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9年深圳的GDP在亞洲排行第幾
2019年深圳的在亞洲排行第五。
2019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同比增長6.7%。2019年,南山區的GDP達到6103.6億元,同比增長7.6%,龍崗和福田的GDP超過4000億元,分別達到4685.7億元和4546.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8.1%和7.2%。
寶安區的GDP為3853.5億元,同比增長6.6%。龍華區和羅湖區的GDP超過2000億元,但差距進一步縮小,分別為2510.7億元和2390.2億元,增速分別為2.5%和6.8%。
(1)深圳2017年gdp擴展閱讀:
深圳的GDP介紹如下:
光明區的GDP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20.9億元,增長8%。鹽田、坪山和大鵬新區的GDP分別為656.4億元、760.8億元和351.4億元,深汕合作區的GDP為46.8億元,增長23.1%。
公報還顯示,截至2019年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94.78萬人,增長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增長0.1%,佔比重63.2%。
❷ 武漢和深圳三十年後gdp對比
今年武漢GDP近12000億深圳19000多億武漢占深圳60%整左右 深圳增量1500億以上 武漢900一1000億 佔比會上升 但總量的深圳以後差更多
❸ 深圳人均GDP20萬,深圳的平均工資很高嗎
深圳平均工資很高,我們隨便一個人和馬雲平均一下工資也很高。分分鍾就能夠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從平均工資來看深圳的務工者的收入其實是不客觀的。因為平均工資平均的並不公平。
什麼是人均GDP?GDP就是一個地區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所創造出的價值的結果,而人均GDP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平均分配到每一個人的經濟收入。人均GDP的確可以作為人們生活水平高低程度判斷的一個標准。19年深圳GDP總量為26927.09億元,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是每個月9309元。19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人均GDP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人均20萬是18年的事情。但是總的來說,深圳平均工資高的確是公認的事實。
總的來說,深圳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深圳的平均工資的確不能讓人太信服,富人階級雖然只有百分之二,但是卻能夠掌握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資源。所以,看到這里,應該都懂了吧。看什麼都不要看平均,不是同一階層的平均是沒有任何參考價值的,畢竟沒有人能夠靠著平均工資變高而一躍成為資本家,最多隻能成為精神資本家罷了。
❹ 整個福建的gdp能比得上一個深圳嗎
2019年,深圳市GDP有望接近4000億美元,人均有望達到3萬美元
2018年福建省GDP3.6萬億
比得上的,但是也差不多了
❺ 為啥2019年天津GDP才1.4萬億,2015年都有1.72萬億排名第五,緊比深圳少300億
2019年天津zdp才1.4萬億,2015年都有1.72萬億,排名第五。
❻ 深圳去年GDP有沒有超香港
2月2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發布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當天下午,有媒體據此計算得出: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總量第一的城市。不過,深圳這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第一城」的位子還未坐熱48小時,3月1日晚間,深圳市統計局就進行了回應,低調地表示深圳與香港的GDP尚差611億元。
是什麼導致深港GDP排名的爭議?在人民幣近期大幅升值的背景下,採用何種匯率換算方法,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2月28日採用的是當日匯率計算,於是得出深圳2017年GDP領先香港;而深圳市統計局則是按2017年的平均匯率換算,於是結論是深圳還未超香港。
對此,有業內人士解釋,算資產價格時可按即時匯率計算,但算存量數據時,一般採用年平均匯率計算。
實際上,在國家(地區)的綜合實力對比中,除了匯率換演算法,聯合國統計署、世界銀行等還公布過另一種評價方法,即用購買力平價換演算法來衡量GDP規模(購買力平價PPP是根據各國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不同貨幣之間的等值系數,用來衡量對比國之間價格水平的差異)。該方法將物價和通脹等因素囊括其中,可以改善宏觀經濟數據的可比性。
以下,用三種方法呈現深圳和香港GDP對比的不用結果。
按年平均匯率計算:深圳GDP暫未超香港
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GDP為26626.37億港元,深圳GDP為22438.39億元。2月28日的港元/人民幣的中間價是0.80858,則香港去年GDP約摺合21529.55億元人民幣
3月1日晚間,深圳統計局發布官方回應稱,2017年,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深圳生產總值22438.39億元,同期香港本地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按照2017年港元/人民幣平均匯率0.86565折算,2017年香港GDP為23049.14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要比2月28日匯率版本高出1519.59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17年西藏的GDP。
為什麼不同口徑變化會這么大?原因是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2017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6.16%,創九年來最大年度漲幅。而港幣與美元錨定,因此,2017年人民幣對港幣的匯率也發生較大波動,導致分別用當日匯率和年平均匯率將香港GDP換算成人民幣時,結果差距較大。
世界銀行公布的按購買力平價衡量的GDP前十國家排名
查閱了前瞻資料庫中各國(地區)的購買力平價轉換率數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深圳GDP規模在2016年就超過了香港。2016年,中國(內地)購買力平價轉換率為4.36本幣/國際元,換算後深圳GDP規模為4605.18億國際元;香港購買力平價轉換率為5.77本幣/國際元,香港GDP規模換算為4316.64億國際元,深圳領先香港288.54億國際元。2017年,根據各自的轉換率計算,深圳GDP領先香港559.66億國際元,優勢進一步擴大。
不過,當前對用購買力平價衡量GDP規模的演算法存在爭議。國家統計局曾表示,這個研究項目主要是為了便於國際比較研究,並不是用來替代原有的GDP核算。
「這樣的演算法實際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深圳的物價高於全國水平,這樣算出來的結果高估了深圳的GDP規模。國際上比較的時候,一般用匯率計算即可。」一位長期從事國際經濟研究的人士表示。
深港GDP之爭的背後,是外界對深圳發展潛力的期待。2017年,國家統計局改革GDP核算方法後,對研發支出未計入GDP部分進行補充核算。深圳2016年GDP首次突破2萬億,躍居廣州之前,成為內地城市中經濟總量排名第三的城市。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增長的目標為8%以上,按照這一增速,2018年深圳GDP將達到24233.46億元。
而縱觀近十年來深港GDP的增長,深圳10年來增長了近1.9倍,香港則增長了0.5倍。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深圳把香港甩在身後,只是時間問題。
❼ 深圳GDP超過廣州,下一個將會超過上海嗎
我自己的看復法難度是制比較大的。
第一,兩個都是知名城市,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就目前而言是相當的,但上海的大學遠比深圳要多,而且更有底蘊,上海的人才產量是要比深圳要大的;
第二,看航運的發展程度,我自己做過貨代行業,上海港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吞吐量都代表著這座城市以及周圍城市(義烏)的一個外貿貢獻,同時處於長江流域的出口,內河運量會有相當大程度的支持;而深圳的蛇口和鹽田是比較出名的,但是航線一般是由深圳到廣州,因此這部分也會有一個對比;
第三,金融中心的確立,這個其實一目瞭然了,一個滬市,一個深市,滬市要領先發展得很多,金融產品衍生市場發展的速度就要快上許多;而深市的突破亦需要借鑒香港,結合實際,有望取得領先的;
第四,是一個城市的地位,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是有占據優勢的,看看高鐵,公路的對比(至首都及周邊地區);
不過,深圳近幾年對於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這個是潛力部分,並且粵港澳灣區的建設也為深圳的發展提供支持,總的來說,能將上海定位目標,超越的話依舊要看雙方的潛力,深圳的企業能加強創新轉換到市場,人們有自主創業意識,那市場的發展潛力提得上,是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
❽ 深圳GDP會超過香港嗎
1、2016年,深圳1.93萬億,同比增長9%,按照1:6.6的兌換比例,大約是2900億美元!
按照2016年增長速度,深圳2017年為為3100億美元
2、2017年,香港預估生產總值為3200億!換句話說,2017年深圳趕不上香港,2018年也肯定趕上了!
❾ 為什麼特區只有深圳成功了,廈門+汕頭+珠海+海南四個特區GDP總和都沒有深圳一個高
是的,深圳很成功,但是廈門和珠海海南都不錯,只有汕頭現在是最差的。
❿ 廣州深圳GDP增量超過北京上海了
7月25日,廣東省發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主要的幾個經濟數據如下:
上半年GDP總值為41957.84億元,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增速的話,按可比價格增長7.8%,名義增速則為12.3%。
上半年來源於廣東的財政收入達13348.88億元,同比增長1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10.63億元,同比增長13.1%。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達18.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
上半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31643.1億元,同比增長14.1%
數據顯示,廣州的GDP在今年上半年迎來了一次小爆發,過去三年都是五六百億的增量,今年上半年則猛增至1000多億,首次實現超過北京上海的佳績。從城市之間的追趕態勢來看,廣州和北上的差距罕見地出現縮小的趨勢,而天津蘇州與廣深的差距有繼續拉大的趨勢,深圳與廣州的差距則在快速縮小,重慶與一線城市的差距也在縮小。
數據顯示,廣東不少城市的名義增長率都超過了10%,但最高的不是廣深,也不是佛山東莞,而是茂名,名義增速高達14.91%,高居廣東第一!珠海、河源緊隨其後,也都超過了12%。
發展中的城市,城市在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