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韩建交以来,山东和韩国的进出口贸易,韩国的投资转移
近几年,随着中韩两国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在持续增长。从1999年前的每年不到100亿美元,扩大到2000年后的100多亿美元,2003年一举突破200亿美元,达230亿美元,2004年1-11月又突破300亿美元,再创新高达318.4亿美元,韩国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
根据韩国的统计,自2003年起,中国已经成为韩国仅次于美国的最大贸易顺差国。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加的原因在于:
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韩国的进口大大增加,而对韩国的出口增长则赶不上进口的增长,如1-11月对韩国出口增长40.4%,而进口在去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6.6%;
二、 韩国企业只注重向中国出口,而对从中国进口却不积极,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很多都是韩国市场所需要的,也会受到韩国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在对韩国出口时遇到很多困难,既有关税方面的原因,也有非关税的人为限制等,很难进入韩国市场与消费者见面。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但是与某些国家贸易逆差的形成始终是影响双方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目前中韩贸易中的制成品比率已经逐年增加,这些产品比原材料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中国在调整出口配比,扩大出口的同时,也需要韩国方面积极配合,注重进口,实现互补的均衡发展。
后记
有位兄台的乡亲在韩国打工做手机外壳,由此产生感慨,中国人在外国打工,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到中国赚中国人的钱,不如中国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生产,满足内需的同时还可以外贸出口,劳动人民也少了飘洋过海的奔波之苦。
对于这位兄台的观点我非常赞成,不过,从韩国企业近年来在中国的操作看,基本都是直接投资,根据中国商务部2004年1-10月的全国引进外资的统计,中国从韩国企业引进的直接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达58.7亿美元,居各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之首。分别高于迄今为止对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日本的47.2亿美元、美国的37亿美元的水平。
而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选择的条件首先是节约成本和服务好的工业园地,其次是建立了流通和销售网络,三是容易获得劳动力的省份。
这样看来,情形就非常清楚了,韩国人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有效地利用了中国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消化能力,“肥水不流外人田”,在中国的农民用汗水种出玉米发往韩国的时候,韩国人在中国用科技开田种地,运“粮”回家。
当我们的人民看着韩国的电视,聊着韩国的电影,吃着韩国的食品,穿着韩国的时装,唱着韩国的歌曲,听着韩国的音响和MP3,开着韩国车的时候,中国的高附加值商品却在艰难地叩着韩国的国门。++
Ⅱ 过去二十年的中韩贸易对比分析~~急求
1993-1999年,韩国服务贸易总额略高于中国,但相差不多。1999年以后中国服务贸易发版展迅速,总额权超过韩国,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是韩国的1.54倍。1993-2005年中韩两国在服务贸易上均表现为逆差,但可以看出韩国的贸易逆差远小于中国。1993年韩国服务贸易逆差是中国的3.9倍,而到了2003年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却是韩国的1.11倍,2005年韩国逆差明显加大,为中国逆差的1.53倍。1993-2005年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表现为韩国高于中国。1993年韩国为14.08%,中国为10.33%到了2005年韩国为18.6%,中国为11.7%。
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的速度快于韩国,所以中国在服务贸易总量上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中国要想在未来的世界贸易中取得突破,必须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提高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
Ⅲ 中韩建交以来,我国一直逆差,近年来双方合作加强,想问问专业认识,中韩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出现了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工程、产业合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局面。中韩贸易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步子较大,呈现出全面、深入发展的态势。随着中韩双边贸易的迅猛发展,贸易结构中不平衡问题日渐突出。近年来,中方出现较大逆差,且逆差额呈持续扩大趋势。一、中韩贸易逆差趋势初步分析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对韩国自1992年出现贸易逆差,当年为2.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额,占当年双边贸易额的4.4%,2000年中国对韩国逆差为119.1亿美元,占同期双边贸易额的34.5%,2005年中国对韩国逆差为417.1亿美元,占同期双边贸易额的37.2%,可以看出从1992年到2005年中韩贸易逆差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从1992到2005年底,中国贸易逆差13年间竟然激增了191倍,累计达到了173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期的对韩累计出口额。与中国近几年的贸易逆差国别(地区)比较显示,中国对韩国贸易赤字仅低于台湾地区,位次一直列第2位。随着双边贸易额绝对数量的增长,逆差额同步增加,呈明显增大趋势。 二、韩国对外贸易出口与对中国出口量之间的因果检验中韩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起因于韩国对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从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出口的增长会带动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也会带动出口增长。由此推论,如果韩国对中国出口增长是韩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长的原因,那么,伴随着韩国经济的增长,韩国的出口要增加,那么对中国的出口也随之增长,在韩国从中国进口保持不变或者增长速率小于对中国的出口量时,将会导致中韩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本文把韩国对中国出口与韩国总出口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求证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数据运用1992年到2005年的数据。这里用HDZ表示韩国对中国出口量,HCZ表示韩国对外贸易出口量。经济外交作为外交学的一支,在各国的外交领域逐渐得到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外交更是凸显出其在外交领域中的优势。中韩两国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贸易总额逐渐增长,为两国进行经济外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冷战以后,中韩两国都极力推动本国的经济外交,改善两国的经济环境,达到两国经济的互利双赢。本文在介绍了中韩两国经济外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两国经济外交的外部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两国的贸易不平衡以及美国对两国经济外交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从长远看来,中韩经济外交将会为两国的经济、政治及安全等各领域合作均带来积极影响。研究中韩两国的经济外交将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Ⅳ 中韩贸易逆差数据在哪里找
据韩知识经济部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韩贸易总额为2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占韩国全年贸易专总额的19.77%。其中,属韩对华出口1298.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4.2%;韩自华进口8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占韩国进口总额的16.6%。韩对华顺差457.0亿美元,同比增长1%。我继续保持韩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出口对象国以及进口来源国地位。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j/201201/2012010791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