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樂山市2009年各區縣GDP數據
樂山市 6190171
市中區 1316812
峨眉山市 990190
沙灣區 779718
五通橋區 715321
犍為縣內 618222
夾江縣 599148
井研縣 393279
沐川縣 275508
峨邊彝族容自治縣 187711
金口河區 159218
馬邊彝族自治縣 155044
就這樣 不懂問我 = = =
2. 樂山旅遊業收入佔全市GDP的多少
上樂山市的政府網站 其中會有旅遊業的收支情況 樂山市的GDP 政府網站肯定有 算下九OK啦
3. 2011年樂山的GDP生產總值是多少
2011年樂山市GDP增速全省第二 比2010年上升3位文章來源:樂山日報 作者:樂山日報 發布時間:2012-01-19 11:46:27
昨(版17)日,據省權統計局審核結果顯示,2011年全市GDP總量918.06億元,同比增長16%,增速居全省第2位,比2010年上升3位,創2007年以來的最好位次,已連續12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圓滿完成全年奮斗目標,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2011年,我市牢牢把握「高位求進、加快發展」工作基調,以重點建設招商年為載體,推進「兩化」互動,強化產業支撐,促進轉型升級,著力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圍繞「重點建設招商年」經濟工作主題,由市級領導牽頭,分設工業能源電信、交通、城建、農業、服務業5個項目招商組和要素、招商環境2個保障組,派出10個駐點招商組,大抓招商引資。全市新簽約項目111個,總投資600億元。到位市外內資425億元、增長38.9%,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增長31.1%。2011年,全市完成全社會投資539.3億元,同比增長25%。
4. 四川省各市的經濟排名
四川省各市的經濟排名:
1、第一名、成都:成都是我國的十五個新一線城市之一,經濟水平在不亞於重慶和天津這兩個直轄市,成都的經濟水平在國內一直排名前十。成都的經濟水平能有現在的這個高度,和成都的旅遊業是離不開關系的,成都的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樓這些都是帶動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2、第二名、綿陽:綿陽也是四川的第二的城市,綿陽有我國唯一的科技城,綿陽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城市,這也是其經濟水平較高的一個原因。雖然綿陽的經濟水平在四川排名第二,但是綿陽的經濟水平卻連的成都的六分之一也趕不上,綿陽應該推進北川羌城這些旅遊景點。
3、第三名、、德陽:德陽可以說是四川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因為在最近兩年,德陽的經濟增速一直四川最快的,德陽的未來發展肯定是不可預測的。德陽的經濟發展有一個短板,那就是德陽的旅遊資源不豐富,沒辦法大力發展旅遊業。
4、第四名、宜賓:第五是南充、第六是瀘州,然後依次是達州、樂山、涼山、內江、自貢、眉山等等。四川是一個旅遊業相當發達的地方,擁有四川有九寨溝、黃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一都江堰、九寨、卧龍、黃龍、稻城亞丁等等著名旅遊景區。
5、第五—十八名為南充、瀘州、達州、樂山、涼山、內江、自貢、眉山、廣安、攀枝花、遂寧、資陽、廣元、雅安。
6、第十九名、巴中:巴中,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中國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南,東鄰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接陝西漢中,屬典型的盆周山區,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7、第二十名、阿壩: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轄自治州,緊鄰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體輪廓為典型高原,地勢高亢,境內垂直氣候顯著;轄1縣級市、12縣,總面積84242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01萬人。
8、第二十一名、甘孜: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地級行政區。全州轄康定1個縣級市,瀘定、丹巴等17個縣,325個鄉(鎮),2679個行政村。
5. 2014全國城市gdp排名多少
2014年中國城市GDP排名
城市 2013年GDP(億元) 2014年GDP(億元) 所屬
1 上海市 21602.12 23560.94 (滬)
2 北京市 19500.60 21330.80 (京)
3 廣州市 15420.14 16706.87 (廣東1)
4 深圳市 14500.23 16001.98 (廣東2)
5 天津市 14370.16 15722.47 (津)
6 重慶市 12656.69 14265.40 (渝)
7 蘇州市 13015.70 13760.89 (江蘇1)
8 武漢市 9051.27 10069.48 (湖北1)
9 成都市 9108.89 10056.60 (四川1)
10 杭州市 8343.52 9201.16 (浙江1)
11 南京市 8011.78 8820.75 (江蘇3)
12 青島市 8006.60 8692.10 (山東1)
13 無錫市 8070.18 8205.31 (江蘇2)
14 長沙市 7153.13 7824.81 (湖南1)
15 大連市 7650.80 7655.60 (遼寧1)
16 佛山市 7010.17 7603.28 (廣東3)
17 寧波市 7128.90 7602.51 (浙江2)
18 沈陽市 7223.70 7589.00 (遼寧2)
19 鄭州市 6201.90 6782.98 (河南1)
20 唐山市 6121.20 6225.30 (河北1)
21 煙台市 5613.87 6002.08 (山東2)
22 東莞市 5490.02 5881.18 (廣東4)
23 濟南市 5230.19 5770.60 (山東3)
24 泉州市 5218.00 5733.36 (福建1)
25 南通市 5038.89 5652.69 (江蘇4)
26 西安市 4884.10 5474.77 (陝西1)
27 長春市 5003.17 5382.00 (吉林1)
28 哈爾濱市 5141.50 5332.70 (黑龍江1)
29 福州市 4678.50 5169.16 (福建2)
30 合肥市 4672.90 5158.00 (安徽1)
31 石家莊市 4863.60 5100.00 (河北2)
32 徐州市 4435.82 4963.91 (江蘇6)
33 常州市 4360.93 4901.87 (江蘇5)
34 濰坊市 4420.70 4786.74 (山東4)
35 溫州市 4003.86 4302.81 (浙江3)
36 紹興市 3967.29 4265.83 (浙江4)
37 鄂爾多斯 3955.90 4162.18 (內蒙古1)
38 大慶市 4332.70 4070.00 (黑龍江2)
39 淄博市 3801.24 4029.80 (山東5)
40 鹽城市 3475.50 3835.62 (江蘇7)
41 濟寧市 3501.50 3800.06 (山東6)
42 昆明市 3450.00 3712.99 (雲南1)
43 揚州市 3252.01 3697.89 (江蘇8)
44 南昌市 3336.03 3667.96 (江西1)
45 包頭市 3503.02 3636.31 (內蒙古2)
46 臨沂市 3336.80 3569.80 (山東8)
47 東營市 3250.20 3430.49 (山東7)
48 台州市 3153.34 3387.51 (浙江5)
49 泰州市 3006.91 3370.89 (江蘇9)
50 嘉興市 3147.66 3352.80 (浙江6)
51 洛陽市 3136.14 3284.57 (河南2)
52 廈門市 3018.16 3273.54 (福建3)
53 鎮江市 2927.09 3252.38 (江蘇10)
54 金華市 2958.78 3206.64 (浙江7)
55 南寧市 2803.54 3148.30 (廣西1)
56 滄州市 3013.00 3133.38 (河北4)
57 宜昌市 2816.00 3132.21 (湖北2)
58 襄陽市 2814.00 3129.30 (湖北3)
59 邯鄲市 3061.50 3080.00 (河北3)
60 榆林市 2846.75 3005.74 (陝西2)
61 泰安市 2790.70 3002.20 (山東9)
62 惠州市 2678.35 3000.70 (廣東6)
63 呼和浩特 2710.39 2894.05 (內蒙古3)
64 中山市 2638.93 2823.30 (廣東5)
65 威海市 2549.69 2790.34 (山東10)
66 保定市 2680.00 2757.80 (河北5)
67 吉林市 2617.40 2730.16 (吉林2)
68 鞍山市 2638.00 2721.00 (遼寧3)
69 南陽市 2498.66 2676.88 (河南3)
70 岳陽市 2430.52 2669.39 (湖南2)
71 德州市 2460.59 2596.08 (山東11)
72 太原市 2412.87 2531.09 (山西1)
73 聊城市 2365.87 2516.00 (山東12)
74 常德市 2264.94 2514.15 (湖南3)
75 烏魯木齊 2400.00 2510.00 (新疆1)
76 漳州市 2236.02 2506.36 (福建4)
77 貴陽市 2085.00 2497.27 (貴州1)
78 淮安市 2155.86 2455.39 (江蘇11)
79 衡陽市 2169.44 2395.56 (湖南4)
80 茂名市 2160.17 2349.00 (廣東7)
81 蕪湖市 2099.53 2307.90 (安徽2)
82 濱州市 2155.70 2277.00 (山東13)
83 湛江市 2060.01 2258.70 (廣東9)
84 菏澤市 2052.00 2222.19 (山東14)
85 株洲市 1948.01 2160.51 (湖南5)
86 柳州市 2016.90 2120.80 (廣西2)
87 許昌市 1903.30 2108.00 (河南4)
88 江門市 2000.18 2082.76 (廣東8)
89 咸陽市 1860.39 2077.34 (陝西3)
90 廊坊市 1943.10 2056.00 (河北6)
91 周口市 1753.40 1992.08 (河南7)
92 棗庄市 1830.63 1980.13 (山東15)
93 連雲港 1785.42 1965.89 (江蘇12)
94 湖州市 1803.15 1955.96 (浙江8)
95 宿遷市 1706.28 1930.68 (江蘇13)
96 新鄉市 1766.10 1918.00 (河南5)
97 蘭州市 1796.14 1905.20 (甘肅1)
98 通遼市 1811.82 1886.80 (內蒙古4)
99 遵義市 1584.70 1874.50 (貴州2)
100 郴州市 1685.52 1872.58 (湖南6)
101 珠海市 1662.38 1857.30 (廣東10)
102 焦作市 1707.36 1846.32 (河南8)
103 肇慶市 1660.07 1845.06 (廣東11)
104 贛州市 1672.00 1843.59 (江西2)
105 安陽市 1683.70 1791.89 (河南6)
106 桂林市 1657.90 1786.65 (廣西3)
107 揭陽市 1605.35 1780.44 (廣東13)
108 九江市 1601.73 1779.96 (江西3)
109 赤峰市 1686.15 1778.37 (內蒙古5)
110 信陽市 1581.16 1757.34 (河南11)
111 松原市 1650.48 1740.02 (吉林3)
112 汕頭市 1565.90 1716.00 (廣東12)
113 商丘市 1538.20 1697.58 (河南10)
114 駐馬店 1498.13 1691.30 (河南11)
115 邢台市 1604.60 1668.10 (河北7)
116 寶雞市 1545.91 1658.54 (陝西4)
117 曲靖市 1583.94 1649.40 (雲南2)
118 平頂山 1556.90 1637.13 (河南5)
119 龍岩市 1479.90 1621.21 (福建5)
120 三明市 1477.59 1621.21 (福建5)
121 日照市 1500.16 1611.87 (山東16)
122 營口市 1513.10 1610.00 (遼寧4)
123 綿陽市 1455.12 1579.89 (四川2)
124 湘潭市 1438.05 1570.56 (湖南7)
125 上饒市 1401.30 1550.24 (江西3)
126 安慶市 1418.20 1544.30 (安徽3)
127 宜春市 1387.07 1522.99 (江西4)
128 呼倫貝爾 1430.55 1522.26 (內蒙古6)
129 德陽市 1395.94 1515.65 (四川3)
130 莆田市 1342.86 1502.07 (福建7)
131 開封市 1327.39 1492.06
132 荊州市 1334.90 1480.49
133 黃岡市 1332.55 1477.15
134 渭南市 1349.01 1460.94
135 宜賓市 1342.89 1443.81
136 南充市 1328.55 1432.02
137 盤錦市 1351.10 1426.00
138 錦州市 1344.90 1405.00
139 銀川市 1273.49 1395.67
140 延安市 1354.14 1386.09
141 撫順市 1348.00 1378.00
142 寧德市 1238.72 1377.65
143 張家口 1317.00 1358.50
144 馬鞍山 1293.00 1357.40
145 孝感市 1238.93 1354.72
146 達州市 1245.41 1347.83
147 承德市 1272.09 1342.55
148 玉林市 1198.46 1341.75
149 長治市 1333.70 1331.20
150 涼山州 1214.40 1314.30
151 荊門市 1202.61 1310.59
152 永州市 1161.75 1299.94
153 綏化市 1210.00 1295.10
154 四平市 1210.06 1288.98
155 畢節市 1041.93 1265.20
156 邵陽市 1130.04 1261.61
157 瀘州市 1140.48 1259.73
158 濮陽市 1130.50 1253.61
159 益陽市 1123.13 1253.15
160 吉安市 1120.00 1242.11
161 三門峽 1205.00 1240.13
162 齊齊哈爾 1245.00 1238.80
163 南平市 1105.82 1232.56
164 本溪市 1230.00 1227.00
165 黃石市 1144.00 1218.56
166 臨汾市 1223.60 1213.20
167 婁底市 1118.17 1210.91
168 樂山市 1134.79 1207.59
169 運城市 1140.10 1201.60
170 十堰市 1080.60 1200.80
171 秦皇島 1168.80 1200.02
172 資陽市 1092.36 1195.60
173 滁州市 1086.10 1190.00
174 清遠市 1093.04 1187.70
175 玉溪市 1102.50 1184.70
176 懷化市 1110.55 1181.01
177 丹東市 1107.30 1180.00
178 陽江市 1039.84 1168.55
179 牡丹江 1216.10 1166.90
180 內江市 1069.34 1156.77
181 阜陽市 1062.50 1146.10
182 遼陽市 1110.00 1145.00
183 衡水市 1070.10 1139.00
184 巴音郭楞 1017.00 1129.60
185 紅河州 1026.95 1127.00
186 宿州市 1014.30 1126.10
187 衢州市 1056.57 1121.01
188 韶關市 1010.07 1111.50
189 蚌埠市 1007.90 1108.40
190 呂梁市 1228.60 1101.30
191 六安市 1010.30 1086.30
192 鐵嶺市 1050.00 1080.00
193 西寧市 978.53 1077.14
194 自貢市 1001.60 1073.40
195 通化市 1003.45 1070.68
196 昌吉州 940.00 1062.00
197 麗水市 983.08 1051.00
198 六盤水 876.95 1042.73
199 晉中市 1020.40 1041.30
200 撫州市 940.64 1036.77
201 晉城市 1031.80 1035.80
202 舟山市 930.85 1021.66
203 朝陽市 1002.90 1020.00
204 梧州市 991.70 1006.00
205 海口市 904.64 1005.51
206 朔州市 1026.40 1003.40
207 大同市 963.15 1001.50
208 漢中 881.73 991.05
209 咸寧 872.11 964.25
210 漯河 861.50 952.28
6. 中國城市gdp排名攀枝花排第幾
我只取到了攀枝花的位次,後面的省略了!
2008年中國各城市GDP排名(總量)2009年04月21日
中國各城市GDP排名:
上海市 12001.16億 13.3% 滬01
北京市 9006.20億 12.3% 京01
廣州市 7050.78億 14.5% 粵01
深圳市 6765.41億 14.7% 粵02
蘇州市 5700.85億 16.0% 蘇01
天津市 5018.28億 15.1% 津01
重慶市 4111.82億 15.6% 渝01
杭州市 4103.89億 14.6% 浙01
無錫市 3858.00億 15.3% 蘇02
青島市 3786.52億 16.0% 魯01
佛山市 3588.50億 19.2% 粵03
寧波市 3433.08億 14.8% 浙02
成都市 3324.36億 15.3% 川01
南京市 3275.00億 15.6% 蘇03
東莞市 3151.00億 18.1% 粵04
武漢市 3141.50億 15.6% 鄂01
大連市 3131.00億 17.5% 遼01
沈陽市 3073.90億 17.7% 遼02
煙台市 2878.97億 16.6% 魯02
唐山市 2779.14億 15.0% 冀01
濟南市 2554.29億 15.7% 魯03
哈爾濱 2436.80億 13.5% 黑01
鄭州市 2421.00億 16.0% 豫01
石家莊 2393.00億 13.2% 冀02
泉州市 2288.60億 16.0% 閩01
長沙市 2190.25億 16.0% 湘01
溫州市 2157.00億 14.3% 浙03
南通市 2111.82億 16.2% 蘇04
長春市 2089.00億 17.7% 吉01
濰坊市 2056.02億 15.8% 魯04
福州市 1974.59億 15.1% 閩02
紹興市 1971.00億 14.3% 浙04
淄博市 1945.02億 16.0% 魯05
常州市 1880.00億 15.6% 蘇05
大慶市 1822.40億 10.5% 黑02
西安市 1737.10億 14.6% 陝01
濟寧市 1736.01億 16.3% 魯06
台州市 1722.89億 14.5% 浙05
徐州市 1679.56億 15.3% 蘇06
臨沂市 1660.46億 16.2% 魯07
東營市 1658.42億 16.1% 魯08
邯鄲市 1609.50億 14.9% 冀03
洛陽市 1595.50億 16.0% 豫02
嘉興市 1585.18億 14.4% 浙06
威海市 1583.45億 15.3% 魯09
滄州市 1485.69億 13.9% 冀04
金華市 1462.45億 14.8% 浙07
昆明市 1393.69億 12.5% 雲01
南昌市 1390.10億 15.5% 贛01
廈門市 1375.26億 16.1% 閩03
保定市 1373.40億 12.0% 冀05
鹽城市 1368.00億 15.0% 蘇07
鞍山市 1350.40億 16.3% 遼03
南陽市 1338.50億 13.1% 豫03
合肥市 1334.20億 18.1% 皖01
揚州市 1311.00億 15.7% 蘇08
包頭市 1275.00億 20.0% 內蒙古01
太原市 1254.95億 16.4% 晉01
泰安市 1226.10億 16.1% 魯10
鎮江市 1213.00億 15.5% 蘇09
中山市 1210.69億 14.7% 粵05
泰州市 1202.20億 15.7% 蘇10
德州市 1180.82億 15.2% 魯11
鄂爾多斯 1150.90億 25.9% 內蒙古02
呼和浩特 1100.90億 18.0% 內蒙古03
江門市 1095.33億 15.0% 粵06
惠州市 1085.11億 14.1% 粵07
茂名市 1066.27億 13.1% 粵08
南寧市 1062.99億 17.1% 桂01
濱州市 1030.29億 16.9% 魯12
聊城市 1022.96億 16.2% 魯13
邢台市 冀06
棗庄市 926.91億 16.0% 魯14
岳陽市 915.84億 15.2% 湘02
湖州市 895.94億 14.4% 浙08
湛江市 892.56億 13.0% 粵09
珠海市 886.84億 16.5% 粵10
吉林市 吉02
廊坊市 冀07
許昌市 867.00億 14.4% 豫04
常德市 864.10億 14.6% 湘03
漳州市 863.74億 15.2% 閩04
焦作市 豫05
汕頭市 850.15億 13.0% 粵11
宜昌市 820.90億 15.0% 鄂02
周口市 817.82億 13.0% 豫06
衡陽市 湘04
平頂山 豫07
安陽市 808.00億 17.9% 豫08
襄樊市 785.45億 14.0% 鄂03
烏魯木齊 782.00億 15.2% 新01
商丘市 781.31億 13.1% 豫09
新鄉市 777.90億 16.0% 豫10
淮安市 765.23億 15.2% 蘇11
桂林市 桂02
柳州市 桂03
株洲市 748.70億 14.9% 湘05
蘭州市 732.76億 12.5% 甘01
貴陽市 貴01
信陽市 711.02億 13.7% 豫11
贛州市 701.68億 13.5% 贛02
駐馬店 686.37億 13.4% 豫12
綿陽市 673.50億 14.3% 川02
榆林市 672.31億 20.1% 陝02
秦皇島 665.08億 13.4% 冀08
菏澤市 659.90億 17.1% 魯15
臨汾市 658.50億 10.3% 晉02
衡水市 冀09
曲靖市 650.42億 雲02
郴州市 649.40億 12.3% 湘06
德陽市 648.40億 14.8% 川03
肇慶市 粵12
盤錦市 遼04
日照市 629.58億 16.8% 魯16
連雲港 615.23億 15.1% 蘇12
安慶市 皖02
揭陽市 粵13
清遠市 597.00億 32.3% 粵14
延安市 594.03億 14.6% 陝03
九江市 592.56億 14.1% 贛03
咸陽市 585.89億 13.2% 陝04
蕪湖市 皖03
寶雞市 580.17億 14.7% 陝05
張家口 564.47億 12.0% 冀10
克拉瑪依 新02
開封市 豫13
齊齊哈爾 黑03
松原市 吉03
錦州市 遼05
長治市 晉03
營口市 遼06
撫順市 遼07
濮陽市 豫14
龍岩市 556.03億 16.0% 閩05
承德市 551.60億 15.7% 冀11
三明市 551.32億 15.4% 閩06
赤峰市 內蒙古04
馬鞍山 預計540.00億 18.5% 皖04
宜賓市 529.05億 14.8% 川04
上饒市 528.06億 13.7% 贛04
荊州市 519.60億 12.4% 鄂04
湘潭市 湘07
宿遷市 蘇13
通遼市 內蒙古05
玉林市 桂04
三門峽 518.56億 18.7% 豫15
莆田市 513.81億 16.5% 閩07
邵陽市 湘09
達州市 510.41億 14.5% 川05
宜春市 508.86億 13.6% 贛05
南充市 508.13億 14.4% 川06
永州市 506.39億 14.0% 湘08
呂梁市 500.14億 16.0% 晉04
玉溪市 495.50億 雲03
韶關市 粵15
遼陽市 遼08
綏化市 黑04
黃岡市 鄂05
四平市 吉04
本溪市 遼09
丹東市 遼10
孝感市 480.79億 14.6% 鄂06
大同市 480.09億 14.0% 晉05
南平市 473.54億 15.0% 閩08
寧德市 470.51億 16.7% 閩09
晉中市 470.30億 14.7% 晉06
衢州市 468.18億 15.5% 浙09
黃石市 466.68億 16.4% 鄂07
滁州市 皖05
阜陽市 皖06
樂山市 452.97億 15.2% 川07
婁底市 湘10
涼山州 450.58億 14.8% 川08
漯河市 444.60億 13.8% 豫16
宿州市 皖07
紅河州 429.75億 11.8% 雲04
麗水市 425.26億 15.6% 浙10
海口市 瓊01
蚌埠市 皖08
荊門市 鄂08
葫蘆島 遼11
梅州市 粵16
陽江市 粵17
十堰市 鄂09
益陽市 408.85億 14.8% 湘11
銀川市 寧01
懷化市 湘12
舟山市 407.00億 17.0% 浙11
吉安市 406.01億 13.6% 贛06
巢湖市 404.62億 13.4% 皖09
瀘州市 403.82億 15.3% 川09
渭南市 400.92億 13.0% 陝06
潮州市 粵18
自貢市 394.15億 15.6% 川10
鐵嶺市 遼12
淮南市 皖10
六安市 皖11
內江市 374.61億 15.0% 川11
資陽市 373.97億 15.0% 川12
撫州市 367.92億 14.0% 贛07
萊蕪市 367.27億 16.9% 魯17
昌吉州 新03
亳州市 皖12
攀枝花 345.59億 14.2% 川13
7. 四川省的城市排名
根據四川2018年的GDP排名:成都市15342.77億元,綿陽市2303.829億元、德陽市2213.99億元、宜賓市2026.379億元、南充市2006.039億元、瀘州市16957.6億元、達州市16908.3億元、樂山市1615.187億元、涼山彝族自治州1533.24億元、內江市1411.757億元;
自貢市1406.718億元、眉山市1256.027億元、廣安市1250.28億元、遂寧市1221.398億元、攀枝花市1173.527億元、、資陽市1066.537億元、廣元市801.858億元、雅安市646.18億元、巴中市645.888億元、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306.674億元、甘孜藏族自治州291.29億元。
1、成都
截至2018年,成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342.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522.59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6516.19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8303.99億元,增長9.0%。
2、綿陽市
2018年,綿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03.8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1%,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總量與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
3、德陽市
2018年,德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13.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0%。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大關,人均gdp 62569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3.3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071.1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899.5億元,增長10.0%。三次產業結構為11.0:48.4:40.6。
4、宜賓市
2018年,宜賓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26.379億元。2019年,宜賓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01.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8%。
5、南充
2018年,南充地區生產總值(GDP)2006.039億元,2019年,南充地區生產總值(GDP)2322.22億元,比2018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4.25億元,比2018年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937.62億元,比2018年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980.36億元,比2018年增長9.3%。
8. 2019年南寧各縣區人均gdp排名
【第一檔】人均GDP10萬+:成都,人口余萬,佔全省19.8%;
【第二檔】人均GDP8-10萬:攀枝花,人口120萬,佔全省1.4%;
【第三檔】人均GDP6-8萬:德陽,人口350萬,佔全省4.2%;
【第四檔】人均GDP5-6萬:綿陽、宜賓、樂山,合計人口1200餘萬,佔全省15%;
【第五檔】人均GDP4-5萬:自貢、瀘州、雅安、眉山、遂寧、阿壩,合計人口近1600萬,佔全省19%;
【第六檔】人均GDP4萬以下:內江、廣安、南充、達州、廣元、涼山、甘孜、資陽、巴中,合計人口約3300餘萬,佔全省40%。
這么一比較發現:
河南、四川兩省高於全省平均線的地市人口比重分別為30%和25%左右;
河南、四川兩省人均GDP在4萬以下極不發達的地市人口比重分別為35%和40%左右;
中間檔次的地市人口比重差不多;
主要區別在於四川有20%人口集中在省會,省會以外僅有2市明顯高於平均線,其人口比重僅為5.5%左右,而河南除鄭州以外明顯高於平均線的地市人口比重是20%,此外四川分市人均GDP的絕對低值更低一些,有4市州低於3.5萬,最低的僅有2.27萬。
所以河南發展的均衡程度要比四川好一些,但也僅僅是一些,兩省地區間發展水平都還是相當不平衡的。
如果在以前,面對地區間這樣的不平衡發展,各方可能想的更多是如何給予傾斜政策,促進落後地區加快發展逐步趕上來。
但是,本屆高層已經多次提出經濟發展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這也就意味著,各地區之間經濟基礎和發展條件的客觀差異必須得到正視,發展條件相對劣勢的地區,經濟發展就必然會落後一些,這是客觀發展規律的正常反映,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具體到河南的情況,部分傳統農業、人口大市,以自身條件短時間內並不具備發展出與人口體量相稱規模的產業。因此,在自身進一步努力謀求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應遵循市場化配置的方式適當的逐步流動轉出部分人口,這樣可減輕地方發展的壓力;而基礎和條件相對優越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則努力加快發展、強化優勢,提升吸收承接轉移人口的能力。
因此,在今年3月27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並出台了《關於支持洛陽以開放為引領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河南省在鄭州這個國家中心城市之外,再支持洛陽市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設,與鄭州錯位發展、協調聯動,共同打造引領全省發展的「雙引擎」。
9. 2008年樂山各區縣GDP排名
現在GDP還沒有出來吧?你到重慶市統計局網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