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聯網金融中的a和s是什麼意思
互聯網金融營銷推廣中的A和S,就是CPA 和CPS
CPA(Cost Per Action),簡單說是為網站帶來新用戶內注冊並激活,容就算是有效的廣告(廣告商付費,做廣告的媒介收費)。
CPS(Cost Per Sales)與CPA同理,只是CPS做的不是注冊而是銷售(消費或者成為有效投資),成功拉到一個客戶並消費(或者投資)就算有效廣告
簡而言之就是拉到一個有效注冊用戶成為一個A,拉到一個人注冊並投資,成為有效的S
❷ 互聯網金融中互聯網和金融有什麼聯系嗎
互聯網+包含互聯網金融,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1、互聯網+,涵蓋范圍是各行各業,只要版能藉助互聯權網這個工具,實現商業用途,都叫互聯網+。比如紡織行業,現在開始應用互聯網。
2、互聯網金融,涵蓋范圍單一很多,僅僅指傳統金融+互聯網。也就是說,指的是金融行業。
還以紡織行業為例,就不屬於互聯網金融。
❸ 互聯網金融中的A和S是什麼意思
1、A指的是CPA,一般是一個成功注冊用戶、或者一個成功投資人為一個A。
採用專CPA模式的話,服務方會屬在產品一個A後結算收費一次。
2、S指的是CPS,指的是這個新用戶產生了投資,為平台帶來收益後的意思。
採用CPA模式的話,服務方會在產生投資行為及金額後結算收費一次。
❹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二)P2P網貸 P2P網貸英文稱為Peer-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國內又稱「人人貸」。P2P網貸是指通過P2P公司搭建的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直接信貸模式。(三)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依託於海量、非結構化的數據,通過互聯網、雲計算等信息化方式對其數據進行專業化的挖掘和分析,並與傳統金融服務相結合,創新性開展相關資金融通工作的統稱。(四)眾籌 眾籌(crowdfunding),是指項目發起人通過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發動公眾的力量,集中公眾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進行某項活動或某個項目或創辦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的一種融資方式。(五)信息化金融機構 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廣泛運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對傳統運營流程、服務產品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六)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提供金融產品、金融服務信息匯聚、搜索、比較及金融產品銷售並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
❺ 什麼叫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三大支柱:
1、第一支柱是支付
支付是金融的基礎設施,會影響金融活動的形態。在互聯網金融中,支付以移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為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活躍在銀行主導的傳統支付清算體系之外,並且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在互聯網金融中,支付還與金融產品掛鉤,促成豐富的商業模式。最後,因為支付與貨幣的緊密聯系,互聯網金融中還會出現互聯網貨幣。
2、第二支柱是信息處理
信息是金融的核心,構成金融資源配置的基礎。在互聯網金融中,大數據被廣泛應用於信息處理,提高了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效率,顯著降低了信息不對稱。互聯網金融的信息處理是其與商業銀行間接融資和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最大區別。
3、第三支柱是資源配置
金融資源配置指的是,金融資源通過什麼方式從資金供給者配置給資金需求者。資源配置是金融活動的根本目標,互聯網金融的資源配置效率是其存在的基礎。在互聯網金融中,金融產品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交易可能性邊界極大拓展,資金供求的期限和數量的匹配,不需要通過銀行、證券公司和交易所等傳統金融中介和市場,完全可以自己解決。
(5)互聯網金融中擴展閱讀:
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幾種類型:
1、綜合性互聯網金融平台:依靠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和長處設計專業、多樣化的理財產品和進行嚴格的風險把控,讓專業機構依託平台提升服務品質,有完整閉合的生態系統和大量用戶的數據積累,獲取資金和資產比較容易,代表企業如螞蟻金服、微眾銀行等。
2、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通過向消費者提供以消費為目的貸款的金融服務,具備單筆授信額度小、審批速度快、無需抵押擔保、服務方式靈活等特點,擁有自己的風控模型,風險較為可控。「場景」+「用戶」是推動其快速發展的核心因素。以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為代表的消費金融產品與電商場景結合,讓消費金融迅速完成了用戶與資產的獲取。
3、agent model(大數金融):採用數據化的風險管理技術,生產中大金額的個人無擔保貸款,為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的信貸外包服務。主要特點可以連接多個資產來源,不承擔風險。但費率較低,幾乎沒有產品設計能力。
4、P2P平台:是通過網路將非常小額度的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商業模型,因資金端和資產端獲取成本較高,老牌平台積累了較多客戶比較有優勢。風控主要看模型和數據,不同平台的風險控制體系差距較大。
❻ 互聯網金融中,紅八財富算什麼
一般來說,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是藉助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興金融模式。廣義的互聯網金融既包括作為非金融機構的互聯網企業從事的金融業務,也包括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開展的業務。狹義的互聯網金融僅指互聯網企業開展的、基於互聯網技術的金融業務。
紅八財富認為,了解互聯網金融先要知道下面幾點:
一、互聯網金融不管融合了多少互聯網技術特徵,其本質依然是金融。
互聯網金融並未脫離金融的基本功能和屬性,改變的只是實現載體、渠道和手段。從世界金融業的發展看,決定一家金融企業能否真正屹立不倒且基業長青的,從來不是技術本身,而是能否在恪守金融基本規則的前提下,依託技術來變革思維、改進管理、創新模式,將金融業務做得更深更透,進而創造出新的核心競爭力。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必須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
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業新的組成部分,其產生、成長和壯大無不源自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唇齒相依、同枯共榮的關系。
三、互聯網金融的競爭力在於大數據運用。
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數據已經成為一種基礎性戰略資源。國家前不久出台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對全面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做出了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未來對大數據資源的掌握、挖掘、分析和應用能力,將成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洞悉商機、獲取價值的核心要素。
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其中眾籌模式是目前來說最為搶眼的。眾籌融資是指創意人向公眾募集小額資金或其他支持,再將創意實施結果反饋給出資人。這種模式是基於「互聯網+金融」所創新的一種模式,意義不僅在金融創新本身,而在於對傳統金融領域和金融業態提出的挑戰,並且在一定意義上具有顛覆性。正像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態提出挑戰一樣,互聯網眾籌這種深化能夠對傳統的一些同行基金的業務提出挑戰。目前在互聯網金融界中,眾籌是未來發展的一大主力軍。例如最近風生水起的「紅八財富」汽車眾籌。
紅八財富眾籌是一種以物權為依託的運營投資模式,它以汽車為依託,由紅八財富評估師及專業評估機構對汽車嚴格檢測評估後定價,再通過紅八財富眾籌平台讓投資者通過自願認籌方式獲得對車輛的共同所有權,完成認籌後,由紅八財富合作的二手車商進行二次銷售,銷售完成,獲得的差價就是眾籌收益,並按照認籌比例進行分配,從而使投資者獲得相應的投資回報。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車賣不出去怎麼辦,賣不出去紅八財富平台進行溢價回收,平台歸還投資者本金及18%利息。傳統的汽車模式是債權模式,借錢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這時候的風險就是你的車不知道何時能夠賣出去,而你需要一直支付這些利息,就會面臨資金周轉不開的狀況,汽車眾籌則不一樣,投資人在平台投標,平台買下車然後合作車商選擇合適買家,價格合適則賣出,一旦賣出就形成收益,按比例投資人和平台進行分成。因為這種項目周期短,紅八財富平均周期為25天,回款速度快,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得到投資人的喜愛。
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的步伐必然加快,也預示著未來互聯網金融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而大數據為金融行業帶來了很多變化,也為金融的互聯網化、碎片化提供了保障,相信在不久將來,大數據金融將會成為互聯網金融新的發展趨勢。作為眾籌行業,眾籌參與者是行業的根基,眾籌不在是籌資,而是籌人籌智。紅八財富汽車眾籌作為互聯網金融眾籌理財的一個新興平台,讓投資人持有物權,拒絕傳統P2P中的債權關系,讓投資人投得更安心,更放心。
❼ 互聯網金融中 互聯網體現在哪些層次
首先需要討論金融的本質是什麼,然後討論互聯網在互聯網金融中的重要作用及層次。
金融的功能廣為人知。支付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金融功能。通過匹配投融資,金融機構幫助資金完成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傳導,其間可能還需要克服金額、期限、風險、流動性等方面的錯配。保險則是為了抵禦災難。
支持這些金融功能的底層要素是渠道、數據和技術。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渠道的要素。金融發展史中一個最重要的特徵,是金融由商業驅動,又為商業服務。16世紀後半期,荷蘭是全球航海技術最發達的國家,全球一半的航海帆船都通過阿姆斯特丹港進入歐洲,阿姆斯特丹是當時全球當之無愧的世界貿易中心。貿易必然帶來結算需求,更進一步帶來了融資、貸款需求,因此第一家現代銀行誕生在了阿姆斯特丹港口附近,這對貿易買主和賣主結算提供了方便。
另一方面,由於全球貿易匯聚,阿姆斯特丹非常繁華,人們集聚在咖啡館里交換信息,財富的故事刺激更多貿易公司的成立,懷揣著財富夢想的人聚集在咖啡館里,購買新貿易公司的股份,打探各種信息,交易這些貿易公司的股份和債券,產生了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荷蘭成為17世紀國際貿易和金融的中心。
實際上,沒有一個金融中心或機構的興起不是和商業的繁榮緊密相連。正是因為工業革命帶動國際貿易,英國才在18世紀取代荷蘭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正是因為由販鹽發端的貨通天下,才使得山西票號匯通天下,成為中國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金融之王;正是因為電商的興起,才使得支付寶[微博]從交易筆數衡量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工具。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金融機構的發展前景和渠道的觸達能力息息相關,即金融對商業場景的觸達能力,對商業和消費引發的金融需求和供給的觸達能力。
社會化大生產導致分工越來越細,當規模化、集約化效率大大優先於商業便利時,金融便開始逐漸部分脫離了商業場景,有些金融交易甚至完全與商業場景無關了。不過,仍然許多方面還保留原來的影子,比如金融中心一般都在貿易中心,銀行一般都在商業繁華的地段。
在傳統的金融體系下,商業銀行擁有支付、結算、轉賬、貸款、理財等,算是距離商業場景最近的機構,幾乎統治了中國的金融業。不過,銀行服務很多隻能在銀行櫃台和系統內完成,無法和商業場景無縫連接。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特別是移動互聯,讓金融與商業緊密結合在技術上再次成為可能,成本也能做到極低。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轉賬,完成支付,查看股市行情,下單買賣證券,就像隨身攜帶著銀行和交易所一樣。交易隨著場景無縫對接,不需要再分離就可以完成。
移動互聯技術模糊了金融與商業、消費、社交等場景的邊界。余額寶[微博]在短短的半年之間能夠發展成中國最大的基金,並非是對貨幣基金金融屬性的改變,而是得益於消費支付和利息收入的無縫對接。春節發紅包這樣看似和金融不沾邊的社交場景,也可以成為拓展支付工具的引爆點。這些變化都可能讓專注於金融功能的傳統金融機構吃驚。
有一種說法認為,金融的邏輯和本質不改變,互聯網技術是中性的,也就不會深刻改變金融。這種說法看似合理,其實不然。可以拿戰爭打一個比方。戰爭的邏輯自古不變,就是征服對手。但是當人類從冷兵器進入熱兵器的時代時,由於兵器的觸達技術改變了,怎麼打仗也就完全改變了。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相當於戰爭對手隨時隨地都在對面。在這種時候空談邏輯和本質不變,實屬無益。
互聯網技術之所以能改變金融,第一個原因是它可以改變金融的渠道能力。因為金融是為商業和消費服務的,當觸達這些場景的能力發生改變,實際上做金融的方式也改變了。相對應的一個大趨勢,是金融的場景化。
其次,我們再來看金融的第二個本質要素:數據。除了渠道能力,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是風險甄別、定價和控制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基礎是信息,或者說數據。我們可以用消費者信貸的發展史來理解數據對金融的重要性。人類在過去數百年中,最主要的信貸方式就是典當或擔保式信貸。投資者可以不了解借貸者,只要抵押或擔保的金額足夠,信貸就可以發生。直到今天,這還是銀行貸款的主要方式。而信用卡這樣的消費者信貸是無抵押、無擔保的小貸;人手一張信用卡的景象在100年前是無法想像的,這實際上是對信貸模式的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