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浙江杭州的人均收入多少
2005年我省抄城鎮居民收入繼續保襲持較快增長的態勢,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4元,增長12%,連續第五年居全國31個省市區第三位,在除直轄市以外的省區中居第一位。--浙江省
杭州市統計局 消息:2005年杭州市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5000美元,達5431美元
。數據顯示,2005年杭州人收入也有提高。其中,2005年市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1元,比上年增長14.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655元,比上年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2%。杭州已經步入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行列。
B. 2010年杭州市GDP達到 億元,排全國第 位,人均 萬元,排名全國第 位。 快一點吧!
初步核算的數來據顯示:2010年杭州自市GDP達到5945.8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2%,連續2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快於全國與全省數字。
人均GDP1萬美元是公認的從「發展中」狀態進入「發達」狀態的標線,按戶籍人口計算,去年杭州市人均GDP為86642元,增長11.4%;按常住人口計算,這一數字達到68398元,增長9.7%,以2010年的平均匯率來換算,上述兩項人均水平雙雙突破1萬美元大關。
C. 杭州江干區2010年或2011年的經濟、人口情況
江干區位於杭州大都市的中心區域,面積210.22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312049人,外來人口380283人,江干區的經濟在改革開放後得到了強有力的發展,至2001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42.77億元,比上年增長12.09%;工業銷售產值9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49%;出口供貨總值20. 江干區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
[1]2億元,比上年增長18.09%;財政總收入7.24億元,其中地方性財政收入3.9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9%和62.3%;城鎮職工平均工資13792元/人,比上年增長19.13%,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9.63%;農民人均收入7396元/人,比上年增長8.35%;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85%。
工業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2001年全區完成工業增加值18.17,比上年增長33.04%;實現利潤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39.33%。全區有10家企業列入杭州市百家重點工業企業和百家優強工業企業。78家企業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萬事利集團柔性女裝榮獲國家馳名商標稱號,佑康雪派等19隻商標榮獲省市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稱號。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基本完成農貿市場退路入室,開展杭海路,墾山西路,天城路,秋濤路創商業特色街活動。又有3家市場被評為"省三星級文明規范市場",皇冠大酒店,杭州灣大酒店,孔雀大廈,中豪大酒店,健風大廈等賓館,飯店相繼建成開業。基本完成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5個村完成撤村建居,1275家企業完成轉制,通過企業轉制盤活存量資產1.73億元。建立了杭州私營經濟園區,全區個私經濟發展良好。外貿出口總值比上年增長7.72%。全年新增綠地24萬平方米,舊城改造和住宅建設竣工面積18.1萬平方米,物業管理覆蓋率83%,強化創衛基礎工作,順利通過全國第四次城市衛生綜合檢查、清理,拆除各類違法建築27萬多平方米。城鄉環境面貌明顯改觀。2000年商品交易市場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因勢利導,搶抓機遇,加大投入,扶持龍頭,培育特色,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市場實現增加值1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89%;成交額21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8%;新建成了5個市場即中豪花卉市場,四季青花卉市場,天仙農貿市場,杭州水果批發市場,采荷一區農貿市場。建築面積為23500平方米,投資2100萬元。改建了4個市場即四季青服裝市場,浙江汽配城二期,四季青面料市場,定海副食品市場。建築面積41000平方米,投資6100萬元.2001年,全區有專業市場83個,完成成交額227.79億元,比去年增長6.63%;其中億元市場15家,市場成交額為207.69億元。商業收入66.63億元,比去年增長21.94%。商品交易市場成為江干區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農業
江干區作為杭州市蔬菜和副食品生產基地,近年來積極發展都市農業,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2001年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3.89億元,比去年增長5.10%。全年蔬菜上市量21.79萬 江干區少年宮
噸,實施"放心菜"工程,狠抓肉,禽,蛋,奶,水產等副食品生產,進一步豐富了城鄉人民的"菜籃子"。全年投入資金2800多萬元,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下沙,九堡5000畝新菜地建設。對外經濟 此外, 江干區對外經濟持續發展,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2001年完成外貿出口供貨總值20.20億元,比去年增長18.09%。至2001年,全區累計批准三資企業257家,總投資3.45億美元,協議外資1.66億美元,實際吸收外資1.08億美元。全年共引進項目169個,協議引進資金18.6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0.52億元。 隨著杭州城市向東擴展,沿江發展的總體戰略付諸實施,為江干經濟的騰飛注入新的活力。位於區內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毗鄰的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之江旅遊度假區的建設和中心城市的區域優勢,將對江干區經濟發展產生強大的輻射。優越的交通條件,堅實的經濟基礎,豐富的沿江資源,良好的投資環境,展現了江干區廣闊的發展前景。
D. 杭州市濱江2010年全區GDP和人均GDP 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是多少
2010年,杭州市濱江區全區實現生產總值為341.71億元,同比增長13.1%;人均生產總值為12.66萬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8596美元;完成財政總收入84.08億元,比上年增長17%。
另,這些地方經濟高度發達,城鎮化水平較高,絕大多數已是居民,所以一般不單獨就農民收入展開論述和統計。請參考。
E. 2010年浙江省各城市人均gdp排名
2010年浙江省各城市人均GDP排名及其GDP(排名為人均GDP排名,非GDP排名)
城 市 人均生產總值(元) 生產總值(億元)
1 寧波市 90175 5163.00
2 杭州市 86691 5949.17
3 義烏市 83539 619.91
4 嘉興市 67534 2300.20
5 舟山市 66581 644.32
6 紹興市 63770 2795.20
7 湖州市 50149 1301.73
8 金華市 45031 2110.04
9 台州市 41777 2426.45
10 溫州市 37359 2925.04
11 衢州市 30153 755.48
12 麗水市 24913 663.29
F. 杭州地區人均GDP最多和最少的縣是哪兩個
根據統計年鑒顯示,杭州地區人均GDP最高的是上城區,最低的是淳安縣(附圖);
G. 杭州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多少大神們幫幫忙
人均GDP趕超北京 根據統計局的初步核算,2006年杭州實現生產總值3440.99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4.92億元,第二產業為1741.98億元,第三產業為1544.0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9%、13.3%和16.7%。 按照杭州目前的戶籍人口計算,去年杭州的人均GDP為51871元。根據國家公布的2006年人民幣和美元平均匯率7.9735來換算,杭州的人均GDP為6505美元。 根據其他城市公布的情況,2006年廣州的人均GDP超過7800美元(按常住人口計算),深圳超過了8800美元(按常住人口數量計算),而北京市的人均GDP為6210美元,比杭州略低。2005年,杭州和北京的人均GDP分別為5431美元和5457美元。 如果參照世界銀行公布的2005年世界人均GDP排名,去年杭州的發展水平已接近人均GDP 6740美元、排名第44位的捷克,並高於6330美元、第45位的匈牙利。不過跟排在第一位的盧森堡(43940美元)和第4位的美國(37610美元)相比,差距還很大。 5年時間,杭州的人均GDP已經翻了一倍。2001年首度突破了3000美元大關,2004年突破了4000美元,2005年突破了5000美元,達到了5431美元。 政府財力僅次於深圳和廣州 根據統計,2006年杭州實現財政收入624.49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1.39億元,增長20.3%。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杭州的財力水平僅次於深圳、廣州,排名第三位。 去年,大多數杭州人的錢袋子也相當可觀:市區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了19027元和8515元,同比分別增長14.6%和11.2%。 有了厚實的腰包打底,去年杭州人花在吃、穿、玩、樂等方面的錢比較大方。據統計,去年杭州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達1112.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成為省內第一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 千億元的城市。 由此不僅可以看出杭州人的確有錢了,而且對於消費似乎格外熱衷。據有關部門在2005年的統計,在長三角各城市中,杭州人的消費傾向高達80.9%,而上海、台州、常州等城市的消費傾向均在70%左右。 工業銷售產值 今年沖關8000億元 作為GDP的主要貢獻來源,去年,杭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生產和銷售雙雙越過6000億大關,分別達到了6839.91億元和6729.4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7%和25.9%,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3和1.4個百分點,總量繼續全省領先。自營進出口總額達到389.1億美元,順差127億美元。 其中,高技術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65.32億元,比上年增長45.6%。服務業對杭州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5%,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升0.8個百分點。 在昨天召開的全市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杭州市政府和有關專家經過詳實分析,逐漸明晰了今年經濟的發展軌跡。杭州工業選擇繼續放量,經濟規模將大幅擴容,預計全市工業銷售產值增長16%,沖關8000億元,同時把萬元GDP的能耗下降4%。 招商引資和旅遊收入 同時突破500億元 去年,杭州實際吸收外地資金504.69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其中境外到位資金22.55億美元,國內引資324.8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7%、21.0%。 比如蕭山區,去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60家,總投資33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11億美元,同比增長88.5%,年均增幅達54%。利用外資的總量在全省縣(市)、區中的排名,從2003年的第六位躍升到了2006年的第一位。 通過招商引資,本地民企與跨國企業實現了強強聯合,比如永盛紡織與韓國匯維仕、百合化工與瑞士科萊恩、富麗達印染與義大利米羅里奧、傑版減速機與西班牙科曼莎的合作等。 杭州也吸引著眾多的旅遊愛好者。在休博會、西博會的直接帶動下,去年,杭州實現旅遊總收入高達543.69億元,增長16.9%。其中,旅遊外匯收入9.09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471.2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9%和16.8%。
H. 杭州餘杭區2011年人均GDP是多少
按戶籍人口計算,我區人均GDP為84199元 2011年,餘杭區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738.1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同比增長9.6%。按戶籍人口計算,我區人均GDP為84199元,增長7.8%。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13036美元.
要注意,這是按戶籍人口計算的,沒有算上外來的打工和移居而沒有入餘杭戶籍的。
在網路搜索一下「 杭州市餘杭區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有全文。
網址在網路知道沒法貼出。
I. 2010杭州各市區縣GDP
2010年杭州市GDP達到5945.8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2%,連續2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快於全國版與全省數字。人均權GDP1萬美元是公認的從「發展中」狀態進入「發達」狀態的標線,按戶籍人口計算,去年杭州市人均GDP為86642元,增長11.4%;按常住人口計算,這一數字達到68398元,增長9.7%,以2010年的平均匯率來換算,上述兩項人均水平雙雙突破1萬美元大關。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准,杭城早已步入「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0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3 杭州市蕭山區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86634
7 杭州市餘杭區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63172
14 杭州市富陽市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55251
24 杭州市臨安市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44946
26 杭州市桐廬縣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44206
35 杭州市建德市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32313
46 杭州市淳安縣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22858
J. 2010年杭州市GDP達到多少 排全國第幾位,人均多少 排名全國第幾 。
2010隻過了10個月,怎麼統計一年的呢!要知道2010年的最起碼到明年3月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