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一上政治經濟學考試重點
為以歷史的生產關系或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
研究一個社會生產、資本、流通、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的學科。第一個使用「政治經濟學」這個詞語的人是法國的安托萬·德·蒙克萊田,他於1615年出版了《獻給國王和王後的政治經濟學》一書。
以歷史的生產關系或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即是對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生產和再生產中人和人的關系作為自己研究對象的學科。政治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範式是與一般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特殊經濟學。
(1)政治經濟學考試答案擴展閱讀:
政治經濟學的相關內容:
1、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研究了古典經濟學的理論和英國歷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和批判。
2、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
3、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2. 考試題政治經濟學
第一題、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5道題共分)
1、勞動過程的三個簡單要素是B_。
A、勞動、勞動對象、原料B、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C、廠房、原料、機器設備D、廠房、機器設備、勞動
2、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是D。
A、生產力B、生產關系C、生產方式D、物質資料的生產
3、生產力的性質是由_D__。
A、勞動者的性質決定的B、勞動者的勞動決定的C、生產力狀況決定的D、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的
4、決定著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社會形態轉變的規律是_D_。
A、勞動時間節約規律B、競爭規律C、價值規律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規律
5、在一定社會階段的經濟規律體系 中起著主導作用的規律是_D__。
A、一切社會所共有的經濟規律B、幾個社會所共有的經濟規律C、某種社會所共有的經濟規律D、基本經濟規律
第二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5道題共10分)
1、社會生產關系的內容包括__BCDE__。
A、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B、直接生產過程中人們結成的相互關系C、人們之間的交換關系D、人們之間的消費關系E、人們之間的分配關系
2、經濟規律的客觀性意味著_ACE_。
A、經濟規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B、人們在經濟規律面前無能為力C、人們必須尊重經濟規律D、人們可以廢除、改造和制定經濟規律E、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
3、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有_BCD_________。A、勞動者B、勞動者的勞動C、勞動資料D、勞動對象E、生產工具
4、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決定著生產關系的發展和變化,表現在_ABCD_。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部分質變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全部質變C、生產力決定著舊的生產關系被新的生產關系所替代D、生產力決定著生產關系所能變化的程度E、變革生產關系可以超越現有的生產力狀況
5、勞動資料和生產資料的關系是_ABCDE_。
A、兩者的含義不同B、兩者包括的要素不同C、兩者都是從事社會生產所必須的物質條件D、勞動資料是生產資料的一部分E、兩者都同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系著
第三題、判斷題(每題1分,5道題共5分)
1、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生產關系,研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無關。[ 錯誤 ]
2、價值規律是人類各個社會形態所共有的經濟規律。[ 錯誤 ]
3、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李四光的《地質力學》是世界公認的科學,因此它是生產力。[正確 ]
4、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生產關系就是指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的關系。[ 錯誤 ]
5、生產關系是反映人與勞動資料之間的關系。[錯誤]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