压185
八、刨花板坯热压186
九、刨花板加工187
十、表面装饰187
十一、刨花板用途187
第二节 建筑垃圾中纤维质废物生产有机
复合板材技术188
一、有机复合板材制备工艺188
二、工艺的技术特点188
三、原料成分比例188
四、黏合剂的种类与用量188
五、工艺参数190
六、设备190
第三节 有机复合板材制作试验190
一、试验装置190
二、制板原料190
三、板材制作步骤190
四、板材性能测试结果191
五、改善性能的其他措施191
六、有机复合板材的市场竞争力分析192
七、社会效益分析192
附录 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
规定(征求意见稿)194
参考文献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