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下載

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下載

發布時間:2020-12-20 10:08:23

『壹』 經濟學原理》,N•格里高利•曼昆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具體如問題,哪裡有賣的啊

你們制定的書好像有點老了,你可以聯系你要考的學校的同學看看,他們可能會版在平常上課時使權用這些書,我們就是,再者就是去你要考的學校周圍的書店問問,可以打電話或者QQ什麼的,他們一般都會有的,最後就是買一些版本可能不對,但是實際上差不多的,比如他要求2006年,你買到的是2007的也差不多,不過最好還是買他要求的

最後,祝你考研順利!

『貳』 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五版 劉厚俊答案謝謝!

南大金融學考復研參考書目:《現制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五版)劉厚俊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微觀經濟學》梁東黎、劉東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第9版)》(中英文皆可)WalterNicholson著,北京大學出版社或《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第10版)》(中英文皆可)WalterNicholson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宏觀經濟學教程》沈坤榮、耿強、付文林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第2版。《2017南京大學919經濟學原理考研專業課歷年真題與答案解析》,聚英南大考研網;

『叄』 經濟學 曼昆《經濟學原理》 薩繆爾森《經濟學》,先看哪個

曼昆《經濟學原理》
這本書的特色首先在與簡明性。曼昆在寫這本書時依據的原則是:「寫作最重要的是簡單明了,而不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讀者的時間是稀缺資源。」這也就體現了經濟學本身的「經濟」二字。
第二個特色是趣味性。曼昆通過日常生活中人們熟悉的事例、故事經歷、政策分析、新聞摘錄這些素材來介紹經濟學,這就讓讀者在有趣的閱讀中輕松地了解 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經濟學的趣味化是許多經濟學家追求的目標,曼昆是成功者,這也正是這本書的影響遠遠超出學術界的原因。

『肆』 求《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五版)劉厚俊課後習題答案

『伍』 求文檔: 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 課後題答案(南京大學出版社)文庫

如果是要在文庫下載,請追問網址和你的郵箱

『陸』 誰知道微觀經濟學原理除了曼昆編的以外還有什麼好的版本

微觀經濟學原理
作者簡介 · · · · · ·
王秋石(字小平),男,11959年12月生於江西省南昌市;1978年—1982年在江西財經學院計劃統計系學習,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6—1988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系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88年6月回國後在江西財經大學經濟研究所任副所長、《經濟譯文》主編、經濟學系副主任;1994—
1995年,作為高級訪問學才,赴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經濟學系研修產權與制度經濟學;1995年5月任江西財經大學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1996年6月起任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教授。111999年11月起任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經濟理論,專業方向為產權制度研究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代表性獲獎著作有:《中級西方微觀經濟學》(獨著),1991年中國商業出版社,獲江西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上、下冊)》(主編),1994年第一版,1997年第二版,江西人民出版社,獲財政部優秀教材一等獎;《中日企業文化的一種比較》,泛太平洋經濟發展與合作第十屆年會會議鞏論文,獲江西省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下一個100年——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展望經濟學的未來》(譯著,主譯),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獲江西省教委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江西省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及分配研究》,江西省工普辦課題、獲全國條第三次工業普查優秀分析報告一等獎。

微觀經濟學原理
作者:凱斯 等著,吳德慶 改編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730006728X
紙張:膠版紙
出版日期:2006-2-1
字數:99500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叢書名:工商管理經典教材
市場價:¥35.00
[編輯本段]內容提要
由美國韋斯利學院卡爾·E·凱斯教授和耶魯大學雷·E·費爾教授合著的《微觀經濟學原理》是美國各大學普遍採用的經濟學教材之一。全球范圍內使用過該教材及其姊妹篇《宏觀經濟學原理》的學生已超過100萬人。本書兩位作者分別獲得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是著名的經濟學家。第一作者凱斯教授是美國經濟學會(AEA)經濟學教育委員會成員,常年教授經濟學基礎課程,對經濟學教學有著豐富的經驗。第二作者費爾教授是研究宏觀經濟模型的專家。本書語言流暢,講述清晰易懂,對數學的要求僅限於初等數學水平。
作為一本歷久彌新的宏觀經濟學教材,本書有以下特色:
一是與時俱進。本書1996年出版第1版,十年中多次再版。篇章結構千錘百煉,反映了美國當今微觀經濟學的主流觀點。本書第7版更加強調國際化視角。日益增長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勞動力的跨國界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徹底改變了全球經濟環境,使各國及其公民之間的經濟相互依賴性日益增強,而這些都在本書中得到了詳盡的分析。
二是先進的教學理念。循序漸進的結構,強大的工具庫,「故事-圖表-公式」三級遞進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習宏觀經濟學成為一件賞心樂事。
三是成熟的結構體系。本書作者認為,理解市場經濟如何運作和微觀經濟理論的最佳途徑是,首先弄清楚完全競爭模型,包括產出(產品和服務)市場和投入(土地、勞動和資本)市場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然後再轉向探討不完全競爭市場,如寡頭壟斷市場和壟斷市場。這一別具匠心的處理,無疑使微觀經濟學的教學變得更容易。
本書經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吳德慶教授改編,非常適合作為我國經濟管理類本科教育的微觀經濟學雙語教材,也可用於MBA、EMBA相關課程的教學,還可作為商界人士的培訓參考書。使用本書的讀者朋友將發現,學習微觀經濟學付出只需那麼少,收獲將是那麼多。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韋斯利學院Katharine Coman&BartonHepburn講座經濟學教授(他在此從事教育工作已有27年),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訪問學者。
在到韋斯利學院之前,凱斯教授曾任哈佛大學本科生教育主任,其間獲得Allyrn青年教師獎。現為《經濟學展望》雜志編輯,美國經濟學會(AEA)經濟學教育委員會成員,曾任《經濟學教育》雜志編輯,負責教學創新領域。他每年都至少教授一門基礎課程。
凱斯教授1968年在邁阿密大學獲學士學位,服過三年兵役,其中有一年時間在越南度過,1976年在哈佛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凱斯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房地產、住房問題以及公共財政。他寫過(包括與他人合著)5本書,包括《經濟學原理》、《經濟學與稅收政策》以及《財產稅:改革的需要》,並在專業雜志上發表了大量論文。目錄
第1篇 經濟學導論
第1章 經濟學的范圍和方法
第2章 經濟問題:稀缺性和選擇
第3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
第4章 需求和供給的應用和彈性
第2篇 微觀經濟學基礎:消費者和廠商
第5章 居民戶行為和消費者選擇
第6章 生產過程:利潤最大化公司的行為
第7章 短期成本和產出決策
第8章 長期成本和產出決策
第9章 投入需求:勞動力和土地市場
第10章 投入需求:資本市場和投資決策
第11章 一般均衡和完全競爭的效率
第3篇 不完全市場和政府的角色
第12章 壟斷和反托拉斯政策
第13章 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
第14章 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和社會選擇
第15章 收入分配和貧窮
第4篇 世界經濟
第16章 國際貿易、比較優勢和貿易保護主義
第17章 全球化

『柒』 現代西方經濟學是如何發展的

經濟學是與人類社會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是制定各國國民經濟發展政策和措施的理論保障。20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領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一方面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經濟危機頻繁發生。這為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變化提供了機遇和挑戰,促使經濟學家去尋找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良方,由此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經濟學派和經濟理論的產生。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新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供給學派及新制度學派等。這些學派根據當時經濟領域內出現的新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觀點和新理論,為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潮流20世紀是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領域發生巨變的世紀。三十年代以前,資本主義經濟還處於私人壟斷階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尚未形成,資本主義經濟的主要特徵是自由經濟,自由競爭和國家不幹預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思想仍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經濟思想的主流。1929年—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宣告了資產階級經濟思想史上自由放任主義占統治地位的結束和政府幹預主義新思潮的開始。七十年代以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停滯和通貨膨脹並發的新情況,它促使了一些新的經濟思想理論的不斷產生。客觀經濟現狀和經濟思想的急劇變化,促使人們去思考,去尋找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良方,由此加快了西方經濟學界的變革。

20世紀以來,西方經濟學這門學科開始從主要研究如何使整個國家致富的學問轉變為主要研究個別消費者行為。個別廠商行為以及這兩方面行為對價值、價格的決定機制的學問;著重研究如何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一國生產資源的有效配置;探索和解釋經濟危機和經濟波動的原因以及克服的辦法等。因此,西方國家中產生了諸多新的經濟學派和經濟理論。20世紀上半期影響最大的是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的「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的「凱恩斯主義」。二戰後,影響最大的是新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供給學派、新制度學派等。

新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是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三十年代在西方經濟學界影響最大的經濟學派。其代表人物為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842—1924年)是當時最負盛名的西方經濟學家,長期在英國劍橋大學執教,是劍橋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1890年他發表了《經濟學原理》一書,將當時的供求論、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論、節欲論等經濟理論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帶有折衷色彩的經濟學體系。由於這一體系被認為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進一步延伸和創新,因而他的學派又被人稱作「新古典經濟學派」。馬歇爾也被視為該學派的創始人。

新古典經濟學是微觀經濟學的基礎,其理論建立的前提是深信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是充分自由的,他們對資本主義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滿懷信心,認為充分的自由競爭是最理想的經濟狀態,這能保證最好地利用社會生產資源,最有效地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因此,他們相信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會使供求關系趨於平衡狀態,因而不可能爆發全面的和長期的經濟波動和生產過剩危機。馬歇爾提出的「均衡價格論」,就認為供給會創造自身的需求,不管供給(生產)高達何種水平,都不必擔心需求(銷路)問題,即便生產出現局部的或偶然的失調,通過市場機制的自我調節,也能自然恢復均衡。雖然他們也承認資本主義社會有時會出現失業問題,但認為那是暫時的現象。因此,新古典經濟學認為自由放任、國家不幹預是最好的一種經濟政策。

新古典經濟學適應了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經濟還處在自由經濟發展階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尚未形成,政府幹預經濟的積極作用還沒有顯示出來。但1929年發生的經濟危機卻動搖了馬歇爾經濟學的地位,讓人們意識到新古典經濟學派存在嚴重缺陷。隨後,主張實行政府幹預主義的凱恩斯主義逐步取代了新古典經濟學在西方經濟學界的正統地位。

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主義是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凱恩斯(1883—1946年)建立的以國家干預為中心,以消除經濟危機和失業為目標的完整的經濟學體系。其誕生的標志是1936年凱恩斯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

凱恩斯認為導致失業和生產過剩危機的原因在於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則起因於私人投資與消費不足。對這些問題,市場機制本身沒有解決的能力。他認為在市場機制中根本不存在人們所說的一隻能將私人利益轉化為社會利益的「看不見的手」。僅僅依靠新古典經濟學派所鼓吹的自由市場力量,經濟危機和失業現象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依靠一隻「看得見的手」,即政府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有力的、大規模的直接干預,才有可能擺脫蕭條和失業。政府幹預理論是凱恩斯經濟理論最核心的內容。

依據凱恩斯經濟理論制定的經濟政策,主要包括實行赤字財政以增加國民收入和減少失業;實行通貨膨脹以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資;實行對外經濟擴張,以增加對外的投資和傾銷商品,達到增加國民收入和就業的目的。

凱恩斯主義的問世適應了當時西方國家經濟形勢的需要,是經濟理論上的一次大轉向,給新古典經濟學以毀滅性的打擊。它不僅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界的極大關注,而且也為深受經濟危機困擾的西方各國政府所青睞。許多西方國家的政府按照這一理論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政府幹預經濟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美國實行的羅斯福新政,效果就十分明顯,它幫助壟斷資本調整和鞏固了資本主義經濟秩序,避免了美國走上法西斯主義的道路。凱恩斯的重大貢獻正如《現代世界文化詞典》所言:「無法講清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歸功於凱恩斯,不過從1945年—1975年的30年間,他的理論確實主宰著經濟思想和政府政策,使傳統的自由資本主義獲得了新生。盡管凱恩斯並不是資本主義一勞永逸的救星。」

新凱恩斯主義凱恩斯去世後,他的門生們根據當時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出現的一些新現象,對凱恩斯理論和政策主張進行了補充和發展,使其適應歷史的變化,由此產生了新凱恩斯主義,或稱後凱恩斯經濟學派。該學派分為兩派,一派是以美國的薩纓爾遜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一派是以英國的羅賓遜為代表的「新劍橋學派」。兩派都提出了新的理論來完善凱恩斯主義,他們與凱恩斯在有效需求、國家干預調節等理論方面並無分歧,但在資本理論、收入分配理論、經濟增長理論和一些政策措施等問題上分歧較大。

保羅·安東尼·薩繆爾遜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界最出色的經濟字冢之一,1961年他在自己的名著《經濟學》第五版中首先使用「新古典綜合」一詞,該派遂得名於此。

1953年,瓊·羅賓遜發表了《生產函數和資本理論》一文,批判「新古典綜合派」的資本理論,從而引發了二者之間的長期爭論,「新劍橋學派」是在爭論過程中形成的。1956年,羅賓遜的《資本積累》與卡爾多的《可供選擇的收入分配理論》的發表,標志著「新劍橋學派」正式形成。

新古典綜合派將凱恩斯的就業理論同馬歇爾的新古典學派綜合在一起,試圖形成一個集宏觀經濟理論和微觀經濟理論之大成的經濟理論體系。

新古典綜合派繼承了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認為只要通過政府運用財政政策,使總需求等於總供給,即可實現充分就業平衡,強調通過市場機制,使經濟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增長,尤其重視勞動增長、資本增長和科學技術進步等因素在經濟均衡增長中的決定作用;將凱恩斯的「乘數原理」和西方經濟學中流行的「加速原理」結合起來,建立了動態經濟循環模式,對主要經濟變數相互關系進行動態結構分析,以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原因和幅度;用微觀經濟理論對凱恩斯關於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論進行補充和發展,以解釋現代資本主義發展中所遇到的「滯脹」危機。

新劍橋學派主張回歸古典經濟學傳統,特別是在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的基點上,提出了自己的價值論和分配論,提倡把經濟增長理論同收人分配理論融為一體,著重研究經濟增長過程中國民收入分配的變化,主張政府實施某種社會經濟政策,改革收入分配製度。

貨幣學派貨幣學派又稱貨幣主義,是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在美國出現的一個反凱恩斯主義的主要經濟學派。其名稱來自該派代表人物之一布倫納的《貨幣和貨幣政策的作用》一文。該派主要的倡導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國的米爾頓·弗里德曼。

貨幣學派的基本思想源於西方傳統經濟學說中的貨幣數量學說。弗里德曼反對凱恩斯簡單否定貨幣具有重要作用的觀點,重申了貨幣的重要性,提出了「貨幣規則」即貨幣的增長率應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一致的理論。同時,還主張實行自由貿易和浮動匯率,寧可保持一定的失業率,也不要搞通貨膨脹。該派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逐漸取代了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地位,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各國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理論依據之一。弗里德曼也因此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貨幣學派是現代自由主義經濟流派中影響最大的一支,弗里德曼被視為現代自由主義經濟學說的傑出代表。其代表作有《資本主義與自由》、《實證經濟學論文集》和《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等。弗里德曼的學說從1975年開始被美、英等主要國家付諸實施。

貨幣學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西方經濟的矛盾之後,漸漸在失業率、高利率、增長緩慢等方面暴露出新的矛盾。例如,美國採用貨幣主義政策,把通貨膨脹率從1980年的13%降至1982年的約4%,其結果卻創下戰後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紀錄。

供給學派供給學派是20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出現的一個與凱恩斯主義相對立的經濟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為費爾德斯坦、拉弗門德爾等。該學派是和凱恩斯的合理需求理論相對立的,強調經濟結構中供給方面的重要性,並從中尋求對策的理論,主張大幅度降低稅率,提高企業投資能力和積極性,取消國家干預,控制貨幣增長以達到預算平衡,削減社會福利等。

供給學派產生後發展很快,二十年代已開始成為發揮政治影響和提供決策理論依據的學派。里根執政時期就吸取了供給學派的一些觀點,構成了他的經濟復興計劃的理論基礎。

新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三者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從基本出發點看,前者與後兩者的分歧點是要國家干預還是要市場調節,以及誰為主的問題。在具體政策方面,三者之間存在著明顯分歧。凱恩斯學派著眼於干預需求,貨幣學派著眼於控制需求,供給學派著眼於干預供給。

新制度學派新制度學派產生於20世紀五十年代末,其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包爾丁,法國的別魯,瑞典的繆爾達爾等。該學派是相對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制度學派而得名的。他們認為經濟活動並不受經濟規律支配,而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卻發揮重要作用,所以特別重視和強調對制度因素的研究,重視制度制約經濟的各要素。新制度學派基本繼承了制度學派的理論,用以分析現代資本主義,揭露並抨擊它的弊端,對主流經濟學持批評態度,其中不乏合理之處,成為西方最具有批評色彩的經濟學派。

『捌』 曼昆 經濟學原理 下載 TXT

已經上傳到附件

下載即可

『玖』 經濟學十部經典著作是什麼

1、亞當斯密(英國)《國富論》。斯密此書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也是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他的勞動價值論,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效率之源的理論,「看不見的手」實體經濟特性與性質自由主義理論,對後人博弈實體經濟學的啟發,對經濟學的貢獻堪比牛頓對物理學的貢獻。

2、曹國正(新加坡)《博弈聖經》。獨創了國正論、國正雙贏理論和粒子行為論,是新加坡政府認定的一部,影響人類非物質文化的經濟學高級學術著作,他的粒子基因的映射均衡和單方占優的博弈取勝理論,引起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學,自然哲學和博弈論界的極大關注。

3、大衛李嘉圖(英國)《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第一卷)。李嘉圖是倫敦交易所里成功的投機商人,又能在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不朽貢獻。本書中他闡明的比較優勢理論是現代自由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

4、馬克思(德國)《資本論》。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人人耳熟能詳,就其概述的經濟學現象對改變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選了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5、瓦爾拉斯(法國)《純粹經濟學要義》。現代經濟學的主觀價值(效用)論、邊際革命、經濟學數理化的轉向通過本書而系統化,熊彼特曾贊譽此書為,經濟學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6、費雪(美國)《利息理論》。此書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關於資本理論的研究,在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的地方,他看見的是放棄當前消費而承擔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所獲得的報酬。

7、凱恩斯(英國)《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被稱為宏觀經濟學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理論認為,理性通過個人性質與性質的自由競爭會自然產生社會理性,就這一理論遭到了質疑和批判,其爭議的主要原因,是來自社會的理性遇到國家政治干預時缺失了博弈實體政治的理論。

8、馬歇爾(英國)《經濟學原理》。馬歇爾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被西方經濟學界公認為劃時代的著作,也是繼《國富論》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該書所闡述的經濟學說,在西方經濟學中一直占據著支配地位。

9、薩繆爾遜(美國)《經濟學》。把一本教科書選為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也是發行量最大的經濟學教科書,他在經濟學知識的標准化、體系化方面做出的貢獻,比當代任何一個人都多,就其入選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10、布坎南(美國)《同意的計算》。本書開創的「公共選擇」理論,使憲政民主制可以用數理工具定量分析和定量運算,人們用他的理論研究政治與經濟制度的形成,開辟了全新的路徑。

閱讀全文

與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