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柑橘全产业链建设

柑橘全产业链建设

发布时间:2020-12-27 09:10:34

❶ 柑橘果园溃疡病综合治理建立有哪些点

在掌握全省柑橘溃疡病发生分布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组织各地认真开展柑橘溃疡病防、控、灭工作,以点带面开展溃疡病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应用。据统计,1999年全省成功建立柑橘果园溃疡病综合治理示范点30个,面积67.27hm2,苗圃8个,0.78hm2,11.61万株,取得了良好实效,极大多数示范点的病情明显减轻。据调查,示范点病情平均降低了病株率55.33%,病叶率85.63%,病指89.96%。台州市柑橘原种场3.53hm2橙类示范果园,1998年株发病率100%,叶发病率36%,病指27.6,果发病率52%,处理后树体病情明显减轻,病叶降低率93.17%,病指降低率98.51%,病果降低率94.65%;淳安县富溪乡龙华寺0.03hm2橙类苗木防治前病株率91%,病叶率17.29%,病指5.15,防治后病株率13.4%,病叶率0.29%,病指0.06。龙游县专门制订了“一年摸清疫情,二年减轻危害,三年基本控制”的防治目标,开展创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橘园活动,实行每乡镇建立示范园1~2个,全县共建立了11个示范园,其中3个园达到完全控制。其中横山镇余岗村攻关示范胡柚园,在创建无检疫性有害生物橘园前,春、夏梢的病叶率分别为15.2%和53.02%,叶病情指数分别为5.39和29.84,1~2年生小枝条发病率61.2%,1999年实施综合防治后,秋梢至今一直未见发病;泽随镇早香柚示范园,1999年秋调查,病叶率94%,病枝率71%,叶病情指数60,株发病率100%,经3年综合防治,2002年秋梢期调查,整个果园未发现病斑;士元乡胡柚示范园,1999年春梢前株发病率100%,叶发病率8.9%,经综合治理,2001年至今未发病。经多年的疫情控制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柑橘溃疡病发生面积从1991年的263hm2下降到2001年的6.3hm2。其他县市仙居、云和、丽水、乐清、龙游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柑橘溃疡病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应用

❷ 柑橘施肥时期有哪些

(1)催芽肥自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肥量占全年的40%。结合施用有机肥料。

(2)保果肥

4月中旬至5月下旬,施肥量占全年的15%。对多花树、衰弱树在花蕾露白或第一次生理落果时施。

(3)定果肥

7月上旬,施肥量占全年的15%。

(4)壮果肥

8月上旬至9月下旬,施肥量占全年的10%。

(5)采果肥

采前7~10天内,施肥量占全年的20%。

❸ 柑橘类如何分布

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亚科(Auramtioideae)柑橘族(Citreae)柑橘亚族(Citrinae)植物的统称。其中的真正柑橘果树组植物,共6属:澳沙檬属(Eremocitrus)、澳橘檬属(Microci-trus)、多蕊橘属(Clymenia)、枳属(Poncirus)、金柑属(Fortunella)、柑橘属(Citrus),但实际上具重大经济价值真正供果树栽培或砧木利用的是后3属。

起源与分布

柑橘属、金柑属和枳属中,除柠檬、葡萄柚外,大多数种类原产于中国,金沙江、大渡河上游的河谷地带现在还有野生、半野生的大翼橙、甜橙(见橙)和柚的原始群落。中国古书上有关柑橘的记载,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据《禹贡》记载,公元前3~2世纪长江流域一带已有橘、柚、枳的栽培。《周礼·冬官考工记》(公元前3世纪):“橘踰淮而北为枳……地气使然也。”《吕氏春秋》载:“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的记述。汉代,柑橘栽培已相当普遍,在经济上也占重要位置。《史记·货殖列传》提到蜀汉江陵间种植千树橘者,其人富与千户侯等。唐宋时期,柑橘栽培更为发达,出现了大面积的果园。关于柑橘种类和品种、生产管理技术、繁殖技术和采收贮藏等方面,中国很早以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橘录》(1178年)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学专著,较详尽地描述了27个柑橘品种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至元、明、清各朝代,柑橘栽培愈益发展,新品种日益增多,有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文献记载更为广泛。1952年以后,中国柑橘生产已作为主要项目列入国家农业发展计划,产量不断上升;尤以1980年以后发展更快,1988年中国柑橘总面积已达95.5万公顷,总产256万吨。

中国原产的枸橼,约在公元前325年传到波斯,1世纪波斯人带到地中海沿岸及欧洲其他较温暖的地区,约在14~15世纪时,甜橙传入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1493年由哥伦布带到美洲大陆。宽皮柑橘在12世纪以后陆续由中国传到世界各国,目前世界上主要产区广泛栽培的大多数品种,都是从中国引至欧洲和美洲的品种中通过选育获得的。

柑橘的主要商品生产地区是在南、北纬20°以上的亚热带地区,分布于世界上的90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全世界柑橘总产量为6739.8万吨以上,其中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有巴西、美国;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日本、西班牙、意大利、中国、墨西哥、以色列、埃及、土耳其等国。中国的柑橘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18°N~37°N之间的亚热带区域,共有20个省(自治区、市)生产柑橘,主产于四川、广东、台湾、湖南、浙江、广西、福建、湖北、江西、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在江苏、上海、陕西、甘肃、河南等省(市)小气候良好的地方,也有栽培和发展。在广东、福建、台湾3省的大部分地区及云南南部,年平均温度为22℃以上的南亚热带地区,主要栽培甜橙,椪柑、蕉柑。在浙江、湖南、江西南部,广西大部及四川盆地和湖北宜昌以西的长江峡谷区,年平均气温17~21℃的中亚热带地区,主要栽培甜橙、柚、柠檬和宽皮橘;年平均气温15~17℃的北亚热带地区则主要栽培温州蜜柑等宽皮柑橘类。

特征与特性

具刺的乔木或灌木,除枳外均为常绿。复叶,螺旋状排列于枝梢上。花白色或带紫色,具芳香。果实为典型的柑果,果皮革质,油泡富含香精油,囊瓣内充满汁泡。种子具多胚现象,实生时通常无性胚占优势。种间和属间均易杂交。一般树冠较大,丰产。

实生树和砧木苗的根系由种子的胚根及其分枝生长而成,扦插或压条树的根为枝条的不定根分生而成。在一般土壤环境下缺乏根毛,由苗根帮助吸收养分。根在一年中有几次生长高峰,与枝梢生长高峰呈相互消长关系。根群分布的深浅稀密,常因品种、砧木、树龄、繁殖方法、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等的不同而异。

干和枝

柑橘地上部包括主干和树冠两大部分。实生树常较高大,干性强,层性较明显,枝梢多直立,树冠多呈塔形,因而童期长,结果晚;嫁接树干性不强,层性也不明显,主枝分枝角度大,枝梢开张,树冠多呈圆头形或扁圆形。树冠由各级枝干构成,由主干分生主枝,依次再分生大侧枝、侧枝、小侧枝和枝组等。一年中可抽发3~4次新梢,按其生长季节可分为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其中春梢和秋梢常是优良的结果母枝。一般由结果母枝的顶端一芽或附近数芽萌发形成结果枝。

柑橘的芽是裸芽,外面无鳞片,为肉质的苞片所包裹。每一苞片的腋部均有一个副芽,因而又构成为复芽。当芽抽生后死亡或人工抹除后,能刺激复芽中的其他芽再萌发。在10℃以上开始萌发抽枝,枝梢停长后顶芽自行脱落,形成自剪。枝梢上部的芽具顶端优势,当枝梢短截或折断时,能刺激侧芽和处于休眠状态的隐芽抽发。叶芽和花芽在形态上难于区别,叶芽抽发成营养枝,花芽是由叶芽原始体在一定条件下发育转变而成。

围绕枝条呈螺旋状排列,除枳为三出掌状复叶外,均是单身复叶,具羽状网脉。叶身与叶柄连接处具节。叶柄两侧有翼叶,翼叶大小因种类、品种而异。小叶和叶柄之间,叶柄和枝条之间都有脱离区,叶片脱落通常在叶柄基部的脱落区处。叶表面具角质层,布满油胞,有特殊香味;叶背和叶面均密布气孔,尤以橙类最多。除少数种类幼叶呈紫色外,均为绿色,一般寿命为1.5~3年,结果枝的叶片寿命为15个月左右。

除枸橼、柠檬等为紫红色外,均为白色。单花或具花序。因具有明显的花冠、浓郁的香气,大量的花粉和花蜜而属典型的虫媒花。萼片3~5裂,花瓣多为5,与萼片互生,革质,很厚;雄蕊20~60,花白色。雌蕊常先于雄蕊成熟,在花瓣开放前5~7天即具受精能力;花药有2个纵裂的室,多在花开放后半小时到2天内开裂散出花粉;正常的花粉呈鲜黄色,授粉后花粉管通过花柱从珠孔进入胚囊,1个雄配子与卵结合成合子胚,另1个同2个极核结合发育成三倍体的胚乳;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授粉后5~7天完成受精。子房3~18室,每室有还珠若干。

果实

由子房发育而成。果实连接果柄部分叫果蒂,与蒂部相对的一端称为脐部,又称为果顶。果顶常有花柱脱落后的柱痕。有的品种果顶有圆形印圈,称为印环。果实由果皮和果肉组成。果皮包括外果皮和中果皮。外果皮又称色素层,布满油泡。中果皮称作白皮层或海绵层;也有少数品种为红色(如柚的一些品系)或淡黄色(如红橘)。色素层由子房外壁细胞发育而成,白皮层由子房中壁发育而成。柑橘的果肉相当于果实的内果皮,由瓤囊、汁泡(或称沙囊)和果心组成。瓤囊由心皮发育而成,汁泡由心室内壁细胞凸起发育而成。汁胞为柑橘果实最重要的食用部分。除少数品种自交不亲和外,一般可自花授粉结实,大多数品种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单性结实能力。种子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成,形状、大小、色泽因品种而异;按一粒种子中所含胚数的多少分为单胚型、多胚型和单胚多胚混合型。胚由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组成,被两层种皮包围着,外种皮坚韧而带革质,内种皮为膜质。发芽时子叶是留在土中(大翼橙除外),在25~28℃条件下发芽最快。

柑橘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雨林地区,性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很敏感。祖度是影响柑橘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绝对最低温度的高低常成为栽培成败的关键。柑橘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9℃,低于13℃和高于37℃时都会停止生长。商品生产地区要求年平均温度高于15℃,一月平均气温5℃以上,大部分柑橘品种在-5℃以下低温或冬季气温骤然下降时,容易发生冻害。

柑橘的生长季节长,水分对抽梢和果实生长关系极大,均衡供水最有利于生育,但春夏雨水过多常致授粉不良或积水烂根。柑橘是耐阴性较强的植物,其最适光照度为1.2万~2万勒克斯(lx),光饱和点为3万~4万勒克斯(lx)。日照不足时,着果率低,果实小,着色差,含糖少,枝梢易枯死。花期和幼果期缺乏光照,常加剧生理落果,造成严重减产。夏季强光照易灼伤果实,对枝叶稀少的温州蜜柑尤甚。柑橘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pH5.0~8.5的范围内都能生长,但以pH5.5~6.5最适宜,在偏碱的土壤中栽培易出现缺素褪绿症,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尤以枳砧更敏感。在土壤深厚、质地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壤土、粘壤土中,根系发育好,树势强,产量高。在粘重土中,通气性和排水性均差,根系生长不良,树势弱,产量低。

主要种类

柑橘属包括大部分栽培的柑橘类,在植物分类或果品分类上,意见分歧:日本田中长三郎(Tanaka,T.)认为全世界共有159种(小种分类);美国施文格(Swingle,W.T.1943)认为共有16种(大种分类);中国曾勉(1960)主张把柑橘属(Citrus)分为5个属,即大翼橙属(Papeda)、枸橼属(Citrus)、柚属(Ce-phaiocitrus)、橙属(Aurantium)及柑橘属(Sino-citrus Tseng),把柑橘属再分为柑亚属(Macroacru-men Tseng)、橘亚属(Microacrum Tseng)、香橙亚属(Osmocitrus Tseng)和金橘亚属(Pseudofortune-na Tseng)。

柑橘属在经济栽培上具有主要地位的种如下(采用大种命名法):①枸橼(Citrus medical.)。又名香橼。原产中国,在南方各主要柑橘产区,均有栽培。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开张。叶大、厚、长椭圆形,两端圆,柄上无翼叶,且无节。花为总状花序,簇生于叶腋,花瓣外侧淡紫色,四季开花。果实长椭圆形,表面粗糙而有肋纹,先端有乳状突起,熟时呈柠檬黄色,皮厚而具芳香;肉酸而苦。种子小,子叶白色,单胚。尚有一变种名佛手(C.medica var.sarcodactylis(Noat)Swingle),果实先端开裂,分散成指状或卷曲成拳状。多次开花。产广东肇庆市,浙江金华,苏州一带。②6846檬(Citrus limonia Osbeck)。又名广东柠檬、楠檬。也有认为是柠檬和柑或橘的自然杂交种。原产中国华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福建、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有少量栽种;印度次大陆、印度支那、南洋一带也有栽种。有两个品种:红6846檬,果肉与果皮橙红色;白6846檬,果肉果皮浅黄色。③柠檬(Citrus limon(L.)Burm.f.)。原产地未明确,中国四川、台湾栽培较多。意大利的西西里、希腊、西班牙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等为主要产区。含柠檬酸3~7%,维生素C丰富,耐贮藏。④绿檬(Citrus aurantifolia(Chrism.)Swingle)。又名莱檬。原产印度尼西亚。中国只在云南、台湾、广西有零星栽种。中南美洲尤以墨西哥栽种较多,美国有少量栽种。成熟期最早,5月至6月即可采收。广东四季开花,但以冬、春最多。果小、球形,有小乳头状突起,皮薄、青绿色,不耐寒,易感梢枯病。有甜绿檬和酸绿檬两类型。主要品种有墨西哥绿檬,果小;Tahitic,果较大,适宜高温湿润;Bears,适冷凉干燥。⑤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为世界上经济价值最大、栽培面积最多的柑橘类果树。耐寒性较弱,栽培地域仍受到一定限制。从气候适应性而论,有的只适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太平洋气候型),也有两种气候都适应的,在品种区域化上应加以注意。从果实性状特点可分为普通甜橙、脐橙、血橙与糖橙。⑥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原产中国。浙江、福建、江苏、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广东均有分布。现已遍布世界各柑橘产区。性状与甜橙相似。叶柄较长,叶翼较大,萼片有毛,果皮粗厚。酸橙品种颇多,重要的有:中国浙江黄岩的构头橙(耐寒又耐盐碱),浙江、福建、江苏等省栽培的代代(花香气特浓),四川綦江的川东枳壳(酸橙),湖南的酸橙(果作药材);意大利栽培的巴甘檬(Berga-mot)(酸橙与来檬的杂交种),西班牙Seville酸橙,日本夏橙(酸橙与柚的天然杂交种)等。⑦柚(Citrus grandis(L.)Osbeck)。又名文旦、抛。是热带亚热带的驰名果品。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浙江、台湾、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省(自治区)均有栽种。泰国和印尼的柚也很驰名。亚洲以外栽种不多。柚树冠高大。叶花果均大,嫩梢、新叶、幼果均有茸毛,为其特点。柚的品种较多,果实大小、果形、品质或成熟期等差异较大。较出名的品种,有广东和广西的沙田柚,福建坪山柚和文旦柚、琯溪蜜柚和渡尾蜜柚等。化州橘红是柚的一个杂种,广东化州特产,广东高州和广西合浦等地也有栽培。叶片嫩枝、花瓣及果皮被茸毛,药用以茸毛浓密者为优。⑧葡萄柚(Citrus para-disii Macf.)。性状与柚相似,但树冠较矮小,枝梢较纤细披垂,叶较小。新梢、新叶、幼果均无茸毛。果常成穗状似葡萄果穗故名。品种较少,主要有:白肉无核马叙(Marsh Seedless)、红玉(Ruby)、汤姆逊(Thompson)、邓肯(Duncan)、星红玉(Star Ruby)。⑨红河橙(Citrus hongheensis Y.L.D.L.)。在云南红河发现的大翼橙的一个新种。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山地。乔木。单身复叶,叶翼特长,一般为12.5厘米,最长达18厘米,为叶身长度的2~3倍。总状花序,偶有单花;花蕾紫色,萼片边缘和表面均被毛。花白色,花径3~3.5厘米,花丝分离,花柱细长,与子房连接处无关节。果大,横径11~12厘米,心室10~13,皮厚1.5~1.9厘米。种子大,单胚。此外云南还有大翼厚皮橙(Citrus macioptera var.kerrii Swingle)系美拉尼亚大翼橙(Citrus macropter Montr.)的一个变种,叶大,翼叶与叶身等长或略短。⑩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灌木状小乔木,枝有尖刺。叶狭长,一般长为宽的4~6倍。叶翼大,与叶身等长或过之。果色黄,扁圆形、圆球形或梨形,先端呈盘状突起,果面较粗糙,沙囊不发达,几全为种子所占据。果作药用。湖北的宜昌、兴山,四川的江津、合川、岳池、綦江、南充、奉节,湖南的怀化、辰溪及云贵高原等地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均有野生。耐瘠瘦,极耐阴、耐寒,能耐-15℃低温。⑾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e)。分为柑类(见柑)与橘类(见橘),两者植物性状大致相似,其共同特点是果皮宽松易剥,囊瓣易分离,故又称宽皮柑橘。是中国柑橘类中最重要的树种,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柑橘类。耐寒、耐旱、耐热性比橙类强,故在世界分布地域较广,经济价值高。中国是柑和橘的发源中心,野生类型和栽培品种极为丰富。柑较著名的品种有温州蜜柑和蕉柑。橘类较著名品种有椪柑、浙江本地早、南丰蜜橘、红橘以及广东茶枝柑等。

金柑属

主要栽培品种有:①罗浮(Fortunella margarita(Lour.)Swingle)。又名金枣、牛奶金柑。②圆金柑(F.japonica(Thunb.)Swingle)。又名罗汶、金橘。③金弹(F.crassifolia Swingle)。中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等省(自治区)栽培较多。其共同特征为灌木状小乔木,枝密叶小,翼叶不明显,叶脉模糊。花小,单生。一年开花结果数次。果小,皮厚而甜,叮食,果肉微酸。耐寒,抗旱,抗病力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

枳属

仅有一种即枳(PoncirustrifoliataRafin)原产中国,性极耐寒,可忍受-15℃的低温,因此是分布界限最北的柑橘果树。北起山东、南至广东都有栽培,以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福建较多。灌木状小乔木,多刺,冬季落叶,三出复叶。花大腋生。果面有茸毛,果肉富粘性,汁胞苦味,不堪食用。种子多,呈三角形,多胚。喜酸性土,抗脚腐病,不耐盐碱。枳有大叶、小叶、大花、小花以及圆形果(光皮)、梨形果(皱皮)等类型和系源。在日本有一变种名飞龙枳(Poncirus trifoliata var.monstrasa(T.Iti)Swingle),树矮叶小,枝刺均弯曲,常作盆栽。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

普遍采用嫁接繁殖。四川、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常用枳作甜橙、宽皮柑橘和金柑等的砧木,矮化,早结果,丰产,耐寒,抗脚腐病,适于酸性土壤栽培。广东等地用红6947檬、酸橘作椪柑、蕉柑、甜橙的砧木,适应性强,红6947檬砧表现早结果、丰产;酸橘砧表现抗风性强、质优。红橘作宽皮柑橘和甜橙的砧木,在四川等地表现树势旺盛,结果稍晚,寿命较长,抗脚腐病。浙江沿海多用构头橙作甜橙和宽皮柑橘的砧木,树冠大,寿命长,耐旱、抗盐碱。柚类常用酸柚作砧木,树冠大,丰产性好。此外尚有用香橙、枳橙、宜昌橙和甜橙等作砧木的。嫁接时期因各地气候而异,凡气温稳定在20~29℃之间均适于嫁接,但大多集中在春秋两季。春季气温回升快而稳定,雨量充沛的地方以单芽切接为主,春季气温不稳定并常有干旱的产区,宜秋季单芽腹接。

建园

山地柑橘园应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拦洪蓄水,修建排水渠道和道路系统,实行深翻改土和加强肥培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水田柑橘宜采用深沟高畦栽植,修建好排灌系统,实行集约化栽培。海涂栽培柑橘应采用开深沟,栽绿肥,深翻深施及补铁等措施,克服因土壤盐碱及地下水位高所带来的困难。在周期性冻害的产区,主要是选择温暖的小气候环境栽培,辅以冬季灌水,树干涂白,培土熏烟,设风障及加强管理等防冻措施。定植时期分春植和秋冬植,在新梢生长前和老熟后均适于栽植。实行计划密植可以早结果、丰产、持续高产。丘陵山地果园栽植甜橙、宽皮柑橘和柠檬,水久树行株距以4米×3米或3米×3米较宜,肥沃的平坦地或缓坡地行株距宜稍宽。

果园管理

幼树期施肥要增加氮肥的施用和次数,重点是各次新梢抽发以前,使之迅速长成健壮树冠。投产后需肥量大增,此时可根据叶片分析结果进行科学施肥,对结果树除适量施用氮肥外,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冬季重施有机肥,夏梢抽生期则要避免使用速效氮肥,春、秋梢萌发期则增施速效肥,并进行合理修剪,均衡供水,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与柑橘树有共生关系的菌根真菌,可改善柑橘植株对磷、铜、锌、锰等元素的吸收,因此引进筛选好的菌根真菌,可以有效地提高植株的营养水平。

为防止大小年结果,于大年的花芽形态分化前1~2个月内,喷1~2次20~50ppm的赤霉素,以抑制花芽分化;在小年抽发夏、秋梢前喷500~600ppm的萘乙酸(NAA),可防新梢抽发,促使春梢充分地着花坐果。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有黄龙病、溃疡病、脚腐病等,对前两种病害主要通过繁育无病菌,消灭传病媒介和加强检疫等措施防治。在各柑橘产区,发生较为普遍的主要虫害是螨、蚧类,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较为有效。

经济价值

柑橘果实色、香、味兼优,鲜食加工俱宜,经济价值很高,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最多、最畅销的水果之一。柑橘不仅富含糖和各种矿物质,尚含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和P最多。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院分析,橘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纤维0.2克,无机盐0.4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3克,维生素C30.70毫克。还含有钙、磷、镁、钠、铁、氯、硅等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果实除鲜食外,可加工成柑橘汁、橘瓣罐头、果酱、果酒、柠檬酸等,加工后的下脚料还可作牲畜饲料。果皮可盐渍、制蜜饯和制陈皮,提制果胶、酒精及维生素A、P。种子富含维生素E,并可榨油和提取蛋白粉。橘皮、橘络、种子和枳实是重要的中药材。果皮、花、叶可提取芳香油,木材可制作家具。

❹ 咸柑桔的制作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柑橘 ,盐,空瓶 一个。

1、柑橘洗干净内谅干水备用;

❺ 种植柑橘项目效益简要分析

一般是在春、秋季种植 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根据我市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市场经济效内益,种植柑容桔应首选“芦柑”和“美国脐橙”两个良种。“芦柑”是闽南主栽品种,列为全国柑桔十大良种之一,是较有出口竞争力的品牌。美国脐橙是早期引进良种,以其果大美观早熟,品质优良而深爱广大消费者欢迎,是市场畅消的柑桔良种,经济效益较好。

❻ 我国柑橘产业的特点是什么正确的选择品种太重要

中国柑橘产业现状如何?中国柑橘产业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严正专业的分析。柑橘优缺点及前景可能需要市场考验,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未来的品种到底怎么样、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差的将会更加精确。

一、我国柑橘产业现状

⑴产量

我国柑橘产量、面积已居世界第一(全世界4个柑橘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生产的)。我们国家去年柑橘产量是三千六百多万吨,人均消费量约50斤,所以已经接近饱和。

⑵流通

近年来随着生产、流通环节中标准化程度逐渐完善提高,整个环节打通了。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尤其在2000年农业部做了一个优势产业链规划,在我国列了一些优势区域,有哪些地方适合比如华北脐橙,哪些地方适合温州蜜柑。经过10多年的发展,比如广西、湘南,生产脐橙、沃柑、杂柑、砂糖橘等都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这就是当时农业部做了一个前瞻式的规划最好的体现。

⑶新现象

柑橘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区域性品牌。互联网电商、新兴媒体等拓展了柑橘营销渠道。

二、我国柑桔品种分布及结构特点

柑橘优势区域规划对品种布局具有重要影响。果园在哪个地方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不同地区生态自然条件、栽培历史导致我国适栽品种多样化。我国的生态气候比较复杂,不同地方也要选择品种,建议做一些小规模的趋势品种,不要盲目的大规模的发展。现在有个很恐怖的事情是听说沃柑很好,所以到处都在种,其实很多地方不太适合种砂糖、沃柑,所以当时市场拦不住,结果可能会吃亏的。

⑴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在江西南丰种的,这里的土壤、气候更适合。如果南丰蜜桔拿到广西柳州,柳城蜜桔的品质也可以的,但是拿到四川总是感觉不太化渣,这就是气候、土壤、日照、降雨等对品质的影响。

⑵宽皮柑橘

我国的宽皮柑橘还是大头,气候、栽培历史等原因,目前我国是宽皮柑橘的原产中心,历史上宽皮柑橘的种类比较多,对栽培习惯的认识比较充分,脐橙、柚子都是一些外来品种。脐橙是从巴西、美国引进,所以这些品种适应性可能更窄一些,需要热量比较高。宽皮柑橘:甜橙:柚:其它类柑橘比例为69:18:11:2。目前宽皮柑橘受市场欢迎,做橙汁的话气候在中线重庆不是很好,重庆是雾都光照不足,冬季低温,所以发展品种不好,固形物也不高,要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⑶中熟品种

90年代中熟品种很多,当时出现卖果难的问题,因为没有电商平台,线下销售、流通渠道也有问题,所以中熟品种出现很大的卖果难问题。早熟和晚熟品种的发展比例加大,现在看来也确实这样,尤其是晚熟柑橘在四川眉山发展比较好。

⑷晚熟品种

广西砂糖橘也是偏晚熟产品,在12月中下旬成熟,正好在春节前后上市,效益比较好,消费量比较大,砂糖橘、杂柑比例上升。适宜于物流加工和储运的宽皮柑橘品种比例在逐步扩大。甜橙、脐橙和纽荷尔虽然比较好吃,但是剥皮不好剥,需要用刀削,包括一些普通的甜橙可能口感也不是太好。甜橙面积受黄龙病缩减。这也是去年果品这么好卖,价格这么高的原因,因为砍了不少树,产量降低。

⑸甜橙品种

甜橙品种主要集中于脐橙、血橙、低酸甜橙、湖南冰糖橙。橙汁消费量在扩大,但种植效益不高,每年从巴西进口的原汁做原料的量比较大,但是橙汁加工成本最重要,它考量的不是品质是成本,所以甜橙在我国做橙汁加工不是太好,因为我国10多年的历程感觉是一个失败的教训。

⑹柚类

柚类稳步发展(首栽品种:沙田柚和?溪蜜柚),品种单一化趋势明显。琯溪蜜柚在福建平和有60万亩,其他地方包括四川彭县,通过不同地方栽植,可能是品种的上市时间更长。

还有品种比较单一的,从分类来看,国内柚类大概有三个类型,沙田柚、琯溪蜜柚还有一个是东南亚这一片,越南、西双版纳、泰国的柚子比较类似,这些柚子品种比较好,但是对热量要求比较高。

柠檬在全国发展面积有限,包括四川安岳柠檬和云南瑞丽柠檬。现在柠檬出现新的病害,黄脉病毒类似于黄龙病的新的病毒,对柠檬产业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冲击。预计未来柠檬的价格将会提高。

三、全产业链对品种的要求

选择的品种一定要好吃、好栽、好管、好卖。

⑴生产者

好种、丰产性强、成本低、品质优、效益突出(沃柑,丰产性好,栽培容易,幼苗2年内可以挂果。春见、大雅都是这种类型,生产力很强,栽培管理很容易。有的品种可能品质最好,但是很难种)。

⑵流通环节

采后能加工储运、销售期长或者淡季销售。温州蜜柑完熟后不好运输。浙江黄岩种的温州蜜柑可以留存到4月,但是4月后储运就有问题,所以只能在当地销售。现在做电商的也考虑果皮硬、外观漂亮、颜色鲜艳来吸引消费者。

⑶消费者

品质优、外观美、多样化,3、4月水果淡季,这时有新鲜水果上市效果就比较好。果皮硬、外观好看能吸引消费者。

⑷特殊生态气候、设施栽培环境下对品种的要求

采用设施栽培,在设施大棚里栽培可能要求对花期的控制和后期果实正确的管理,包括水分的管理都有一系列的要求,比如温州蜜柑需要加温以提早开花。

四、柑橘品种研发现状

我国对品种登记开放后,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

❼ 柑橘产业链条怎么划呀,上下游分别有哪些产业,有知道的朋友帮一下忙哈,万分感谢!~

上游产业包括种业,化肥,农药
下游产业包括运输,销售,罐头,果脯一些成果的加工等

❽ 柑橘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2008年秋,柑橘生产上出现了一个影响全国的“蛆柑事件”。一时间,“蛆柑”的影响铺天盖地。原来仅仅局限在四川广元等局部地点的“蛆柑”一下子成了“变形妖魔”,影响到全国各地。出现了“上海铁路局组织职工吃爱心柑橘”“某大学生用柑橘交学费”“柑橘大量积压”“某著名柑橘产区橘农大量倾倒柑橘路边”等报道。事后,有关权威媒体报道,全国的橘农因此遭受了199亿人民币的损失。

分析这个事件,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1)事件的真伪

蛆柑的真伪是影响人们对柑橘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生产者来看,在柑橘不好卖的时候,不是针对市场问题进行宣传,而是被动降价。从消费者看,质量好就不需要降价,产品降价就肯定质量不好。这样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形成了误导。这样的误判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就是在2008年,某高校的一位老师在判断某柑橘生产者的柑橘没有问题,且特别优良时,不仅自己买了不少,还给每个跟着他实习的学生发柑橘,每个人5千克。10个人发了50千克。咋一看,老师好大方。细细分析起来,当时的柑橘1元钱2千克,5千克柑橘才用去2.5元,25元钱就把10个学生满足了(图51、图52、图53)。

图54被砍掉的柑橘树

(3)消费者的对策

作为一个消费者,也应该有一个明白消费的心理,不能够跟风,更不能推波助澜。要知道“谷贱坑农”的道理。如果把供我们吃喝的农民害了,最后还是会伤害到我们自己。因为“唇亡齿寒”。消费者是依靠农民生产的低价农产品而生存的。如果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价格提高,就会只有一部分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另一部分人就会饿肚子。爱护农民、保护农民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就在2008年,一位高校的老师就采取了独特的方法。一方面,他只用25元人民币买了50千克柑橘送给学生,使更多的弟子分享了农民的劳动成果,也扩大了消费;另一方面,也用行动支持了橘农,减少了橘农的积压。如果我们每个消费者都能够像这位老师一样,理性对待农产品,理性对待农民,那么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媒体的宣传都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消费取向。

阅读全文

与柑橘全产业链建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