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指出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在现实中有哪些表现
1、领域不平衡是指经济领域的发展一马当先、奇迹频现,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虽稳步推进,但与经济领域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至于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差距可能更大一些。
3、区域不平衡主要是指东中西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甚至城市内部、发达地区内部、一些农村内部也存在不平衡现象。
3、群体不平衡主要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差距,建立在良性橄榄型社会结构上的财富公平正义分配格局有待形成。
4、此外,具体到各个领域内部也存在很大不平衡。比如,经济领域中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发展不平衡,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发展不平衡,大企业与小微企业的发展不平衡,等等。
5、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尚不丰富、发展程度尚不够高、发展态势尚不够稳固。这种不充分体现在发展的方方面面,处于发展不平衡低端的那部分固然属于发展不充分,而处于发展不平衡高端的那部分也存在着发展不充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科学内涵,对于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❷ 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哪些
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是以创新形成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带动新需求,另一方面是让市场及时出清,通过杜绝低俗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淘汰过剩供给、清理僵尸供给、盘活呆滞供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简而言之,就是“良币驱逐劣币”。
(一)杜绝低俗供给
杜绝低俗供给,首先要警惕封建落后文化的“沉渣泛起”,警惕自身成为西方文化糟粕的俘虏;其次要从本质上解决低俗产品和服务,在受众层面提高大众审美水平,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则要培育德艺双馨的创作者,对于管理者而言则要掌握负面清单,画出市场红线。杜绝低俗供给,首先要提高文化审美层次,使广大人民能够自觉拒斥那种以丑态“愚乐”观众、以病态刺激观众、以媚态迎合观众的低俗娱乐。其次应建立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为市场经营划出清晰的“红线”和“底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建立惩戒机制约束低俗供给。
(二)减少低端供给
当前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端存在的显著问题,一是中低端产品生产过剩,企业产品积压;二是高质量、高科技产品需求增加,却生产不足。减少低端供给首先应当通过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横纵联合,创新文化业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全产业链的大文化发展格局。此外,还应通过强化产业融合度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黏度,延长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提高文化附加值、提升文化领域供给水平。
(三)淘汰过剩供给
要化解文化产业的过剩产能,一方面要分类、分级、分步进行分别处置,另一方面需要在处理方法上运用创新,把工作重点放在消除体制性过剩和绝对性过剩、化解结构性过剩、力避周期性过剩上。一是以创新能力消化和吸收收过剩供给,不断提升文化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通过创新带动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和布局结构的优化,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以新增优势文化产品和服务挤出过剩供给,强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新的有效供给带动新需求。三是以创新政策打通供需通道消化过剩供给,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四)清理僵尸供给
“僵尸供给”来自于“僵尸企业”。清理僵尸供给应当从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上寻找对策。一方面要通过横向和纵向整合,打造“文化航母”;另一方面要促进民营企业、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蓄动能。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企业转型升级。适应共享经济、长尾经济、零成本经济模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纵向上下游并购打通链条,生产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五)盘活呆滞供给
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形成了不少呆滞供给、呆滞资产。可以通过梳理、分类对呆滞供给的进行盘活,制定专门方案处理。一是要减少新增呆滞供给。建立文化领域负面清单制度,更新限制类新建项目和淘汰类项目,提高社会资金形成和配置效率。二是盘活存量呆滞供给。在确保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前提下,加强文化资源梳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