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台灣面板產業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勢

台灣面板產業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0-12-22 13:39:41

Ⅰ 台灣除了半導體業與液晶面板還有什麼好的工業嗎

台灣目前共有三十八項世界第一的產品,分別是主機板、監視器、晶圓代工、掃描器、數據機、繪圖卡、網路卡、集線器、機殼、鍵盤、光碟片、滑鼠、SPS、ABS樹脂、PU、PUC、熱塑性彈性體(PPE,熱可塑性橡膠)、人造纖維絲織布、人造纖維加工絲(聚酯加工絲)、運動鞋、味精、太陽眼鏡、西洋鼓、聖誕燈串、自行車、自行車鏈條、帽子、雨傘、 桌 椅、雨衣、電動小馬達、縫紉機、蝴蝶蘭、卡通動畫、煎烤器、吉他與義肢。

筆記型電腦—產值高達四、八0三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達56%,產量高達一八、一九六千台,全球市場佔有率達61%。

LCD監視器—產值高達一、九四七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達59%,產量高達一八、二五四千台,全球市場佔有率達60%。

主機板—產值高達一、九四四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達81%,產量高達 八六、五五四千片,全球市場佔有率達74%。

光碟機—產值高達一、0八五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達40%,產量高達七九、0四九千號台,全球市場佔有率達45%。

可錄式光碟片—產值高達三九五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達83%,產量高達五七.六二億片,全球市場佔有率達85%。

晶圓代工—產值高達二、五0三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達73%,產值位居世界第一,產業已具備領先全球的九十奈米製程能力。

IC封裝—產值高達九六一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達32%,產量高達九0.六六億顆,全球市場佔有率達48%。

精密微型筆記型電腦風扇—產值高達八、0六五億元,產量高達九、三00千台,全球市場佔有率達35%

巨大自行車產值,上半年全球產量242萬輛,全年挑戰480萬台,產值預估將突破一百五十一億元,成為全球產值最大的自行車集團。

今年德國iF工業設計大賽,台灣團隊一共拿下二十八座設計獎,技驚四座, 然而我們更要關注的是,由這群台灣青年主導的台灣工業設計作品, 將一步步扭轉台灣的接單生產模式。

Ⅱ 台灣屏液晶電視質量好嗎

專家建議買液晶電視選硬屏面板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專家指出,選購平板電視時一定要從顯示屏、核心部件、操作方式等重要指標為主綜合考慮,才能選到高性價比的電視。

對液晶電視而言,液晶面板是最關鍵的部件,佔了整機成本2/3以上,對此消費者應引起足夠重視,廠家對硬屏和軟屏各有其詞,讓消費者產生鑒別混淆。有人指出,硬屏、軟屏之差僅僅在於是否在液晶屏外面加了一層硬度較高的外屏幕,硬屏在熱脹冷縮的情況下會影響畫質,透光性能不好,也會影響畫面的色彩效果。軟屏很嬌嫩,容易被劃傷,等等。這些說法都不科學不準確。要選擇一款好液晶電視,一塊好液晶面板,首先要先了解液晶面板的科學原理、相關參數和目前的主流技術。

液晶面板關鍵技術:
1、 廣視角
可視角度小,在較大的角度觀看時畫面就會失色,對比度和顏色表現都很差,這樣的液晶電視不適合家庭使用,所以各大廠商都在不斷改進廣視角技術。目前LG的IPS技術利用液晶分子的雙向傾斜以大幅度縮短響應時間,改變液晶分子配向讓視角更為寬廣。這些技術雖然是以改善視角為主,但響應時間的縮短、色澤的表現、對比度的提高也都包含在這些技術之中。
2、 快速響應
早期的液晶面板缺點之一就是響應時間過長,這會造成在播放移動畫面時屏幕上出現拖影現象,這在以前是嚴重困繞液晶電視發展的問題,不過,隨著液晶顯示技術的發展,響應時間變得越來越短,目前主流的液晶面板都已經達到了8ms。
3、 液晶面板寬高比
消費者購買液晶電視一方面是追求更高的畫質,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將來能夠播放高清晰數字電視的需要。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液晶電視的寬高比都是16:9,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液晶電視由於採用一些較早的生產線的屏幕,屏幕比不是16:9而是15:9,這類液晶電視還有物理解析度都是1280x768。屏幕比從16:9到15:9相差並不多,但未來的數字電視信號會採用16:9的信號,這樣的液晶電視在播放數字電視時畫面會出現壓扁或一邊被裁掉的現象,消費者也要小心。

購買硬屏更有保障
從屏幕尺寸來看,只有LG生產的IPS硬屏是42寸的,其他面板供應商的面板普遍為較早生產線的40寸屏幕,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在圖像顯示的穩定性方面,硬屏表現更好,S-IPS硬屏受到正常擠壓或者觸摸時,其屏幕顯示不會受到影響,因其在顯示屏前表面增加了具有導熱性能的保護層,不僅提高了顯示屏的透光性能,散熱性能,同時還保證了畫質顯示的穩定性。
畫面可視角度,硬屏略有優勢。盡管現在市場上主流的液晶面板的可視角度都達到了170度,但實驗顯示:LG開發的S-IPS硬屏上下/左右均可達到178度超寬視角,任意角度觀看時,都能真實再現精彩畫面,進一步解決了相對而言視角范圍較小、側面觀看時畫面略有失真的現象。

Ⅲ 富士康奇美電子簡介

奇美來電子屬富士康集團子公司,隨源著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2010年將在成都設立。奇美電子前身為群創光電,創立於2003年,2010年3月與奇美電子、統寶光電合並,更名為奇美電子,為世界第三大液晶面板公司。其產品橫跨TFT—LCD液晶面板模塊與終端液晶顯示器。目前奇美電子的生產基地遍布全球主要廠區,包括:深圳、寧波、南海、南京、台南及住、竹南。

Ⅳ 夏普電視液晶面板真的是日本原裝嗎

夏普作為老牌液晶電視廠商, 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如今的重點都放在大屏幕上。多年來,夏普一直宣稱液晶面板「100%自產」。夏普電視營銷人員都是言之鑿鑿說「夏普液晶電視的面板都是夏普原裝自產,全球質量最高。」 夏普官方曾經做過解釋:意思是所有使用夏普技術的面板都叫夏普原裝屏,無論產地是哪裡。其他像導購員等再解釋都是文字游戲。

  1. 夏普廠家的「原裝」和消費者理解的「原裝」是兩個概念。 夏普液晶電視的中低端型號,基於成本,多採用台灣液晶屏;小尺寸的電視也有採用台灣生產的面板。如今,一般只有高端或大尺寸的夏普產品會使用日本原廠屏。

  2. 早在2006年上海第三屆亞洲電子展暨第68屆全國電子展現場,日本夏普專務董事表示:「夏普液晶電視都是使用自己的液晶屏,只是大部分由夏普日本龜山工廠製造,小部分由夏普的台灣公司製造。 但「台灣公司」其實並不具備液晶面板的生產能力,所謂的「台灣公司製造,其實質就是采購我國台灣省液晶面板廠的產品。但實際上依然在極力避免將「夏普屏」與「台灣屏」進行區別,意在迴避。

  3. 而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回答更頗為含糊:「是否採用台灣代工屏,需要跟日本總部確認,我們不是很清楚。」。接著又說:「即便是采購台灣的液晶面板,也是按照夏普的ASV液晶面板技術要求製作的,因此可以稱做夏普原裝屏。」


Ⅳ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趨勢如何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趨勢很好。

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

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佔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佔比也將達到10%以上。

(5)台灣面板產業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特點: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根據光生伏特效應原理,利用太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不論是獨立使用還是並網發電,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它們主要由電子元器件構成,但不涉及機械部件。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組、太陽能控制器、蓄電池(組)組成。如輸出電源為交流220V或110V,還需要配置逆變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應用非常廣泛,光伏系統應用的基本形式可分為兩大類:獨立發電系統和並網發電系統。

Ⅵ 夏普液晶電視用台灣屏了

夏普品牌宣傳「100%液晶面板自產」的廣告沒有法律意義,因為宣傳材料根本不作為最終法律依據和最終解釋,這無非是商家的策略。其實有幾家日韓電視已經被動的承認過:低端型號采購了台灣面板。

夏普官方曾經做過解釋:意思是所有使用夏普技術的面板都叫夏普原裝屏,無論產地是哪裡。夏普廠家宣傳的「原裝」和消費者理解的「原裝」是兩個概念。這是一種文字游戲。

夏普液晶電視的中低端型號,基於成本,多採用夏普技術的台灣奇美液晶屏;小尺寸的電視也有採用台灣友達光電生產的面板。如今,一般只有高端或大尺寸的夏普產品會使用日本龜山原廠屏。

「硬屏」和「軟屏」只是液晶兩種不同工藝。在性能上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 硬屏和軟屏同樣是液晶物理結構,只是二者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在國際行業頒布的有關液晶屏性能諸多標准中,從未將「軟屏」和「硬屏」列為一大鑒別或區分優劣的標准。其實硬屏和軟屏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網上流傳的×屏比×屏好,都是在拿自己面板的優點比別人面板的缺點,其實只是廣告材料。你可以按自己按愛好選擇。

炒作各種屏優點的槍手有多少,你的回答者里都有。拖尾是液晶電視的物理現象,現有的液晶技術只能做到響應速度很短,但還不能完全消除。有的回答說硬屏就沒有拖尾,這是混淆概念。顯像管和等離子才是真正的無拖尾。

無論面板是台灣還是日韓面板,每種屏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如果是選低端產品,台灣面板的定位就是性價比很高,這就是為什麼韓國和日本的液晶電視廠商,部分中小尺寸的液晶屏也在選用台灣面板的原因。

Ⅶ 液晶電視什麼樣的面板好

需要聲明的是:我在這里寫的各型號面板類型,限於個人認知的不足,可能會有一些出入,因此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有異議,不可作為憑證與銷售或廠商交涉,謝謝!

tips:我只去了一個賣場,考察的液晶面板只限樣機(因此不同批次換屏無法證實),而且搜集到的型號也不完全,歡迎各位網友補充和指證!

索尼液晶電視面板使用情況:
夏普屏:60NX810
三星屏:55/46/40EX500、46/40NX710、55/46HX800、55EX710
台灣屏:46/40EX600、46/40/32EX400、40BX400、32BX300、37/32BX205
註:令人比較奇怪的是EX600是台灣屏,而EX500卻是三星屏,我還反復看了幾遍,如有錯誤,請指證~

三星液晶電視面板使用情況:
三星屏:C9000、C8000、C7000、C6900、C6200
台灣屏:C5000、C550、C530、C360、C350、C4000
註:銷售說C630、C650、C750已經無貨,因此看中這幾個系列的,如果有尾貨要抓緊~

東芝液晶電視面板使用情況:
三星屏:TF1C
台灣屏:FF1C、BF1C、R1C、A1C、TA1C

夏普液晶電視面板使用情況:
註:之所以不列舉具體型號,原因有三個:一是今年夏普的機器官方宣傳單全部都寫X-Gen日本原裝面板;二是銷售信誓旦旦地說所有型號都可以在發票上註明是夏普屏(如果不是假一賠五十);三是我比對了LX710、LX620、GE220、G120等幾個系列,從面板像素點來看,卻是是一樣的。
應變:如果還是不放心,買機器的時候跟銷售確認,並要求在發票上註明是夏普屏~

LG液晶電視面板使用情況:
S-IPS硬屏:LX9500、LX6500、LE8600、LE5500、LE5300、LD650、LD550(除52寸)、LD450
IPS-α:32LD350、32LD310、32LE4500

台灣屏:52LD550、42LD420、42LE4500

2011年液晶電視面板趨勢及製造商動向

液晶電視面板製造商不斷向世界宣告其高階產品如3D、480Hz、超薄設計以及直下式LED背光;但在另一方面也往低階低成本產品發展,目標瞄準新興市場。這些為進一步壓低面板售價的低亮度、低色彩飽和度規格正逐步影響面板產業技術與業務模式發展。

根據DisplaySearchQuarterlyLarge-AreaTFTLCDProctRoadmap報告指出,面板廠正在為新興市場如印度、巴西、中國大陸和俄羅斯量身訂做低階的面板產品。與一般450-500nits規格相比,新興市場可接受面板亮度降到350-400nits,在色彩飽和度方面則可以從72-75%降到65-68%(按NTSC標准)。

隨著液晶電視年出貨量趨進兩億台的規模,部分已開發國家市場已飽和,因此面板廠的產品也走向M型化發展。一端往高階的規格發展,刺激已開發市場的換機需求;另一端也同時拓展低規格的展品,用低價來滿足新興市場的新需求。

DisplaySearch資深分析師李昕霖表示,2011年由於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的消費偏好各有不同,在對的市場提供對的規格和價格,較以往專注於面板規格的提高來的更為重要。

2009-2011液晶電視面板演進趨勢

數據源:DisplaySearchQuarterlyLarge-AreaTFTLCDProctRoadmapReport

面板製造商樂金顯示(LGDisplay)、友達(AUO)、新奇美(CMI)和京東方(BOE)均投入新興市場電視面板戰場。低階面板設計的方向有:使用擴散片取代增亮膜、使用較大LED封包提高亮度,減少LED晶元數、降低玻璃厚度,或是修改彩色濾光片結構。

此QuarterlyLarge-AreaTFTLCDProctRoadmap報告還提出各面板廠最新發展動向:

夏普:唯一擁有十代線的面板廠,計劃在該產線生產六片切的70」W面板。目前該產線主要生產40」W,60」W和65」W。

友達:積極開發58」,長寬比為21:9,120Hz倍頻的面板,稱為」CinemaScopeHD」,目標市場方向為3D、家庭劇院和聯網電視市場。樂金顯示和三星也均有著墨於此。

三星:在其七代線生產43」,長寬比為4:1的公用顯示器面板。三星同時也發展出一種新的液晶結構稱為PLS,此種結合水平和垂直電場的設計,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

京東方:隨著六代線產能開出,京東方也躋身32」液晶電視面板供貨商的行列,其廣視角採用FFS技術。

120Hz倍頻已經成為40」以上面板主流規格。240Hz則用於快門式(shutterglass)3D電視面板。更高階的產品則將是480Hz加上可區域調光的直下式LED背光設計。

夏普在其UV2A技術上加強,開口率可提高20%,提升對比到5000:1,同時可達到4ms的響應時間。

樂金顯示積極的推廣其PatentRetarder3D液晶面板,計劃推出一系列從32」到55」高解析度的面板。友達則朝32」HD和65」FHD兩端發展。其他面板廠則專注在快門式3D技術,新奇美則往120Hz的3D電視發展。

2011電視選購新概念誤區釋疑

2010年電視行業產品方面最大的亮點無非是LED的快速普及和3D電視的陸續上市,筆者在本文中將對六個爭議性比較大問題進行探討,其中包括等離子與液晶電視、倍速驅動、一體機、面板效果這些比較經典的問題,也包括LED與CCFL、3D電視這些新的問題,對於許多初次選購平板電視的網友來說,這些問題並不代表全部,卻也是必須了解的重要部分。

3D電視將迅速普及?

自從年初美國CES大展上各大品牌正式推出以後,3D電視就成為了平板電視市場上最為熱門的話題。目前在終端市場上,包括三星、索尼、夏普、松下、LG、海信等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3D電視產品,而從實際價格上看,46英寸配備了3D藍光機、2副眼鏡、1張3D藍光碟的報價,已經從上市初期的19999元跌到了目前的16999元左右。

從技術上說,3D技術並不是最近兩年才出現的,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了色差式3D、偏光式3D、主動快門式3D等技術,只是一部《阿凡達》給我們好好地上了一堂3D課,相信許多看過3D版或者iMax版《阿凡達》的網友到現在都會記憶尤新。要看到好的3D效果,以上三種3D技術中無疑首推主動快門式3D,它既沒有色差式3D的偏色效果,也沒有偏光式3D的解析度問題。而目前終端賣場的3D電視也多採用的是主動快門式3D技術。

3D電視從推出之日起,就已經廣受質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無疑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3D片源問題;二是戴眼鏡看電視問題;三是價格問題。3D片源問題無疑是制約3D普及的最大障礙,目前市場上3D片源可謂屈指可數,3D藍光碟寥寥無幾,甚至備受國人推崇的網路下載也遠遠達不到需求,花高價購買一部3D電視,卻看不到3D內容,筆者相信這並不各位消費者的初衷。

兩組2D影像錯落有致合成3D攝像機拍攝

兩組2D影像錯落有致合成3D攝像機拍攝

3D電視在CES大展上亮相以後,美國就有家電行業的專欄評論員說到:「要說服一家人都戴上3D眼鏡看電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不說家庭用戶願不願意戴眼鏡看電視,單是戴上眼鏡所引發的「後遺症」就足夠用戶警惕:3D眼鏡閃爍的頻率與日光燈詳盡,容易因此共振故不宜在開燈狀態下使用;使用3D眼鏡觀看會引起部分用戶眼睛不適。

3D影像進入左眼視野

3D影像進入右眼視野

筆者曾經聽過一些消費者抱怨:「我家裡三代同堂,僅僅送2副3D眼鏡,怎麼夠用?新買1副眼鏡要價近千元,根本不合理!」其實不僅僅是3D眼鏡,對於3D電視本身,價格也顯得偏高,還是以46英寸為例,刨去所有配件,單機的價格也要12000-13000元,這對於普通高端2D電視46英寸早已跌破萬元來說,著實是高了不少。

索尼KDL-46HX800的3D眼鏡

從CCFL液晶電視代替CRT電視、從LED電視代替CCFL電視來看,技術的升級一直都是廠商追求更高利潤的結果,3D電視代表著更高的利潤,必然會成為廠商著力主推的「下一代產品」。從目前3D電視的發展狀況來說,要獲得消費者的最終認可,要最終佔領大部分的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LED一定比CCFL好?

2009年LED背光液晶電視剛剛推出的時候,許多廠商都習慣直接稱之為「LED電視」,即使有失偏頗,但說著說著也最終被消費者所認可。其實目前所謂的「LED電視」與傳統的「CCFL電視」的不同,僅僅在於將背光燈有CCFL冷陰極熒光管背光源改成了LED發光二極體背光源,LED並不見得是多麼高深的技術。而真正應該稱之為「LED電視」的,則是LED背光源+LED面板的模式,這就是戶外廣告板了(如體育場的記分牌),可惜由於成本和工藝的關系,難以成為家用產品。

直下式LED/側置式LED電視光源位置示意

按照廠商的說法,LED電視最大的優勢在於色彩好、對比度高、功耗低、機身薄。其實LED電視也分為側置式LED電視和直下式LED電視,兩者的區別僅在於前者的LED背光源位於液晶面板的四周,後者的LED背光源位於液晶面板的後面。以上所說的四大優勢其實色彩好、對比度高是直下式LED電視的優勢,功耗低、機身薄是側置式LED電視的優勢。

直下式LED電視因為成本較高,而且沒有外觀優勢,往往會被消費者所忽視,從LED電視推出以來,直下式LED背光源的電視也是寥寥,目前僅剩下東芝SV650、夏普LX710/LE700等幾個系列。直下式LED電視沒有超薄的機身,因此並不會為許多消費者所「一見鍾情」。

三星C9000系列側置式LED電視極致纖薄的機身

側置式LED電視無疑是目前LED電視的主流,幾乎每一個液晶電視廠商都將其作為主推產品進行推廣。在筆者看來,側置式LED採用的是導光板技術,極易產生屏幕亮度不均和漏光現象,由此大大影響其畫質效果和實際壽命。而從實際畫質上看,筆者認為側置式LED比CCFL電視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對於其高高在上的價格,更顯不相稱。

許多網友或許會說,現代家居裝飾風格講求簡約清爽,薄的電視比厚的電視自然要更受歡迎。這個觀點誠然沒有錯,但卻是建立在更高的價格、沒有改善的畫質、更高的使用壽命風險基礎之上,至於是否值得,那就得由各位消費者衡量了。

等離子電視將淘汰?

筆者曾經聽過一個最滑稽也最能代表等離子電視尷尬現狀的真人真事:某新婚兩口子准備購買一部電視,然後讓筆者同事推薦一部畫質好的電視,然後筆者這位同事就推薦了一部等離子電視,然後兩口子驚呼:「電視不都是液晶的嗎?等離子是什麼玩意?有液晶電視好嗎?」一連串的問題讓筆者同事頓時無語。筆者本文標題之所以不用「液晶電視選購誤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說電視就肯定不能迴避等離子。

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最重要的區別,在於顯示原理的不同,液晶電視採用的被動式發光,因此需要在液晶面板後方布置光源系統,背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導光板等原件並通過不同角度的排列的液晶分子,最終在屏幕上顯示五彩斑斕的畫面。等離子電視採用的則是主動式發光,等離子面板採用兩層玻璃板設計,中間充滿了混合氣體,氣體被施加電壓產生離子氣體與基板中的熒光粉反應,最終產生彩色影像。

松下VIERA等離子電視新品技術介紹

無論是液晶電視還是等離子電視,在實現技術上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等離子電視的原理迫使它必須採用高壓電路對混合氣體進行激活,由此必然產生耗電量大和壽命較短的問題;液晶電視的原理註定了它的液晶分子響應會有延遲,由此必然產生了畫面拖尾和色彩不夠豐富的問題。相對於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的優點在於色域更廣畫面色彩更准確,響應速度更快沒有快速畫面拖尾現象,缺點是功耗更高,壽命較短。

松下VIERA等離子電視2010年秋冬季新品技術介紹

對於許多眼尖的網友和游戲發燒友來說,顏色不準確、動態畫面拖尾是他們難以忍受的,因此也就有那麼一句流傳相當廣泛的說法:內行買等離子,外行買液晶。但對於整個市場來說,高端的、挑剔的用戶畢竟是少數,大眾的、平民的用戶才是多數,這也就造成了等離子廠商倒閉(如先鋒)、等離子電視份額越來越少的現狀,但是這並不意味等離子電視就要被淘汰掉。

松下VIERA電視2010年秋冬季新品配置

在我國大陸地區,等離子電視目前佔有整個平板電視銷售的份額,大概在10%左右,或許這個數字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我們也往往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推液晶電視的廠商數量比等離子電視要多很多。目前在國內售賣等離子電視的廠商,只有三家,那就是松下、三星、長虹,其中三星、長虹都還是側重於液晶電視的,唯一隻有松下是主推等離子的,這就好比分蛋糕,你是願意跟十多個人一起去搶90%的大蛋糕呢,還是願意獨享10%左右的小蛋糕呢?

在3D電視逐漸走向前台,並開始為消費者所接受的時候,等離子電視憑借動態和畫質的優勢,也一直被寄予厚望,甚至有評論將3D稱為等離子電視翻盤的重要途徑。因此綜上來看,「等離子將要被淘汰」無疑是一個偽命題,最起碼在可預見的三五年內,等離子電視都不可能完全退出市場。

120Hz比100Hz先進?

現在我們常說的倍速驅動技術,指的是通過運動評估及插幀補償的方法來優化液晶電視動態效果的一種技術,雙倍速驅動技術就是把液晶驅動刷新頻率提升一倍。在中國地區,電視信號為PAL制式,即50Hz,雙倍速驅動就是提升至100Hz,即每秒顯示100幀畫面。如果是在美國或者日本地區電視信號為NTSC制式下,圖像信號為60Hz,雙倍速驅動就是120Hz。

100Hz倍速插幀技術詳解

這是由於不同國家地區採用不同電視信號制式而造成的,120Hz與100Hz雙倍速技術原理是相似的,並不是說120Hz比100Hz先進的意思。同理,240Hz和200Hz四倍速驅動技術的原理也是相似的,並不代表著240Hz比200Hz更高級先進。

對於原始信號為50Hz的片源,如果電視僅支持120Hz/240Hz,這時是無法形成倍速效果的,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倍速無效」。一部電視只有同時支持100/120Hz、200/240Hz,才能對不同的信號源都支持。比如某位消費者家裡經常觀看有線電視和連接索尼PlayStation玩游戲,由於前者輸出信號源為50Hz,後者為60Hz,因此支持一種信號源的倍速效果要打折扣。

索尼PS3等游戲設備信號輸出為60Hz

筆者在這里提醒各位網友,許多國產品牌的電視倍速效果就是僅僅對60Hz信號源有效的,在選購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完全相信銷售員信口開河。舉個例子某國產品牌對於「真+240Hz」的官方解釋是:真+240Hz=垂直120Hz+水平120Hz,首先可以斷定的是,這個說法不僅說明它對50Hz信號源無效,而且也在偷換概念,倍速技術的實現方式是插幀,也就是兩幅畫面中新增一副運算幀或者黑幀,根本就不會存在「垂直120Hz」、「水平120Hz」的說法。

銷售員的任務是提升銷售業績,至於售後,並不是他們的職責范疇,因此許多銷售員在買電視的時候或許會將自己的產品吹得天花亂墜,因此各位網友在購買電視的時候需要保持一種警惕、戒備的心態,對於銷售員的話多點思考,就必然能夠找出它們的破綻。

台灣面板效果不好?

說到面板,那是許多網友都會糾結的問題,特別是聽到自己看中的機器竟然是台灣屏的時候,估計不少網友會打退堂鼓。如果將液晶面板出產廠商進行分類,可以分為LG S-IPS、三星S-PVA、夏普、松下IPS、奇美、友達。如果按照產地分,可以分為日本的夏普和松下,韓國的三星和LG,台灣的奇美和友達。

應用四色技術的夏普FF1液晶面板像素近拍圖

夏普被冠以「液晶之父」,液晶面板產量少,一般被網友推崇為質量最好的液晶面板。夏普龜山八代線、堺市十代線的面板目前主要用於夏普的中高端液晶電視和索尼的高端液晶電視。許多網友問到某某型號是不是採用夏普日本原裝屏,其實最簡單的判別依據就是,這款電視的售價有多高。

三星UA46C7000WF面板像素點近拍(三星3D屏)

台灣奇美友達液晶面板的產量大,而且憑借人工、出口關稅等優勢早就了成本低、售價低的現狀,而這也往往被網友不屑一顧。目前台灣屏主要運用於國產品牌中低端型號和外資品牌的低端型號。

LG 55LX9500-CA面板像素點近拍圖(LG屏)

其實同一個面板廠同一條生產線出來的面板,也分為三六九等,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會聽銷售說他們的是A+屏的緣故。這就出來一個問題:假如夏普最次的屏幕和奇美最好的屏幕比哪一個比較好?這個問題有點像田忌賽馬,只是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各位消費者無須太在意麵板的產地,更要看重電視機的實際效果。

索尼KLV-40NX500面板像素點圖(台灣友達屏)

關於面板的使用,筆者覺得還要必要提醒各位網友的是,某些廠商的同一款型號,上市初期的批次和中後周期的批次有可能採用的是不同的屏幕,比如將三星屏換成了台灣屏,這種做法在過去兩年非常普遍,目前也不是沒有,只是受到消費者的抵制更少罷了,各位網友在選購的時候,也請注意這個型號是否被「換屏」了。

一體機不用機頂盒?

我國的廣播電視信號主要分為三種:一是無線模擬電視信號,二是有線數字電視信號,三是地面高清數字電視信號。無線模擬電視信號是最早的,通過魚骨天線就可以接收,但由於效果不能滿足高清電視畫面需求,因此模擬信號正在逐步淘汰,比較常見的是在農村和邊遠山區。

有線數字電視信號就是當地的運營商架線入戶的信號,比如廣州市有線、廣東省有線,這種信號的一大特徵是需要機頂盒和解密卡(俗稱小卡),需要用戶憑卡繳費使用,有線數字電視信號又可以分為高清有線電視信號和標清有線電視信號,需要分別配合高清機頂盒和標清機頂盒使用,前者清晰度達1080i標准,後者則只有480p標准。

國微視密卡(即CAM卡,俗稱大卡)

地面高清數字電視信號採用無線直播方式傳輸高清信號,信號清晰度標准達到1080i,但這種信號目前最大的缺點在於廣播的城市很少,且只有很少數的幾套高清節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全國八大城市開播地面高清電視信號,但最近兩年反而沒有聽到更多的開播信息,而且在原有八大城市,比如廣州也不是整個城市都能夠收到,還要受樓層和朝向等因素的影響。

數字電視一體機有兩種,一是以東芝為代表的地面數字電視一體機,這種電視機能夠通過外接天線,接收地面高清數字電視信號,優點是簡單易用不用繳費,缺點是開通城市少、信號不穩定、高清節目少(一般只有CCTV高清和CCTV1高清等兩三套節目)。

東芝數字一體機地面高清信號接收天線

二是以LG/創維為代表的有線數字電視一體機(也叫機卡分離一體機),這種一體機將機頂盒功能集成到了電視裡面,通過CAM卡(俗稱大卡)配套解密卡(即小卡),直接將有線電視信號(含高清標清)輸入到電視播放,可以直接避過機頂盒的功能,這樣用戶就不必為如何擺放機頂盒而煩惱了。

機頂盒牽動著巨大的利益博弈:退出市場為時尚早

對於機卡分離一體機,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每一個城市的解密卡都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CAM卡,比如廣州有廣東有線和廣州有線,CAM卡就是不一樣的;二是有線運營商(比如廣州有線或者廣東有線)一般都是將解密卡和機頂盒配套銷售的,不會分開來賣,因此購買有線數字電視一體機雖然省了機頂盒佔地,卻沒省下買機頂盒的錢。

總結:以上6個問題,只是許多電視選購誤區中的一部分,各位網友如果要購買到一部稱心如意的電視,筆者認為要多做做功課,了解一些必備的基礎知識是必須的,不然到了賣場就只能被銷售員忽悠了,最終買回家的很有可能並不是你所需要的電視。

Ⅷ 夏普液晶電視面板是日本原裝進口嗎三星 索尼比起夏普在性能和價格上有什麼優劣勢

·夏普作為老牌液晶電視廠商, 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如今的重點都放在大屏幕上。多年來,夏普一直宣稱液晶面板「100%自產」。夏普電視營銷人員都是言之鑿鑿說「夏普液晶電視的面板都是夏普原裝自產,全球質量最高。」夏普官方曾經做過解釋:意思是所有使用夏普技術的面板都叫夏普原裝屏,無論產地是哪裡。其他像導購員等再解釋都是文字游戲。夏普廠家的「原裝」和消費者理解的「原裝」是兩個概念。 夏普液晶電視的中低端型號,基於成本,多採用台灣奇美電子液晶屏;小尺寸的電視也有採用台灣友達光電生產的面板。如今,一般只有高端或大尺寸的夏普產品會使用日本龜山原廠屏。早在2006年上海第三屆亞洲電子展暨第68屆全國電子展現場,日本夏普專務董事、片山干雄表示:「夏普液晶電視都是使用自己的液晶屏,只是大部分由夏普日本龜山工廠製造,小部分由夏普的台灣公司製造。但「夏普台灣公司」其實並不具備液晶面板的生產能力,所謂的「夏普台灣公司製造,其實質就是采購我國台灣省液晶面板廠的產品。但實際上依然在極力避免將「夏普屏」與「台灣屏」進行區別,意在迴避。而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挺慶回答,更頗為含糊:「是否採用台灣代工屏,需要跟日本總部確認,我們不是很清楚。」。接著他又說:「即便是采購台灣奇美的液晶面板,也是奇美按照夏普的ASV液晶面板技術要求製作的,因此可以稱做夏普原裝屏。」 至於三星電視,在被爆台灣屏事件後,官方已經承認中低端型號大量採用國產與台灣生產的面板。三星作為全球銷量第一的平板電視,產品線十分豐富,三星自有掌握的面板、晶元領域的上游產業優勢,是普通電視企業所不具備的,能大幅降低整機生產成本,為擴大市場規模,還推出廉價的低端電視型號,使得三星在三四級市場搏殺更具備競爭力。缺點:三星電視作為全球銷量第一,在中國市場銷量逐步下滑,售後表現不佳,投訴量居高。夏普、索尼主要電視定位於高端。 夏普的優勢在於液晶面板上,索尼的特點在於圖像數字處理電路上,液晶面板多引用其他廠家,沒有自有液晶生產線。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如果是中低端型號,日韓品牌也有很多是使用台灣面板,甚至代工生產,看實際需求。 外資家電高昂的維修費是應該考慮進去的,不能只看購買價格。

閱讀全文

與台灣面板產業競爭態勢及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