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金融學的邏輯

金融學的邏輯

發布時間:2020-11-25 17:29:36

『壹』 貨幣金融學與微觀宏觀經濟學的邏輯關系

不可以做這樣的區分,因為宏觀經濟學和貨幣金融學不是兩個對立的平等的概念。宏觀經濟學對應的是微觀經濟學,貨幣金融學,主要闡述金融學領域關於貨幣供給的問題,金融學還包括其他的東西,比如籌融資問題等,而籌融資問題不包含在貨幣金融學里。
通貨膨脹問題,在宏觀經濟學里有涉及,在貨幣金融學里也有涉及。因為通貨膨脹問題屬於宏觀經濟研究的內容,同時也是貨幣金融學中,貨幣供給的內容。

『貳』 在國外學金融數學. 明顯感到自己沒有邏輯思維了.

個人認為解決這個抄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多做題,多做題並不是說要做無數的題目,而是帶著思考的想法去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的強化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時增強自己的計算能力。另外我認為你也不必覺得比不上其他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自己就是學金融數學的,我深感自己被過於強的邏輯思維所限制,反而失去了一些定性的理解。會算題能解出答案,充其量不過是一台高智能的計算機。但是一個對商業和經濟有著深度了解和預測能力的人才是贏家。

『叄』 為什麼貨幣構成整個金融學研究的邏輯起點

因為這是我們這些日常隊經常用的組織,里邊有歷史,有行程,有原因,有股老道經典智慧

『肆』 學邏輯學對學金融的有什麼意義

就股票投資而言,如果說確定推理的前提(收集到的有關上市公司、行業競爭格局等資料、行情數據)為真的工作主要是信息搜集與核證這一塊的工作內容,那麼在假設所收集來的資料都為真的情況下,如何避免得出錯誤的結論就是投資者如何運用邏輯思維這一工具及其邏輯思維能力水平方面的問題了。

良好的演繹推理能力是根據事實得出正確結論的必備素質,對直言三段論的掌握程度直接決定了個股分析的速度和質量。而良好的歸納能力是發現市場規律、研究投資策略的必備條件,尤其是如何將類比與或然推理、假說與科學研究、概率論等歸納法涉及到的知識用於開發選股策略的工作中。

(4)金融學的邏輯擴展閱讀:

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過良好的邏輯思維訓練,金融市場中的眾生亦是如此,所以大家才會經常見到各種奇葩的結論,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確實是需要經過訓練才會具備一定水平的邏輯思維能力的。

雖然無法將投資與邏輯學之間的細致關系通過一篇短文一一列舉出來,但是再怎麼強調邏輯學在投資過程中的地位都是不為過的。因此建議大家找來一本經典的邏輯學教材好好研究學習,相信定能增長投資的功力。

『伍』 金融學考研要考邏輯學嗎

只有小部分學校考經濟類聯考的才要考哦,大部分都不要考,復習好公司理財和貨幣金融學就好了,再就是數學和英語一定要好好准備,還有政治,很容易被忽視的!

『陸』 是金融難還是理工科難

你要講難度的話,可能是理工科要難一點,因為金融比較已經偏向文科類了

『柒』 金融學是不是邏輯思維強的人比較適合

金融屬於理科範疇內,當然是邏輯思維堅強的學起來更省勁些,但是凡事沒有絕對,只要你努力學,都能成功的~~~

『捌』 邏輯學推理題:有甲乙丙三個學生來自三個不同的城市B,S,W.他們所學的專業分別為金融,管理,外語

乙不學外語,不再W市,因為學外語的不在B市,丙不出生在B市,所以乙在B市
學外語的在S市,不學金融,是丙
學金融的不在S市,在W市,是甲
所以:
甲:W市,金融
乙:B市,管理
丙:S市,外語

『玖』 金融的邏輯的書籍


本書深入淺出地從財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談起,告訴讀者:金融到底是怎麼回事?危機之後,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如果有的話,是如何貢獻的?如何創造價值的?金融的邏輯是什麼?
作者密切關注中國社會轉型問題,全面駁斥了市場上流行的《貨幣戰爭》關於金融「陰謀論」的謬論,觀點振聾發聵,再次起到了痛擊時弊清迷局的效果。
《金融的邏輯》探討金融發展和一般市場發展對文化和社會帶來的影響,作者從金融作為「大社會」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時刻關注社會轉型問題,並籍此審視中國社會的傳統與未來。 陳志武,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中國金融博物館首席顧問,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經濟學家之一。
自1990年獲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來,陳志武教授先後在威斯康辛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任教,並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著名學術機構聘為特聘教授或訪問教授。
陳志武教授一直是世界金融學和金融資產定價領域最具有創造力和最活躍的學者之一,獲得過美國默頓.米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研究獎等多項重大學術獎勵。
2000年,一項頗得全球經濟學家首肯的世界經濟學家排名出爐,在前1000名經濟學家中,有19人來自中國,陳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
2006年,《華爾街電訊》將陳志武教授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陳志武教授擁有國內經濟學術界少見的政治經濟學視野,更為重要的是,他也是國內鮮見的能用現代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源流把事情說得很清楚的經濟學家。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金融創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治國的金融之道」等觀點啟發了更多人對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經濟的思考。 2008年出版的中文著作《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奮》成為當年度最具影響力的財經讀物之一。其中《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榮獲「2008和訊華文財經圖書大獎」之「年度財經圖書大獎」和「最佳原創學術類」大獎,並入選多家專業媒體評選的2008年度最值得珍藏圖書。 序言:
危機之後,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
第一部分 資本化的邏輯
第一章 中國的錢為什麼這么多?
「流動性過剩」,「錢太多」,這是時下時髦的話題。社會上的確到處是錢!
第二章 為什麼中國錢多了許多人並不感到富有?
為什麼許多人在錢包鼓起來的同時,卻並不一定感到更富有,原因在於市場化發展後「什麼都要錢了」。
第三章 西方的興起是因為掠奪的銀子多嗎?
制度的優劣決定一個國家「錢」的多寡。
第四章 掠奪對西方的崛起貢獻有多大?
國家持久繁榮靠制度,不靠掠奪。
第五章 資本化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
美國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不僅包括投機,還有它活躍的股票文化。
第二部分 金融的邏輯
第六章 治國的金融之道
決定經濟國策的兩個關鍵要素是國債利率和國家投資回報率,前者取決於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後者取決於國家制度是否有利於市場交易。
第七章 政府有錢不如民間富有
「政府總是缺錢」是否成了民主憲政制度的催化劑?「國富」是否反而給掌權者以壓制民權、踐踏法治的底氣呢?
第八章 中國人的理財前景 56
不管你的財富有多少,理財的問題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保值、增值、養老、保險、在未來和今天的錢之間做合理配置等等,這些都是每個人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第九章 反思高利貸與民間金融 59
除了使民間金融合法化之外,中國目前也有必要建立一種有效的民間借貸利率信息的分布機制。
第十章 中國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67
在缺乏憲政的社會里,遍及全國的現代銀行體系、現代證券市場只會為當權者個人和有權力關系的機構方便地提供近似無限的金融資源,最後醞釀成危害全社會的金融危機。
第十一章 金融現代化為何如此艱難? 71
沒有民間金融的自由發展空間,沒有現代法治,就難有現代金融。
第三部分 金融危機的邏輯
第十二章 從美國次貸危機中學到什麼? 75
只有進一步鼓勵自發的金融創新、放開金融市場的手腳,中國的金融市場才能深化。
第十三章 政府為解救危機而持股銀行不是國有化 81
我們不怕看到美國政府、中國政府因為其與市場的邊界發生變化而頻頻介入市場,但我們怕只看到政府權力的擴張,而見不到對權力制約和問責的出現。
第十四章 金融危機之下,美國的借貸消費模式會改變嗎? 85
美國自19世紀末演變而來的、靠借貸消費帶動的增長模式不會改變,其金融資本主義模式也不會終結,在質上不會變,只是在度上會有收縮。
第十五章 消費驅動型模式不會改變 89
中國必須學會游泳,即使要交學費,也應該去學。
第四部分股市的邏輯
第十六章中國股市怎麼了? 91
一旦股票跟其上市公司的實際脫離了關系,股市真的只是換了個說法的賭場。
第十七章 從國有銀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麼? 93
只要股市還不對民營企業真正開放,培植中國的創新文化要麼是一句空話,要麼就只能繼續依賴香港和美國的資本市場。
第十八章 資本市場與法治發展的互動 95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廣泛存在操縱業績的現象。這意味著投資者被系統性地欺騙了。
第五部分 文化的金融學邏輯
第十九章 對儒家文化的金融學反思 114
「中庸之道」扼殺的不只是物質文明上的創新能力,而且也激發人們不要在精神資源上有「出眾」的創新突破。
第二十章 儒家「孝道」文化的終結與中國金融業的興起 123
以「孝道」為中心的文化體系將逐漸終結,這一趨勢不會因我們個人的偏好而改變,而是由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所決定。
第二十一章 儒家文化與中國金融發展的滯後 128
證券金融技術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麼就不要,要麼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購物那樣只挑自己喜歡的。
第二十二章 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138
沒有金融市場,中國人就無法從名分等級秩序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個人無法自由。
最後的話:
發展金融是中國唯一的出路 12
由政府來花別人的錢和老百姓自己花自己的錢,其效果是兩碼事。花自己的錢才心痛,才知道怎麼花,才會花在最有價值的地方。政府替老百姓花錢存在很多的問題。
金融的邏輯 網路貼吧《金融的邏輯》豆瓣陳志武&《金融的邏輯》 豆瓣小組
陳志武新浪博客 2007年7月,美國出現次貸危機。到2008年秋,次貸危機進一步演變成全方位的金融危機。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之後,美國的金融危機不僅裂變成全球金融危機,而且轉變成十足的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形成嚴重沖擊,給多國帶來失業大增、政治動盪的嚴峻挑戰。
在這種時候,我們自然想知道:金融到底是怎麼回事?危機之後,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如果有的話,是如何貢獻的?如何創造價值的?金融的邏輯是什麼?

閱讀全文

與金融學的邏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