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廣東省普寧市城市人口是多少人均GDP是多少
人口狀況
2005年全市總人口211.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8.2萬人,非農業人口63.3萬人;總勞力71.2萬人,其中非農勞力41.3萬人,佔58%;市區常住人口42.4萬人。主要民族為漢族,定居的少數民族有:壯、朝鮮、瑤、黎等28個共400多人。
地理位置
普寧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東毗潮陽市,南鄰惠來縣,西南連陸豐市、陸河縣,西北接揭西縣,東北界榕城區。在東經115。43'10"——116。21'02",北緯23。05'40"——23。31'48"之間。北回歸線從市境北部通過。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國道324線、省道s236線、揭(陽)神(泉)線、長(布)池(尾)線在市區交匯。市區流沙距廣州市400公里、深圳市300公里、汕頭市60公里,揭陽榕城40公里。境內主要河流有榕江、練江和隆江。
地理條件
地貌:普寧市南部為大南山山地,西南部為峨嵋嶂山地和南陽山丘陵,東北部為鐵山、洪山的低矮丘陵,中部為寬廣平原,在平原與丘陵之間有台地分布。全市諸山為蓮花山脈向東南延伸的支脈。
氣候:全市除北部少數農村外,處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21.3°C,年平均降水量2124毫米。
政區沿革
普寧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縣,初始縣衙暫寄於潮陽貴嶼民宅;萬曆十四年(1586年)縣治遷於洪陽;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定縣城於流沙;1993年4月6日,撤縣設市,由省直轄、揭陽市代管。
行政區劃
全市設19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3個國營農場;有518個村委會、4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區域面積1620平方公里,折243萬畝,其中耕地38.4萬畝,佔15.8%;山地144.7萬畝(指林業用地,不含僑場),佔59.6%,是全省50個山區縣(市)之一。
市專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對流沙市區作了20年發展總體規劃,將城市規劃區和控制區分別擴展到22.5平方公里和56平方公里,確立了粵東次中心城市的發展格局。
2006年數據
普寧市地處揭陽市西南部,陸地總面積1620平方公里,2006年末總人口216.81萬人,當年地區生產總值(GDP)137.87億元。
人均GDP約6359元。
B. 普寧各個鎮的排名。
全市鄉鎮級區劃數為23個,共有5個街道辦事處和22個鄉鎮.池尾街道 位於市中心區西部,因明末始建於一大池塘末端,故名池尾,2000年12月撤鎮,原主體轄區設池尾街道辦事處。
流沙鎮(已撤) 位於市境中部偏東、大南山北麓、練江上游。古時此地河溪泥沙淤積,在練江起源寒媽水及主要支流三坑水匯合處形成沖積沙灘,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附近村民開始在此搭棚擺攤賣農副產品,光緒年間(1875~1908年)正式成為圩集,因沙灘的沙屬於流動性的,故這個圩根據地貌特徵,取名流沙圩,建鎮時因駐地得名。2000年12月撤銷流沙鎮,原轄區成為流沙東、流沙西、流沙南、流沙北四個街道辦事處的轄區主體。
洪陽鎮 古、近代時舊普寧縣城,古稱厚嶼。相傳「宋末閩莆邑名士方瑤,遍游名山勝跡,至洪山之南,見山明水秀,遂於此定居。因地處洪山之南,山之南曰 陽」,故名。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普寧置縣後,至萬曆三年(1575),普寧縣治從貴嶼遷此,知縣劉鈍於此建縣城。明·萬曆十四年(1586)建城池。縣治歷明、清和民國時期共374年。由於三面環山,四水歸匯,素有「盤底珠」之稱。
占隴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部。1940年在東占隴與西佔隴之間形成集市,稱占隴圩。
里湖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北部,北瀕榕江,鄰接揭西。於萬曆年間建圩,因地處西門溪、火燒溪匯入榕江處,地勢低窪,雨季洪澇成湖,這里兩溪間明代建有龍門橋,相傳橋下常有鯉魚游躍,取「鯉躍龍門」之義,故得名鯉湖,亦簡作里湖。
軍埠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南部,鎮以駐地名,東鄰汕頭市潮南區。原為荒埔,相傳北宋楊文廣平南時曾駐軍此地,名軍埔後改名軍埠。
下架山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南部。鎮因駐地名,地處小丘,與3公里外之筆架山相比為低,故名下架山。
大南山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中部,以鎮西大南山為名。
雲落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中部,鎮以駐地名。因山谷白雲繚繞而得名,又傳說有仙鶴棲密林中,故名。
高埔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西南部,鎮以駐地名。清初建村於高坡地上,故名高埔。
船埔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西部,鎮因駐地名。相傳建於明中葉,初稱船埠頭,成集市後改名船埔。
梅林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中部。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始建村,因多梅樹而得名。清代形成梅林圩,鎮因圩名。
梅塘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北部,北臨榕江,隔江鄰揭西縣。鎮駐地池塘邊多梅樹得名梅塘。
燎原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中部,鎮人民政府駐泥溝村。
大壩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北部、鐵山西側。清中葉建村於大沙壩上得名,後形成大壩圩,鎮因圩名。
赤崗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北部,鄰接揭西縣。鎮人民政府駐赤崗山村。明代建村,左側有呈赤色山崗,故名。
南溪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北部,鎮以駐地名,隔江與揭東縣為鄰。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建村,因臨榕江南河,故名。
廣太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北部,鎮以駐地名,鄰接榕城區。清同治二年(1863年)建廣太圩,據碑記「承廣之首,取平之義,曰廣太圩」。
麒麟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部。東倚老鼠尖山、大尖山,鎮因駐地處麒麟山東麓得名。
南徑鎮 普寧市轄鎮,在市境東北部練江之北,鎮以駐地名,東鄰汕頭市潮南區。因處獅山和小園山徑口,青洋村之南,故名南徑。
C. 占隴鎮GDP是整個普寧的一半拜託各位了 3Q
2010年是100億,佔3成
希望採納
D. 普寧流沙鎮GDP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