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山市的三鄉鎮與坦洲鎮相比,哪個鎮的面積大
三鄉鎮管轄區域為93平方公里。坦洲鎮管轄區域為136平方公里。坦洲鎮面積大一些。
㈡ 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那個地方好不好
你的問題很難回答。因為范圍太廣泛。我簡單說一下,看看能否幫上你?
1.地理位置:回位於中山和珠海之答間,去中山珠海都很便利;
2.服務業:三鄉的服務業領先於其它地方。一般餐飲娛樂場所,會專車免費接送客人;
3.房價:三鄉的房價4000元,比中山市和珠海市相比還算便宜;
4.消費:這里有傳統市場和超市,物價和其它地方差不多。沒有特別貴,也沒有特別便宜;
5.餐飲:三鄉有各地特色的餐廳,價錢也不是很貴。所以外出就餐還是很方便的;
以上從吃住行幾方面的意見供你參考。這里工業區有很多,找工作比較容易。
㈢ 中山市三鄉鎮和板芙鎮哪個發展潛力大
橫欄、沙溪、大涌、板芙、神灣、坦洲、三鄉、南朗、古鎮、小欖、東鳳、版黃圃、南頭權、東升、石歧區、西區、東區、五桂山、南區、火炬開發區、港口、阜沙、民眾、三角 最有錢得是古鎮,中國燈飾之都.......... 然後是小欖五金城,廣東十大名鎮之一.......
㈣ 廣東中山三鄉鎮工業區多嗎
廣東中山三鄉鎮的工業區工廠還是挺多的,那邊的工廠主要是生產五金和電子產品的。
㈤ 中山各區鎮GDP
中山市是中國四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1日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版術產業開權發區,6個街道、18個鎮。
黃圃鎮2014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22.04億元,
南頭鎮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118.38億元,
東鳳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58億元,
阜沙鎮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72億元。
小欖鎮2013年地方生產總值250.73億元;
東升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73億;
古鎮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18億元;
橫欄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92億元;
三角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9.25億元;
民眾鎮2013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1億元;
南朗鎮2014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96億元;
港口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46億元;
大涌鎮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41.95億元;
沙溪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99億元;
三鄉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3.56億元;
板芙鎮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61.78億元;
神灣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27億;
坦洲鎮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97億元。
㈥ 中山東升鎮,三鄉鎮和古鎮三個比較哪個經濟好
古鎮,可見以下分析說明:
1、古鎮
以燈飾、花卉苗木兩大產業為支柱的工業城鎮,被授予和評為「中國燈飾之都」、「首屆全國投資環境百強鄉鎮」、「廣東省首批工業衛星鎮」、「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等。古鎮鎮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十分突出,個體、私營經濟十分活躍,占經濟總量的95%以上。燈飾業是古鎮的龍頭行業,也是古鎮的經濟支柱。2010年,燈飾業總產值達173億元,佔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出口總額4.81億 美元,2010 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36.53億元,國內生產總值87.7億元,人均12.33萬元;國、地稅收9.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2603元;年末銀行 存款余額156億元,居民儲蓄余額117億元。人均收入、銀行存款等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2、東升
東升產業結構多元化,建築材料、家用電器、五金製品、辦公傢具、裝備製造、日用製品等優勢產業長足發展,規模以上企業404家。2009年,在金融危機全面沖擊下,我鎮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其中工業總產值228.15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高達92.05%,位居全市第二;國地兩稅收入9.63億元,位居全市第九。2010年更是承接2009年下半年的回升態勢,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順利實現開門紅。2010年1—6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3億元,同比增長14.5%;工業總產值123億元,同比增長9.8%;第三產業總產值33.38億元,比增33.3%。
三鄉
三鄉鎮是明清古舊傢具集散地,擁有歐美古典彩漆傢具企業群,被廣東省定位為省中心 鎮,被中山市定位為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中心鎮、中山市南部地區中心鎮和中山市城鄉一體化示範鎮。2009 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64.18億元,比上年增長14.95%;三產比例為1.7∶48.3∶50。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旅遊、房地產)中工業為主要經濟支柱。2009年,工業總產值14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全鎮有工業企業837家,增 加規模以上企業57家,累計257家,產值128.79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92%。有民營企業249家,增長20%;產值16.87億元,增 長50%。
㈦ 珠海和中山市人口及GDP
截至2007年12月31日,珠海市轄3個區(香洲、斗門、金灣),共8個街道、16個鎮。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1° 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市面積有1952平方千米,人口141.57萬人(2005年統計),是廣東省人口規模最小的城市,人口分布為:香洲區 81萬人,斗門區 36萬人,金灣區 24萬人,人口密度為:全市人口密度為839人/平方公里,其中香洲區 1401人/平方公里,斗門區 595人/平方公里,金灣區 477人/平方公里;當中約有80萬為永久居民。珠海的海岸線長604公里,有大小島嶼146個,故有「百島之市」的美譽。在珠江口遼闊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計有146個,其中大部分集中於東部海域的萬山群島。
「珠海漁女」是珠海的標志;珠海的市花、市樹、市鳥分別為:勒杜鵑,Bauhinia blakeana ,海鷗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2.3萬。有祖籍本市的海外華僑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80多萬
2006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主要數據
全市生產總值(GDP)
億元
817.6
15.2
工業總產值
億元
2495.7
21.7
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
億元
320.9
6.3
外貿出口總值
億美元
122.1
22.1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6.5
27.7
一般財政預算收入 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276.6
17.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7255
9.0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
元
8102
10.1
2007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市生產總值(GDP)
億元
916
12.0
工業總產值
億元
2870
15.0
全社會固定投資總額
億元
347
8.0
外貿出口總值
億美元
137
12.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8635
8.0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
元
8750
8.0
城鎮登記失業率
%
3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
%
6.25以下
2011年中山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
%
11
人均生產總值(到2011年)
美元
≥11
城市化水平
%
7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率
%
5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年均增長率
%
6
城鎮登記失業率
%
3以內
㈧ 廣東中山三鄉鎮屬於大灣區嗎
大灣區全稱粵港澳大灣區。
中心城市有四個,按照重要性先後順序是 香港,澳門,廣州,深圳。
其他大灣區城市是
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
三鄉當然也是屬於大灣區了
㈨ 2019全國鄉鎮排名是怎樣的
1、江蘇崑山市玉山鎮
2、廣東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
3、江蘇張家港市楊舍鎮
4、江蘇張家港市金港鎮
5、 廣東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
6、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
7、廣東東莞市長安鎮
8、廣東東莞市虎門鎮
9、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
10、廣東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
11、江蘇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
12、江蘇崑山市花橋鎮
13、江蘇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鎮
14、 浙江樂清市柳市鎮
15、浙江瑞安市塘下鎮
16、廣東東莞市厚街鎮
17、廣東東莞市塘廈鎮
18、廣東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
19、廣東東莞市常平鎮
20、廣東中山市小欖鎮
21、江蘇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
22、江蘇張家港市錦豐鎮
23、福建晉江市陳埭鎮
24、廣東東莞市寮步鎮
25、廣東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
26、江蘇崑山市周市鎮
27、浙江東陽市橫店鎮
28、江蘇蘇州市吳江區黎里鎮
29、福建晉江市安海鎮
30、廣東東莞市大朗鎮
91、江蘇張家港市塘橋鎮
92、江蘇溧陽市溧城鎮
93、遼寧海城市騰鰲鎮
94、山東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
95、江蘇太倉市城廂鎮
96、廣東東莞市沙田鎮
97、江蘇江陰市周庄鎮
98、遼寧海城市析木鎮
99、廣東東莞市石碣鎮
100、浙江紹興市柯橋區馬鞍鎮
㈩ 中山有幾多個鎮那個最有錢
中山市一共有18個鎮,分別是港口、三角、民眾、南朗、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
在「2017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評選中,中山市有4個鎮進入前100名分別是:小欖鎮、坦洲鎮、三鄉鎮和古鎮鎮,分列24、56、58和71位。
這個榜單是從三個指標進行綜合比較而評選的: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財政收入。
所以,中山市的這四個鎮應該是最有錢的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