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关于一个镇产业发展的变化

关于一个镇产业发展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12-27 04:17:37

❶ 特色小镇对城市的产业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解决当前我国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推动我国城镇发展方式转变,践行新型城镇化道路。

1、从专业化需求出发,增强城市创业创新能力。
特色小镇在发展中,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很好地解决了政府不专业的问题。

2、降低开发尺度,实现小镇、人口和环境的有机融合。
我国传统以新城新区为主的城市空间扩张模式,使城市居民缺乏归属感和体验感。

3、创新运营模式,提高城市、产业与人口的紧密度。
特色小镇注重发挥当地企业、居民、村(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小镇的规划建设,使各类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成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主体,实现小镇发展主体多元化。

4、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成本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发展成本越低,则竞争力越强。随着经济增长乏力的延续,在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以后,一些地方对维护城市运营的投入压力在增加。

❷ 长荡镇的产业发展

2008年12月为止,长荡镇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有5 家,专业协会经民政部门登记有2家。入社入会的会员4930人,辐射14个行政村97个村民小组,4185个农户,注册资金535万元,种植面积55380亩,养殖21060头(只),上半年合作社产值达3925万元。
入社入会的社员比一般农户增收1410元。显现出“四最”的特点。一是能最大发挥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如种植棉花、大白菜、蘑菇、蔬菜、甜玉米、养殖獭兔、毛兔、生猪、肉羊、蛋鸡等。不仅丰富了菜蓝子市场,同时加快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步伐。二是能最大发挥社会闲散资金的利用率。全县合作组织注册资金335万元,发展种、养、加工生产,推动了产业经营和规模经营,带动了社会总产值的增长。三是能最充分解决冬闲和老少劳力的作用,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养兔协会,吸收的家庭妇女和55-65周岁的劳力达4500个,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四是能最佳整合劳力、技术、资金、资源,解决的分户分散经营办不到的事情。尤其通过土地合理有偿的流转,不仅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而且有效地抑制土地撂荒现象。
长荡镇经过多年的发展,至2006年西湖村共打建温棚800座、1300亩,全部都种植了韭菜,辐射带动周边村,18个村民小组、2600户农户,5300人从事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长荡镇共打建日光温室1236座、 1680亩。在长荡镇韭菜协会的带动下,韭菜基地日光温室棚均效益达到了6000元以上,亩均效益达到万元以上。由于产品品质优良无公害,深受市场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和服务体系,加上显著的经济效益,从成立起出现了农户扩大种植经营规模、自发打建温棚的热潮。仅2007年甲候村农户就自发打建温棚118座,带动全镇新打建温棚168座,极大的推动了韭菜产业的发展。

❸ 万春镇的产业发展

万春镇当地农户形成了种植花卉苗木的习惯,但多以自家的土地分散种植、分散经营,属于回传统农业的经营答方式。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万春镇抓住参与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博会的契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依托花博会搭建的要素平台,扩大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本地企业,推动传统的一家一户花卉苗木种植,向园区化、设施化、集群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镇实现花木销售收入4.2亿元,比2004年增长136.8%。 建立社区服务机构,对城市规划区所在的五里、七里两个建制村撤并后成立了春江路社区,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网络,按照“物业共管、文明共建、环境共享”的原则健全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了村(社区)企合一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两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的作用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由社区对居民提供教育、宣传、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公共服务,切实提高村民的素质,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由社区实体组建物业管理队伍,将工作人员送入置信学校进行专业培训,承担小区内物业等相关日常管理工作,前两年的管理费用由政府转移支付,后期管理费用由社区集体支付。

❹ 蒋集镇的产业发展

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走以特色产业开发为支撑的小城镇建设发展之路。开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在高效种植上,抓住蔬菜生产、大麻种植两个重点,尤其是在以蒋集萝卜为代表的蔬菜产业上,集中精力,强力开发。专门申请了“嫩头青”品牌,组建了蔬菜公司,成立了蔬菜生产协会。2001年萝卜亩均增收800元右右,镇蔬菜面积扩大到8000亩,其中蒋集萝卜面积近5000亩。积极推广冬暖式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已在秦楼村建立了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取得了较好收益。大麻是蒋集特色产业,因其优质品质,号称“蒋麻”,种植历史悠久,全镇种植面积达5000亩,大麻脱胶厂为产业开发提供了新的支撑。注重向规模要效益,发展特色养殖,坚持走“公司+农户”的路子,固始鸡、固始白鹅、长毛兔在全镇已具规模,固始鸡总量已达10万只,挂靠县三高集团在付集村成立了养鸡协会分会。固始白鹅的饲养量达1万只。而且继续坚持水产开发,挖掘资源潜力,全镇5000亩宜渔水面拍租承包,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使城镇建设迅速膨胀,坚持开发一片,建设一片,聚集一片,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吸引镇内外商户来镇兴业,城镇环境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二、三产业的迅速增长。新上投资百万元以上企业三家,投资十万元以上的企业两家。

❺ 阜余镇的产业发展

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四着并举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以培训为抓手,打造一支懂专业技术、会分析研究市场规律的食用菌生产队伍。阜余镇以食用菌协会牵头,请专家讲课,让搞食用菌生产得益者作现身说法。2008年以来,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560名新手接受培训,印发食用菌生产资料10000多份。二是以拓展市场为重点,广开食用菌生产门路。镇委派26名食用菌生产经纪人,通过考察论证,摸准食用菌销售行情,使食用菌的销售从射阳发展到盐城,从苏南发展到江南,食用菌生产队伍60%在苏、浙、沪、粤稳扎稳打,还有一批食用菌生产弄潮人西进河南、陕西、甘肃,同时也有人北上山东、河北、天津等地。据统计,2008年阜余镇食用菌生产已发展到全国的15个省市(区)。三是以市场为风向标,提升食用菌的科技含量。以生产无公害食用菌为追求,实行科学配料,不断提升上市食用菌的品质。在品种上,由原来单一的平菇,发展到金针菇、香菇、鸡腿菇等8个品种,其中有6个品种的小包装贴上注册商标打进所在地超市。四是扩大食用菌生产队伍,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通过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邻,一邻带一亲,一组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方式,扩大食用菌生产的队伍,镇村主动帮助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对象户解决启动资金、土地流转、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

❻ 石桥镇的产业发展

种植结构合理。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是全县粮油生产和畜牧生产重要乡镇之一。经过产业调整,已初步形在“东菜、西茶、南粮、北果,千有万户搞养殖”的产业格局,有工部万亩蔬菜、牛蒡基地,通过和信公司加工直接销往日本,西部形成千亩优质茶园基地、苹果、山楂、板栗等万亩果园基地,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的牛、羊、鹌鹑等特色色养殖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和专业村。工业产品配套。全镇已有企业18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1家,已初步形成食品、机械、建材、饮料、化工、果品、蔬菜加工等近百个系列拳头产品。玛钢责任有限公司除定点为中国轻骑集团、江阴起重机集团、靖江拖拉机集团、连云港旋耕机集团、山东手扶拖拉机厂、山东高密、文登农机厂等用户生产各类配件外,生产高低压线路金具件畅销全国,有的铸件通过山东住销往日、美、韩、新等国家,硅微粉供不应求。
石桥镇历史悠久,镇驻地石桥村每逢阴历二、七为集日,是全区三大农贸场之一,有江苏北大门之称。交通条件便捷。北距山东衮石铁路坪上站15公里。岚山港10公里,青岛机场250公里,南距连云港码头、白塔埠机场和陇海铁路各60公里,“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内公路实现黑色化,每天有上百次班车通往县城、港口、机场和山东等地,镇驻地两横两纵宽各500米,长达3000米的大街全部实现环境美化、路灯亮化、路面有线广播电视塔各一座,程控电话装机容量5000门,电力网络健全,电力充足。

❼ 对乡镇村产业发展有什么想法

乡镇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谈一点浅显的想法与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央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为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乡镇一级,就要立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力促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发展。一要着力完善镇村组织。坚持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着重发挥好党员固定活动日“引导教育党员,参与事务决策,监督事务落实”的作用,建强组织阵地,强化班子建设,将农村致富能人、乡土拔尖人才引导选拔到村级组织中,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着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突出服务主题,从解决农民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在做好服务过程中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全力做好政务服务、农民教育等多项工作,建立制度规范、公开透明的乡镇机关工作运行新机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利用党委学习会议、村组会议等平台,开展“党员素质提升工程”活动,加强对农村有劳动能力党员的培训,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支持农村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结合帮扶行动,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已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村民提供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

❽ 下马塘镇的产业发展

位于沈丹铁路本溪市境内的下马塘镇,过去曾以“三小”出名。一是 镇小。人口不多,又多居住在七沟八岔里;二是经济实力小。人多地少,以采矿为主的工业又多是手工操作,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三是名气小。连许多本溪人也很难说清其区域位置。“三小”的结果就是一个“穷”字,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市属于“第三世界”,乡财政更是捉襟见肘。下马塘镇有丰富的“三石”资源,即铁矿石、方解石、石灰石,又有紧靠铁道线的交通运输优势,不该穷到这个份儿上。问题的症结就出在没有很好地利用矿产资源这棵摇钱树。下马塘镇接受了“有水快流”的观念,也深信“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不许别人伸手,镇里把采矿作为百姓发家致富的途径,组织男女老少齐上阵,大打“矿山之仗”。牛车运矿、碾子碎矿,五花八门,一切原始手段都用上了。虽然场面很壮观,也耗尽了人力物力,但最终也只是弄了个热热闹闹的场面,经济效益却不甚理想。2005年末,省政府将南芬区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区里又将下马塘镇确定为“生态工业区”,不仅为镇里送来了许多优惠政策,同时也送来了改革传统发展方式、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那时起,下马塘镇打消了单靠自己干的念头,按采矿规律办事,竖起了开门办矿的旗帜,改善投资环境,大张旗鼓地实施招商引资。到下马塘镇已有4户投资5000万元以上、与“三石”有关的项目建成投产。2008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亿元,实现税金3500万元,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65%和93%,而且还有十余户投资超亿元或近亿元的项目已开工建设。
变“小开采”为“大开发”
即使是开门办矿,下马塘镇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开始时,为了吸引资金,他们不惜将大矿源分割切块,以迎合那些资金较少的投资者。其结果是大矿源被“五马分尸”,满山遍野挖窟窿,小场小矿办了不少,但对发展经济并没起多大的支撑作用,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从去年初开始,他们转变了资源利用的指导思想,以投资额度和资源情况为标尺,变“小开采”为“大开发”,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到矿产资源开发上来。为此镇里还设置了“四不引”的门槛,即投资额不足500万元的矿产项目不引;环保不配套或不坚持“三同时”的项目不引;只生产矿石、没精深加工的项目不引;对于整体大矿源,不达设计标准的项目不引,以此来确保大矿源的完整性和利用率。“四不引”挡住的只是那些投机者,反而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腾出了投资空间。太平山方解石开采,一度出现过几十家小石场、小作坊。镇里先是引进沈阳客商投资5500万元,建起了一座方解石深加工企业,接着又引进福建晋江客商投资1亿元,上马了一座大型石料厂。这使得那些小石场、小作坊再无容身之所,自消自灭了。早已被矿贩子盯得眼热的石灰石资源,主体矿源如今已被镇里卖给沈阳一户大客商,他们将投资5亿元建一座现代化工厂。下马塘镇用“大开发”取代“小开采”,真是受益多多。首先是有利于资源的“吃干榨净”、充分利用;其次是生产过程中有能力配套成龙,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集群优势;再次是有利于生产中对环境的保护及生产后的生态恢复。“弃小爱大”已经成为下马塘镇矿业发展的一条准则。
变“卖矿石”为“卖产品”
如果今天再说下马塘镇名气小,那就有失公允了。下马塘镇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均设有联络处,为的就是承接铸造产业的转移;在清华大学建有研究室,就是要研究和拓宽方解石产品的深度开发空间。这气魄,在乡镇一级政府还真是不多见。下马塘镇年产40万吨铁精粉如今不落地就进入了深加工程序。先期落户这里的兴盛铸业公司,上半年已实现铸造产值3.2亿元、税金1200万元,均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公司正在建设的三期工程将于明年竣工投产,到时年产值可实现15亿元。2008年投资8000多万元成立的聚鑫达公司,采用先进的中频炉技术,专门生产精密铸件,可全部消化本公司年产的20万吨铁精粉,年产值可达2.2亿元。铸造产业已经成为下马塘镇首屈一指的支柱产业。在清华大学设有研究室的本溪非金属矿业公司,是辽宁省最大的方解石深加工民营企业,年产高级石粉、塑料母粒等产品20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下马塘镇正与清华大学联合攻关,着手研发高级新闻纸、PC塑管等新产品,不断拉长方解石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❾ 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如何写

镇产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引导农业商业化,加速我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2011-2020年全镇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全镇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大力度、全方位扶持龙威、阳光等面粉加工企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坚持多思路、多渠道培养发展商贸流通业、文化旅游业、生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全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通过产业布局的引导调整,实现全镇粮食稳定增产,全镇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业增加值持续增长,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旅游、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建立分工恰当、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谐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主要指标:至2020年,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比40%,全镇粮食稳定增产,全镇农产品商品率达提高,农业增加值持续增长,其中粮食、畜禽、蔬菜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50%、30%、20%;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商贸流通、旅游等服务业占比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
二、产业总体布局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1、商贸流通业:我镇是河南进入河北的南大门,漳河生态园区规划建设高速路入口,我镇借此可在两小时内到达郑州、石家庄,同时经此可转兰青线到达山西、陕西,向东可到山东。经讲岳线往东可达山西,四省通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发达,可借107国道、京广线、京珠高速、中华路、讲岳线为依托,争取在五到十年时间内在讲武城车站至漳河生态园区之间形成仓储物流企业群。
2、文化旅游业:我镇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打造以前港天子冢、刘庄兰陵王、北朝墓文化、漳河生态园三国影视城为依托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3、面粉加工业:讲武城镇是农业大镇,粮食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在我镇辖区内有龙威面业、阳光面业等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年加工面粉均在10万吨以上。另有许多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可引导这些企业拉长产业加工链,向深加工发展,增加产值。
4、畜牧养殖业:目前讲武城镇辖区内有养猪场十多个,养牛场3个,养鸡场十多个,主要是高录、大冢营、朝冠、西陈、北白道几个村。努力促使我镇养殖企业扩规上档。
5、粮食种植业:我镇是农业大镇,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粮食种植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东的村庄。我镇要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6蔬菜种植业:我镇紧邻古邺蔬菜批发市场,种植蔬菜的村主要是三高录、小寨、东、西陈南、北白道。目前有李明生育苗基地等具有规模的瓜果、大棚蔬菜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争取在五到十年时间内建成省级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7、生态旅游业:又指观光农业,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具有保护环境、生态美化环境和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是将农村的空间和农产品等农业资源作为观光资源加以开发和充分利用,以期产生除农业生产之外新价值、与观光相适应的一种农业形态,具有观光、采摘、休闲、教育等功能,能提供相应观光服务设施的单位,包括观光、采摘、垂钓等。结合漳河生态园得相关规划,在我镇民有北干渠以南大力培育出具有我镇特色的生态旅游业。
镇人民政府
二〇 年 月 日

阅读全文

与关于一个镇产业发展的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