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2017年的GDP是多少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82.7萬億,佔全球15%。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1)上海與北京2017年GDP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實力實現躍升。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經濟發展更加穩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連續5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以下,處於近年來的低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符合年度預期目標。
——全面開放實現新跨越。貨物貿易總額創歷史新高,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4.2%,進出口規模有望重回世界首位。全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7.8%。
② 2017年上海市國內生產總值
2017年上海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了3萬億元,達到30133.86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增速與上年持平,也與全國GDP增速相同。
③ 31省份2017年GDP是什麼情況
31省份2017年GDP:22地增速超全國 東北經濟回暖。
1月29日消息, 隨著全國2017年經濟數據公布,各省份也陸續揭曉了本地的2017經濟「成績單」。從經濟總量來看,2017年多地邁上新台階,廣東、江蘇位列「8萬億俱樂部」;從經濟增速來看,22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增速;從區域格局來看,西部地區搶眼,東北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從未來發展來看,各地紛紛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部分地區下調了GDP目標。
資料圖:北京的藍天。
未來發展
——多地下調GDP目標 布局高質量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省份在當地兩會上頻繁提到的關鍵詞,而對於GDP增速,不少地方主動下調了預期目標。
天津2018年的GDP預期目標則由2017年的8%下調至5%。天津代市長張國清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是天津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創新形成新動能、激發新動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在加快發展中補齊短板,在提升質量中擴大總量。」甘肅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實際執行時只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可以低一些。
山東省省長龔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並強調高質量發展,不為增長速度高低困擾。他指出,要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進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設立60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
遼寧則從十個方面部署了2018年政府重點工作,狠抓深化改革、狠抓全面開放、狠抓優化營商環境等位列其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新時代的根本特徵之一就是追求高質量發展。下調GDP增長目標,體現出淡化GDP,更關注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導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在此背景下,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地方政府不必過於在意GDP,忙於搞「GDP競賽」,從而有助於減少造假和摻水的沖動。
④ 北京2017年GDP多少
2017年上海實現了自我突破,GDP總量超越3萬億。北京GDP總量依舊不敵上海,僅28000.4億元。但是北京同上海經濟差距縮小,2016年上海GDP比北京多2566.85億元,2017年經濟差距縮小至2133.46億元。
採納哦謝謝
⑤ 北京,上海和香港哪一個城市更發達比較一下`
上海與香港在經濟等方面的差距迅速縮小。
1.從GDP和人均GDP來看,上海與香港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2007年,上海的GDP(現價,下同)為12189億元人民幣,香港為15692億元人民幣,上海已達到香港的77.7%;而2000年上海GDP為香港的34.9%,1990年僅為香港的21.3%。2007年,上海人均GDP與香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為香港的29.3%,而1990年這一比例僅為9.5%,二者的差距也在迅速縮小。從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來看,上海快於香港。10多年以來,上海的GDP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兩位數,2007年達到了14.3%,遠遠超過香港的6.4%。
2.從產業結構來看,上海與香港還有很大的差距。香港由於受地域小、人多等自身條件的限制,一直將服務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金融業作為高端的服務業已是香港首要支柱產業。1990年,上海的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0.9%,而香港已經達到了75.4%;2006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了50.6%,而香港已經超過了90%。(見表1)
3.從進出口貿易來看,上海的外貿依存度遠低於香港。2007年,上海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83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76.5%。其中,貨物出口總額為1439億美元。而香港2007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為7122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43.7%,是上海的2.5倍。其中,出口商品總額為3445億美元,是上海的2.4倍。
上海金融服務業發展與香港有較大差距。
1.2006年,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增加值達到825億元,而香港為2320億元,上海僅為香港的36%;從金融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來看,2006年上海達到8.0%,而香港已經達到15.9%。(見表2)
2.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規模已經超過香港,但是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仍然低於香港。2006年,上海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9.57萬人,香港為18.60萬人,上海已經超過香港近1萬人;而在2004年,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還比香港少1萬人。但是在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方面,上海仍然低於香港,2006年上海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數的2.0%,而香港為5.5%。
北京和上海的比較
從地理區位來看:長三角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圈,上海的衣食住行都是挺好,不過人口過多,生存壓力過大。
北京處於京津唐工業區,綜合水平可謂一等一。各行各業都很繁榮發達。再者,京津唐緊挨著遼中南工業區,經濟交流密集,發展水平快,國家政策傾斜,人很多,但有用的人也很多,便於建立關系網。
綜合比較肯定是上海在經濟方面強過北京
因此,單是比較經濟勢力的話,目前排名應該是
香港
-
上海
-
北京
不過有一點不得不說,看一個城市的發展,除了經濟以外,人文素質和政治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個人看法是,總體來說目前內地遠遠比不上香港。
我個人認為一個地區發不發達,看的是那裡的人民生活質量和個人可支配收入。
香港是絕對的發達。其次上海然後北京。
⑥ 中國2017年GDP總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 龐無忌)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3671億元,比上年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9623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84221億元,增長7.8%。
⑦ 中國2017年gdp是多少
統計局的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按6.2%增速估算,2017年中國GDP應該在79萬億元左右。
⑧ 2017年gdp進入1萬億有哪些城市
2016年大陸GDP進入2萬億的有上海,北京,廣州;
進入1萬億的有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南京,杭州,青島;
2017年無錫和佛山也有望沖擊1萬億
⑨ 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39萬億元,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的國內
2018上半年上海市GDP:15558.15億元
2018年上海全年GDP:32679.87億元
⑩ 2017年十強城市的GDP佔全國總量近1/4嗎
據報道,1月19日,上海、北京、天津陸續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中國前10強城市的排名也逐漸清回晰,如果把十強答城市的2017年GDP數據相加(未公布的按2016年的數據計算),佔全國經濟的比重達到23.3%,接近1/4。
2016年,排在第10位的杭州GDP為11313.72億元,排在第11位的南京GDP為10503.02億元。2017年,南京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00億元左右,增長8%左右。如果杭州完成2017年初提出的經濟增長8%左右的目標,2017年GDP將突破1.2萬億元,不會被南京超過。
而從經濟增速來看,2016年,在全國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十強城市的GDP增速全部跑贏或持平全國平均水平。但在2017年,有地方未達全國平均線:北京經濟增速為6.7%,低於全國0.2個百分點;天津實現3.6%的增速,低於全國3.3個百分點。
希望中國的GDP可以保持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