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提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應交價控金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河道管理費(根據地域不同,此費不同)
2. 免稅的公司的稅金及附加還要計提嗎
免稅的公司的稅金及附加還要計提嗎?
回答:
如果是直接免徵,則不需計提
如果是先征後退,則需要計提,返還時計入營業外收入處理
3. 一般納稅人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怎麼計提的
一般納抄稅人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提: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金-進項稅金-期初留抵稅金
堤圍費=銷售收入*0.1%
建稅=主營業務收入*7%
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主營業務收*(3%+2%
計提(Accrual)就是計算和提取。按規定的比率與規定的基數相乘計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個規定的基數上(如支付的合法員工薪酬),乘以規定的比率(如應付福利費全國規定的都是工資的14%),按此方法計算出來的就是應提取的應付福利費分過程,計入應付福利費科目就是對後一句話的解釋。
4. 一般納稅人稅金及附加是每月提還是每季提
一般納稅人是按月申報的增值稅、消費稅等流轉稅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是以增值稅、消費稅為計稅方依據的,只要有應繳納增值稅或消費稅,就需要計提附加稅費,也就是應該按月計提,當月沒有應繳納增值稅、消費稅時,就不用計提。
5. 計提稅金及附加
1、營業稅的計提和結轉
月末會計結轉時,對本月發生主營內業務收入計提稅金容
(1)提取時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營業稅
貸:應交稅金--城建稅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2)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3)上繳稅金時
借:應交稅金--營業稅
借:應交稅金--城建稅
借: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貸: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
計稅依據和計提標准
城建稅(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納稅額*適用稅率,這里的適用稅指納稅人所在地市區的稅率為7%,在縣城、鎮、大中型工礦企業不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不在市區、縣城、鎮的稅率為1%
教育附加費(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納稅額*3%
地方教育費附加(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納稅額*2%
6. 提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怎麼結轉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出現貸方余額,本身是有問題的,你原來結轉多了(貸方大於借方)所以現在結轉
借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
本年利潤
7. 怎麼計提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借:銀行存抄款15000
貸:營業收入14563.11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436.89
借:主營業務成本13712.35
貸:庫存商品13712.35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63.19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30.58
貸: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13.11
貸:應交稅費-應交堤圍費19.5
8. 計提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計提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會計分錄:
例如:***公司*月做銷售收入1萬元。
借:營內業稅金及附加
560
貸:應交稅費容-營業稅(10000*5%)
500
貸:應交稅費-城建稅(500*7%)
35
貸: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500*3%)
15
貸:應交稅費-地方教育費附加(500*2%)10
主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指企業的營業稅、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稅金。
營業稅金及附加: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等。
填報此項指標時應注意,實行新稅制後,會計上規定應交增值稅不再計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項,無論是一般納稅企業還是小規模納稅企業均應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表"中單獨反映。根據企業會計"利潤表"中對應指標的本年累計數填列。
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屬於附加稅,是按企業當期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三稅相加的稅額的一定比例計算。
9. 計入稅金及附加的稅種
稅金及附加是指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包括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內、教育容費附加、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等。
企業應當設管「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其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與經營活動相關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稅費,企業應借記「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期末,應將「稅金及附加」科目余額轉人「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稅金及附加」科目無余額。企業交納的印花稅,不會發生應付未付稅款的情況,不需要預計應納稅金額,同時也不存在與稅務機關結算或者清算的問題。因此,企業交納的印花稅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於購買印花稅票時,直接借記「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