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貿的基本流程是什麼
一般流程
1.外貿洽談前期,製作形式發票用於報價、交易參考或客戶申請進口許可等。
2.交易確認以後,製作外貿合同。
3.准備交貨的時候,製作商業發票、裝箱單、核銷單、報關單,申請商檢通關單等報關出口。
4.報關後海關退返核銷單、報關單的收匯聯與核銷聯等。
5.交貨付運後,得到提單(有時是直接做電放提單)。
6.如果付款方式是信用證等方式付款, 需要製作、申辦、整理客戶所需的全套單據,如發票、裝箱單、商檢證、產地證、受益人證明等等以收取貨款。
7.憑收匯銀行水單、核銷單、報關單核銷聯等辦理核銷與退稅。
(1)國際貿易的基本業務流程擴展閱讀:
方式
1 對等貿易:買方承擔向賣方購買同等價值商品或勞務。
2 展賣:在本國舉辦和參加國外舉辦的各種國際性博覽會或集市,集中一段時間進行進出口貿易。
3 加工貿易: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被稱為「三來貿易」
4 補償貿易:我方先以賒購的形式,從國外進口機器設備和技術等,待投產後,用所生產的產品和勞務償還貸款的本金和利息。補償貿易和加工貿易結合,通常稱為「三來一補」。
5 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技術引進。
要求:
「五要求」說起來共十個字,操作的時候難度還是不小的,如果真的做到了這十個字,就說明你的制單水平爐火純青、無人能比了。
1.正確/准確(CORRECTNESS)。正確是所有單證工作的前提,要求製作的單據應首先滿足單單、單證一致,其次各種單據應符合國際貿易慣例、各國/行業法律和規則的要求,第三單據還應與所代表的貨物無出入。
2.完整(COMPLETENESS)。從某種意義上講主要指一筆業務所涉及全部單據的完整性。可從以下幾方面理解:第一、內容完整;第二、份數上完整;第三、種類的完整。憑單據買賣的合同/信用證都會明確要求出口方需提交哪些單據、提交幾份、有無正副本要求、需否背書及應在單據上標明的內容,所有這些都必須得到滿足。
3.及時(INTIME;PUNCTUALITY)指單據製作不遲延。具體可以這樣理解:及時制單、及時審單、及時交單、及時收匯。
製作單據是個復雜的工程,多數單據由出口方完成,有些需要相關部門配合完成;審核應齊抓共管,這樣就可以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全部合格單據向有關方面提交,及時交單肯定意味著能及時收匯,及時收匯意味著又一個良性業務環節的開始。
4.簡明(CONCISENESS)指所製作的單據簡單、明了。UCP500規定,「為了防止混淆和誤解,銀行應勸阻在信用證或其任何修改書中加註過多的細節內容」,有關專家也指出,單據中不應出現與單據本身無關的內容。
5.整潔(TIDINESS)指單據應清楚、干凈、美觀、大方,單據的格式設計合理、內容排列主次分明、重點內容醒目突出。不應出現塗抹現象,應盡量避免或減少加簽修改。
② 進出口業務流程
進出口貿易的流程操作為主線,介紹了包括建立業務往來關系、出口報價和發盤、還價核算和還盤、合同的簽訂和會簽、貨物的托運訂艙、報關、開立、審核和修改信用證、制單結匯和審單、業務善後等16個環節的內容,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進出口業務流程。
1、簽訂進口合同:經過與客戶充分地協商,雙方簽訂進口合同。
2、到銀行開具L/C、贖單或前。
3、客戶發貨後作接貨准備。
4、收到全套單據後辦理清關、商檢,也可委託當地的貨運代理代辦。
5、完成交貨手續,並結清所有通關費用。
6、提貨。
7、到銀行付款,到外管局核銷。
(2)國際貿易的基本業務流程擴展閱讀
一、客戶提供到貨通知書、正本提單或電放提單去船公司交換單費、碼頭費等去換取進口提貨單。
二、准備進口報關所需單證
1、必備單證:裝箱單、發票、合同一式一份、報關、報檢委託書各一份。
2、如是木製包裝箱的需提供熏蒸證書及蓋IPPC章已做消毒殺蟲的處理
3、不同的產品所需要的特殊單證准備齊全
4、有減免稅關稅的國家請提供相關國家優惠產地證
三、貨物進口申報後如海關審價,客戶需提供相關價格證明。如付匯證明、信用證、保單、原廠發票、招標書等海關所要求的文件。
四、海關列印稅單後,客戶需在7個工作日繳納稅費。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納金。
五、報關查驗放行後,客戶需及時到我司繳納報關、報檢代墊代辦費。
③ 外貿業務流程
國際貨運操作流程
一、接受貨主詢價
1、 海運詢價:
① 需掌握發貨港至各大洲,各大航線常用的,及貨主常需服務的港口,價格;
② 主要船公司船期信息;
③ 需要時應向詢價貨主問明一些類別信息,如貨名,危險級別等。(水路危規)
2、 陸運詢價:(人民幣費用)
① 需掌握各大主要城市公里數和拖箱價格;
② 各港區裝箱價格;
③ 報關費、商檢、動植檢收費標准。
3、 不能及時提供的,需請顧客留下電話、姓氏等聯系要素,以便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回復貨主。
二、接單(接受貨主委託)
接受貨主委託後(一般為傳真件)需明確的重點信息:
1、 船期、件數
2、 箱型、箱量
3、 毛重
4、 體積
各項型最大體積為:( 長*寬*高 ) 可裝體積,可裝重量
1×20GP=31CBM 6*2.38*2.38 25 17MT
1×40GP=67CBM 12*2.38*2.38 55 25MT
1×40HC=76CBM 12*2.7*2.38
1×45GP=86CBM
(註:GP general purpose 普通箱;CBM cubic metre 立方米;MT metric ton 公噸 ;HC high cubic 高箱 )
5、 付費條款、貨主聯系方法
6、 做箱情況,門到門還是內裝
三、訂艙
1、 繕制委託書(十聯單); 制單時應最大程度保證原始托單的數據正確、相符性,以減少後續過程的頻繁更改。
2、 加蓋公司訂艙章訂艙:
需提供訂艙附件的(如船公司價格確認件),應一並備齊方能去訂艙。
3、取得配艙回單,摘取船名、航次、提單號信息。
四、做箱
1、 門到門:
填妥裝箱計劃中:做箱時間、船名、航次、關單號、中轉港、目的港、毛重、件數、體積、門點、聯系人、電話等要因,先於截關日(船期前兩天)1~2天排好車班。
2、 內裝:
填妥裝箱計劃中:船期船名航次、關單號、中轉港、目的港、毛重、件數、體積、進艙編號等要因,先於截關日(船期前兩天)1~2天排好車班。
3、取得兩種做箱方法所得的裝箱單(CLP)
五、報關(有時同時、有時先於做箱)
1、 了解常出口貨物報關所需資料。
① 需商檢
② 需配額
③ 需許可證
④ 需產地證
⑤ 需提供商標授權、商標品名
⑥ 出口香港地區貨值超過$10萬,其他地區超過$50萬,核銷時需提供結匯水單(復印件)
⑦ 需提供商會核價章
2、 填妥船名航次,提單號,對應裝箱單(packing list),發票,所顯示的毛重凈重,件數,包裝種類,金額,體積,審核報關單的正確性(單證一致)。
3、 顯示報關單所在貨物的 "中文品名",對照海關編碼大全,查閱商品編碼,審核兩者是否相符,按編碼確定計量單位,並根據海關所列之監管條件點閱所缺乏報關要件。
4、 備妥報關委託書,報關單,手冊,發票,裝箱單,核銷單,配艙回單(十聯單第五聯以後),更改單(需要的話)和其他所需資料,於截關前一天通關。
5、 跟蹤場站收據,確保配載上船。
6、 凡是退關改配的,若其中有下個航次,出運仍然需要,諸如許可證,配額,商檢,動植檢之類的文件資料,退關、改配通知應先於該配置船期一個星期到達,以便(報運部)順利抽回資料,重新利用。否則只會順延船期,造成麻煩。
六、提單確認和修改
1、 問明顧客"提單"的發放形式:
① 電放:
需顧客提供正本"電放保函"(留底),後出具公司"保函"到船公司電放。
② 預借(如可行)
需顧客提供正本"預借保函"(留底),後出具公司"保函"到船公司預借。
③ 倒簽(如可行)
需顧客提供正本"倒簽保函"(留底),後出具公司"保函"到船公司倒簽。
*此種情況下,多半是簽發HOUSE B/L.
④ 分單:
應等船開以後3~4天(候艙單送達海關,以保證退稅),再將一票關單拆成多票關單。
⑤ 並單:
應等船開以後3~4天(候艙單送達海關,以保證退稅),再將多票關單合成一票關單
⑥ 異地放單:
須經船公司同意,並取得貨主保函和異地接單之聯系人,電話,傳真,公司名,地址等資料方可放單。
2、依據原始資料,傳真於貨主確認,並根據回傳確立提單正確內容。
七、簽單
1、 查看每張正本提單是否都簽全了證章。
2、 是否需要手簽。
八、航次費用結算
1、 海運費
① 預付(FREIGHT PREPAID)
② 到付(FREIGHT COLLECT)
2、 陸運費
① 訂艙
② 報關(包括返關之前己經報關的費用)
③ 做箱(內裝/門到門)
④ 其他應考慮的費用:
沖港費/沖關費
商檢、動植檢、提貨費、快遞費、電放、更改
九、提單、發票發放(提單樣本)
1、 貨主自來取件的,需簽收
2、 通過EMS和快遞送達的,應在"名址單",上標明諸如:"提單號"、"發票號"、"核銷單號"、"許可證號"、"配額號"等要素以備日後查證
十、應在一個月內督促航次費用的清算並及時返還貨主的"核銷退稅單"
十一、海關退稅有問題的,需更改並要提供如下資料:
l、報關數據正確、艙單不正確的
① 經預錄後的〈海關返還的〉報關單復印件; ② 場站收據復印件〈十聯單的第七聯即黃聯〉;
③ 提單正本復印件兩張;
④ 裝箱單(Container Load Plan)復印件;
⑤ 更正單(三聯、正本)。
2、短裝(多報少出)、溢裝(少報多出)
① 船開5天(工作日)內沒能及時更正的:
先交納罰款金3000-5000;
貨主重新提供的發票、裝箱單(Packing list)
貨主重新提供報關單
提單副本復印件(加蓋"提單副本確認章")
② 船開5天(工作日)內更改的
提單副本復印件(加蓋"提單副本確認章")
正本、正確的報關單
④ 進出口貿易業務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環節
報價、訂貨、付款方式、備貨、包裝、通關手續、裝船、運輸保險、提單、結匯。一、報價在國際貿易中一般是由產品的詢價、報價作為貿易的開始。其中,對於出口產品的報價主要包括:產品的質量等級、產品的規格型號、產品是否有特殊包裝要求、所購產品量的多少、交貨期的要求、產品的運輸方式、產品的材質等內容。比較常用的報價有:FOB"船上交貨"、CNF"成本加運費"、CIF"成本、保險費加運費"等形式。二、訂貨(簽約)貿易雙方就報價達成意向後,買方企業正式訂貨並就一些相關事項與賣方企業進行協商,雙方協商認可後,需要簽訂《購貨合同》。在簽訂《購貨合同》過程。
⑤ 外貿公司操作的流程
公民獲得工商部門的登記注冊,成為工商經營戶後,到商務部門登記備案,便可版獲取外貿經營權資格。然後還需到海關、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外匯、稅務等部門辦理相關手續,以獲得與這些部門有關的經營業務的許可。以上手續辦齊,大約需一個月時間。
作為個體戶或小公司來說,一般不適宜從事技術貿易,而貨物的進出口貿易中的一些商品如糧食,是由一些指定公司專營的,個人不允許經營。而對於傢具、家電等佔用資金大、售後服務復雜的業務,對個人也不適宜。
有對外貿易經營資格的貿易公司,它的業務往來重點在國外,通過市場的調研,把國外商品進口到國內來銷售,或者收購國內商品銷售到國外,從中賺取差價。
外貿公司做一些沒有進出口權單位的進出口代理,收取代理費。 這一系列貿易活動首先是要在有進出口權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整個過程中要通過的環節一般是海關、商檢、銀行、外管局、退稅科、國稅、政府主管部門等。
⑥ 一套完整的外貿業務流程
外貿概括來說有8個環節,這邊給您簡單分析一下
一、詢盤回復
就是指有買家給您的產品發來詢盤,詢問產品信息等,賣方給予回復,雙方再此過程中產生討價還價,最後定下合同內容。
二、成交簽合同
如果第一步進展順利,就可以成交簽合同
但也要仔細檢查合同內容。
三、收款
這件簡單介紹一下外貿中常用的一些付款形式。
前T/T:先收錢再發貨,是外貿人最喜歡的付款方式。
後T/T:一般與前T/T組合運用,單獨使用與放賬無異,非新人的老客戶慎用。
L/C:手續費高、流程煩雜,適用於金額比較大的訂單,可與前T/T組合運用。
D/P:付款贖單,一般都採用D/P at sight(即期交單)方式。屬於商業信用,在收款時間上存在風險,需小心使用。
D/A:承兌交單,風險大於D/P,不建議大家使用。
四、安排生產,跟蹤生產進度
賣方要根據合同內容安排生產,如產品質量,發貨時間都要嚴格執行,用最大可能讓客戶滿意,爭取有再次合作的機會。
要每天詢問生產進度,不定期突擊檢查,避免無法按時交貨。
五、海關通關
海關通關就是進出口貨物向海關申報、審查、完稅、放行的過程,流程也很多,比較麻煩。所以如果公司業務量大,建議還是找一家靠譜的貨代公司幫忙報關,避免因貨代問題造成重大損失。此外,還要准備一系列的報關單證
下面是出口通關需要提供的一些單據:
(1)發票
(2)裝箱單
(3)產品信息、圖片等
(4)合同
(5)裝船證
(6)出境貨物通關單,出口法檢產品時需要
(7)出口專用發票,部分大額出口或特殊情況時需要
(8)出口增值稅發票,部分大額出口或特殊情況時需要
六、訂船訂艙
訂船訂艙是個需要經驗和關系的事,在繁忙的時候,較大的船公司不僅費用高,偶爾還會發生甩櫃等情況,尤其是外貿旺季的時候,發生這樣的幾率更高,大大影響時間進度,所以有條件的盡可以把一切提前安排妥當。也可以找貨代幫忙處理這些事。
下面是訂船需要提供的部分單據,一個不能少:
(1)詢價單,含起運港、目的港、品名、貨重、櫃型、體積信息
(2)訂艙委託書帶簽章,即BOOKING
(3)提單資料
(4)電放保函,視情況需要
(5)貨物MSDS和非危險保函,敏感貨物
(6)具體地址和郵編號碼,涉及國外內陸運輸時需要
七、出口退稅
退稅是國家鼓勵出口創匯給予的獎勵政策,很多的外貿企業是靠出口退稅才能維持利潤的,然而退稅的等待時間較長,退稅一般是出口後三個月內辦理,逾期將視同內銷,所以,常讓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倍增。
出口退稅需要提供的單據:
(1)報關單退稅聯
(2)出口增值稅發票
八、銀行收匯
到這一步就可以說是訂單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可以收錢了。
以下是銀行收匯的步驟:
(1)外貿企業需要先具有進出口經營權
(2)到外管局進行備案,在外管局企業端對每筆收匯進行申報
(3)銀行按照當日公開牌價收匯,將款項打到企業的銀行賬戶
⑦ 外貿具體流程
一.客戶詢盤:
一般來說,客戶在下正式的PurchaseOrder之前,都會有相關的OrderInquiry給業務部,做一些細節上的了解。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