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茅台落戶丹寨,能幫助丹寨的經濟發展嗎
在中央和貴州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和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的機遇的大背景下,茅台積極參與黔東南州「6個100萬」綠色生態現代農業工程建設,將茅台生態農業公司落戶黔東南州西部丹寨縣。這里全縣的國土面積940平方公里,總人口17.4萬,其中苗族占總人口的78%,貧困人口3.39萬人。因為沒有支柱性的產業,居民整體收入不高。茅台生態農業公司的到來,讓他們看到了更多未來。
在丹寨縣興仁鎮藍莓種植基地,我們看到村民們正在進行除草作業。倪榮珍老人是該鎮甲腳坡的村民,她今年已經60多歲了,獨自帶著兩個孫子生活,家境十分困難。老人告訴記者,茅台生態農業公司落戶他們村,幫了她一個大忙,基地租用她家的土地,一次性支付了三年的租金兩萬多元,極大緩解了她的家庭困難。
【丹寨縣興仁鎮甲腳坡村民 倪榮珍 :】現在我們來(基地)打點工,也是比較劃算的,我們願意把地租給藍莓基地,主動找政府來量地。
說起茅台生態農業公司給當地老百姓帶來的實惠,燒茶村的村民陳文開更是樂開了花。去年,光土地租金,他家就收入兩萬多元,加上一夫妻倆在基地務工的工錢,足以讓陳文開一家奔上小康致富路。
【丹寨縣興仁鎮燒茶村村民 陳文開:】租金一年是兩萬多塊,現在我不種地了,來這里打工,收入比外面高點,活路又輕松,沒遭肥料錢,得10塊就是10塊,60就是60,得好多就是好多,種包穀還要除肥料錢,除人工錢,還要除農葯前等等。【茅台生態農業公司支部書記、副總經理黃葉強:】從我們公司落戶丹寨來講,很明顯地感受到帶動地方經濟:一是公司的效益帶動了地方稅收;二是與農戶的合作,提高農戶的收入;三是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間接促進了當地社會穩定。土地租金加服務外包加利潤分成,這是茅台生態農業公司在丹寨縣探索出的為農民提供持續經濟收入的模式,很受大家歡迎。據統計,企業通過流轉當地農戶的土地,簽訂長期租用合同,保障農戶土地租金收入。預計三年內土地流轉面積將達到一萬畝,年租金可達1千萬元。服務外包方面,藍莓基地每年的農事活動達17項,按勞動用工每年17萬人次算,每年投入基地管理資金5千餘萬元,可實現人均收入2.3萬元。與此同時,茅台橫道丹林公司在項目投產後,還將以每年產果量2%的比例,按照當年藍莓保護價計算,以現金的方式返還到項目區域的村民委員會,支持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當地農戶生產生活水平,讓農戶參與利潤分成。【丹寨縣縣委副書記 縣政府縣長 徐劉蔚:】 (茅台落戶丹寨)毫不誇張地說 是丹寨十年來最大的一個事件。一個茅台本身是享譽世界的一個大品牌,丹寨是一個欠發達的山區小縣,能夠引入茅台,在丹寨歷史上可能想都不敢想。第二茅台來了之後,和丹寨的產業鏈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融合,通過有機藍莓帶動我們整個藍莓產業,乃至將來的一個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第三省委省政府也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實際上不管怎樣脫貧,核心是要有產業支撐,得讓老百姓有收入。那麼通過這樣一個龍頭企業帶動,在藍莓的整個種植到管控,到進廠務工,能否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創造農民收入,能夠有效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帶動農民群眾增收,帶動全縣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奔小康,這個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與此同時,在全省大扶貧的戰略下,茅台生態農業公司與丹寨縣政府還達成了合作協議,由丹寨縣政府出資3千萬元用於投入茅台生態農業事業,茅台生態農業公司每年給予8%的分紅,也就是240萬元用於支助該縣特困家庭和特困人口,讓他們有固定的經濟收入,脫貧致富。
大品牌有大擔當,茅台生態農業公司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創新扶貧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增收,真正達到了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的效果,為全省精準扶貧探索出了新路子。
㈡ 丹寨縣的經濟發展
2013年,丹寨縣文化推介對外影響擴大,成功舉辦2013年中國·貴州丹寨蚩尤文化系列活動及民族歌舞史詩《圖騰鳥》大型文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