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教材

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教材

發布時間:2020-12-20 01:36:44

『壹』 尋找清華大學經濟金融系的宏觀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的教材詳情!

第六章 宏觀經濟政策實踐
第一節 經濟政策目標
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約有四種,即: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持續均衡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第一目標:充分就業,是指一切生產要素都有機會以自己願意的報酬參加生產的狀態。
西方經濟家通常以失業率來衡量充分就業
失業率:指失業者人數對勞動力人數的比率。
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人口
失業分類
摩擦性失業: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難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
自願性失業:是指工人不願意接受現行工資水平而形成的失業。
非自願性失業:是指願意接受現行工資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業。
結構性失業:指經濟結構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失業。失業與空位並存。
周期性失業:指經濟周期中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失業的影響
失業給失業者本人及家庭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帶來了莫大痛苦。
失業使社會損失本來應當可以得到的產出量。
奧肯法則:GDP變化和失業率變化之間關系。認為,GDP每增加3%,失業率大約下降1%
充分就業:
自然失業率:
第二目標:價格穩定,是指價格水平的穩定。
用價格指數來表示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化。
價格指數是表示若干種商品價格水平的指數。
消費價格指數(CPI)、批發物價指數(PPI)和GDP折算指數。
第三個目標:經濟持續均衡增長,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社會所產生的人均產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
第四個目標:國際收支平衡
要實現既定的經濟政策目標,政府運用的各種政策手段。必須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如果財政當局與貨幣當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標發生沖突。就達不到理想的經濟效果,甚至可能偏離政策目標更遠。其次。政府在制定目標時,不能追求單一目標,而應該綜合考慮,否則會帶來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
第二節 財政政策
一、財政的構成與財政政策工具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則包含稅收和公債兩個部分。
政府支出是指整個國家中各級政府支出的總和,由許多具體的支出項目構成,主要可分為政府購買和政府轉移支付兩類
政府的收入。稅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分為三類:財產稅、所得稅和流轉稅
累進稅,累退稅和比例稅
發行公債:公債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權。
包括中央政府的債務和地方政府的債務
中央政府的債務稱國債。
政府借債有短期債、中期債和長期債
短期債:通過出售國庫券取得,主要進入短期資金市場,利率較低,期限一般為3個月、6個月和1年。
中長期債: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取得,1年以上5年以下為中期債券,5年以上為長期債券。
二、自動穩定與斟酌使用
對經濟的調節:自動調節和主動調節
自動調節:財政制度本身有著自動地抑制經濟波動的作用,即自動穩定器。
主動調節:政府有意識地進行相機抉擇的積極的財政政策。
1.自動穩定器
自動穩定器。亦稱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任何行動。
(1)政府稅收的自動變化。
起征點,稅率等級
衰退時,抑制衰退;繁榮時,抑制通脹
(2)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
主要指轉移支付,有發放標准
衰退時,抑制衰退;繁榮時,抑制通脹
(3)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
平抑農產品價格
衰退時,收購;繁榮時,拋售
2.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
當認為總需求非常低,即出現經濟衰退時,政府應通過削減稅收、降低稅率、增加支出或雙管齊下以刺激總需求——擴張性(膨脹性)財政政策。
當認為總需求非常高,即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應增加稅收或削減開支以抑制總需求——緊縮性財政政策。這種交替使用的擴張性和緊縮性財政政策,被稱為補償性財政政策。
30年代初羅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肯尼迪:運用了這套財政政策。
60年代後期出現滯脹,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表現出了局限性:
(1)時滯:
(2)不確定性:
乘數大小難以准確確定
政策作用中的變化不確定
(3)不可預測的隨機因素的干擾
(4)擠出效應
三、功能財政和預算盈餘
根據權衡性財政政策,政府在財政方面的積極政策主要是為實現無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水平。當實現這一目標時,預算可以是盈餘,也可以是赤字。這樣的財政為功能財政。
預算赤字是政府財政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即減稅和擴大政府支出就會造成預算赤字。預算盈餘是政府收入超過支出的余額。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即增稅和減少政府支出,會產生預算盈餘。
功能財政思想是凱恩斯主義者的財政思想。
主張:
存在通貨緊縮缺口時,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支出或減少稅收,實現充分就業。盈餘減少,甚至出現赤字,或更大的赤字。
存在通貨膨脹缺口時,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支出或增加稅收,實現物價穩定。赤字減少,甚至出現盈餘,或更大的盈餘。
即:政府為了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餘就盈餘。
它是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的指導思想。
財政預算平衡思想主要是年度平衡預算和周期平衡預算兩種。
年度平衡預算,要求每個財政年度的收支平衡。會使經濟波動更加嚴重。
所謂周期平衡預算是指政府在一個經濟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經濟衰退時實行擴張政策,有預算赤字,在繁榮時期實行緊縮政策,有預算盈餘,以繁榮時的盈餘彌補衰退時的赤字,使整個經濟周期的盈餘和赤字相抵而實現預算平衡。
四、充分就業預算盈餘與財政政策方向
問題的提出:
功能財政:擴張性財政政策,減少盈餘或增加預算赤字;緊縮性財政政策,增加盈餘或減少赤字。
錯覺:
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擴張性財政政策;
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緊縮性財政政策
在經濟衰退時,收入減少,稅收自動減少,轉移支付自動增加,會引起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
在經濟高漲時,收入增加,稅收自動增加,轉移支付自動減少,會引起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
這兩種盈餘或赤字的變動與財政政策本身無關。
不能簡單把盈餘或赤字的變動當作判斷財政政策是擴張性還是緊縮性的標准。
盈餘或赤字的變動:
(1)財政政策變動引起:擴張性政策增加赤字,減少盈餘;緊縮性政策增加盈餘,減少赤字。
(2)經濟情況本身變動引起:經濟衰退,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經濟繁榮,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
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業預算盈餘,作為衡量財政政策擴張還是緊縮的標准。
所謂充分就業預算盈餘指既定的政府預算在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即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上所產生的政府預算盈餘。如果這種盈餘為負值,就是充分就業預算赤字
充分就業預算盈餘BS*=ty*-G-TR
實際預算盈餘BS=ty-G-TR
BS*-BS=t(y*-y)
充分就業預算盈餘的作用:
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業的水平上,消除經濟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動對預算狀況的影響,從而就能更准確地反映財政政策對預算狀況的影響,並為判斷財政政策是擴張性的,還是緊縮性的,提供了一個較為准確的依據。若充分就業預算盈餘增加了或赤字減少了,財政政策就是緊縮的,反之,則政策是擴張的。
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業問題,以充分就業為目標確定預算規模從而確定財政政策。
五、赤字與公債
實行了干預經濟的積極的財政政策。這種政策從理論上說是逆經濟風向行事的「相機抉擇」,但事實上多數是搞擴張性財政,結果是財政赤字的上升和國家債務的積累。財政赤字是預算開支超過收入的結果。
彌補赤字的途徑:借債和出售政府資產。
政府借債又可分兩類:
一類是向中央銀行借債,這實際上就是叫中央銀行增發貨幣或者說增加高能貨幣,這可稱為貨幣籌資,其結果是通貨膨脹,因而它本質上是用徵收通貨膨脹稅的方式來解決赤字問題。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彌補赤字常常用這種方式,但發達國家較少採用這種方式。
另一類借債是向國內公眾(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和外國舉債,這可稱為債務籌資。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脹,但會引起利率上升,從而會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增加貨幣供給。也會引起通脹。
公債可以為預算赤字融資,但會造成巨大的利息負擔:
美國:利息支出/GDP的比重60年代為1.3%;90年代為3.5%。
1992年底政府債務總量達4萬億美元,平均每人1.6萬美元。
債務—收入比率=一國債務/GDP
債務—收入比率的變動主要取決於公債的實際利率、實際GDP的增長率和非利息預算盈餘。
非利息預算盈餘不變時,公債利率越高,產出增長率越低,債務—收入比率上升。
非利息預算有盈餘,實際利率有所下降,GDP不斷增長,債務—收入比率下降。
西方經濟學家對公債的看法:
(1)內債和外債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種負擔。
還會造成下代負擔。
(2)外債對一國公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內債不構成負擔。
長期中,政府會用發新債的辦法還舊債;即使用征稅辦法來償還公債,也只是財富再分配,對於國家來說,並未有財富損失;發行公債促使資本形成,加快經濟增長的速度,增加後代的財富和消費。
西方經濟學家對公債的看法:
(1)內債和外債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種負擔。
還會造成下代負擔。
(2)外債對一國公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內債不構成負擔。
長期中,政府會用發新債的辦法還舊債;即使用征稅辦法來償還公債,也只是財富再分配,對於國家來說,並未有財富損失;發行公債促使資本形成,加快經濟增長的速度,增加後代的財富和消費。
六、西方財政的分級管理模式
根據財權和事權相一致的原則,採取分級管理的財政體制。
稅收分為中央稅(所得稅、財產稅、社會保險稅)、地方稅(財產稅、公共設施稅)和中央與地方共享稅(財產稅)三種。
支出分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
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調節,主要依靠稅收返還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對地方政府的財政補助形式進行。
第三節 貨幣政策
一、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
金融機構:金融媒介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
商業銀行之所以稱為商業銀行,是因為早先向銀行借款的人都經營商業,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是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負債業務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資產業務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資兩類業務。放款業務是為企業提供短期貸款,包括票據貼現、抵押貸款等。投資業務就是購買有價證券以取得利息收入。中間業務是指代為顧客辦理支付事項和其他委託事項,從中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金融當局,它統籌管理全國金融活動,實施貨幣政策以影響經濟。中央銀行具有三個職能:
作為發行的銀行,發行國家的貨幣。
作為銀行的銀行,既為商業銀行提供貸款(用票據再貼現、抵押貸款等辦法)。又為商業銀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備金,還為商業銀行集中辦理全國的結算業務。
作為國家的銀行:
第一,它代理國庫,一方面根據國庫委託代收各種稅款和公債價款等收入作為國庫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國庫撥付各項經費,代辦各種付款與轉賬;
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資金,既用貼現短期國庫券等形式為政府提供短期資金,也用幫助政府發行公債或直接購買公債方式為政府提供長期資金;
第三,代表政府與外國發生金融業務關系;
第四,執行貨幣政策;
第五,監督、管理全國金融市場活動。
二、存款創造和貨幣供給
所謂活期存款,是指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隨時提取的銀行存款。
經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額,稱為存款准備金。
按法定準備率提留的准備金是法定準備金。
存款總和(用D表示)同這筆原始存款(用R表示)及法定準備率(用rd表示)之間的關系為:D=1/rd
1/rd為貨幣創造乘數,大小和法定準備率有關,准備率越大,乘數越小。
貨幣創造乘數為法定準備率的倒數是有條件的。
第一,商業銀行沒有超額儲備,即商業銀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準備金後會全部貸放出去。
如果銀行找不到可靠的貸款對象,或廠商不願意借款,或銀行不願意貸款,會形成超額准備金(ER)。超額准備率(re)
實際准備率=rd +re

第二,銀行客戶將一切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進行。
如果存在現金漏出,也不能派生存款
現金在存款中的比率(rc)

第三,基礎貨幣:為存款擴張或貨幣創造提供基礎的貨幣。
H=Cu+Rd+Re;M=Cu+D

三、貨幣政策及其工具
1.再貼現率政策。
這是美國最早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
中央銀行給商業銀行的借款統稱為貼現。
貼現的目的:為了協助商業銀行及其他存款機構對存款備有足夠的准備金。
貼現增加,准備金增加,貨幣供給量增加;
貼現減少,貨幣供給量減少。
貼現率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變動給商業銀行及其他存款機構的貸款利率來調節貨幣供應量。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就會減少,准備金從而貨幣供給量就會減少;貼現率降低,向中央銀行借款就會增加,准備金從而貨幣供給量就會增加。
但美國不經常使用它來控制貨幣供給。
而且具有局限性。
再貼現率政策不是一個具有主動性的政策。
2.公開市場業務
這是目前中央控制貨幣供給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
當聯儲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證券時,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的准備金將會以兩種方式增加:如果聯儲向個人或公司等非銀行機構買進證券,則會開出支票,證券出售者將該支票存入自己的銀行賬戶,該銀行則將支票交聯儲系統作為自己在聯儲賬戶上增加的准備金存款;如果聯儲直接從各銀行買進證券。則可直接按證券金額增加各銀行在聯儲系統中的准備金存款。當聯儲售出政府證券時,情況則相反,准備金的變動就會引起貨幣供給按乘數發生變動。
公開市場業務的優點:
(1)中央銀行可及時地按照一定規模買賣證券。
(2)操作靈活,便於靈活地進行操作,自由決定有價證券的數量、時間和方向。
(3)如果出現錯誤時,可以及時得到糾正。
(4)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可以比較准確地預測出來。
3.變動法定準備率
中央銀行有權決定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的法定準備率,如果中央銀行認為需要增加貨幣供給,就可以降低法定準備率,
降低法定準備率,實際上等於增加了銀行准備金,而提高法定準備率,就等於減少了銀行准備金。
變動法定準備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備率變動,所有銀行的信用都必須擴張或收縮。因此,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 。
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
出售政府債券,再貼現率提高;
買進政府債券,降低再貼現率。
所謂道義勸告,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自己在金融體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過對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勸告,影響其貸款和投資方向,以達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四、貨幣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徑
第一種理論認為,貨幣政策影響產出,並不是因為改變了利率就改變了投資的成本從而改變了投資的需求,而是因為利率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資產組合,較低的利率會使人們把他們的財產轉移到股票上,於是股票價格會上升,根據托賓的「q理論」,當股票價格更高時,企業就會進行更多的投資。
第二種理論,認為擴張的貨幣政策造成的較低利率所帶來的股票價格和長期債券價格上升,會使人們感覺更富有了,於是他們會消費得更多,從而使總需求增加了。
第三種理論認為,政府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時,如購買債券,銀行存款增加,准備金增加,超額准備金貸給企業(利率下降)或購買債券(債券價格上升),這些都會使企業投資增加。
第四種理論認為,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還可通過匯率變動影響進出口從而對總需求發生作用,尤其在實行浮動匯率情況下,當銀行收緊銀根,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流入,本幣升值,凈出口下降,從而總需求水平下降。
如果是固定匯率制,會使要達到的貨幣政策目標受到影響。
第五種理論注重可利用的信用規模,認為中央銀行的行動可促使銀行發放更多或更少的貸款,或者以更寬松或更嚴格的條件發放貸款。
供給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
2、人力政策:
3、指數化政策:
4、經濟增長政策:
第四節 資本證券市場
一、股票和債券:
二者都是證券,都是投資工具。
廣義證券包括商品證券、貨幣證券、資本證券。
狹義證券僅指資本證券,它是代表對一定資本所有權和收益權的投資憑證。
股票與債券的區別:
(1)性質不同:
債券是一種發行者與投資者之間債權與債務關系的憑證,投資人有權到期按照約定收回本金和利息,但無權參與經營管理。
股票是一種投資者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憑證。投資者是公司股東,有權參與公司經營管理,也承擔有限責任,不能退股,但可轉讓。
(2)財務處理不同:
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是公司的負債,支付的債息作為成本支出。
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是公司的資產,股息紅利都屬利潤分配。
(3)收益風險不同:
債券收益率事先確定,較穩定。
股票收益由公司經營狀況和其他一些因素決定,收益不確定,風險高。
債券分為長期、中期、短期。
股票分為普通股、優先股
普通股:是指股東不加以特別限制、享有平等權利、並隨著股份有限公司利潤大小而取得相應收益的股票。
特點:發行量最大;標准股票;風險最大。
優先股: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在分配公司收益和剩餘資產比普通股具有優先權的股票。
二、證券的發行與流通
1、發行市場:
發行股票的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債券的可能是企業和政府。
證券認購:個人,機構
證券發行方式:公募——上網發行;私募——向特定投資者發行。
發行要:條件、審批、程序。
發行價格:平價、溢價、折價。
2、流通市場:二級市場
三、證券的交易與價格
1、證券交易的程序:
(1)開戶:證券賬戶;資金賬戶
(2)委託:投資者告知券商交易證券的信息,券商代為進場申報,參加競價成交。遞單委託、自助委託、電話委託、網上委託。
(3)成交:指買賣雙方的價位與數量合適,達成交易的過程。價格優先、時間優先。
(4)清算與交割:買賣雙方結清價款的過程。
(5)過戶:變更證券所有者的手續。
2、證券交易方式:
(1)現貨交易;(2)信用交易
(3)期貨交易;(4)期權交易
3、證券交易的價格:
股票價格:難以捉摸。
股價指數:衡量股票市場價格總水平及其變動的相對指標。是一種加權平均數
世界上主要:道瓊斯指數(1884);標准普爾指數(1957);紐約指數(1966);金融時報指數(1935);日經指數(1950);恆生指數(1969)。
我國:
1、上證指數
(1)30指數:1996年7月1日;
青島海爾、春蘭股份、四川長虹、上海石化、湖北興化、華北制葯、通化東寶、伊利股份、上海汽車、邯鄲鋼鐵、齊魯石化、江南重工、沱牌曲酒、東方通信、魯北化工; 第一百貨; 陸家嘴; 申能股份、原水股份、葛洲壩、
上海機場、廣州控股、東方航空;愛建股份、東方集團、梅雁股份、東大阿派、清華同方、蘇州高新、五礦發展。
(2)180指數:2002年7月1日;
浦發銀行、樂凱膠片、五洲交通、青島海爾、邯鄲鋼鐵青旅控股、昌河股份、工大高新、齊魯石化、航天機電寧滬高速、北亞集團、東北高速、益 鑫 泰 、太太葯業天 津 港 、武鋼股份、中體產業、金地集團、東軟股份 東風汽車、天壇生物、北京巴士、滄州化工、中國國貿寧夏恆力、盤江股份、西單商場、首創股份、武漢控股撫順特鋼、魯北化工、上海機場、上海建工、烽火通信巴士股份、鋼聯股份、上海貝嶺、中化國際、華銀電力華能國際、雅 戈 爾 、上海能源、江蘇索普、民生銀行九發股份、貴州茅台、浦東不銹、上港集箱、雲大科技中鐵二局、綜藝股份 、寶鋼股份、生益科技、深 高 速東方通信、中國石化、蓮花味精、茉 織 華 、友好集團福建高速、兗州煤業、安陽鋼鐵、全興股份、歌華有線錦 州 港 、用友軟體、魯銀投資、浙江廣廈、中牧股份青島啤酒、國電電力、龍騰科技、復星實業、廣電電子寧波海運、海信電器、大唐電信、復旦復華、悅達投資雙鶴葯業、山東鋁業、申達股份、馬鋼股份、南京高科
安彩高科、龍頭股份、東方集團、葛 洲 壩 、紫江企業(90)
第一百貨、華北制葯、鳳凰光學、秦嶺水泥、華聯商廈、隧道股份、上海梅林、海南航空、大眾科創、津 勸 業、青鳥華光、萬傑高科、廣電信息、東方明珠、同 仁 堂、廣匯股份、新 黃 浦 、上菱電器、多佳股份、首旅股份、浦東金橋、四川長虹、中視傳媒、路橋建設、聯通國脈、上海醫葯 、雲 天 化 、北京城建、中遠發展、海欣股份、廣州控股、海正葯業、申能股份、春蘭股份、清華同方、外運發展、愛建股份、首創科技、萊鋼股份、南鋼股份、原水股份、北京城鄉、青山紙業、大恆科技、飛樂音響、內蒙華電、上海汽車、星新材料、愛使股份、星湖科技、亞盛集團、酒鋼宏興、飛樂股份、梅雁股份、稀土高科、煙台萬華、青鳥天橋、儀征化纖、東方航空、中農資源、強生控股、中炬高新、鄭州煤電、上海家化、陸 家 嘴、創業環保、宏圖高科、亞星化學、哈葯集團、亞泰集團、蘭花科創、天房發展、滬昌特鋼、伊利股份、杭鋼股份、天通股份、尖峰集團、長春長鈴、金健米業、廣州葯業、中華企業、廣鋼股份、太極集團、長江通信、浙江中匯、
張江高科、東湖高新、江西銅業、上海石化、中海海盛(90)
四、證券投資收益及風險
1、證券投資收益:
(1)債券利息、股息、紅利
(2)資本利得即買賣差價。
2、證券投資風險: (1)系統風險:
A.市場風險:牛市、熊市、盤整
B.利率風險: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C.通脹風險:通貨膨脹發生。
(2)非系統風險:A.行業風險;B.企業經營風險;C.違約風險。
投資者降低風險:
(1)合理選擇投資對象,科學分析;
(2)及時對政治、經濟形勢作綜合分析與估計,抓住投資機會;
(3)迅速掌握證券市場信息、微觀經濟信息、交易信息;
(4)懂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方法,會看走勢圖。
第五節 宏觀經濟政策及理論的演變
一、20世紀30年代
1、經濟危機的爆發,凱恩斯革命開始,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論得到認可。
2、新古典綜合派形成:凱恩斯的經濟學與傳統的古典經濟學相結合。使凱恩斯經濟學得到了發展與補充:P627
二、20世紀50年代
新古典綜合派的理論和主張為西方所重視。
三、20世紀70年代
滯脹出現,新古典綜合派的地位動搖。
因此受到其他學派的攻擊:
(1)貨幣主義學派:主張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反對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
(2)供給學派:主張降低稅率刺激供給。但方案執行卻加重了滯脹,很快被放棄。
(3)理性預期學派:強調理性預期對經濟行為與經濟政策的影響與作用。
四、20世紀80年代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形成,不是對原凱恩斯主義的簡單因襲,吸納了各學派的精華和觀點,引進了廠商利潤最大化和家戶效用最大化的假設,吸納了理性預期假設。

『貳』 請問清華大學金融學本科全部課程是哪些以及相應的教材是什麼,那個版本的。謝謝啦

思想政治理論課(14學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3學分
1061019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3學分
1061020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4學分
1061022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4學分

(2) 體育課(4學分)
第 1-4 學期的體育(1)-(4)為必修,每學期1 學分;第5-8學期的體育專項不設學分,其中第 5-6 學期為限選,第 7-8 學期為任選。學生必須取得第(1)~(4)學期規定的學分,完成第 5、6學期的體育課程並通過考核,否則不能取得本科畢業資格。

(3)中文(4學分)
學生應在大一修下列兩門中文課。
10510072 中文寫作 2學分
10510082 中文溝通 2學分

(4) 大學英語(8學分)
學校開設《大學英語》綜合課程,必修 8 學分,安排在1~2 年級,每學期必修 1門,其中必修課組的課程至少佔 4 學分。學生入學進行英語分級考試,分 4 個級別,建議進入相應級別的「學術英語讀寫」或「學術英語聽說」課程學習,也可選修必修課組的其他課程。(見附件)
按英語分級考試成績,達到一定要求的同學也可選經管學院單獨開設的中級英語口語和中級英語寫作課程,替代英語必修課組的 4學分課程。

10640952 中級英語口語 2學分
10640962 中級英語寫作 2學分

 英語水平 I考試
清華大學英語水平(I)考試作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水平檢測,學生必須在完成
四個學期的英語課程學習之後,於第三學年秋季學期開始報考。考試成績以等級記錄(清華大學英語水平 4-8級,8級為最高等級),不計學分。

(5) 數學與統計課(15 學分)
學生在A組、B組、C 組中選一組。理科生不能選C組。各組學分不同,未達到 15
學分,用其他任選課學分補齊。選修數學雙學位概率論、數理統計兩門課,可不再選修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A組(理科加強組):(18學分)
10421055 微積分A(1) 5學分
10421065 微積分A(2) 5 學分
10421094 線性代數(1) 4學分
1051013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4 學分
註:可選數學系的「數學分析」(1)~(3)和「高等代數與幾何(1)」替代微積分和線性代數課程。
 B組(理科組):(15學分)
10420874 一元微積分 4 學分
10420884 多元微積分 4學分
10421123 線性代數 3學分
1051013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4學分
 C組(文科組):(13學分)
10420963 大學數學(1)(社科類) 3學分
10420973 大學數學(2)(社科類) 3學分
10421113 線性代數(社科類) 3學分
1051013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4學分

(6) 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文化素質教育核心課程)(24 學分)
經管學院學生應必修下列前五門課程,在物理學導論和物理學概論中任選一門。
10510103 西方文明 3學分
10510123 中國文明 3學分
30611683 心理學概論 3學分
10510173 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 3學分
10450012 現代生物學導論 2學分
10430205 物理學導論 5學分
10431014 物理學概論 4學分

還應在學校或學院開設的「中國與世界」系列課和「藝術與審美」類課程中各選一門課程,完成本課組要求的學分。
10510112 中國與世界:法律傳統 2學分
10510142 中國與世界:理想社會 2學分
10510152 中外藝術史 2學分
00611843 藝術史導論 3學分
00781872 西方古典音樂文化 2學分
00802762 外國美術史 2學分

每學期開設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及核心課程目錄詳見當學期選課手冊。

文化素質教育講座
經管學院學生應按學校規定完成 1-2學分的《文化素質教育講座》課程。

(7)新生研討課(1學分)
經管學院學生在大一春季學期必修一門新生研討課。
30511021 新生專題研討 1 學分

二.專業相關課程 (共 50學分)
(1) 專業基礎課 (11學分)
1 30510833 經濟學原理(1) 3學分
2 30510803 經濟學原理(2) 3學分
3 30510123 會計學原理 3學分
4 30510842 信息管理導論 2學分

(2) 專業課(39學分)
C組(經濟與金融,含保險)
選擇經濟與金融(含保險方向)的學生,下列第 1-8 課程為必修課,共計 23 學
分;其餘學分可選修下列第 9-49 課程和 A 組、B 組中的任何課程。選擇保險方向的
學生除本課組的必修課外,還需必修第 44-49 課程。

1 30510743 中級微觀經濟學 3 學分
2 30510763 中級宏觀經濟學 3 學分
3 30510973 計量經濟學(1) 3 學分
4 30511053 公司金融 3 學分
5 40511033 政治經濟學 3 學分
6 30510073 公共財政學 3 學分
7 30510182 投資學 2 學分
8 30510523 貨幣銀行學 3 學分
9 40510323 中級財務會計(1) 3 學分
10 30511003 經濟統計學 3 學分
11 40510763 國際經濟學 3學分
12 30510953 經濟思想史 3 學分
13 40511103 博弈論 3 學分
14 40511242 公司金融案例分析 2 學分
15 40511133 計量經濟學(2) 3 學分
16 30510863 發展經濟學 3 學分
17 40510403 經濟控制論 3 學分
18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 3 學分
19 衛生經濟學 3 學分
20 40511072 經濟學專題研究 3 學分
21 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2 學分
22 40510652 組織設計與人力資源經濟學 2 學分
23 20510052 隨機過程 2 學分
24 30511033 金融經濟學導論 3 學分
25 40511123 金融學專題研究 3 學分
26 金融學理論與實踐 2 學分
27 40511202 國際商務 2 學分
28 40511192 房地產金融 2 學分
29 30511013 國際金融市場 3 學分
30 40511082 金融風險管理(英) 2 學分
31 30510422 中國近代經濟史 2 學分
32 30510883 經濟增長(英) 3 學分
33 40510943 產業組織理論 3 學分
34 40510973 勞動經濟學 3 學分
35 40510983 中國經濟專題 3 學分
36 40511003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英) 3 學分
37 10510064 實分析 4 學分
38 40510293 金融工程導論 3 學分
39 40510673 實證金融學 3 學分
40 30510962 金融機構(英) 2 學分
41 40511223 行為經濟學 3 學分
42 固定收益證券分析 2 學分
43 公司估值 2 學分
44 30510983 風險管理與保險概論 3 學分
45 40510713 精算學基礎 3 學分
46 40510633 人身與健康保險 3 學分
47 40510682 社會保險 2 學分
48 40510693 財產與責任保險 3 學分
49 40510723 保險經濟學 3 學分

三. 任選課程(至少20 學分)
學生可以選修清華大學內任何院系的任何課程。經管學院開設的任選課程包括:
1 40511061 人生規劃與發展 1 學分
2 31510042 工業生產概論(1) 2 學分
3 31510052 工業生產概論(2) 2 學分
4 30510732 管理學原理 2 學分
5 30510912 商務溝通(英) 2 學分
6 40510962 職業發展規劃 2 學分
7 40511012 商務案例分析 2 學分
8 40511022 全球化商務管理實踐 2 學分
9 30510702 商法原理與實務 2 學分
10 40511112 商業戰略 2 學分
11 30510992 戰略管理 2學分
12 30510812 營銷管理 2 學分
13 10510091 商業社會與現代中國 1 學分
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14 40511151 優秀學術人才培養計劃 1 學分
15 40511161 優秀人才領導力培養計劃 1 學分
16 40511171 優秀創業人才培養計劃 1 學分

四. 實踐環節(15學分)

1 12090043 軍事理論與技能訓練 3 學分
2 10640852 大一外語強化訓練 2 學分
3 40510773 管理實習 3 學分
4 40511252 學術訓練或企業實踐 2 學分
專業實習: 5 學分
5 40510485 課程設計(信息專業)
6 40510275 會計實習(會計專業)
7 40511215 經濟與金融(含保險)
實習

五. 綜合論文訓練(15 學分)
綜合論文訓練不少於12周。第七學期末選定指導教師,集中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
40510620 綜合論文訓練 15學分

『叄』 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國際班詳細介紹

額。。我就是清華經管的~

以下摘自經管的宣傳冊~

經管學院2007年本科招生新設「經濟與金融」(國際班)專業。此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經濟,金融,工商, 政治,法律,社會等各界及各社會科學學術界培養既掌握系統的經濟學與金融學理論和分析方法,又具備解決現代經濟特別是金融領域中實際問題的技能,既具有國際視野同時也了解中國國情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經濟學的研究和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金融則是經濟學應用最為廣泛與深入的領域之一.本科經濟與金融專業的學習可為眾多的職業選擇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下為分專業時經濟與金融專業的會議記錄~

分專業講座經濟金融專場
經濟專業介紹:
白重恩

今天我們介紹經濟與金融專業。
先來介紹這個專業的來源。
本來我們是四個專業,經濟與金融是分開的。兩年多前,我們決定合二為一,原因是我們參考了很多經驗,尤其是香港的學校(美國的很多學校的本科時沒有金融專業的,沒有辦法參考)。我在香港的大學呆過一段時間,它們的本科有三個專業,經濟、金融、經濟與金融,每年選專業前兩個專業都不超過三個人,剩下的選經濟與金融的有200多個人。從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經濟與金融的組合是非常看好的。不只是香港本地學生,現在香港的大學招了不少內地的學生,其中最熱門的還是經濟和金融專業。原因是,經濟和金融的組合是一個靈活性很大的組合,其中經濟學是比較基礎性的,而金融學,一般來說,美國有一個學科分類,裡面金融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類,這兩個專業本身就沒有沖突,放在一起是合理的。
從香港的情況下看,這樣的組合很受歡迎。
為什麼受歡迎呢?
從幾個方面:
一、看市場的情況,在美國的尤其是比較好的大學裡面,比如哈佛,最大的本科專業是經濟學專業,為什麼?有幾個原因,有一個經濟學家,是哈佛大學的一個教授,曾經做過美國總統的XX首席。他的學生包括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前校長等。曾經有學生問他,為什麼要研究選擇經濟,他反問,你們認為生活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學生說了一些,大部分大家關心的問題就是經濟問題。如果嚴肅地談一個問題,往往是與經濟或金融有關的,所以經濟是一個比較嚴格的科學,可以培養我們嚴謹的思維模式,同時也是一個入世的科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因此,它成為很多比較應用的科學的基礎。學了經濟專業以後做什麼?讀法律、管理、政治、公共管理、國際關系的研究生里,很多來自經濟學專業本科。形象地說,學了經濟學以後勢能高,可以流到各個方向去。

二、以上的說法可能有點虛,大部分同學還是關心工資。
那我們來列一組數字:我們念美國的數據
2007夏美國各本科專業畢業的
專業 average start salary 後來的薪水
5.economics 50,000 98,000
6.finance 48,000 88,000
7.accounting 46,000 77,000
8.bussiniess 43,000
10.marketing 40,000

可以看到經濟金融這一塊起薪高,發展潛力也很好,而且從排名上看經濟和金融是靠得很近的。
為什麼呢?經濟學的訓練可以幫助人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剛開始找工作時大家都沒有什麼實戰經驗,那這種能力就可以提高長期發展的潛力。

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經管網站上錢穎一院長的的幾個演講,第一個演講是講清華最重要的精神是追求卓越;第二個是在本科生開學典禮的演講,講的是本科生的教育應該遵循什麼理念。我們經管學院對本科培養方案進行了修改,體現了一些理念,比如:像清華這樣的大學是要培養人手、人才還是人物?我們應該培養人物,同時清華的學生應該努力使自己成為人物。怎麼成為一個任務?要有一個長遠的眼光,注意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大學教育中,應該強調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學的是基礎的東西,不會在幾年後過時,但過窄的專業就有這種問題。
不少學者做過這方面的研究。很多人認為應該多搞職業教育。短期來說技術教育的確可以馬上找到工作帶來高回報,但是長期收益不好,長期是通識教育帶來回報高,這是有數據為證的。實行通識教育是我們為同學的未來著想。

在我們的本科教育中,教學方案是這樣的:
1. 強調通識教育,這點在上面已經說過了。
2. 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從大三第一學期開始,由同學報名,學院組織老師選拔優秀人才,目的是想對某些優秀同學提供更多幫助。主要從三個方面,學術、領導力、創業。為什麼選著三個方向呢。我們認為長遠來說這三個方向是比較有潛力的一個方向,也是大學應該有的方向。大學最終的目的是追求真理,而學術目的是動員很多老師給同學做研究,幫助同學,給更多的機會,更好的起點進行學術研究,希望更多的同學追求真理,追求學術生涯,這個方向在過去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字班裡有五位成功申請出國讀博的,我們都知道去年是申請出國困難的一年,經濟不好的時候教育比較繁榮,因為找不到工作就去讀書了,因為歐美經濟不好,很多歐美學生競爭,但我們還是有成果的。其他的同學國內讀博,出國讀碩,國內讀碩,只有一位工作。不是說大家都要讀博,我們希望大家有多種選擇,但必須培養對學術有興趣的同學。
領導力培養計劃:找一些校友中在領導崗位上做得不錯的。希望學一點比較基礎的東西,可以幫助增強能力的東西。
創業培養計劃:差不多。
我們希望為優秀學生提供更好的條件。
3. 加強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批判性思維有兩個元素:一不盲從權威,二不否定一切。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呢?好比10個經濟學家有10個不同觀點,很多事情開始看是沒有唯一的答案的,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答案。權威可能只是從一個角度來得出結論的,我們一是學會從其他角度看,二是不接受一切,比如有十個觀點,我們要有判斷能力,從中選出最適合我們的。理論的研究,就要建立不同的模型得出不同的結論。實證研究就要找出與事實最切合的結論。經濟學金融學可以幫助我們強化從不同高角度看問題,在眾多角度中選擇合理角度的能力。

以上三大點都能在我們專業得到最大的體現。

現在介紹經濟系老師:
最近幾年變動很大,引進老師很多,兩股力量的結合造成非常有活力的研究教學的環境,長期在國內的老師在教學中,李子奈在推進 xxx老師……好多不想打

Q&A
1、優秀培養計劃和大三交換的沖突
交換只佔一個學期,而培養計劃是一年都在進行的,大三上出國交流,可以在大三下和大四上進行計劃,出國不會對計劃產生影響,計劃持續一年時間。這個計劃和我們平常上課很不一樣,比如領導力,基本沒有課,就是到政府做一些調研,我們把它叫做「經驗性學習」,學術也是,在老師的幫助下選擇一個課題,一年的時間做學術,相當於把畢業論文提前到大三,對申請出國的同學有幫助。

2、5字班推研為什麼名額這么少
經濟系招研究生並不給大家特殊照顧,而是讓其他學校的優秀學生和我們競爭,也可能因為很多同學出國,所以推研少。還有部分去北大讀研的。我們認為在清華讀本科,再去北大讀碩士,是個很好的組合,因為兩校有不同的文化。

保險方向介紹:
陳秉正

保險精算專業方向簡介
這個專業方向是在金融學專業下面的
從專業上屬於金融學,從就業上,保險是金融的組成部分
從學術上,保險大部分屬於金融,小部分屬於經濟
從行業說屬於金融
99年開始建立,已經10年,共有六屆畢業生。每年十幾個學生左右,考慮就業沒有很大的市場。
保險屬於金融行業,有資金融通的功能。可以直接投資等等。保險行業需要大量金融人才。

保險業在國內,是金融業中發展最快的,金融業有四大行業:商業銀行、證券、保險、信託。
就業人數,保險業最多,其次銀行業,我國銀行業最大是由歷史形成的。我們有106家全國性保險公司,保險業有很大發展空間,在國民經濟中起重大作用。保險業占國民總資產6萬億,投資效率遠高於銀行。

保險專業:1999年考慮到保險業對高端人才的需要,有荷蘭全球人壽保險集團(AEGON)捐資100完美元,建立清華大學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宗旨:高起點、國際化、厚基礎、寬視野。與國際上最好的大學合作,用最好的教材,專業方向課程少,對基礎課程要求非常高,通識教育。有較好的資助機會,現有三名老師,一名外籍特聘教授。未來金融中心在中國。

有6門課程,其中一門所有學生都學。課業負擔不會加重,不影響今後。有許多機會獎學金、暑期實習機會、資助參加北美保險精算師考試(SOA)、交換(滑鐵盧大學)。
學生管理方面與金融學學生相同,報名須註明保險方向。不單獨分班。

金融專業介紹:
李稻葵

強調兩點:1.請大家思考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自己的志向,這遠比選專業重要。確定志向,目標明確;2.經濟側重學術發展,本科畢業後可轉向很多方向;金融學相對而言更加側重職業發展,稍微側重技術。找工作容易,但容易被定位為技術型高級白領,而缺乏管理才能。不注意參加管理會影響職業發展。
確定志向不要受外界影響,要小心同學之間、父母親人的影響,不要扎堆,要多元化。

Q&A
1. 進入金融還可不可以轉向管理
完全可以,但要多付出一些努力,要在Personal Statement中解釋好自己選擇金融的原因。解釋好將更有優勢。中國社會中有一個問題:我們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往往是同質性人才,我門怎樣讓自己與眾不同?這個問題解決好將脫穎而出。
要想辦法與別人有不同。
2. 本科時如何協調經濟與金融專業的關系?
這兩個專業差別很小,自己要盡早確定自己的志向,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到自己潛在的特性
3. 選擇金融專業有多大可能成為技術人才,又有多大可能成為向您這樣的任務?
金融是經濟的重要分支,會計是金融的重要分支,專業有大融合的趨勢。本科教育不要太窄了,課太多技術性太強了,技術性強找工作容易但是也局限了自己的思維。要了解自己的類型,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
4. 從大一開始兩個專業上一樣的課,請老師講一下三個專業職業的發展方向有什麼不一樣?工作與研究
會計:專業性技術性職業性比較強,優勢是能夠馬上入手,能了解很多非常實用的會計知識,局限性是 在一個成熟穩定的社會里,領導人是屬於思想型的,非技術性的專業。
5. 在推研上比例
經濟金融在課程上,略有區別。金融系推研比例很低,金融系64位只有10個推研名額,經濟系25位12個名額。我們在考慮變革。
6. 從研究方向講我們有好多個,推研程序如何
校外推研,除了北大,只要成績過50%,成功比例是很高的,外系也不錯。
7. 您的學生時代思考過您今天的職業方向嗎?
是的。剛入學時就羨慕老師,在學校里做研究這種工作和社會方式是我很嚮往的。而且我的背景與你們不同,80年剛剛開始經濟改革。特別想了解經濟學和管理學能做什麼。我覺得大家應該知道自己想干什麼,但是不可能知道一步步該怎麼走。
8. 知道自己的特長和弊端的時候還是不知道哪個行業適合我,怎麼做?
Optimal choice是三合一的,主觀理想,客觀條件。同學們可能知道主觀理想,但是不清楚客觀約束,我的建議是多去看一點過來人的人生軌跡,多讀一些傳記、訪談、采訪。
9. 人生發展要多元化,
不能修了必修課就拿兩個學位。堅持志向不變,不要太顧忌
10. 我有志向但是與自己不符合,清華有沒有測試自身特質的東西。
一年級有一門課:人生規劃很不錯。還有職業發展中心也會提供建議。

『肆』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本科一年級數學是哪本教程謝謝。

數學也分數A、B、C三種,可以自己選擇,所以用的教材都不一樣。
大一上內學的是線代和微積分,容大一下學的是微積分。
教材基本上都是清華大學出版社的黃皮書。
比如 線性代數就有 《線性代數》《線性代數與幾何》
反正找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就好。
經管學院和工科院系學的教材不完全一樣。

『伍』 清華的大佬路過看看,清華大學金融學專業本科階段主要的專業課及課本是哪些

控制科學抄與工程,通常襲包含雙控,檢測,模式,系統,導航。
你要想搞醫療器械,一般是指研究方向,部分學校雙控學科下設有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子方向,模式識別學科下設有醫學圖像處理等方向。
不過研究生從事研究學習主要還是跟導師有關,你還是去了解下你關注學校是否有方面的導師,他招什麼你報就好了。

『陸』 清華大學本科 金融課程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專業2011級的培養計劃:

一. 通識教育課程(至少 70 學分)

(1) 思想政治理論課(14學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3學分
1061019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3學分
1061020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4學分
1061022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4學分

(2) 體育課(4學分)
第 1-4 學期的體育(1)-(4)為必修,每學期1 學分;第5-8學期的體育專項不設學分,其中第 5-6 學期為限選,第 7-8 學期為任選。學生必須取得第(1)~(4)學期規定的學分,完成第 5、6學期的體育課程並通過考核,否則不能取得本科畢業資格。

(3)中文(4學分)
學生應在大一修下列兩門中文課。
10510072 中文寫作 2學分
10510082 中文溝通 2學分

(4) 大學英語(8學分)
學校開設《大學英語》綜合課程,必修 8 學分,安排在1~2 年級,每學期必修 1門,其中必修課組的課程至少佔 4 學分。學生入學進行英語分級考試,分 4 個級別,建議進入相應級別的「學術英語讀寫」或「學術英語聽說」課程學習,也可選修必修課組的其他課程。(見附件)
按英語分級考試成績,達到一定要求的同學也可選經管學院單獨開設的中級英語口語和中級英語寫作課程,替代英語必修課組的 4學分課程。

10640952 中級英語口語 2學分
10640962 中級英語寫作 2學分

 英語水平 I考試
清華大學英語水平(I)考試作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水平檢測,學生必須在完成
四個學期的英語課程學習之後,於第三學年秋季學期開始報考。考試成績以等級記錄(清華大學英語水平 4-8級,8級為最高等級),不計學分。

(5) 數學與統計課(15 學分)
學生在A組、B組、C 組中選一組。理科生不能選C組。各組學分不同,未達到 15
學分,用其他任選課學分補齊。選修數學雙學位概率論、數理統計兩門課,可不再選修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A組(理科加強組):(18學分)
10421055 微積分A(1) 5學分
10421065 微積分A(2) 5 學分
10421094 線性代數(1) 4學分
1051013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4 學分
註:可選數學系的「數學分析」(1)~(3)和「高等代數與幾何(1)」替代微積分和線性代數課程。
 B組(理科組):(15學分)
10420874 一元微積分 4 學分
10420884 多元微積分 4學分
10421123 線性代數 3學分
1051013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4學分
 C組(文科組):(13學分)
10420963 大學數學(1)(社科類) 3學分
10420973 大學數學(2)(社科類) 3學分
10421113 線性代數(社科類) 3學分
1051013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4學分

(6) 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文化素質教育核心課程)(24 學分)
經管學院學生應必修下列前五門課程,在物理學導論和物理學概論中任選一門。
10510103 西方文明 3學分
10510123 中國文明 3學分
30611683 心理學概論 3學分
10510173 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 3學分
10450012 現代生物學導論 2學分
10430205 物理學導論 5學分
10431014 物理學概論 4學分

還應在學校或學院開設的「中國與世界」系列課和「藝術與審美」類課程中各選一門課程,完成本課組要求的學分。
10510112 中國與世界:法律傳統 2學分
10510142 中國與世界:理想社會 2學分
10510152 中外藝術史 2學分
00611843 藝術史導論 3學分
00781872 西方古典音樂文化 2學分
00802762 外國美術史 2學分

每學期開設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及核心課程目錄詳見當學期選課手冊。

文化素質教育講座
經管學院學生應按學校規定完成 1-2學分的《文化素質教育講座》課程。

(7)新生研討課(1學分)
經管學院學生在大一春季學期必修一門新生研討課。
30511021 新生專題研討 1 學分

二.專業相關課程 (共 50學分)
(1) 專業基礎課 (11學分)
1 30510833 經濟學原理(1) 3學分
2 30510803 經濟學原理(2) 3學分
3 30510123 會計學原理 3學分
4 30510842 信息管理導論 2學分

(2) 專業課(39學分)
C組(經濟與金融,含保險)
選擇經濟與金融(含保險方向)的學生,下列第 1-8 課程為必修課,共計 23 學
分;其餘學分可選修下列第 9-49 課程和 A 組、B 組中的任何課程。選擇保險方向的
學生除本課組的必修課外,還需必修第 44-49 課程。

1 30510743 中級微觀經濟學 3 學分
2 30510763 中級宏觀經濟學 3 學分
3 30510973 計量經濟學(1) 3 學分
4 30511053 公司金融 3 學分
5 40511033 政治經濟學 3 學分
6 30510073 公共財政學 3 學分
7 30510182 投資學 2 學分
8 30510523 貨幣銀行學 3 學分
9 40510323 中級財務會計(1) 3 學分
10 30511003 經濟統計學 3 學分
11 40510763 國際經濟學 3學分
12 30510953 經濟思想史 3 學分
13 40511103 博弈論 3 學分
14 40511242 公司金融案例分析 2 學分
15 40511133 計量經濟學(2) 3 學分
16 30510863 發展經濟學 3 學分
17 40510403 經濟控制論 3 學分
18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 3 學分
19 衛生經濟學 3 學分
20 40511072 經濟學專題研究 3 學分
21 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2 學分
22 40510652 組織設計與人力資源經濟學 2 學分
23 20510052 隨機過程 2 學分
24 30511033 金融經濟學導論 3 學分
25 40511123 金融學專題研究 3 學分
26 金融學理論與實踐 2 學分
27 40511202 國際商務 2 學分
28 40511192 房地產金融 2 學分
29 30511013 國際金融市場 3 學分
30 40511082 金融風險管理(英) 2 學分
31 30510422 中國近代經濟史 2 學分
32 30510883 經濟增長(英) 3 學分
33 40510943 產業組織理論 3 學分
34 40510973 勞動經濟學 3 學分
35 40510983 中國經濟專題 3 學分
36 40511003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英) 3 學分
37 10510064 實分析 4 學分
38 40510293 金融工程導論 3 學分
39 40510673 實證金融學 3 學分
40 30510962 金融機構(英) 2 學分
41 40511223 行為經濟學 3 學分
42 固定收益證券分析 2 學分
43 公司估值 2 學分
44 30510983 風險管理與保險概論 3 學分
45 40510713 精算學基礎 3 學分
46 40510633 人身與健康保險 3 學分
47 40510682 社會保險 2 學分
48 40510693 財產與責任保險 3 學分
49 40510723 保險經濟學 3 學分

三. 任選課程(至少20 學分)
學生可以選修清華大學內任何院系的任何課程。經管學院開設的任選課程包括:
1 40511061 人生規劃與發展 1 學分
2 31510042 工業生產概論(1) 2 學分
3 31510052 工業生產概論(2) 2 學分
4 30510732 管理學原理 2 學分
5 30510912 商務溝通(英) 2 學分
6 40510962 職業發展規劃 2 學分
7 40511012 商務案例分析 2 學分
8 40511022 全球化商務管理實踐 2 學分
9 30510702 商法原理與實務 2 學分
10 40511112 商業戰略 2 學分
11 30510992 戰略管理 2學分
12 30510812 營銷管理 2 學分
13 10510091 商業社會與現代中國 1 學分
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14 40511151 優秀學術人才培養計劃 1 學分
15 40511161 優秀人才領導力培養計劃 1 學分
16 40511171 優秀創業人才培養計劃 1 學分

四. 實踐環節(15學分)

1 12090043 軍事理論與技能訓練 3 學分
2 10640852 大一外語強化訓練 2 學分
3 40510773 管理實習 3 學分
4 40511252 學術訓練或企業實踐 2 學分
專業實習: 5 學分
5 40510485 課程設計(信息專業)
6 40510275 會計實習(會計專業)
7 40511215 經濟與金融(含保險)
實習

五. 綜合論文訓練(15 學分)
綜合論文訓練不少於12周。第七學期末選定指導教師,集中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
40510620 綜合論文訓練 15學分

『柒』 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今年課程表是什麼

試一試安卓上的課程格子,,,,你選擇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就應該會有分享出的課表

『捌』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考研指定教材和參考書是什麼

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301數學一
④845經濟學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國際金融

專業課參考書目:
845 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黎詣遠
《宏觀經濟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多恩布希與費希爾
《微觀經濟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平狄克,魯賓費爾德

統考課參考書目:

我曾經給我一個邊工作邊考研的同學寫過書目,現在幫你寫寫吧

現在你得有個概念
考研要成功有四點:
第一要是一定的時間,我給你大概的量:1000小時,我復習的時候大概用了100多天,每天復習9小時左右。
第二點要一定的背誦量,政治肯定是要背東西,不要指望什麼考前押題什麼的。英語當然要背,單詞要背,作文也是要背的,背作文比背作文模板要好,千萬不要懶啊。
第三點要用心:一曰恆心,二曰信心。很多人考研是被自己打敗的,特別是到了11月以後是考研最為煎熬的時間,沒有好的心態絕對是挺不住的。
第四點是合作:考研是孤單的旅程,但是一定要有幾個和你志向相投的戰友,他們可以分享你的痛苦和焦躁,同時也可以給你很多幫助。(考研戰友的選擇有時決定了你的成敗啊)

政治
第一階段:從現在到大剛出來之前(也就是8月左右)
不用看什麼書,有空的話看看網上的講座和信息便可

第二階段:大綱出來到十月中旬
這個階段最好去上個政治強化班,今年政治要大改革,還是聽聽那些老師的吧,千萬不要聽多了,聽一個足以,其實輔導班內容大同小異,只是講課風格有所不同罷了。
這個階段的參考書就是輔導班的講義,把講義真的弄懂足以,然後配上配套的訓練題,及時訂正即可。

第三階段: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
這個階段是沖刺階段,一定要看看往年的真題,報了班的話開始看看沖刺講義,很多輔導班都有考前狂背什麼的,這段時間一定要開始背一些東西了,不然後來根本背不完的。

第四階段:考前20天
這個階段是押題泛濫的階段,一定不要這個也看,那個也看,選擇其中一兩本足以。這個階段在繼續背誦的同時應該重點復習一些東西,押題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基礎才是取勝的關鍵。

英語
第一階段:從現在到大剛出來之前(也就是8月左右)
這個階段過單詞和長難句關,假如覺得自己語法很差也可以補補語法。

推薦書籍:
單詞:新東方俞敏洪的紅寶書或者星火都可以,個人推薦新東方的。
長難句:王若平的長難句,這個買舊書就可以了,十年都沒有改版了。
語法:新東方的考研語法新思維

第二階段:大綱出來到十月中旬
這個階段是強化階段,主攻閱讀,作文和翻譯,單詞一定不要忘記背誦了。

閱讀只用做一遍,剩下來就是要分析
新東方老師所說的閱讀所要達到的境界:
1.沒有一個單詞不認識(過單詞關)
2.沒有一個句子不理解(過長難句關)(這兩點是基礎)
3.沒有一個選項不知道出處(選項關和做題思路,這個是重中之重)
4.了解每個選項的對錯原因

而這些要一個個做好其實是非常難的
其實有點很重要,研究錯題,研究你自己的曾經做錯的題目就是接近你和出題老師思路的過程。

切記,把最近三年的考題留著考前模考

作文不要想著考前看模板,直接把歷年的真題的狀元文章拿著背誦一下便可。

翻譯好好研讀一本翻譯書吧

推薦書目
真題:張健的黃寶書
翻譯:新東方唐靜的書

第三階段: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
這個階段繼續復習真題的閱讀和作文,閱讀繼續分析,作文要動手開始寫了。而翻譯在復習到一定程度時候,應該開始看看新題型和完型。

第四階段:考前20天
考前20天務必模考三次,找三個下午的2點到5點來完完整整的模考,最好是把時間縮短20分鍾,因為到時候有填答題卡的時間。
對於每種題型想好做題思路,會做和不會做應該怎麼辦要做好心理准備。還有一些應急的手段也要想好,這個新東方的老師有很多齷齪的方法,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用用。具體的可以聽聽新東方李玉技講的完形和新題型,網上就有往年,聽聽就行。

最後我要說的是,書不在多,夠用就行,不要看著就買,很多到最後都是新的。

我不考數學
[轉載] 考研數學規劃
課本+復習指導書+習題集+模擬題+真題= KO
數學是與專業課並列的最重要的科目,用時最長。一般總分高的學生數學分數都高,即數
學是提分的一門科目。只憑數學一門課,拉十到二十分是比較容易的,而十到二十分對於
考研是相當大的差距。學習數學的要點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練武時的扎馬
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 b. 多動手做題(不能只看不動筆, 1 + 1 = 2 這
樣簡單的東西也要寫出來)。
1. 我的考研之路
我數學復習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的,大致分六輪:
1) 3 月初開學—— 6 月 15 日 :看一章課本,做課後題和陳文登《復習指南》對應章
節(平均四天一章)。這一遍最仔細,也耗時最多。弄完之後基本掌握了各種題型的解法
和考研大綱的要求。這一輪完成後基本上數學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為很多人連《復習指
南》的書還沒看過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這段時間我把《復習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時把從上
一屆學姐那裡買的《數學大綱解析》做了一遍。這一輪完成後,雖然不能全部融會貫通,
但基本建立了數學的框架體系,考研數學的信心更足了。因為很多人《復習指南》第一遍
還沒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數學弄了兩遍,基本題型已經能夠解決了(《復習指
南》太熟了,看著就要吐)。這時感覺做的題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題練練手,提高自己的
計算能力。於是從圖書館借了本陳文登的《題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
)。因為這段時間准備並參加了一個比賽,有些分神,所以進度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復習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時
間內,完全建立數學框架體系,達到融會貫通。因為有了前三輪的基礎,所以這一輪完成
的比較順利。但由於去外地參加那個比賽的答辯以及准備期末考試,進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沒什麼事了,全心全意備考。這段時間主要是做模
擬題和真題。把買來的李永樂《 400 題》連續做了兩遍,又把十年真題做了一遍(留著去
年真題到考前一周做)。這時已經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試:才發現時間有些緊了。迅速把《復習指南》掃了一遍,卡著時間
做了一下去年真題(不管好壞,千萬別忘心裡去),剩下一、兩天把以前總結在本子上的
公式、解題方法看了一遍,感覺效果不錯。
2. 參考捷徑
本人是數學專業學生(今年考數一),對數學要求較高。比如我第一輪的復習
其實速度是比較快的,一般人難以做到(當然,數二、數三、數四內容少,努力學完全有
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討出來的一條路,按照這條路
走完,正常的話,數學應該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 3 月初開學——暑假前:課本、課後題、復習指導書(李永樂、陳文登、其他人的也
行。如果用陳的指南,現代部分做李的《現代輔導講義》)做一遍。可以先把課本做完再
做復習指導書,也可以像我一樣一章一章做過去,關鍵是做完就行(數一可以遲一些,但
不能超過放假後兩周)。當然,此時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剛剛做完一章,回頭再看已經
忘了。不用擔心,這是剛開始做題少的緣故,隨著數學復習的深入,自然會有質的提高(
想看到整個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樹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識點和大綱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開學:復習指導書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體系,更
深入的掌握各知識點。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習題集做一遍。有時間再把復習指導書做一遍,時間
短的話看一遍課本也行。目的:提高計算能力,融會貫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擬題、真題(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時間把課本再掃一
遍。目的:和考研掛鉤,探尋歷年出題規律,提高考研分數。
5) 考前一周——考試:看總結的東西,做一套真題。目的:查漏補缺,保持良好狀態,
迎接考試。
在每一遍之後都要有一個深刻的思考過程 ,看看這一遍下來與上一遍有什麼不同,如果發
現了趕緊記下來,若沒有什麼變化,這一遍相當於白看。
3. 書評
1) 陳文登《復習指南》★★★:強烈推薦。此書將不少東西模式化,優點是條理清楚,
解題步驟明了,尤其是高數,相當經典。缺點是一些活的、新的題型沒有跟上變化、及時
修訂,尤其是線代,故認為線代復習不要看《復習指南》。總體來說此書相當不錯。
2) 李永樂《復習全書》★★:一直有人把《復習指南》和李的《復習全書》做比較。普
遍看法是李的簡單、陳的難。個人認為不能用簡單、復雜來評判。李的書知識點劃分的更
為精細,應用的方法更為基礎,或者說是讓人更容易想到,這一點在 400 題中體現的更為
明顯。同時,由於太細,也就導致稍嫌繁瑣。總體來說此書不錯。
3) 李永樂《線性代數輔導講義》★★★:強烈推薦。此書我沒做過,但做過的人都說不
錯,且剛好彌補陳《復習指南》的不足。優點是題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較經典,歸納的
也不錯。缺點是難度不夠,而且過細。
4) 《考研數學大綱解析》:適合用作參考,不做也罷。上邊有錯誤解法講解,可以看一
下。和指導書不一樣的地方以此書為准(如數理統計區間估計方、圓括弧等)。
5) 陳文登《題型精粹》★★:推薦一下。目前同類型的習題書不多。相比較而言,還算
可以的。做完後基本能達到練手的目的。和復習指南思路相同,更難一些。總結了更多的
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樂《 400 題》★★★:強烈推薦。與陳的書風格不同,是一本創新性質的模擬題
。有一定難度。做完陳的復習指南,再做此書,效果相當不錯。做此書重點不是看答了多
少分,而是看從每一套題中學會了什麼,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識點,這個時候發
現比考試時發現好的多,建議每一套後都要有一個深刻的總結過程。
7) 李永樂《歷年試題解析》★★:推薦一下。主要是沒發現更好的真題書。優點是有錯
誤解法,書比較厚,解析的還行。缺點是沒有採納各家之長而達到經典的地步,個別題解
析方法不全。選真題書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詳細,即選「厚」一點的。做真題一定要注意
在 03 年前後的題型變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後的要重點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話:考研結束了。本人以較高的分數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在近一年的備考過程中,
不斷有人問我:「考研有沒有什麼捷徑?」(其實,不走彎路就是捷徑)。「怎麼復習才
能考上?」為了回答上面的問題,我總結了一些考研的方法與技巧,希望對在考研路上行
走的學弟、學妹們有所幫助。本文由五篇文章組合而成,寫作目的是:盡我個人的最大努
力幫助願繼續深造的人才們少走彎路,順利考上研究生。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0548521.html?si=3

考研是孤單但是充實的旅程,祝你成功!!

『玖』 請問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的本科教材都有哪些比如投資學選用的是哪本書作為教材

經濟學原理用的是曼昆的,信管導論沒有教材,中微用的是范里安,計量室李子奈老師自己的,政經是資本論(節選版)。其他不記得了……

閱讀全文

與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教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