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都的经济产业支柱是什么
成都的经济来产业是电子信自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
政府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
成都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占重庆的69%、75%、84%,而增速还分别低3个、3.5个、1.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差距仍在扩大。
成都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目前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旅游业等取得巨大成就。
成都是中国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人数上1000人的有回族、藏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十个民族。
《2016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成都进入全球城市百强,排名仅次于北上广深;《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以98.97的高分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
Ⅱ 成都主要以什么产业为主
成都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星一线城市,其主要产业
旅游业:旅游景区
IT业:因特尔
医药产业:地奥、康弘等
白酒产业:水井坊、全兴大曲
Ⅲ 四川省是如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
一、四川简介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省会成都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二、发挥特色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四川将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成为特色农业,比如四川苍溪县瞄准“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这一金字招牌,多措并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并将这一产业进行深加工,发展了猕猴桃罐头、饮料、走出了‘大园区+小庭院’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在各级政府努力下,四川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天府之国”会更加繁荣!
Ⅳ 成都的主要几个产业
2006年提出来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其实主要还是服务业
Ⅳ 成都加快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是哪些
成都要大力扶持,加快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
Ⅵ 成都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啊
可能是服务业吧,因为成都的娱乐休闲性太强了!呵呵!
Ⅶ 成都八大支柱产业有哪些
哪有什么八大,现在是全国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名字叫房地产,生产的产品叫房奴。
就一大
Ⅷ 四川成都特色有什么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490.8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少数民族。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
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世居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洛带古镇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入的粤、赣、闽客家人后裔,他们至今仍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着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较好保留了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约有70万人会讲客家话。
语言文化:
四川话是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渝话(成渝片)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
走人户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肉、点心、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春倌说春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
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拜把子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和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
学三年跟三年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
川剧文化: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Ⅸ 成都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数字娱乐产业、第三产业:经济金融产业、旅游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
截至2018年,成都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出口总额2746.9亿元,增长33.0%;进口总额2236.3亿元,增长19.2%。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231.9亿元,增长32.1%。
截至2018年,成都市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94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87个。实际利用外资5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85家,驻蓉外国领事机构17个 。
(9)成都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扩展阅读:
科学技术
2018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071.5亿元。新建成创新创业载体36家,面积51万平方米。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5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29项。
完成科技攻关935项、成果推广495项,完成火炬计划491项。全年共申请专利107801件,其中发明43013件,实用新型47891件。专利授权57370件,其中发明8304件,实用新型32885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比上年增长15.8%。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在蓉普通高校64所,在校学生91.3万人,研究生9.9万人,专任教师5.2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6所,在校学生19.9万人,专任教师9453人;普通中学校609所,在校学生60.0万人,专任教师5.2万人;普通小学校590所,在校学生99.2万人,专任教师5.4万人;幼儿园2528所,在园幼儿56.5万人,专任教师3.9万人。
Ⅹ 成都市的经济主导产业是什么
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航空航天)、食品(含烟草)、医药、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六大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