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平珠寶文化產業園附近除了常平站,還有哪個高鐵站
據我所知,常平站離常平珠寶文化產業園是最近的,走路也是幾百米,其他的還有東莞東站、常平東站,距離也不遠~
⑵ 高鐵和文化產業的關系
高鐵帶動了薛城的發展。。。。據介紹,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薛城呈現出蓄勢競發的良好態勢,已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為企業投資、個人創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城市化進程帶來大量商機。按照薛城發展規劃及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到2020年,我的家鄉建成區面積將由現在的40平方公里擴張到1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將由30萬發展到120萬,城鎮化率由45%提高到60%。未來10年是我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發展期,我們在實施老城區改造和城南生態新區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陶庄鎮、鄒塢鎮重點發展重化工業、物流業,帶動小城鎮建設,打造棗庄新城區「後花園」;張范鎮重點發展高端製造、現代物流、高檔住宅等業態,打造「產城一體化」的城市節點;臨城街道、常庄鎮作為區駐地,優先發展城市經濟;沙溝鎮集中發展城郊經濟和休閑旅遊業,帶動周邊地區居民和區內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為房地產、建築及其相關產業,以及交通、通訊、教育、醫療、商業零售、餐飲、娛樂等領域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
現代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蓬勃發展的工業經濟以及城市化進程的突飛猛進,為薛城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堅持以信息化引領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的魯南鐵水聯運物流園,被列為魯南經濟帶重點扶持項目,正積極引進大型物流企業;總投資8.326億元的張范汽車城,被列為山東省重點項目,著力引進知名品牌汽車4S店、二手車交易、汽車後市場等業態。依託城南生態新區建設,規劃了城南金融商務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歡迎金融保險、中介服務、信息咨詢等新興業態入駐,推動高端服務業聚集發展。依託厚重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動感的系列車賽,包裝了旅遊集散中心、民國影視文化城、楊峪旅遊綜合體、蟠龍河濕地公園、張庄「石榴山莊」、奚仲產業園等旅遊項目,正在對外招商。
工業領域投資空間廣闊。我們按照「傳統產業新型化」要求,堅持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企業對外合作,加速產業升級換代。機械製造業,重點發展綜掘機、採煤機、刮板輸送機、礦用救生艙等礦用設備及紡機風機,努力打造全國具有一定規模的新型製造業和鈑金加工基地。煤化工產業,依託魯南煤化工研究院、棗礦集團煤化工研究院,以煤焦化、煤氣化為主線,重點發展乙二醇、碳微球、針狀焦等下游產品,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造紙產業,在推進遠通、海象、德容、運河紙業技改擴能的同時,合作建設40萬噸高檔箱板紙、40萬噸液體包裝紙等項目,進一步膨脹企業規模、提升產品檔次。同時,藉助京滬高鐵的交通優勢,積極匯聚長三角、環渤海地區的產業、人才資源,鼓勵博泰太陽能、奚仲電子等區內企業與國內外科技界、產業界開展產學研合作,大力培植、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創業環境日益優化。優越的區位、便捷的交通、日益完備的城市設施配套,為我的家鄉發展創業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規劃了以文化創意、科技孵化為主的創業園,在融資、用地、稅收、創業指導、家庭安置等方面制定了系列扶持政策,歡迎海內外學子和高新成果、專利技術持有人等高端人才來這里創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搶占發展先機,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
薛城黨政負責人表示:「努力讓政府服務成為推進招商引資最優質的資源、最響亮的品牌」是我們一貫秉承的理念,對於落地項目,我們從手續辦理、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產,全程跟蹤服務,積極幫助企業融資、爭取政策,積極營造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的市場環境、良好的法治環境,贏得了廣大投資者的贊許和好評,先後吸引了韓國OCI、美國上市公司SES、香港上市公司森信集團等知名企業落戶,「軟環境」已成為我們吸引投資的「硬品牌」。
很顯然同時帶動了棗庄向文化古城、旅遊基地的方向發展,從BRT的開通,到台兒庄的整改,棗庄欣欣向榮。
⑶ 如何加強海西旅遊業發展200字
面對高鐵帶來的良好機遇和挑戰,海西旅遊業要全面發展,並最終推動海西整體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必須正視各要素、合理規劃,使高鐵旅遊成為旅遊地旅遊產業發展的發動機,這是旅遊地實現轉型升級的根本性城市戰略。
(一)挖掘文化內涵,開發創意旅遊產品
文化和旅遊是密不可分的,是旅遊業興旺發達的源泉,旅遊是挖掘文化內涵和實現文化功能的一個載體,從一定意義上講,缺乏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的旅遊產品,是很難有吸引力的,也不可能持續發展。國際旅遊發展的經驗顯示,旅遊業的收益越來越不依靠人數的增加,而來自於多元文化含量的特色旅遊產品和特色旅遊服務,旅遊與文化結合程度愈高、旅遊文化因素越多,旅遊產品的特色越突出,旅遊經濟就越發達。因此,突出旅遊文化特色形成區域間文化特質,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是培植文化旅遊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如廈門市融合閩南文化特色的文化旅遊項目——「閩南神韻」於2008年「旅博會」期間推向市場,累計接待觀眾近3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34.7萬元(廈門經濟特區統計年鑒,2010)。濟南市推出以「紅色記憶」為主題的高鐵周末二日游、淄博市推出「淄博高鐵自助一日游」,讓遊客品嘗特色魯菜,了解齊文化,探索世界足球的起源,游覽「中國活著的古商業建築博物館群」——周村古商城等。
同時,為了實現海西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避免盲目、過度開發,出現產品雷同、人工化、「城市化」、「商業化」色彩濃厚等問題,必須根據旅遊客源需求的特點創新旅遊產品。只有突出特色,開展專項,以特色樹品牌,以專項吸引特定消費群體,才能增加旅遊資源的「漂入」,減少「漂出」,適應旅遊競爭的需要。如廈門市這兩年著力於鄉村旅遊、溫泉康體旅遊、郵輪旅遊等新興旅遊產品,積極開發歐美、東南亞以及香港等郵輪市場,全年共接待來自美國、德國和馬來西亞等國郵輪公司的各類豪華郵輪28艘次,接待郵輪遊客共計6.7萬人次(廈門經濟特區統計年鑒,2009)。京滬高鐵沿線的多個城市也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鐵旅遊產品,如青島市推出「高爾夫游」、濰坊市推出「逍遙放飛游」、「逍遙田園游」(現代化高標准冬暖式蔬菜大棚)等二日游高鐵旅遊產品;德州市推出「扒雞美食之旅」、「低碳生活體驗之旅」及春、夏、秋冬主題性旅遊產品等。還可根據旅遊地景觀的多樣性,考慮開發多種火車旅遊新產品,如具有文化主題的火車旅遊(絲綢之路火車游)、老式蒸汽機車懷舊旅遊等高鐵時代的「慢旅遊」,飛機-火車-公路多種交通工具的聯合旅遊等。
(二)促進旅遊產業聯動,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管理
「旅遊產業聯動是指以區域內旅遊產業之間互動來實現共贏為目的的合作過程,包括以旅遊產業為載體的客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種要素流的關聯,也包括交通運輸網路和通信網路等基礎設施的互通共享,實現要素在區域空間和產業時序上的優化配置,從而推動經濟協調發展。」景區、旅行社、旅遊交通、娛樂場所、餐飲業等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實現無障礙的旅遊合作,能夠為遊客提供快捷、便利、高質量的服務,達到共生共長的效果,推動旅遊產業整體向前發展。
在交通方面,要逐漸轉變發展定位,做好票務經濟。首先要進一步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做好高鐵線、地鐵線、公路客運、輪渡、公交等交通的線路規劃和站點設置,實現零換乘、零對接,進一步優化旅遊發展環境。其次,高鐵應該轉變發展定位,不再聚焦於滿足旅客購票需求,而要將工作重心放在衍生的服務上,票務不再是簡單的供給銷售問題,而是要制定靈活的票價政策,科學經營票務,加快票務創新,保證運能釋放後高鐵上座率的穩定性。在便利遊客、吸引遊客的票務設計方面,「高鐵+住宿」、「高鐵+景點」等雙向優惠套餐,JR的「日本鐵路周遊券」、歐洲的旅行通票和美國的旅遊套票(包括全線通用、西部通用、東部通用和西海岸通用等);香港的「八達通」卡、台灣「悠遊卡」對乘客在高鐵-公交間換乘的優惠、規定時間內雙程往返的費用扣減、周末優惠套票、設計專門的學生優惠卡、老年人、殘疾人免票標志卡等做法值得借鑒。
在旅遊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應進一步理順重點景區的管理機構與管理職能,統一規劃、統一引導,賦予執法權,使其真正承擔起景區環境保護、文明導游、處理遊客投訴等相關責任,提升旅遊地的整體形象。堅持「以遊客為本」的理念,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保護遊客合法權益。
在旅遊公共服務方面,應做到精細化、智能化管理。一方面,按照國際化、標准化、現代化的要求,增建一批旅遊集散中心、咨詢服務中心、公共信息圖形標識、旅遊標識、旅遊公廁、公共電話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進自駕車營地、汽車旅館等自助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做到服務的精細化。另一方面,加快「智能旅遊」建設步伐。大力推廣數字旅遊技術,健全旅遊網站集群,建立海西旅遊網,持續打造968118旅遊熱線和114旅遊呼叫中心,開拓自助游公共服務項目,逐步建設旅遊智能城市;建立旅遊集團化電子網路系統:食、住、行、游、購、娛,實現旅遊業務、服務的統一調配和管理(廈門市旅遊局,2011)。
(三)構建區域旅遊戰略協作機制
加強高鐵沿線城市的旅遊合作、促進海西各省市間資源共享、互利共贏,有助於實現海西旅遊資源整合的可持續力。海西區應從「大旅遊、大產業」的戰略高度,大力推進區域內的黃金旅遊線路,整合「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資源,將原來的門票經濟轉化為稅收經濟。隨著廈深高鐵、向莆高鐵等更多跨區域高鐵線路的建成通車,海西應利用高鐵帶來的機遇,擴大區域旅遊合作領域和海西各省市的影響力,為本區域帶來更多的客源。
高鐵沿線各省市應嘗試建立「海西高鐵城市旅遊聯盟」,建立無障礙旅遊合作區,突出整體品牌效應和成本效應。通過聯合開展高鐵沿線精品旅遊線路、最受歡迎景區的評選,提高高鐵沿線旅遊景點景區的影響力;結合各省市重大活動,新聞事件,聯合製作統一的高鐵旅遊地圖、旅遊產品手冊等,共同開展互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城區促銷活動,實現旅遊旺季常態化。例如,福建省正加大重點旅遊資源整合力度,培育大武夷、福建土樓、沿海動車沿線、平潭旅遊區、東山生態旅遊島等五大重點旅遊增長區域,依託便捷的沿海動車線,聯接長三角、珠三角兩大客源市場;閩西南五市旅遊合作正不斷擴大,簽訂新一輪區域旅遊合作協議,舉辦閩西南及金門旅遊黃金周新聞發布會;閩粵贛十三市旅遊合作深入發展,起草了《廈門市、贛州市政府關於加強「海西」建設進一步推進區域合作協議》旅遊部分內容;協助粵東五市在廈門舉辦旅遊推介會;加強與南方旅遊城市協作體在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交流,努力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目標。
同時,城市聯盟還應推動旅行社進行深度合作,由各聯盟城市推薦旅行社組成合作體,集團采購高鐵沿線旅遊資源,共同策劃包裝產品,逐步形成旅行社合作分銷體系,實現高鐵旅遊市場產品供給一體化。此外,聯盟各城市的旅遊網站還可實現互相鏈結,開設專門的高鐵旅遊板塊,在各城市高鐵車站的旅遊咨詢中心和一些公共服務窗口推廣聯盟的旅遊產品,開展高鐵旅遊一卡通等等,為以後享自由行的客戶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另一方面,為了維護旅遊市場的秩序,高鐵旅遊聯盟的城市還將建立旅遊質量監督協作體,實施遊客跨城市的投訴聯合處置制度,及時受理投訴,健全旅遊市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及時妥善處置旅遊公共突發事故。
(四)加快旅遊產業集群與融合戰略
旅遊產業集群是指某彼此關聯的旅遊供應商在地理上形成集合體,以期提高區域旅遊產業的規模效應和創新能力,形成區域旅遊產業的競爭優勢。高鐵時代下,旅遊產業集群能夠形成產業發展優勢,但交通便捷帶來的巨大商機卻使剛性的旅遊供給面臨挑戰,短期內要應對突然增長的旅遊需求,只有實行產業單元的強強聯合來形成供給能力的增長和優化。實行旅遊產業融合,既可以強化旅遊企業的組織實力和資本實力,減少交易費用,又可以豐富旅遊產品種類,滿足多樣化的旅遊需求,還可以使各種旅遊資源在融合利用中獲得最優化開發,最終優化旅遊產業結構,加快完成海西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旅遊業在產業融合的帶動下,已經產生了許多「跨界」的聯合行動:新業態不斷涌現,如旅遊業與第一、二產業間的融合形成工業旅遊、休閑農業等,與第三產業的融合形成會展旅遊、體育旅遊、文化創意旅遊和「在線旅遊」③等;新型產業功能逐步顯現,如餐飲街、購物街、主題街、風情街、美食節、影視文化旅遊④等;新型企業組織結構不斷演進,如兼具食、住、行等多項要素功能的大型旅遊集團……旅遊業正逐步向多產業橫向聯合發展轉變,綜合性高鐵車站也正在從交通中心轉變為經濟中心,從功能單一的基礎設施提供商逐步向商業性業務實體轉變,形成融物流、國際商貿、酒店業、服務業、娛樂業為一體,輻射周邊區域的「高鐵產業群」。總之,旅遊產業融合這一新業態創新已然在產業邊緣地帶激發出各種新的旅遊產品和服務方式,在海西旅遊產業轉型時期,必將為加快旅遊產業結構升級做出貢獻。
⑷ 彤日文化產業園到蘇州站打的下午4點30分需要多少時間,趕的上5.15分的高鐵嗎
計程車
推薦
32分鍾16.2公里9個紅綠燈
途經:東環迴路高架、北環答快速路
方案2
38分鍾12.5公里21個紅綠燈
途經:通園路、東環路高架
方案3
36分鍾18.4公里7個紅綠燈
途經:南環路高架、西環快速路
公交地鐵
票價¥4最佳162路→地鐵1號線→地鐵4號線
1小時|11.8公里|步行960米
票價¥4204路→地鐵4號線
1小時7分鍾|11.4公里|步行1.1公里
票價¥4162路→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
1小時4分鍾|14.3公里|步行980米
票價¥4204路→游2路
⑸ 高鐵成都東下車坐什麼車去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
票價¥8最佳地鐵7號線→地鐵1號線→815路
1小時18分鍾|23.6公里|步行內1.2公里
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