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管理經濟學的認識3000字
對於價格彈性與銷售收入的關系可通過簡單的圖示說明。即做出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則在曲線上任意點處,其對橫、縱軸所做垂線與軸圍成的矩形面積表達了銷售收入,即P*X。對於曲線偏上的點,顯然其彈性偏大,若降低其價格,其銷售量會增加,而由於其彈性偏大,銷售量增加的比例大於其價格降低的比例,故最終銷售收入是上升的。這在圖中用矩形的面積可以很好的體現。同理,在曲線偏下的點,其彈性相對較小,利用圖示可以得出提高價格能夠增加銷售收入的結論。此二結論給企業的啟示便是:根據商品的價格彈性合理確定價格,才能得到最大的利潤。
② 結合自身實際談對管理經濟學的認識
淺談管理學
1.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力量的本源。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並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准則的總和。企業文化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物質的、文化的手段,滿足員工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在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企業只有擁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力,具有獲得生存、發展和壯大的能力以及為全社會服務的基礎。
2.領導者是企業的舵手。
所謂領導者,是指居於某一領導職位擁有一定領導職權承擔一定領導責任實施一定領導職能的人。在職權、責任、職能三者之中,職權是履行職責、行使職能的一種手段和條件,履行職責、行使職能是領導者的實質和核心。
而個人認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能夠解決組織當前的困境,更要能看到企業的未來,能夠為企業提供可行且足夠遠大的戰略計劃。也許集權的領導方式並不錯誤,但宋如華將集權式極端到個人主義必將大大打擊組織成員的積極性。
其二、價值觀狹隘。
價值觀行為的內在動力,是決定期望,態度和行為的心理基礎,是人對周圍事物的是非和重要性判斷的依據。一個企業也有企業精神,企業精神實質往往受到企業領軍人物價值觀的領導。宋如華以個人利益,小團體利益作為人生追求,忽視企業對於社會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因為宋如華價值觀的狹隘決定導致了托普企業精神的狹隘。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生存的基石。IBM公司CEO小托馬斯,沃森認為:「為了生存並取得成功,任何一個組織都必須具備一整套健全的信念,來作為它一切制度和措施的前提;其次我還認為,公司取得成功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忠實地嚴守這些信念;最後我認為,公司在它的生命歷程中,為了迎接瞬息萬變的環境的挑戰,必須做好改革其自身的一切策略,惟獨不改變的是它的信念」。如果說前期小團體主義及個人主義價值觀是天成的,也是暫時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那麼企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之後,依然不思變化,不會歷史地看待企業成長就是對生存規則的無視
3.戰略對企業的重要性。
一個企業的成功,首先它的經營戰略必須是正確的。經營戰略主要解決的是企業「做什麼」這個重大問題的。其次,它的戰略管理發展必須是具有高效率性質的。戰略管理發展主要解決的是企業「怎麼做」這個問題的。第三,它的人才戰略必須是具有激勵作用的。人才戰略管理發展主要解決的是企業事情「誰來做」這個問題的。最後是企業的文化戰略。成功的企業,它的企業文化必須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並同時帶有重大鮮明個性特徵的。企業文化戰略管理發展主要解決的是回答企業「我是誰」這個在競爭中明確定位的重大問題的。
4.企業的終極價值觀。
企業為什麼要存在?有人認為企業是商人的賺錢機器,有人認為企業是人們生存的寄託,有人認為企業是自己施展抱負的舞台,有人認為企業是為人們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機構等等。現在的企業正如以上所述一般,然而一個企業應該成為這樣嗎?或者說有沒有更好的出路?將一個企業組織起來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尤其是企業在穩定生存下來之後,對於社會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財富。既然是財富,上述的企業存在價值是否有些粗放,有些浪費?社會在一步步發展,人們的意識也日益進步,但是越進步人們在某些方面越來越感覺到壓力,比如說自我實現的壓力。盛世浮華的今天,多少人沉淪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之中?多少人浮於各種繁雜的事務?多少人要在晚年唱起一些悲傷的歌曲祭奠自己的青春?而對於社會壓抑的人群不但給社會增加了不安定的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勞動者是生產力的決定因素,有多少勞動者不得志就有多少社會財富被浪費。故而個人認為,企業的終極價值是創造自我實現的機會。
但一個企業要走到這樣的境界是非常漫長的。以實現盡可能多人自我為終極價值的企業,必須具有強大的實力,而又必須具備極其高尚的社會責任感。
5.一句話概括管理:心誠則靈!
懷著一顆永不放棄、至死不渝的真誠的心,就會給人帶來永不言敗、鍥而不舍的精神意念,好的結果自然水到渠成。
對事情的至誠。「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至誠的面前,一切困難都是浮雲。挫折將臣服,為至誠的人歷煉提供機會。成功一直會等待至誠的人們。對事的至誠要求:對目標不停懈地追求,在追求過程至誠人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設法提高自己的水平,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對人的至誠。人是感性的,對人的至誠往往可以獲得別人同樣的對待。管理者對員工的至誠,使員工獲得正常的利益同時還能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在員工很大困難的時候,能夠得到企業和管理者的關懷和切實地幫助。員工將會為這樣的企業竭盡全力,視為自己的家,從而全體企業人凝聚成一股強大且智慧的力量。
對企業的至誠,管理者不再將企業視為自己的私人財產,不再把企業當作自己權勢的象徵,不再不擇手段利用企業為自己謀取利益。而是將企業視為自己的事業,將企業的成長視為自己的生命,將企業的未來視作自己的理想。
結尾:至誠則金石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