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奧地利人均gdp

奧地利人均gdp

發布時間:2020-12-01 18:55:26

Ⅰ 法國和北約,法國和歐盟有什麼關系具體點,最好分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急用 非常感謝。。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英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法OTAN:l'Organisation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資本主義陣營在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志,是馬歇爾計劃的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歐洲的防務體系,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標志。
歐洲聯盟(英文:European Union;法文:Union européenne),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是由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y,又稱歐洲共同市場)發展而來的,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荷盧比三國經濟聯盟、歐洲共同體、歐盟。其實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於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
歐洲聯盟盟旗
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人口5億,GDP16.106萬億美元。歐盟的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弘揚聯盟的個性」。歐盟的盟旗是藍色底上的十二星旗,普遍說法是因為歐盟一開始只有12個國家,代表了歐盟的開端。實際上這個十二星旗代表的是聖母瑪利亞的十二星冠,寓意聖母瑪利亞將永遠保佑歐洲聯盟。歐盟27國總面積432.2萬平方公里。 歐洲聯盟(歐盟)是一個政治和經濟共同體的27會員國,位於主要在歐洲。它成立於1993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加入新領域的政策,以現有的歐洲社會。與5億市民,歐盟相結合產生的估計有30 %的份額,世界各地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 歐盟已經制定了一個單一市場,通過一個標准化的法律制度,其中適用於所有會員國,保證人,貨物,服務和資本的遷徙自由。它保持了一個共同的貿易政策,包括農業和漁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15會員國已通過了一個共同的貨幣,歐元。在對外政策上,代表其成員在世界貿易組織,在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和在聯合國的會議上發言,維護其成員國利益。 2001年,歐盟已經體現的作用,在司法和內政事務方面,包括許多會員國之間根據申根協定取消護照管制。而且在某些領域,它取決於會員國之間的協議。不過,也有超國家機構,能夠作出決定,而不管協議的成員。重要的機構和組織的歐盟,包括歐洲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聯盟理事會,歐洲理事會,歐洲法院的司法和歐洲中央銀行。歐盟國家公民選出議會每5年一次。 歐盟的起源,可追溯到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其中6個國家在1951年和羅馬條約於1957年。自那時以來,歐盟已經長大的大小,通過加入新會員國,並增加其權力,通過增加新的政策范疇,它的職權范圍。該條約在里斯本簽署了在2007年12月的用意是修改現行條約,以更新的政治和法律結構的聯盟,如果批準是在2008年落成。歐洲統一思潮存在已久早在中世紀就已經出現。中世紀時期的法蘭克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等都將歐洲許多地區統一在其疆域之內。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破之後,波西米亞國王就於1646建議,歐洲基督教國家應該組成聯盟,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當時就有歐洲人設想歐洲仿效美利堅合眾國,建立歐洲合眾國。19世紀初,拿破崙·波拿巴在大陸封鎖期間實行關稅同盟,該關稅同盟對今天歐盟的建立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統一思潮進入高潮。1946年9月,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提議建立 「歐洲合眾國」。1950年5月9日,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提出歐洲煤鋼共同體計劃(即舒曼計劃),旨在約束德國。1951年4月18日,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六國簽訂了為期50年的《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又稱《巴黎條約》)。1955年6月1日,參加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六國外長在義大利墨西拿舉行會議,建議將煤鋼共同體的原則推廣到其他經濟領域,並建立共同市場。1957年3月25日,6國外長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兩個條約,即《羅馬條約》,於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6國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條約於1967年7月1日生效 ,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的《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2年2月1日,各國外長正式簽署馬約。經歐共體各成員國批准,馬約於1993 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歐共體開始向歐洲聯盟過渡。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共體更名為歐盟。這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使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歐盟成立後,經濟快速發展,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從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 歐洲聯盟總部
2002年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會議決定邀請塞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10國正式簽署入盟協議。2004年5月1日,這10個國家正式成為歐盟的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的第五次擴大,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2007年1月,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加入歐盟,歐盟經歷了6次擴大,成為一個涵蓋27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8億的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體。 2003年7月,歐盟制憲籌備委員會全體會議就歐盟的盟旗、盟歌、銘言與慶典日等問題達成了一致。根據憲法草案:歐盟的盟旗仍為現行的藍底和12顆黃星圖案(這12顆星不代表12國,而是代表聖母瑪利亞的守護),盟歌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銘言為「多元一體」,5月9日為「歐洲日 」。 歐元1999年1月1日起在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芬蘭、荷蘭、盧森堡、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個國家開始正式使用,並於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國的貨幣。

Ⅱ 發達國家的標准

最簡單的評判標準是人均gdp,通常是以2萬美元作為分界線,但是這個數字並回不是固定的,答而是會根據經濟情況進行調整,人均GDP是最直觀的一項,除此之外還有社會發展程度,工農業水平,也就是說單純的有錢是不夠的,這也是為什麼中東產油國即使富得流油也不能稱之為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當中人均GDP最高的當屬盧森堡,高達10萬美元,然後是瑞士的8萬美元,盧森堡領土面積狹小,但是經濟發達,依靠的就是產業模式。

(2)奧地利人均gdp擴展閱讀:

發達國家經濟特點

1、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高的國家,產業結構先進,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一般大於60%。

2、經濟運行機制比較成熟,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健全,經濟發展很有用很有優勢,管理不錯,並有比較完善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

3、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外貿對外出口方面比較多多質量總體高,外貿在世界貿易總額中占據較大份額,金融市場高度國際化,跨國公司高度發展。

Ⅲ 世界綜合強國排名

綜合國力的含義 綜合國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技術實力的綜合性指標。綜合國力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一個國家通過有目的的行動追求其戰略目標的綜合能力。我們將國家戰略資源(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定義為一個國家實現本國戰略目標所可以利用的現實的和潛在的關鍵性資源, 它們反映了一個國家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種資源的能力, 也反映了該國的綜合國力。實際上,綜合國力就是國家戰略資源的分布組合,被動員和利用來實現一個國家的戰略目標。我們所稱的綜合國力,一般指的是各類國家戰略資源之總和;而國家戰略資源一般指的是某一類戰略資源。 (二)國家戰略資源的內容 國家戰略資源應當包括那些資源呢?米歇爾·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五大要素資源:即物質資源(Physical Resources);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知識資源(Knowledge Resources)和資本資源(Capital Resources)。 我們將國家戰略資源劃分為八類資源和23個指標,這些指標的總和構成了綜合國力。八類資源依次是:經濟資源是指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資本資源、知識技術資源、政府資源、軍事實力和國際資源。 : (三)國際競爭力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往往突出地表現在國際競爭力上。國際競爭力是一個國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環境和條件下,與世界整體中各國的競爭比較,所能創造增加值和國民財富的持續增長和發展的系統能力水平。它提出影響國家國際競爭力的八大因素是: (1)國內經濟實力:指一國經濟力量的整體評估; (2)國際化程度:指一國參與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程度; (3)政府影響:指政府政策對競爭力的有利程度; (4)金融實力:指對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質量的整體評估; (5)基礎建設:指投資源與制度滿足企業基本需求的程度;(6)企業管理能力:指企業管理在創新、獲利和應變等方面的表現; (7)科技實力:指科學和技術的能力以及在基礎和應用研究上的成功程度; (8)人力資源:指擁有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這八個因素中,每個又包括若干方面,共有244個指標,特別是人力資源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四)綜合國力排名表(國際公認排名) 1989年 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蘇聯 3 日本 4 聯邦德國 5 法國 6 英國 7 中國 8 加拿大 9 義大利 10 印度 11 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14 墨西哥 15 南非 1997年 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德國 4 法國 5 英國 6 中國 7俄羅斯 8 加拿大 9 印度 10 義大利 11 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M/x>51< 14 墨西哥 15 南非 2007年 最新綜合國力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德國 4 法國 5 中國 6 俄羅斯 7 英國 8 印度 9 加拿大 10義大利 11巴西 12 澳大利亞 13 韓國 14 墨西哥 15南非 (五)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2012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美國 2 日本 3 中國 4 德國 5 俄羅斯 6 法國 7 英國 8 印度 9 巴西 10 加拿大 11義大利 12 韓國 13 澳大利亞 14 墨西哥 15 西班牙 16 南非 17 印度尼西亞 18 阿根廷 19 伊朗 20 以色列 21 奈及利亞 22 巴基斯坦 2018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美國 2 中國 3 日本 4 德國 5 俄羅斯 6 法國 7 印度 8 英國 9 巴西 10 加拿大 11 韓國 12 義大利 13 澳大利亞 14 西班牙 15 南非 16 墨西哥 17 伊朗 18 印度尼西亞 19 阿根廷 20 以色列 21 巴基斯坦 22 哈薩克 2025年 綜合國力預計排名 1 中國 2 美國 3 俄羅斯 4 日本 5 印度 6 德國 7 法國 8 巴西 9 英國 10 韓國 11 加拿大 12 澳大利亞 13 義大利 14 伊朗 15 西班牙 16 墨西哥 17 印度尼西亞 18 阿根廷 19 以色列 20 巴基斯坦 21 南非 22 奈及利亞

就找的這些

閱讀全文

與奧地利人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