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经验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经验

发布时间:2020-12-27 17:30:51

1.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有多大

前景巨大,据《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大健康是继IT业后的阳光产业,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健康产业的年收益约为900亿美元,而美国健康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
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激发大健康产业巨大潜力,国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 中国和美国的健康产业有什么区别

随着经济发展及国民消费的升级,大健康产业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到 2020 年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 8 万亿元以上,未来10-20年将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前景光明!
2018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营养健康产业博览会(HFAIR)将于2018年11月16-1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举办。博览会以“健康感动生命——Health for life”为主题、以绿色健康为宗旨,由北京保健品化妆品协会、海名集团主办,北京中博信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预计展览面积达35000平方米,将云集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家品牌企业参展,致力于在国际化打造上再创新高。大会历经17届的沉淀,拥有专业的运作团队、庞大的数据资源,得到了相关权威部门和业界的大力支持。将为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采购商及终端客户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是厂家打开国内外市场,宣传品牌,展示推广新产品、交流新技术的优质展贸平台!
【展品范围】
● 保健食品:国家法定27种保健功效产品(蓝帽子产品)、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运动营养品、膳食补充剂、保健酒、功能保健茶、特医食品、益生菌产品等;
● 营养健康滋补类产品:燕窝、蜂产品、酵素制品、阿胶产品、海珍品、美容养颜产品等;
●中医药养生产品:原生中草药材、参茸、石斛枫斗、灵芝、玛咖、枸杞、冬虫夏草、藏红花、辣木籽、中药饮片、民族特色药物原料及提取物等;
● 健康技术与服务:中医药养生理疗和服务机构、保健咨询和服务机构、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机构、媒体、相关协会及认证机构等;
● 保健养生设备及食品包装设备:个人护理用品、健康体检仪器、理疗仪器、空气净化及净水器、食品生产包装材料及设备等;

3. 促进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当前,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相关十三五规划的议题不绝于耳,其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申曙光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有望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规划中,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以及大健康产业将进入蓬勃发展期。”因此,“健康中国”战略或将在十三届五中全会后正式落地。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依靠人口红利保持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经济转型面临阵痛期,其中就包括新生人口不足,老年人口剧增,人口红利消失,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体健康以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保持健康的需求的显著提升,“健康中国”战略如能及时推出不仅能造福人民百姓,而且利好相关医疗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美国自上世纪60、70年代分别造就健康管理公司和养老地产业相关企业的崛起,也就此奠定了美国全面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基础。并且从数据来看,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了相当高的比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显示,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5%,这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换个角度来看,以我国全球第二的经济体量,未来市场增长的空间是巨大的。

图表1:我国健康产业占比和发达国家对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前瞻分析认为,中国大健康产业将获以下三个重要启示:

1、中国大健康产业增长空间较大

中国大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健康产业占GDP比重均超过10%,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增长空间较大。

2、家庭保健服务未来可能是主要模式

美国家庭保健服务已经丰常成熟,涉及家庭健康的方方面面,且"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占美国大健康产业的50%左右。家庭保健概念能否引入中国,值得中国业界进一步去摸索。

3、尽早抢占市场更为有利

从国际领先企业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来看,各大企业都较早地踏入了大健康领域,这也为各大企业的大健康产品尽早抢占市场奠定了基础。

4.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和国家债务连年上涨增加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但同时,IT、健康产业等一系列新兴的朝阳行业逆流而上,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据统计,美国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十年增加了22.7%,产业链总就业人数增加了76.58%。截至2010年,健康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已达到8.8%,产值3.5万亿美元,雇用超过1600万人,占美国总就业人口的10%以上。

5. 美国体育运动机制如此发达,他们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美国的教育把初、高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作为对学生最重要的择优标准之一。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的同时,保证有健康的体魄和坚毅自信的性格。美国体育的发展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他们的国民都普遍运动,看看美国的统治阶层,从政治家、将军、企业领袖,到媒体大腕、大学教授,运动健将到处都是。

体育运动的重视贯穿于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孩到老人,甚至从美国总统竞选也可见一斑。在美国不懂体育都没法社交,美国人对体育的爱有时候真的达到狂热的程度,在升学这件事上,体育对孩子来说也会一项不小的加分项。在美国,每个初中、高中都有网球场、棒球场,课外时间对公众免费开放。

6.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

1、明确健康产业的职能与定位。美国健康产业市场过于商业化,逐利的资源供给机制使卫生资源分配向资金而非需要程度倾斜,导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2、培育健康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美国健康产业市场相对集中度偏高,增加了企业规模的价格控制力,从而破环有序的竞争环境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是消费者利益受损,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3、鼓励科技创新。在美国,技术创新对于想进入健康行业的企业来说通过缩减成本降低市场进入资本壁垒,对于行业来说可以郑家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延长产业成熟避免其过早进入衰退。

7.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有哪些特点

1、高度市场化。美国健康产业主题以私营机构为主,主要依托较为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行自我调节。
2、规模化发展。随着居民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加之行业成本逐步增加,企业开始通过整合优化资源来减少生产成本和实现规模经济,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大量出现。
3、依托科技创新。由于外部市场较为自由的竞争环境和内部企业沿袭至今的创新文化,美国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4、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除利用市场机制运行和调节外,政府和行业组织在健康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作用亦不可少。

8. 国外健康产业发展形式!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现在,国外的健康产业已经告别了在中国的“侦察”阶段,开始规模性“渗透”。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健康产业也必将在世界健康产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对而言,中国的健康产业面对洋字号产品的进入尚缺乏实质性的应对措施,而中国健康产品走出国门的行动也缺乏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说,中国健康产业迫切需要的是同世界接轨的实践。

理念:国外好产品需要引进来

2003年,以“直销+店铺”模式销售纽崔莱系列保健品的美国安利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首次超过100亿人民币,占其全球销售额的1/5。中国成为安利在全球的最大市场。同年8月,美国第四大保健品公司———自然阳光公司纳莱得营养品品牌张扬着“天然草本”的旗帜正式迈入中国市场,而更多的外资企业正虎视眈眈,瞄准中国市场。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外健康产品进入中国大多采取几种形式:一是品牌整体规模进入,在国内建立企业;二是借鸡生蛋,通过贸易渠道进口,利用国内的经销商进行销售;三是暗箱操作,通过走私等方式,在中国非法销售国外非主流产品。此外,一些国内加工生产的国外健康产品的仿制品正以各种渠道在市场上悄然流通。
保健产业资深专家王大宏分析认为,上述现象的存在对我国健康产业造成了不少不利影响。同时,也给一些优秀的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制造了障碍。因此,一些好的企业为此放缓了进入脚步,一些企业在进入中国后改变了其“原汁原味”;还有一些企业来到中国后与我国健康产业难以融合。
王大宏说,要想改变现状,中国健康产业就不仅应当有一个“走出去”的决心,还应该树立一个“引进来”的意识。具体地说,就是需要培养一批既深刻了解国内外健康产品法规和市场,又具有规范操作实力的企业,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优秀品牌,让他们适应中国市场。同时,依靠自身优秀的理论和产品打通一个持久的渠道,为中外健康产品的良性交流搭建平台。

实践:引导洋品牌顺利着陆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不少企业正在寻求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深圳市凯尔得新绿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业内知名的致力于绿色环保产业研制、开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开发了环保和保健两大系列二十多种新产品,产品远销欧洲、美洲、澳洲、东南亚、韩国、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广受欢迎和好评。2003年起,凯尔得公司开始与德国健康产品协会合作,利用德国健康产品协会的有机产品原料和相关技术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保健食品、有机食品、天然化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凯尔得公司董事长杨舜凯说,目前,国外健康产品还没有实现和中国市场的对接,因此凯尔得在确定了走出国门的战略之后,着眼点不是单纯地把自己的产品进行出口,也不是单纯地进口一个洋产品,而是想用自己的优势把一个精心培养的国外品牌,在中国以最优化的方式推广。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合作把自己的优秀产品和品牌导入国际市场,从而创立一种与国外健康产业进行和谐、有序、长期、发展型的交流合作模式。
凯尔得的负责人认为,全球健康产品市场而言,德国的健康产品更有特点,品质更为优秀,操作也更为规范。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健康食品生产和消费国,也是有机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从1887年德国第一家健康食品专卖店RE

9. 美国如何发展生物产业

该报告指出,美国当前生物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三大基础性技术的开内发:遗传工程、DNA测序和生物容分子的自动化高通量操作。虽然这些技术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发挥,但一些崭新和重要的新技术或技术组合正在兴起。未来的生物经济依赖于新兴技术,如合成生物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提出了五大战略目标:一是支持研发投资,构建美国未来生物经济基础;二是加速研究发明向市场转移,明确转化活动职责,加快生物发明从实验室向市场的流动;三是改革管理政策,完善相关法规,减少监管过程中的障碍,提高管理效率,在保护人和环境健康的同时,削减成本;四是更新培训项目,将学术研究机构的激励措施与人员培训相结合,满足国家人才需求;五是促进公私合作和竞争前合作,鼓励竞争者共享资源、知识和专业技能,促使整个生物经济在更大程度上受益。

阅读全文

与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经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