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西部經濟

發展西部經濟

發布時間:2020-11-25 11:21:12

Ⅰ 美國西部經濟為何發展快

美國西部開發基本上實現了美國政府的戰略目標,即完成東西部之間政治經濟的一體化,對美國國民經濟的起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主要經驗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既堅持市場經濟原則,又充分發揮政府在西部開發中的重要作用。在美國西部開發史上,政府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政府對西部開發事務的介入,不僅涉及到有關政策法規的制定與特屬政府部門的建立,而且涉及到政府對西部發展的資金投入與收入所得的再分配。除此之外,州、縣等地方政府具有相當靈活的自主權,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企業的進入,鞏固了美國西部開發的經濟基礎。美國西部開發開始是在市場經濟的框架下展開的,由於是以自發性的開發為主,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發揮,雖然存在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的現象,但資本和人力資源的解決沒有遇到大的困難。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經過上百年的開發,西部實現了與東部經濟發展的一體化。
2、鼓勵移民和人才的流動。在美國西部開發史上,移民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和淘金熱的興起,吸引了歐洲大量移民,僅1848-1860年的十餘年中,這里就從一個西部小鎮發展成為擁有 38 萬人口的著名城市——舊金山。如果說淘金熱興起時的移民是靠利潤的誘惑和市場的自發作用吸引的話,那麼到後來,政府的引導對西部地區的移民起了重要作用。土地的廉價出售和低價租賃吸引了大量移民去西部定居。移民隊伍中不僅有普通的勞動者,而且有掌握各種技藝高素質的人才,有商人、資本家和各種手工業者。他們富有開拓精神和冒險精神,對美國西部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
3、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美國在西部開發的過程中,十分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交通運輸設施的建設,19 世紀末基本形成全國鐵路運輸網,對西部開發和國民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很多經濟學家稱 19 世紀的美國歷史基本是一部鐵路成功史。交通運輸業的優先發展,促進了西部經濟的地區專業化和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了,也為西部其他部門、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4、重視科技的推動作用。在美國西部的開發中,科學技術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西部地區土地價格低廉、資源豐富、氣候溫和、勞動力價格相對便宜,非常適合高新技術工業的發展。二戰以後,西部和南部抓住美國大量軍事工業轉為民用的契機,迅速發展了宇航、原子能、電子等高科技產業。美國幾個最著名的高新技術工業科研生產基地,如加利福尼亞州的「矽谷」、北卡羅來納州的「三角研究區」、亞特蘭大的計算機工業區等都位於西部和南部。
5、以增長中心帶動區域開發。所謂增長中心是指能促進相應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增長的經濟中心地區,大都表現為由規模不同的大小城市組成的城市網路。在美國長達 100 多年的西部開發過程中,興起了一大批層次不同的增長中心。增長中心對美國西部開發的影響,既表現在通過商品流、移民流、文化流、信息流的擴散對經濟施加影響的擴散效應上,也表現在通過中心城市的經濟文化聯系使經濟活動趨向增長中心的聚集效應上。
sy......
東部是傳統工業區, 發展已經飽和

Ⅱ 如何促進西部經濟可持續發展

  1. 准確認識資源優勢,科學開發西部資源,推進西部資源開發從粗放型向精深加工型轉變。一方面應充分考慮加入世貿組織後,國際國內市場對資源需求的變化,考慮資源的生態效益價值,考慮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對資源重要性的影響,認真甄別資源的多樣性、豐裕度和市場價值,科學開發西部資源。另一方面應立足現有資源和產業基礎,努力推進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應以工業園區結構調整和合理布局為導向,調整產業布局,強化產業聚集和產業群形成機制,形成規模經濟,並對資源深度加工工業園區的污染治理進行集中投入。以傳統產業新興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為導向,依託優勢資源和產業,實行分類指導:在傳統產業領域著力推進規模化、新型化,加強技術改造、節能降耗,推進聯合化、集團化、集群化發展;在新興產業領域,著力擴大規模,提供風險投資,積極支持和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通過項目支撐和資源整合,在中間原料產業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實現規模化、基地化。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水平,減輕區域環境壓力;加大對生態型工業園區的政策扶持,加強對工業污染的監控治理。

  2. 提升西部地區發展能力,改善西部地區能力結構。一是加快體制改革,推進西部市場化進程,提升西部的資源配置能力。加快調整所有制結構,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與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中小城鎮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推進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除國家法律禁止的領域,積極吸引非政府投資進入,實現投資多元化,增就業、增稅收、促增長;在稅收、土地使用、企業開辦、進出口等方面,取消不利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限制性和歧視性規定,真正形成不同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應加快事業單位改革步伐,盡快使政府從會計、律師、培訓等服務行業退出,促進服務業的市場競爭。應大力培育中介組織和要素市場,完善商品交易市場。

  3. 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西部地區對外經濟發展。一方面,應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制定西部對外開放的配套政策,修訂補充原有相關政策;加大西部地區吸引外資力度,進一步放寬外商在西部投資的限制,放寬對西部地區開發區和優勢產業試驗區的審批條件;允許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在西部大城市設立分行、分公司,經營人民幣和保險業務;放寬中外合資旅行社和外資旅行社的申報條件;放寬西部地區海外融資的限制。應採取更有力的措施鼓勵西部擴大外貿出口,特別是要擴大私營企業出口經營權試點。另一方面,應重視對內開放,特別是對沿海發達地區開放。積極引進東部地區的資本、技術,促進東部地區產業西移。應在防止重復建設、轉移落後技術和導致環境污染的前提下,在投資、財政、稅收、信貸、工商、勞動、統計等方面,積極採取措施支持東中部地區企業以投資設廠、參股入股、收購兼並、技術轉移等多種方式在西部地區進行發展。
    此外,作為擴大西部開放的重大舉措,當前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蘭渝鐵路和西南出海鐵路通道的建設工作,促進西部地區對外經濟發展。

  4. 採取返還部分關稅等方式進一步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邊境地區的發展。建議國家在「十一五」期間,每年按20%—30%的比例將西部邊境地區上繳的關稅以直接提留或上收後通過專項轉移支付方式返還給西部邊境地區,促進西部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西部邊境地區關稅在全國所佔份額不大,但在地方財政中所佔比重卻較大。據統計,六省區邊境地區2004年上收關稅99285億元,佔全國總關稅474405億元的209%。如按30%返還,則六省區邊境地區返還總額為29786億元,只約佔全國總關稅的063%,不到1%,所佔份額很小,不會影響到國家總的關稅資金安排。但返還關稅在當地財政中所佔份額則較大,以廣西東興市(縣級)為例,2004年全市財政收入為141億元,東興海關上繳關稅14094億元,按30%返還則為0423億元,佔地方全年財政收入的1/3。這樣一筆資金用於地方建設,既有利於國家,又有利於地方,作用不可低估。

Ⅲ 請你為如何發展西部經濟獻計獻策

我認為,發展西部經濟應該利用西部的落後進行」打破重來「的戰略。也就是說雖然東部的經濟發展很快,但由於人們的盲目,隨之引發的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如果要根治東部的問題,恐怕很難,除非」打破重來」。而為了使西部不重蹈覆轍,我們可以利用西部條件原始的特點,吸取東部的教訓,重新建立一個與東部不同的社會,甚至在不久的將來要強於東部,因此,我們就得從現在開始保護西部的環境與資源,選擇問題以質為先,不要盲目跟從東部,造成「量多質小,社會腐朽」的後果,爭取把西部建成一個理想社會。

Ⅳ 影響西部經濟發展的因素是什麼

濰坊的朋友??出門在外,習慣了遇到濰坊的就特別興奮!

現狀: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地廣人稀,但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產業化水平低,城鄉一體化進程緩慢,縣域財力匱乏,從而導致其經濟發展相對落後.
黨中央曾指出:基礎設施建設是西部大開發的基礎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西部大開發的根本 ,調整產業結構是西部大開發的關鍵 ,發展科技教育和加快人才培養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條件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西部大開發的強大動力。

其實,經濟的發展,需要綜合三個方面的因素:人力資源,自然資源,財政資源。接下來從這三個方面分析。
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即使像香港,沒有當年的不幹預政策,也不會發展成為四小龍之一,也就是說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點是很虛的,但是真的是很重要。還有就是代表科技水平的人才都已經紮根在了東部,中國人的家庭意識這么重,沒有極大的利益驅動也不會有大遷移。

自然資源這里包括幾個方面,例如資源的本義,像大家一直認為真正制約西部的水資源啊什麼的,其實這只是一個有點實際的借口。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地理優勢,中國才發展了幾十年,東部確實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卻有些畸形的,所以國家也提出了發展西部,緩解社會矛盾同時,緩慢糾正東部的畸形,因為他不能大手筆,大手筆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了。所以東部還是中國目前GDP拉動佔主要部分的出口的離港口,很容易理解,海運便宜太多了!

財政資源 國家目前的財政支持其實連西部地區區域的經濟發展缺口也彌補不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國家政策並沒有降低企業生產的成本,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把企業移到西藏,考慮一切成本,例如路費,科技引入的成本,會有更大利潤,你會不會去?只是國家彌補不了這一些列的成本增加。

Ⅳ 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大致現狀怎麼樣

目前西部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和諧性不足集中體現在經濟發展過程存在嚴重的結構性資金缺口。
(一)對西部農村經濟發展缺乏應有的資金支持
1.對西部農民增收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夠。同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西部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偏低。2001~2005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 253.42元、2 366.4元、2 475.63元、2 936.4元、3 255元,而西部農民僅為1 661.03元、1 721.19元、1 820.87元、2 157.91元、2 410元,分別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74%、73%、74%、73%、74%。影響西部地區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很多,但是西部金融機構沒有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應有的支持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據一項對西部農村的抽樣調查資料表明:2003年西部地區有59%的農戶覺得缺少資金,西部農業至少有四成左右的信貸資金缺口[9]。
2.西部農業產業化的資金缺口巨大。城鎮化、農業產業化、農民專業化等「三化」是解決工農差距、城鄉差距的重要途徑,而農業產業化在「三化」中處於核心地位,一方面可以帶動農民專業化,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村城鎮化。目前西部農業產業化的金融需求量相當大,但未獲金融信貸的相應支持,資金缺口巨大。以四川雙流縣為例:2004年,該縣申請扶持農業產業化項目10項,共需銀行提供資金7790萬元。其中最少的為200萬元,最多的四川三龍開發公司所要建設的5000噸鮮食水果氣調保鮮庫,總投資3650萬元,最終的銀行信貸缺口為1750萬元[10]。(二)金融機構不能滿足中小企業資金需求
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外源融資主要是銀行貸款,但中國人民銀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我國東部中小企業貸款滿足率達74%,西部中小企業的貸款滿足率僅為61.6%[11]。據世界銀行的調查,2004年我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重慶和海南,小型內資私營企業可獲得銀行貸款的比例為48.5%,西北地區(包括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和新疆)小型內資私營企業可獲得銀行貸款比例為39.7%。
由於從銀行獲取貸款有限,西部中小企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主要靠內部融資
西部金融與經濟間和諧性不足的原因:金融體系內部結構不和諧

Ⅵ 在經濟上我國制定了怎樣的戰略決策發展西部經濟

在經濟上,我國制定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去進行西部經濟的發展,允許東部沿海幫帶動西部地區。

Ⅶ 大力發展什麼增強西部經濟中心基礎

在這一年裡,重慶徹底拉開了與成都的差距,成為名副其實的西部經濟中心。重慶的工業經濟中心地位牢不可動搖,而且,在相對薄弱的IT產業和其他高新產業方面亮點閃耀,成都的優勢產業已經被重慶基本瓦解。重慶的繁華商業動感之都地位已經完全奠定了,無論從軟體、硬體還是影響力,在商業方面,成都已經不具備與重慶平等對話的地位。在城市建設方面,近幾年重慶是一天一個樣,成都城市建設與重慶的差距最保守估計落後5年。在軌道交通方面,當成都人還在為地鐵獲批而歡呼的時候,重慶地鐵早在2003年就得到了批准,06年全面動工。輕軌更是成都人心中永遠的痛。重慶的鐵路建設一日千里,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西部鐵路樞紐,成都鐵路樞紐地位名存實亡。高速公路建設如火如荼,已經成為西部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城市,與各大城市與省份已經打通,和盆地里打轉的成都市不可同日而語。GDP方面,重慶把與成都的距離越拉越大,保守估計,05年全面重慶GDP拉開成都600億,二者已經不在同一個數量

Ⅷ 如何利用相對優勢說發展西部經濟

經濟發展規律看,西部地區對於從東部轉移出來的產業只要對生態平衡維持不構成威脅的條件下,應持積極的態度。對於分工層次問題,既然我們加入到國內的市場體系中來,就應該承認分工的存在,這也是比較優勢戰略的所要求的。西部地區有可能利用比較優勢做大某一產業,甚至在全國市場中占據主要地位。但畢竟現實的是西部一落後地區,從全國統一市場體系來看,處於分工的較低層次,只要這種分工有利於經濟發展,就應該接受它,並利用它。

Ⅸ 如何振興和發展西部經濟

cannot live harmoniously with

Ⅹ 中國西部未來的發展

我覺的把幾個名校在西部開分校,再把全國有名的實干企業弄過去,還有醫院也是全國有名的。只要有這幾樣就不怕發展不起來。

閱讀全文

與發展西部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