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發展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西方經濟學是大類 發展經濟學是它的一個分支
⑵ 什麼是發展經濟學
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關系規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回的經濟學。嚴答格意義上,經濟學就是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是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方國家逐步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經濟學分支學科,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興起,在經濟學的體系中逐漸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是主要研究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經濟學。
(2)發展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的區別擴展閱讀:
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發展經濟學有兩個特點:特別強調少數幾個問題的重要性,認為解決了它們就能順利地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對理論的廣泛適用價值具有信心。
認為發展是和諧的、平穩的過程,是以自動的均衡機制為基礎的。在發展過程中,沖突之間會出現秩序,私利角逐中會出現協調。發展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各個側面如人口、工業、農業、貿易、財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當細致的研究。
⑶ 發展經濟學是怎麼回事
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方國家逐步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經濟學分支學科,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興起,在經濟學的體系中逐漸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是主要研究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是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它具有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固有的庸俗性質,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首先,發展經濟學的主流是新古典學派,依據的基本思想是傳統庸俗經濟學和以A.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學派的思想。 傳統庸俗經濟學和新古典學派對發展有三個基本觀點:①認為發展是漸進的、連續的、累積的過程,這種過程是通過邊際調節來實現的。價格機制是經濟調節,從而也是經濟發展的杠桿 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
。用靜態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就足以論證經濟發展問題。②認為發展是和諧的、平穩的過程,是以自動的均衡機制為基礎的。在發展過程中,沖突之間會出現秩序,私利角逐中會出現協調。③認為繼續發展是可能的,其前景是令人樂觀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會出現橫向的「擴散效應」和縱向的「涓流效應」,從而經濟發展所得的利益會普及社會各個階層。總之,經濟發展被認為是一個無沖突、無飛躍、無質變的過程,它所要求的僅止於創造適當的刺激、完善市場的機制和起動會自行運轉的增長機器而已。新古典學派這種發展觀點,顯然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客觀實際。事實上,市場機制起不了合理調節的作用,經濟增長的利益並不能普及人群,貧困、失業、社會矛盾、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現象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有增無已。除了前述對發展的基本看法外,發展經濟學也承襲了新古典學派的研究方法,並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經濟發展的質的規定性。有一些發展經濟學家,如以繆達爾為代表的結構主義者,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新古典學派觀點的束縛,比較注意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經濟特點,從結構上、制度上進行分析,但他們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同傳統的以及當代的庸俗經濟學並無根本的歧異。 其次,以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往日經驗來規范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那些主張一般的、統一的發展理論的學者們自然認為各國的經濟發展走的是一條共同的途徑,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模式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並無不同,就是採用經驗分析的學者也持有類似的看法。他們使用統計資料,把今日的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和發展前期的發達國家相比,雖然發現兩者是有差異的,但又找到一些「規范化的事實」,並從它們推演出一個一般性結論。例如,結論之一是,在發展過程中首先要通過收入的不均分配以積累資本,促進增長,然後再實現公平分配。這無異說,發展中國家應當而且必然走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 再次,從發達國家的立場看待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些問題。在國際經濟舊秩序之下,發展中國家在和發達國家的經濟關系中處於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從而在貿易條件、商品出口、跨國公司投資各方面都遭遇著困難並蒙受損失。但一些發展經濟學家卻往往從發達國家的角度去解釋和辯護,從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盡管發展經濟學有上述的庸俗觀點,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成份。它所分析研究的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經驗和教訓,其本身是有參考價值的。發展經濟理論中對一些局部的、具體的問題的分析,並非都是謬誤。發展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各個側面如人口、工業、農業、貿易、財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當細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論點,如兩缺口模式指出了一個開放經濟利用外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發展極的概念說明了中心城市對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投資項目估價分析使人們認識到,利用資源時應當把眼光從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擴大到社會經濟效益。發展經濟學中有一些學說和理論,與新古典學派並不一致,對它們應當區別對待。盡管新古典學派是發展經濟學的正統,但西方經濟學界還是有人能以動態的觀點從互相聯系的因果關系中去研究經濟發展問題,提出了比較切合實際的主張。在發展經濟學的文獻中,還可以看到激進學派的理論。激進學派是作為主流派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在有關經濟發展的許多重要問題上,持有與新古典學派完全不同的觀點。例如,關於發展中國家不發達的性質和根源,激進學派就提出了比較中肯的意見。
⑷ 求教:發展經濟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專業
經濟學更偏重於理論,且經濟類專業的課程實用性都比較強。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
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很好,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
有一本書叫《發展經濟學》
本書是國際著名經濟家德布拉吉·瑞教授撰寫的發展經濟學的力作,一經出版立刻受到廣泛歡迎,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第一流的經濟學院系所採用,成為目前同類教科書中最為流行的教材。作者德布拉吉·瑞教授現為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他曾任職於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波士頓大學經濟學系。本書貫穿著兩條思維的主線:一條是圍繞著發展中國家的內部結構問題展開的;另一條是有關經濟學方法論方面的。作者用統一的思維框架研究發展問題,並試圖在市場失靈和政府幹預的可能性問題上取一個相對平衡的位置。
本書主要內容有:經濟發展概論:經濟增長;新經濟理論;歷史、預期和發展;經濟不平等與經濟發展的相互聯系;貧困與營養不良;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農村與城市;農村中的市場;土地;勞動;信貨;保險;國際貿易;貿易政策;貿易政策的多變方法等。在附錄中,作者還介紹了基本的博弈理論和基本的統計方法。
與其他同類教科書相比,本書體例更加新穎,內容更加翔實,運用現代經濟學的統一分析框架,對各種發展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一改傳統發展經濟學脫離主流經濟理論的形象。尤其是在方法論上,作者結合近年來經濟理論在不完全信息、契約理論、博弈論、新增長理論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彩主流的經濟理率分析框,分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和很高的權威性。本書所涉及的問題,對於處於經濟發展和體制轉軌階段的中國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書不僅適用於經濟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師和研究人員,也是經濟政策制定者的案頭必備參考書。
⑸ 宏觀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有什麼共同點,有什麼不同點
共同點:都屬於經濟學的范疇。
不同點:宏觀經濟學屬於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涉及面比較廣泛。
發展經濟學也就是平時說的經濟學,主要研究經濟的發展規律。
⑹ 商業經濟學和經濟學的區別
商業經濟復學是專門研究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作為部門經濟學的商業經濟學,是在20世紀俄國十月革命後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當時的研究范圍只局限於蘇聯,稱為「蘇維埃貿易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便開始創建以研究中國商業為范圍的商業經濟學,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
因此,商業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分支。
⑺ 為什麼說關注結構變化是發展經濟學與增長理論的主要區別之一
關注結構變化是發展經濟學與增長理論的主要區別之一,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⑻ 現代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西方經濟學的本名是資產階級經濟學,以前認為資產階級都是草的非常時期,沒有學者敢光明正大地研究資產階級,所以將這名字改稱為西方經濟學。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在經濟方面有很多研究的結果,很多名著,大多數諾貝爾獎都來自西方,他們研究的問題都是人類的普遍現象,他們的結論建立在完整的發達的市場經濟下的結論,所以稱這西方經濟學.不過,現在中國的經濟學家大都有共識,在適當的時候會取消西方經濟學名字,但現在仍然叫西方經濟學,是由於這些理論很多在西方,首先發現了這些定理,發現了問題,但是不能認為西方經濟學只研究西方經濟學問題。對於這名稱,現在存在兩種主張:主張之一是:去掉「西方」這兩個字,而把它改稱「經濟學」或「現代經濟學」;另一種主張則是:改掉「西方」這兩個字,而恢復它本來的那個名稱,即「資產階級經濟學」。
⑼ 發展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又什麼區別
發展:整個過程 宏觀: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