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潮州各縣gdp排名

潮州各縣gdp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14 08:13:08

⑴ 潮州的經濟在潮汕三市中是不是排在最後一位


按照總量來說汕頭多 按照增長速度來說揭陽快
潮州經濟是不好 總的來說的潮汕三市是廣東最落後的地區
我潮州的 你可以去看看07年廣東的GDP
排名 人均排名 城市 GDP(億元) 增長速度(%) 人均gdp
1 2 廣州 7050.78 14.50 72274
2 1 深圳 6765.41 14.70 79614
3 3 佛山 3588.50 19.20 61255
4 6 東莞 3151.00 18.10 46690
5 5 中山 1215.00 14.70 48729
6 8 江門 1095.33 15.03 26650
7 7 惠州 1085.00 16.00 28857
8 9 茂名 1060.00 13.10 17882
9 4 珠海 886.84 16.50 61166
10 16 湛江 885.60 13.00 13221
11 10 汕頭 850.00 13.00 17096
12 11 肇慶 622.50 16818
13 13 清遠 597.00 32.30 16512
14 20 揭陽 588.80 18.00 10450
15 14 韶關 480.00 14.8.00 16386
16 21 梅州 400.00 10.30 9707
17 12 陽江 393.30 13.80 16717
18 15 潮州 388.00 14.20 15314
19 18 河源 333.50 20.00 11974
20 17 雲浮 290.90 13.7 0 12420
21 19 汕尾 295.38 17.10 10521

⑵ 潮州楓溪區人均GDP高過全廣東的人均GDP10000元嗎

是 的。楓溪區的人均GDP5萬多。潮州市楓溪區前日舉行升格縣級區15年系列紀念活動。記者獲悉,15年來,楓溪區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加快和國內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堅持「陶瓷第一」的發展方針,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創造性開展各項工作,從一個陶瓷小鎮變身為一個產業大區,人均GDP超5萬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萬元。

據介紹,15年間,楓溪始終堅持把陶瓷產業的發展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為陶瓷產業的發展培育載體、注入動力、搭建平台和提供服務,使陶瓷產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與此同時,現代商貿、電子信息、房地產、社區服務、旅遊等第三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蓬勃發展,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0年,全區預計實現生產總值69.15億元,比1995年增長9.88倍,年均遞增17.3%;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達到21419萬元,比1996年增長16.13倍,年均遞增22.5%;外貿出口5.65億美元,比1995年增長12.1倍,年均遞增18.71%。目前,面積僅佔全市的7.9‰的楓溪,卻創造出全市1/10的生產總值、全市1/6的外貿出口額、全市1/10的稅收收入。楓溪的人均GDP已達5.5萬元,比全市的平均水平高出3萬元。

目前,全區陶瓷企業已與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合作關系,每年也都有幾千個客戶直接到楓溪廠家實地洽談考察;傳統的歐美市場得到了鞏固,北非、拉美等新興市場不斷拓展,年出口產值5億多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藝瓷、日用瓷、衛生潔具的生產和出口基地。全區陶瓷企業共擁有中國名牌產品9項、中國馳名商標3項、國家免檢免驗產品的企業13家,省級以上名牌名標達近70項,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在全國各大瓷區中獨占鰲頭。

⑶ 潮州經濟怎樣

潮州市現代基礎設施建設也日臻完善,投資環境優良,以鐵路、高速公專路、深水港口屬碼頭為重點的暢通便捷的交通體系開始形成,境內有汕汾高速公路、324國道、廣梅汕鐵路通過,另外潮揭高速公路、廈深鐵路在建,規劃中有大埔至潮州港的高速高路。潮州港是國家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和對台直航港口。
潮州特色經濟發展迅猛,產業基礎厚實。潮州區域經濟特色鮮明,比較優勢突出,特色工業基礎厚實,具備相當的規模,產業配套能力強。已形成了以陶瓷、服裝、食品、電子、五金不銹鋼、婚紗晚禮服 印刷包裝、皮塑製鞋 為支柱產業的特色工業體系,特色經濟、縣域經濟、民營經濟、港口經濟和文化 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⑷ 潮州市有多少個鎮人口最多經濟最好

潮州市下轄2個市轄區來(湘橋區、潮源安區)、1個縣(饒平縣)及1個縣級管理區(楓溪區),共設9個街道辦事處、41個鎮、891個村民委員會、120個居民委員會。楓溪區由楓溪鎮、潮州火車站區,以及由湘橋區鳳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隴兩個管理區組成,轄5個社區、26個村。

⑸ 潮安區的經濟

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334.77億元,比2011年增長11.8%,增幅高於全市1.2個百分點,高於全省3.6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2.79萬元,比增11.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億元,增長17.7%;農民人均純收入9302元,比增13.4%。2013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172.03億元,比增1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高於全市1.5個百分點,高於全省3.5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7億元,比增15.6%;財政總收入10.89億元,比增18.5%。[10]
潮安區域經濟實力在粵東位居前列,居全省第八位,發展活力排名第四位。2010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41.89億元(現行價,下同),比增14.5%。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件、中國名牌產品4項、廣東省著名商標43件、廣東省名牌產品38項;省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共23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10家;有2家企業入選省「自主創新100強」,9家企業入選省「現代產業500強」。
潮安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食品、印刷包裝、陶瓷、五金不銹鋼、皮塑製鞋、服裝等地方傳統支柱產業特色鮮明,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2008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全國食品工業強區」。同時,還擁有「中國烏龍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鳳凰鎮,「中國五金不銹鋼製品之鄉」——彩塘鎮,「中國第一食品名鎮」、「中國印刷包裝第一鎮」——庵埠鎮,「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古巷鎮和「中國陶瓷重鎮」——鳳塘鎮等六塊區域國字型大小品牌。庵埠鎮、彩塘鎮分別被省定為「食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和「不銹鋼產業升級示範區」。有2家企業獲省「百強民營企業」稱號,8家企業獲市「優秀民營企業」稱號。雅士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實現我區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潮安農業自古就十分發達,素有「綉花式農業」之稱。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茶葉、水果、花卉、淡水魚、優質糧、無公害蔬菜等農業產業帶。全區現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4家;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41個、綠色食品5個、有機食品4個。鳳凰單樅茶地理標志順利注冊為集體商標,江東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鳳凰金鵬紅茶分別被上海世博會指定為「粵菜特許供應基地」和「潮府館茶葉特許供應商」。
2011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298.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13.1%,高於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8億元,增長26.8%。稅收總收入22.38億元,增長16.3%。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1.85億元,增長24.7%。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年度39個重點工程項目完成投資12.8億元。外貿出口逆境前進。全年海關出口總值8.79億美元,增長19.11%,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外貿出口任務。加工貿易企業內銷增長達到8%,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庵埠食品產業被認定為第一批「廣東省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內銷市場不斷做大。全年內銷產品產值551.08億元,增長21.8%。居民消費不斷擴大,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74億元,增長18.4%。
2011年轄內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43.61億元、貸款余額54.78億元,分別比上年初增長16.4%和24.4%。農村信用社改革繼續推進,小額貸款公司健康運行。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收入2.91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200元,分別增長17.7%和21.77%,增長幅度為近年來之最。
2011年三大產業比例由2010年的5.8:59.5:34.7調整為5.7:60:34.3。新興戰略性產業長足發展。有3家企業13個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項目列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計劃。工業支柱產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有5家企業入選省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龍頭企業。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07.34億元,增長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7.88億元,增長33.2%;工業六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產值220.83億元,增長37%。特色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全縣現有農業龍頭企業23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8家、市級15家。鳳凰單叢茶被列入全國首批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農業組織化程度提高,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累計達到80家,會員總數8983人,帶動農戶2.96萬戶,被省評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縣。旅遊商貿等服務業發展加快。成功創建廣東省旅遊強區,「情趣潮安」特色旅遊品牌進一步打響,旅遊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全面提升。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6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6億元,分別增長14.3%和14.6%。新增「農超對接」平價商店2家,卜蜂蓮花潮安店建成營業。
自主創新向更高層次邁進。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計劃48項,列入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導向計劃項目43個。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市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累計達到12家和11家。列入省自主創新100強企業2家。縣校「產學研」合作繼續深化,「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潮安示範區」項目獲省科技廳立項。
2014年潮安區(原潮安縣)入選2013年中國縣域經濟最具競爭力百強縣。

⑹ 潮州、汕頭、揭陽、人均gdp各多少

根據最新發布的廣東各市GDP和各市人均GDP排名中數據列出:三市的人均GDP為
潮州:28901元
汕頭:28742元
揭陽:26954元
以總產值來看汕頭和揭陽領先潮州,但由於人口比例汕頭和揭陽相對大,所以人均GDP也比潮州低,三市排名均落後全國水平,位於廣東中等水平。

⑺ 各位朋友好,請問廣東揭陽、潮州和汕頭這三個城市的經濟怎樣

揭陽比較好,揭陽有錢人多,旅遊景點多,一般每家都差不多有汽車,所以在揭陽最好

⑻ 潮州主要有哪些產業經濟等在廣東排名第幾

陶瓷行業,旅遊業,還有食物製造業
經濟,因為成立地級市還不是很久,雖然經濟增長很快,但是還是屬於全省倒數的,經濟是潮汕四市倒數第二
2007年廣東各城市的GDP數據:

1廣州 7108億元 增長14.5%

2深圳 6738億元 增長14.5%

3佛山 3588.5億元

4東莞 3151億元 增長18.1%

5中山 1215億元

6江門 1090億元

7惠州 1085億元 增長16%

8茂名 1060億元

9珠海 886.85億元 增長16.1%

10湛江 885.6億元

11汕頭 預計850億元增長約13%

12肇慶 720億元

13揭陽 588.8億元 比上年增長18%

14清遠 560億元 增長28%

15韶關 480億元 增長14.8%

16梅州 420億元

17陽江 396億元

18潮州 388億元 增長14.2%

19河源 333.5億元 約增20%

20汕尾 295.38億元 增長17.1%

21雲浮 290.9億元 增長13.7%

⑼ 潮州的經濟,民生等綜合實力在全國排第幾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升格擴大區域以來,潮州市調整發展思路,確立和實施「農業穩市,工業立市,旅遊旺市,人才興市,依法治市,富民強市」的發展戰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236.5億元。引進了一大批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各類自動生產線,加速了傳統工業的改造,推動了新興工業的崛起。目前已形成陶瓷、服裝、食品、電子、五金、醫葯、建材、化工、塑料等30多個主要門類的工業產品。2003年工業總產值408.7億元。潮州市是中國陶瓷出口主要生產基地。「名瑞」婚紗、晚禮服生產規模在國內同行業中名列前茅,在國際市場中享有盛譽。陶瓷、服裝、食品、電子等工業產業已出現一批知名品牌。潮州市糧食生產連年保持「噸糧市」榮譽。「鳳凰單叢」和「嶺頭白葉」等品牌名茶飲譽國內外,在全國名茶評比中多次奪魁。有茶葉、水產、水果等萬畝以上「三高」農業示範基地11個。

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迅猛,全市現有進出口企業700多家,各類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近1萬家,產品遠銷世界156個國家和地區。2003年外貿進出口總值11.64億美元。其中出口總值9.40億美元。累計合同利用外資18.2億美元。初步形成外向型經濟的新格局。

潮州市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著名僑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瓷都」、「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等稱號。

⑽ 潮州工業很多為什麼GDP那麼少

266萬人口。。很少人啊。還有潮汕地區商貿發達,和溫州台州一樣GDP 略低下。工業也民營為主, 和 大國企怎麼比工業增加值

閱讀全文

與潮州各縣gdp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