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迪拜模式與中國經濟發展

迪拜模式與中國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4 21:40:53

1. 有關迪拜經濟發展模式或歷史等的著作中英都行

迪拜國際進出口貿易網
http://www.uaetrade.com/

谷歌圖書搜索(我搜了一下,沒看到專門寫迪拜經濟的,只有涉及的……)
http://books.google.cn/books?q=%E8%BF%AA%E6%8B%9C%E7%BB%8F%E6%B5%8E

網路圖書搜索,全是關於迪拜的書。自己挑吧
http://book..com/s?tn=book&ct=2097152&si=book..com&cl=3&wd=%B5%CF%B0%DD

2. 迪拜的模式具有可持續性嗎

迪拜危機只能說明迪拜的模式有弱點,即:不應過分發展房地產經紀,而應關注實體經濟的發展。
它不適合整個中東國家借鑒,因為迪拜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游覽勝地。

3. 迪拜模式的投資風險

國際金融危機余寒未散,富甲一方的阿聯酋迪拜又患上了「感冒」。眼下,有關迪拜最大版企業實體迪拜世界公司重權組並遲付債務的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一些人擔心迪拜世界公司會淪為又一個雷曼兄弟公司,引爆新一輪全球信貸危機,繼而出現又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但事實上,迪拜債務風波的「溢出」效應不會太大。一是迪拜世界公司欠債近600億美元,這一敞口與發端於美國的國際金融危機相比並不高,迪拜世界公司的運營狀況與雷曼不可同日而語;二是迪拜世界公司並不是賴賬不還,而是要求延期償還;三是阿聯酋政府出於信譽考慮不會坐視不管,且具備足夠的資質和償付能力。
目前全球各銀行在迪拜世界公司債務表上的「風險頭寸」只有120億美元,迪拜的所有債務規模也僅800億美元。這一風波主要影響到與迪拜有業務往來的歐洲金融業,但仍屬「可控型危機」。風波引起全球股市驟然下挫,大宗商品、石油及黃金等價格暴跌,表明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尚未遁跡,世界經濟復甦前景不甚明朗,投資者信心不足。換言之,迪拜債務風波打擊了人們對經濟復甦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會拖累世界經濟回暖。

4. 迪拜 發展模式

迪拜的發展模式,是迪拜人為生存而戰的必然選擇。這是一種建立在自由貿易、自由市場、自由天空和免稅的原則基礎上的發展模式,加上迪拜商人從事國際貿易爛熟於心的經驗、迪拜的全民合作等,這就是迪拜位居海灣貿易中心地位的真正原因。

零關稅與迪拜奇跡

這個幾乎沒有自然資源和製造能力的地方,卻能夠匯聚全世界的產品。迪拜用的汽車方向盤在左側,但迪拜卻是世界右盤汽車二手車的最大市場。迪拜在沙漠地區,雨水稀少,大多數土地不經特殊處理便不可耕種,但迪拜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市場。這些情況只有一個解釋:這里是世界商品的集散地。

從一個人煙稀少的村落發展成為全球商貿的樞紐,這個神奇的旅程,離不開迪拜夢想的煉金術師——阿勒馬克圖姆(Al Maktoum)家族。

迪拜和中國的許多城市,有著某種奇怪的相似性。人們都知道深圳那副著名的鄧小平畫像,以及上面的大字「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在迪拜的許多大道旁,也有類似的領導人畫像。這位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的領袖,正是迪拜現任酋長謝赫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我們此行采訪的許多人,從英國經濟學家到迪拜本地企業家,從中國外交官到一般公司職員,莫不對酋長本人心生欽佩。他的許多格言,都被人們隨口引用。

穆罕默德酋長的著作《我的夢想》(My vision)全面介紹了迪拜的發展歷程和競爭策略。在書中他提出,「我們實施的夢想,是希望增強國際競爭力,這包括擁有連接東西方的戰略位置,擁有質量先進且高效低耗的基礎設施,官僚主義降到最低,實現自由經濟政策和零關稅。」

零關稅和零所得稅,是迪拜經商環境的一個特殊亮點。穆罕默德在書中稱,迪拜無公司利潤稅,無所得稅,無資本收益稅,貨幣兌換無限制;無任何貿易壁壘;進口稅低至5%,並有多項例外。在自由區為投資者提供額外優惠,如在阿里山區、迪拜網路城、迪拜新聞城、迪拜國際機場等地都允許外資獨資經營,資本和利潤可以自由匯出境外,免除關稅等。

「簡單說,就是沒有稅務局。這里應該是世界上經濟最自由的地區或者是國家之一。連香港代表團的一位先生都跟我說,迪拜似乎比香港還自由。」中國駐迪拜總領事高有楨向我們感嘆。其實,不僅在當代,甚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接近於零的稅負都是匪夷所思的。在許多國家,稅制已經發展得如此復雜,如果沒有專業會計的幫助,企業甚至無法搞懂那些繁瑣的稅收規定。

不過,消除貿易門檻,卻是迪拜在過去一個世紀中脫穎而出的利器。早在100多年前,迪拜就提出過 「零關稅」政策。1902年,當時的酋長馬克圖姆•本•哈沙爾謝赫,就發布了取消進口商品關稅的決定。於是,來自印度的貨物大量湧向迪拜,這里很快就變成海灣地區最重要的轉口貿易中心,貨物從這里再出口到周邊國家。緊接著大批海灣巨商都搬遷到迪拜。

二戰之後,海灣地區發現了石油,這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個戲劇性事件。迪拜也試圖在自己領土上開采出石油,但最終收獲甚少。於是,迪拜不得不重新集中精力經營自己熟悉的貿易,確切的說,是轉口貿易。商家從許多國家免稅進口貨物,再免稅出口。轉口貿易中最主要的商品是金器,這里逐漸成為世界上黃金轉口貿易中心,而且是一批世界著名銀行和公司推銷貴重金屬的首選城市。

成為海灣地區和世界的貿易中心,一直是迪拜政府的核心策略。在穆罕默德的父親拉希德(Sheik Rashid bin Saeed Al Maktoum)酋長及其兒子們的帶領下,迪拜一直堅定不移地把自己建成海運和空運的交通樞紐。

迪拜政府於1959年修建了現代化的國際機場,疏通了一直是該國經濟命脈的迪拜灣的航運。1970年代初,當英國撤離海灣地區後,以阿布扎比(Abu Dhabi)和迪拜為首的7個酋長國組成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擁有著豐厚的石油儲備,而迪拜擁有的卻是企業家精神。

即使19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就在不遠處打仗,迪拜還是建起了巨大的自由港口。數以千萬加侖計的淡化海水澆灌出終年常綠的高爾夫球場,到1990年代,迪拜修建了帆船酒店等地標性建築。在成為海運和空運中心的同時,迪拜也開始投資新技術,用互聯網城和媒體城等項目,把迪拜變成了信息傳播中心。從1995到2000年短短5年時間,迪拜的人口增長了25%,現在已增至160萬人,其中80%是外國人,他們分散在各個行業,從僕人到企業高管。2007年,阿聯酋的全部正式居民只有86.4萬,而外國工人則有360萬。

穆罕默德認為,迪拜的發展模式,是迪拜人為生存而戰的必然選擇。這是一種建立在自由貿易、自由市場、自由天空和免稅的原則基礎上的發展模式,加上迪拜商人從事國際貿易爛熟於心的經驗、迪拜的全民合作等,這就是迪拜位居海灣貿易中心地位的真正原因。

閱讀全文

與迪拜模式與中國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