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貿易中出口商詳細貿易流程
1.客戶詢盤。
2.報價磋商。
3.簽立訂單。
4.下達生產通知。
5. 驗貨。
6.制備基本文件:製作出口合同,出口商業發票,裝箱單等文件。
7.辦理商檢。
(以下是船務流程)
8. 租船訂倉:
9. 安排拖櫃,將貨物運送到貨代倉庫。
10.委託報關。
11. 獲得運輸文件。
12. 准備其他文件:商業發票、FORMA原產地證書或一般原產地證、裝運通知、裝箱單。
13.交單。
13.1.採用L/C收匯的,應在規定的交單時間內,備齊全部單證,並嚴格審單,確保沒有錯誤,才交銀行議付。
13.2.採用T/T收匯的,在取得提單後馬上傳真提單給客人付款,確認收到餘款後再將提單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給客人。
13.3.如果T/T收匯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櫃的,要等收款後再安排拖櫃。拿到提單後可立即寄正本提單給客人。
14.業務登記: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後要及時做登記,包括電腦登記及書面登記,便於以後查詢,統計等。
B. 做外貿出口一般用什麼方式收款
外貿出口一般用的支付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支票
支票(Check)是出票人簽發,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支票可以用於付款和收款。
支票的主要用途還是收款。其特點是價格低廉,通常只需要20元人民幣的托收費用,就可以通過各大主要銀行收取廣告商寄來的支票,其費用通常比電匯低廉的多。
但是使用支票收款也有一些缺點,一是時間周期很長,一張支票從美國寄到中國,再從中國寄回美國,整個周期通常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周期太長。二是中國的支票托收有一定限制,有時候托收支票,銀行會要求用戶提供勞務合同等憑證,有時候還會出現中間行扣費的問題,因此托收應該選取中行或工行等海外網點多的銀行進行托收。
二、信用卡收款(Visa/Master)
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向個人和單位發行的,憑以向特約單位購物、消費和向銀行存取現金,具有消費信用的特製載體卡片,發卡銀行會給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額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額度內先消費、後還款。
信用卡收款有3D和非3D的區別,所謂「3D」是指:VISA、MASTER(3D)3D收匯通道是VISA、MASTER信用卡組織為保護持卡人利益,防止商戶惡意盜卡而設置的信用卡驗證措施,該措施主要在亞洲地區實行。由於VISA、MASTER主要普及國家均為採取強制措施要求注冊,因此在網上的3D驗證系統,雖然大大減少商戶惡意詐騙的可能性,但與此同時也阻礙了大約80%的有效交易。而「非3D」則是不需要辦理3D驗證就能支付的。符合國外使用信用卡習慣。較方便外貿商家收取海外收款,從而提高商務交易效率。所以兩者最大區別在於一個是否辦理了3D驗證。非3D的;不需要做3D認證,刷卡成功率為100%,但風險要比3D的大一點。支付系統做過風險防範,對那種有高不良記錄的信用卡,有自動屏蔽功能,使其不能支付。從而避免客戶利益受損!
三、電匯(T/T)和信用證(L/C)
電匯——Telegraphic Transfer T/T電匯是匯出行應匯款人的申請,拍發加押電報或電傳(Tested Cable/Telex)或者通過SWIFT給國外匯入行,指示其解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一種匯款結算方式。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簡稱L/C),分為光票信用證和跟單信用證。前者如旅行信用證,受益人僅憑匯票或收據就可以獲得付款;後者則規定受益人必須提供一定的貨運單據才能獲得付款。外貿上提的信用證一般都是跟單信用證。
一般費用在匯款金額的3%以上。電匯目前中行、工行、招商、中信等多家銀行都有電匯等方式向國外匯款。以比較常用的中行和工行為例,中行電匯須有確定的收款人國別、地址、名稱和賬 號,3—5個工作日可到賬,如所用幣種是美元,那麼須交納票面金額千分之一的手續費(最低20元人民幣)、1%—3%的鈔變匯差價(銀行根據當天牌價進行 計算)和150元人民幣的電報費;工行承諾電匯業務7個工作日以後到賬,如用美元需交納票面金額千分之一的手續費(最低20元,最高200元)、3%的鈔變匯手續費和150元的電報費。
目前,外貿交易進行大額收款時,電匯是使用較多的一種匯款方式,但建議與初次打交道的客戶一定要用信用證,雖然信用證費用高(銀行費用可以雙方分攤),但是能安全收匯。電匯一般在熟悉的客戶間使用,費用低,方便快捷。但是如果客戶需要向賣家支付幾十至幾百美金,就會顯得非常麻煩,所以在產品寄樣、托運等過程中,建議採用其它的收款方式。
四、現金支付、西聯匯款、Moneybooker 、Moneygram
現金支付,國家目前對現金支付管理比較嚴格,規定對一日一次性超過5萬元以上的現金支付或一日數次累計超過5萬元以上的現金支付,銀行內部要逐筆登記,妥善保管有關資料,並按月向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備案,同時不同國家對攜帶現金出入境也有所限制,具體可查看國家相關規定。對外貿行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現金支付要求交易雙方面對面交易,阻礙了絕大多數交易的完成,同時也不適合現在電子商務的需求。
西聯和moneygram是全球最快的兩種匯款方式,均能在幾分鍾內取到現金,而且賣家手續簡單。不過由於資金是瞬間到達,西聯和moneygram也被 一些國際欺詐所利用。個別不法分子取到錢後逃之夭夭,而買家對此毫無辦法,因此老外在使用西聯和moneygram的服務時都相當謹慎,特別是較大數額的支付。而且西聯辦理時還要到銀行或西聯專門的辦事處去,比較麻煩。
五、PayPal
paypal對買家的保護是最有力的,也就是最賣家的要求是最嚴格的,只要有人投訴,你的賬號很可能被封,特別是對中國這種無信用體系國家的用戶而言(當然,害群之馬比較多)。美國人愛用paypal可能還有另外的原因,雖然paypal賬號是與信用卡相關聯的,如果處理得及時,拒付和理賠都能做到與信用 卡無關。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影響到客戶的銀行信用記錄,因為paypal的信用體系是相對獨立的。
使用PayPal收款的缺點是賬戶容易被凍結,有些無理的投訴會使得商家利益受損失,由於PayPal剛剛進入中國,對於保護賣家方面的政策還不像美國那樣完善,如果有國外買家故意撤款,中國賣家對自身的保護將非常有限。
C. 外貿出口日本市場如何收款
你好行內4年回復僅供參考:
出口到日本市場, 受國外的款 就是收匯 收匯有兩種途徑。
小額的可以個人形式轉到中國賬戶。
大額的需要你有進出口經營權。才能有接受外匯公司的資質
D. 做外貿時候的付款方式有哪些啊
一、做外貿時候的付款方式有信用證L/C(Letter of Credit),電匯 T/T(Telegraphic Transfer),付款交單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三種。其中L/C用的最多,T/T其次,D/P較少。
二、名詞解釋
1、L/C信用證是目前國際貿易付款方式最常用的一種付款方式,是一份由銀行擔保付款的S/C。只要你照著這份合同的事項一一遵照著去做,提供相應的單據給銀行就必須把錢付給你。所以應該說信用證從理論上來說是非常保險的付款方式。,一份可靠的信用證甚至可以作為擔保物,拿到銀行去貸款,為賣方資金周轉提供便利,也就是「信用證打包貸款」。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信用證有的時候也不是那麼保險。原因是信用證中可能會存在很難然你做到的軟條款,造成人為的不符點。
2、電匯T/T這種方式操作非常簡單,可以分為前T/T,和後T/T,前T/T就是,合同簽訂後,先付一部分訂金,一般都是30%,生產完畢,通知付款,付清餘款,然後發貨,交付全套單證。
3 D/P 付款交單是跟單托收方式下的一種交付單據的辦法,指出口方的交單是以進口方的付款為條件,即進口方付款後才能向代收銀行領取單據。 分為即期交單(D/P at
Sight)指出口方開具即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進口方見票後即須付款,貨款付清時,進口方取得貨運單據。
三、T/T與L/C比較
1、T/T與L/C比較,就是操作非常簡單,靈活性比較大,比如交期吃緊,更改包裝,等等,只要客戶同意,沒有什麼關系。如果是信用證,必須的修改信用證,否則造成不符點,客戶就可以拒付。
2、T/T的成本比L/C要低。銀行扣費比較少,一般都是幾十美金。而信用證有時會多達幾百美金。所以有的工廠做T/T報價比L/C要低一點。不過一般而言,信用證如果單證做得好,比T/T要可靠,收款有銀行擔保,憑著信用證,就可以去銀行打包貸款,資金壓力很小。但是銀行信用不好,或者外匯管制很嚴格的國家,信用證風險很大。
3、T/T和L/C各有優缺點,T/T和L/C如果結合起來做,那就相當保險,30%T/T, The balance L/C.
(4)國際貿易出口收款擴展閱讀
外貿結算,或者叫收款,顧名思義就是對外貿易收款,可以簡單的分為兩類。
1,網上支付類,可以直接在網上完成付款,快捷、方便,第三方支付公司保障,可拒付,消費者利益得到保障。從另一方面來說,相對的風險增大,主要以小額收款為主。主要用於網賺、外貿零售小額收款。
①電子賬戶類別:主要付款是電子賬戶對電子賬戶模式(類似於支付寶與支付寶交易,雙方均需要注冊、有賬戶),主要有Paypal、MoneyBookers、Ap、Google checkout、LR 等等。
②國際信用卡支付:主要是以一個第三方信用卡支付公司提供一個支付通道達到收款的目的,是支付網關對支付網關模式(類似於網銀支付),主要有ChronoPay
,環迅支付(IPS)、首信易(PayEase)、雙乾支付(95epay)、E匯通(ECPSS)Gspay、網銀在線、Motopay、2checkout等等。
2,銀行匯款模式,主要是通過銀行轉賬和匯款公司進行匯款。方便大金額付款,安全,不適合小額收款,費用高,資金一旦發出即不可撤回,對消費者沒保障。主要用於批發類外貿收款。主要有電匯(TT,Telegraphic
Transfer)、信用證(L/C)、西聯(WU,Western
Union,國際特快匯款公司)、速匯金(MG,MoneyGram,環球快速匯款業務)等。
E. 國際貿易主要付款方式有哪些
電匯(T/T)。T/T分為前T/T和後T/T,都是商業信用,過程簡單,沒有其他費用!T/T就像國內的銀行匯款一樣,手機上輸入賬號和金額,點擊轉賬就完成了!只不過國內手機轉賬是即時到賬,國際貿易中基本上全球三天到帳!
F. 國際貿易主要付款方式有哪些
外貿出口主要的付款分為三種:
電匯 T/T(Telegraphic Transfer)。
信用證L/C(Letter of Credit)。
付款交單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其中L/C用的最多,T/T其次,D/P較少。
這種貿易,雙方各以一方的出口支付從另一方的進口,這種方式多實行於外匯管制國家。另外,雙邊貿易也泛指兩國間的貿易往。
多邊貿易也稱多角貿易,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家通過協議在多邊結算的基礎上進行互有買賣的貿易。很顯然,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多邊貿易表現的更為普遍。
(6)國際貿易出口收款擴展閱讀:
按商品移動的方向國際貿易可劃分為:
1、進口貿易(import Trade):將其他國家的商品或服務引進到該國市場銷售。
2、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將該國的商品或服務輸出到其他國家市場銷售。
3、過境貿易(Transit Trade) :A國的商品經過C國境內運至B國市場銷售,對C國而言就是過境貿易。由於過境貿易對國際貿易的阻礙作用,WTO成員國之間互不從事過境貿易。
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是就每筆交易的雙方而言,對於賣方而言,就是出口貿易,對於買方而言,就是進口貿易。此外輸入該國的商品再輸出時,成為復出口;輸出國外的商品再輸入該國時,稱為復進口。
G. 企業出口收到的是本幣還是外幣啊 請舉例詳細講解一下進出口支付本幣外幣的問題。 謝謝
出口收到款項先進入外幣帳戶,收到銀行水單後到銀行辦理結匯,結匯就是將外幣結為人民幣了
H. 出口外貿公司收匯的分錄怎麼做
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做收入時
借:應收收款-應收外匯收款 225047.91
貸:主營業務收內入 225047.91
收匯時
借:銀行存容款 226805.23
貸早侍:應收收款-應收外匯收弊謹款 225047.91
財務租睜基費用-匯兌損益 1757.32
I. 做外貿的主要收款方式有哪些呢
其中L/C用的最多,T/T其次,D/P較少。 我們先來介紹信用證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證是目前國際貿易付款方式最常用的一種付款方式,每個做外貿的人早晚都將會接觸到它。對不少人來說,一提起信用證 ,就會聯想到密密麻麻充滿術語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天書。其實信用證可以說是一份由銀行擔保付款的S/C。只要你照著這份合同的事項一一遵照著去做,提供相應的單據給銀行就必須把錢付給你。所以應該說信用證從理論上來說是非常保險的付款方式。信用證一旦開具,他就是真金白銀。也正因為如此,一份可靠的信用證甚至可以作為擔保物,拿到銀行去貸款,為賣方資金周轉提供便利,也就是信用證打包貸款。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信用證有的時候也不是那麼保險 。原因是信用證中可能會存在很難然你做到的軟條款,造成人為的不符點。 第二種常見交貨方式為電匯 T/T(Telegraphic Transfer)。這種方式操作非常簡單,可以分為前T/T,和後T/T,前T/T就是,合同簽訂後,先付一部分訂金,一般都是30%,生產完畢,通知付款,付清餘款,然後發貨,交付全套單證。不過前T/T比較少見一點,在歐美國家出現的比較多。因為歐美國家的客戶處在信譽很好的環境,他自己也就非常信任別人。最為多見的是後T/T, 收到訂金,安排生產,出貨, T/T與L/C比較,就是操作非常簡單,靈活性比較大,比如交期吃緊,更改包裝,等等,只要客戶同意,沒有什麼關系。如果是信用證,就相當麻煩,必須的修改信用證,否則造成不符點(discrepancy),客戶就可以拒付。T/T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成本比L/C要低。銀行扣費比較少,一般都是幾十美金。而信用證有時會多達幾百美金。所以有的工廠做T/T報價比L/C要低一點。不過一般而言,信用證如果單證做得好,比T/T要可靠,收款有銀行擔保,憑著信用證,就可以去銀行打包貸款,資金壓力很小。但是銀行信用不好,或者外匯管制很嚴格的國家,信用證風險很大,如印度。 T/T和L/C各有優缺點,T/T和L/C如果結合起來做,那就相當保險,30%T/T, The balance L/C. 另外還有幾種用的比較少的付款方式: D/P 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是跟單托收方式下的一種交付單據的辦法,指出口方的交單是以進口方的付款為條件,即進口方付款後才能向代收銀行領取單據。 分為即期交單(D/P at Sight)指出口方開具即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進口方見票後即須付款,貨款付清時,進口方取得貨運單據。 遠期交單(D/P after sight or after date),指出口方開具遠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經進口方承兌後,於匯票到期日或匯票到期日以前,進口方付款贖單。 D/A 承兌交單(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是在跟單托收方式下,出口方(或代收銀行)向進口方以承兌為條件交付單據的一種辦法。 所謂承兌就是匯票付款人(進口方)在代收銀行提示遠期匯票時,對匯票的認可行為。承兌的手續是付款人在匯票上簽署,批註承兌字樣及日期,並將匯票退交持有人。不論匯票經過幾度轉讓,付款人於匯票到期日都應憑票付款。 以上除即期交單(D/P at Sight)還可以做,其他的都風險較大(相對L/C 而言),但也存在客戶因市場價格等問題而不付款贖單,如果要做,只能做信譽較好、長期交往的老客戶。 D/P付款(即:付款交單)、D/A付款(即:承兌交單)等付款方式採用得較少。主要由於這兩種付款方式屬於商業信用,即出口公司能否收到貨款,完全取決於進口商的信用。進口商能否按時、按質、按量收到貨物也取決於出口商的信用。對於信用好的進口商,一般不會出現不付貨款的現象,遇到信用差的進口商,常常發生拖欠或拒付貨款現象。 因此,這兩種付款方式多用於信譽比較好的進出口商。 D/P分險很大,但是如果和T/T結合起來,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交貨方式。這比做後T/T還要保險
J. 剛做外貿出口,收外匯預收款時操作流程
收匯日期與實際出口日期相差30天以上(不含)的預收貨款,需要到外匯局服務平台辦理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