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一線城市有哪些二三線城市又是哪些
中國的一線,二線,三線概念模糊,充滿歧義,並且沒有任何官方的說法。不是說沒有科學的劃分方式,而是說不同的劃分方式利用不同的標准易產生不同的結果。大家對「一線城市」的定義可能比較客觀,但一線/二線,二線/三線不同的界定有矛盾。總的來說,城市排名這個東西無疑有用處,但不要過於當真,因為它只是一個約略的標簽而已。深深了解城市之間的相比利弊,還是得看各種指標,數據,再進行仔細的分析。
城市
人們從感性認識很容易知道,中國的一線城市,必須在硬體上能夠代表目前國內最一流的水平。比如說機場設施,地鐵里程,樞紐性大型高鐵站,高速快速公路網,高質量的高樓大廈等等。所以現在,成都,天津,重慶,杭州這些城市,在硬體上的很多方面,並不亞於北上廣深了。
Ⅱ 在江蘇,揚州與鎮江的人均gdp哪高
當然揚州
2012年上半年江蘇各市GDP排名
1.. 蘇州5610億
2.. 無錫3510億
3.. 南京3380億
4.. 南通2130億
5.. 常州1860億
6.. 徐州1850億
7.. 鹽城1520億
8.. 揚州1380億
9.. 泰州1350億
10. 鎮江1280億
11. 淮安880億
12. 連雲港730億
13. 宿遷630億
Ⅲ 鎮江人均GDP超過江蘇省會南京,和南通,深圳,鎮江發展比南京,南通,深圳強嗎
不會。首先,你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南京是省會城市。就算GDP比不過鎮江,它還是省會城市。而且外來務工人員占很多,所以是不可能的。而深圳又是另一個級別了,在全國算一線城市了。而南通曾經進入過全國一百強城市的名單。一個地區的發展你只需要從房價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數量就可以看出來了。
Ⅳ 為什麼揚中丹陽人均gdp在江蘇排名高卻是二類地區
因為鎮江地處蘇南,相信我美麗的家鄉會更好、南通,一直都有著那種自我的良好感覺,可是這種自我感覺的良好的造成的只是停滯不前,鎮江人以前都覺得我們和蘇北比還是有很強的優越感,殊不知揚州作為一個鎮江人我不是很想回答這個問題,那麼人均GDP比較的價值可能就沒那麼能突出什麼了吧。
Ⅳ 鎮江人均GDP在江蘇什麼地位呢
作為一個鎮江人我不是很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鎮江地處蘇南,一直都有著那種自我的良好感覺,可是這種自我感覺的良好的造成的只是停滯不前,鎮江人以前都覺得我們和蘇北比還是有很強的優越感,殊不知揚州、南通、鹽城這些蘇北城市的發展比我們好多了現在。 你也說了鎮江人少,那麼人均GDP比較的價值可能就沒那麼能突出什麼了吧! 不過近兩年鎮江發展的大港新區我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相信我美麗的家鄉會更好!
Ⅵ 中國的一線城市有哪些,二三線城市又是哪些
一、一線城市
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廣州市
二、二線城市
昆明市、大連市、廈門市、合肥市、佛山市、福州市、哈爾濱市、濟南市、溫州市、長春市、石家莊市、常州市。
泉州市、南寧市、南昌市、南通市、金華市、徐州市、太原市。
嘉興市、煙台市、惠州市、保定市、台州市、中山市、紹興市、烏魯木齊市、濰坊市、蘭州市。
三、三線城市
珠海市、鎮江市、海口市、揚州市、臨沂市、洛陽市、唐山市、呼和浩特市、鹽城市、汕頭市、泰州市、濟寧市、湖州市、江門市、銀川市、淄博市、邯鄲市、蕪湖市、漳州市、綿陽市、桂林市、三亞市、遵義市、咸陽市、上饒市、莆田市
宜昌市、贛州市、淮安市、揭陽市、滄州市、商丘市、連雲港市、柳州市、岳陽市、株洲市、衡陽市、襄陽市、南陽市、威海市、湛江市、包頭市、鞍山市、九江市、大慶市
許昌市、新鄉市、寧德市、西寧市、宿遷市、菏澤市、蚌埠市、邢台市、銅陵市、阜陽市、荊州市、駐馬店市、湘潭市、肇慶市、德陽市、曲靖市、秦皇島市、潮州市、吉林市、常德市、宜春市、黃岡市
(6)鎮江人均gdp怎麼那麼高擴展閱讀
依據2018年的170個主流消費品牌的商業門店數據和18家各領域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評估337個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
演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綜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綜合得出最終結果。
在整個演算法框架中,構成一級維度指數的數據來自19個二級維度和79個三級維度——展開到四級維度的話,指標數量已經超過了100個。在《第一財經》YiMagazine五月刊及線上發售的《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報告冊中,我們把評判城市評判框架5個維度下的所有79個三級維度指標依次列出。
會發現,所有城市的指標高低變化曲線都有自己明顯的特色。沒有完美的城市,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形狀,每座城市都盡力抓住機遇,在擅長的領域走得更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市等級體系
Ⅶ 鎮江人均GDP與南通誰高強調一下,是人均。
啊,鎮江高一點,不過差的不多。
Ⅷ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