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成都文化產業概況政府

成都文化產業概況政府

發布時間:2020-12-14 18:52:49

⑴ 成都文化創業產業有哪些項目最好有詳細的介紹

「金沙年」

2005年是成都文化的「金沙年」。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圖案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隨後蜀綉「太陽神鳥」又伴「神六」遨遊太空……「金沙年」背後是改革的推手。

為「金沙年」開局的音樂劇《金沙》就是改革的產物:利用本土資源、集合文化名人、面向社會融資……《金沙》自2005年4月在北京首演以來,創造成都演藝界的奇跡。

成都大廟會

2003年初,成都市恢復已中斷45年的成都大廟會,做大廟會品牌。3年來,成都大廟會接待國內外遊客183萬餘人,實現門票收入1800萬元。成都大廟會作為成都文化的品牌,先後到香港、澳門、廣州、北京等地舉辦,有效提升了成都城市和文化的影響力。

錦里

錦里由武侯祠博物館、博物館員工、社會資本共同打造,開國內公益性博物館控股經營性公司之先河。錦里落成兩年多來,接待國內外遊客400餘萬人,實現銷售收入3500餘萬元,為社會提供近千個就業崗位,被文化部命名為「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田園都市文化新坐標

70餘米高的煙囪、3米粗的管道、300餘畝的廠區內,成都「老東郊工業區」痕跡依舊可尋。高聳的煙囪、林立的廠房、轟鳴的機器——建造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紅光廠是成都老東郊工業區的一個標記。「如今,像紅光廠這樣保存完好的老工廠已寥寥無幾。」在成都傳媒文投公司看來,與其拆除這些建築不如就地取材,將現代文明與這些工業元素融合,既尊重歷史,也是對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一個美好詮釋

中國流行音樂之都

以音樂創意產業為靈魂的「成都東區」,是成都傳媒集團調整產業結構,主動進軍新文化產業,鏈接新媒體的重要物理平台。據了解,17萬平方米的廠區原址,在未來3至5年內將成為明星資源集聚、音樂產業發展、多元文化互動和新媒體產業接入的創新型文化產業園區。「成都東區」將以原紅光電子管廠20萬平方米大跨度、高空間的工業舊廠房為文化底蘊和建築優勢,打造音樂產業高度聚焦發展、明星資源匯聚、多元文化互動和新媒體產業接入的創新型文化產業園區,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以音樂為核心主題,融匯國際、時尚、經典元素的多元文化體驗街區和音樂骨幹產業集聚園,此舉在國內外均為首創,將形成成都文化創業產業心臟,引領成都現代服務業發展新潮流。同時,還將引入 「國際流行音樂院校年度大獎」「成都國際數字音樂節」等大型音樂盛事永遠落戶「成都東區」,擴大成都音樂文化在全國的傳播影響力,催生相關連帶集群產業發展,將成都打造成「中國流行音樂之都」。成都傳媒文投公司透露,自「成都東區」項目規劃以來,國內外許多知名企業和藝人均表現出濃厚興趣。

⑵ 成都簡介(從古到今,在政治,經濟,文化,典故上講)

人文成都
作為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成都市級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就有216處之多,其中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蜀王陵、永陵、金沙古蜀文化遺址等更是中外聞名。
●望江樓
望江樓公園是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薛濤一生愛竹,常以竹子的「蒼蒼勁節奇,虛心能自持」的美德來激勵自己。後人在園內遍植竹子以表示對薛濤的敬意。
園內建築以崇麗閣最為壯麗雄偉。該樓建於清光緒十五年,高30多米,共4層,朱柱碧瓦,寶頂鎏金。因樓身位於錦江邊,故名「望江樓」,現已成為成都市的標志物。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3年多,創作詩篇240多首,很多詩都是以草堂為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為後人推崇的千古絕唱。
草堂建築樸素典雅,楠木參天,帶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是成都遊客最集中的觀光勝地之一。
●武侯祠
武侯祠是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始建於蜀漢末年,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搬進了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內,成為君臣合祀的祠廟。
由三絕碑、劉備殿、武侯祠、劉備墓、三國文化博物館等景點組成,全面展示了三國蜀漢文化。
●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附近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都江堰—青城山一線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由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組成。
●青城山
青城山是道教發祥地,處處藏幽納翠,四季風光各不相同。公元143年「天師」張陵來此結茅傳道,著道書24篇。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宮殿和大量的文物古跡。
提示:成都西門車站有到都江堰的旅遊車,旅行社也有1、2日旅遊線推出。
風情成都
到過成都的人都會感嘆於成都人悠閑,成都人只要消消停停悠悠閑閑過日子就行了,所以時世變遷仍然改不了成都悠閑安逸的氣質。
●茶館文化
成都現在的茶樓、茶館有3000多家,從裝修豪華的高檔茶樓到路邊的小茶館應有盡有,消費從上百元到幾元不等,生意都很不錯,這在全國可是絕無僅有的。
●農家樂 http://www.enjoycd.com/
成都人好玩,前些年炒得紅紅火火的農家樂就是從成都開始的。農家樂一般離市區不遠,飯菜是典型的農家風味,蔬菜、水果都是地里現摘的。臨走還可以買些自己摘的水果,一天下來,一個人的全部消費也不過幾十元。
●成都熊貓基地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以造園手法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態環境,現佔地560畝,綠化覆蓋率達96%,營建
了適宜大熊貓及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生態環境。這里常年圈養著20餘只大熊貓以及小熊貓、黑頸鶴、白鶴等珍稀動物。
●成都動物園
成都動物園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郊,與川西名寺昭覺寺隅牆相望,距城區4公里。園內綠樹成蔭、湖光瀲灧、鳥語花香、風景誘人。30餘組各種造型新穎別致的動物館舍散落於17.342公頃的綠樹、翠竹、花叢之中。當您漫步於其中,定會感受到自然、動物、人類的和諧氛圍。如果時機合適,您還可以體驗到飼喂野生動物的樂趣,您還可以抱著小獅子和小老虎合影。
始建於1953年,在1976年遷到現址的成都動物園。經過近50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常年展出各種獸類、兩棲爬行、鳥類以及觀賞金魚等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300餘種、3000餘只(頭)的專類公園。年接待遊人150萬人次,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動物園,位列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大動物園之第4位。
●成都植物園
成都植物園位於北郊天回鎮,距城區10公里,佔地774畝,綠地率94%。前身系成都市林場。園內綠樹成蔭,花繁葉茂,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是四川省第一所人工植物園。
該園共設8個專類植物區和10多個植物專類園,另有香樟林、千丈林和松林。園內草木繁茂,植物種類眾多。現有木本栽培植物1000餘種,園藝栽培品種800多個,其中銀杉等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植物67種。
1987年成都市植物園與成都市園林科研所合署辦公,使成都植物園成為一座具有風景園林外貌,融科研、科普、旅遊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植物園。1990年被市政府評為蓉城新八景之一,命名為「綠海藏珍」。
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總面積1.239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面積為283.86平方公里。成都生物資源豐富,珍稀植物有銀杏、珙桐等。珍稀動物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中葯材有860多種,川芎、川鬱金、烏梅、黃蓮等蜚聲中外。成都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中外馳名。全市現有人文景觀172處,其中尤以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最具特色。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處。有世界唯一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地處由劍門蜀道、九寨溝、峨嵋山、長江三峽等地組成的四川旅遊環和全國旅遊環的聯絡點上,還是內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旅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成都市擁有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全市道路總長度約5500公里,2003年完成新改擴道路長度110公里。郊區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14公里。成都有6條呈放射狀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85.4公里。2002年全市有機動車176.5萬輛,成都交通地圖其中私人小轎車已達45.8萬輛。全市有發達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火車站公交智能線路776條,年客運量47億人次。成都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之一,成都旅遊地圖與全國大多數大中城市之間均開通有直達列車,經過幾次提速,加之採取夕發朝至、電腦聯網售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鐵路吸引了大批客流,2003年旅客運輸量31237.4萬人次。成都是全國航空線的交匯中心,在線查詢2003年民用航空運送1245.5萬人,成都電子地圖首都機場已開通200條國際國內航線,通往世界主要國家及地區和國內大部分城市。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啟用後,已進入亞洲最繁忙機場的行列。

成都市基本氣候特點
一、氣候概況:
成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較少。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6.2度,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3度,年極端最低氣溫為-5.9度,最熱月出現在7~8月,月平均氣溫為25.4和25.0度,最冷月出現在1月, 月平均氣溫為5.6度;年總降水量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別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為12和1月, 月降雨量分別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現在5~9月,常年暴雨出現的始終期分別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常年大雨出現的始終期分別在5月底到6月初和9月中旬左右, 全市1960-2001年區域性洪澇總次數為44次,常年出現區域性洪澇為1次.年總日照時數為1148.9小時;最多風向為靜風,風向頻率為39%,次多風向為北風,風向頻率為14%。穩定通過10度的初終日期為3月中旬到下旬初, 穩定通過20度的初終日期為5月下旬,金堂最早,在五月中旬,都江堰最遲,在6月下旬初.常年霧日多達兩月以上,秋冬季為高發期,11—12月的霧日多達一月以上.春旱出現頻率為59%,出現嚴重春旱年份的頻率為32%,一般年份的頻率為27%.夏旱出現頻率為63%,出現嚴重夏旱年份的頻率為39%,一般夏旱年份的頻率為24%.常年雷暴日數為34天,初日在4月13日,終日在9月27日.常年冰雹日數為0.1天.
二、各季的主要氣候特點:
冬季:冬無嚴寒,對小春和畜牧生長有利,連續的多霧天氣對交通航運影響較大,冬干、寡照比較明顯。
春季:氣溫回升較早,對林木和小春作物生長有利,但忽升忽降不穩定,易出現持續低溫或」倒春寒」,影響大春作物適時播種或造成爛種爛秧。
初夏:溫度適中,日較差較大,對小春作物成熟收割有利,但往往出現的夏旱易造成丘陵和尾水地區大春栽插用水緊張。初夏的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有時出現的較長時間的低溫、連陰雨給小春收割、大春栽插、水稻分櫱等帶來不利影響。
盛夏:夏熱多雨、光照強的氣候是大春作物生長的黃金季節。但頻繁出現的強降水天氣易造成澇災。同時,高溫高濕有利於各種病蟲害的發生發展。
秋季:秋短陰涼多綿雨的天氣和秋長秋高氣爽的天氣都有出現。

歷史沿革
成都自古為西南重鎮,三國時為蜀漢國都,五代十國時為前蜀、後蜀都城,文化遺存豐富,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漢代成都與洛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著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生動地描繪了成都當時作為長江上游重鎮和西南經濟文化中心商賈如雲、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
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是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有確切記載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陽建制修築城垣。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四川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楊雄、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綉"為全國三大名綉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宋元時期,成都鼎興,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增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元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成都造紙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葯市、花市燈會。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
宋元以後,成都為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設立布政使司,設所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順治將四川布政使司改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歷史上正式出現。辛亥革命後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廢除成都府設治所,改稱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並為市,成立市政籌備處,處以下設總處、文牘、法治、會計、調查、庶務六科。1922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1928年,設市政公所為市政府,國民政府置成都市為省轄市和四川省省會。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銷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為四川省省會。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
今天的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具的風土人情彰顯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恆久魅力,孕育了「和諧包容,智慧誠信,務實創新」的城市精神,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更憑添了一份迷人的現代氣息。2004年,榮獲「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台商「極力推薦」城市、「十大中國大陸最佳商務城市」、「中國城市綜合實力十強」等稱號。2005年,成都市GDP總量達到2371億元,同比增長13.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59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9.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57.4億元,增速為43.4%;進口總額為18.6億美元,增長24.1%。成都市私人汽車擁有量在全國城市中居第三位。

成都市花市樹
市花:芙蓉 學名:Hibiscus mutabilis L. 英名:Cottonrose Hibiscus
科屬與形態: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m多。枝密生星狀毛。葉互生,闊卵圓形或圓卵形,掌狀3-5淺裂,先端尖或漸尖,兩面有星狀絨毛。花朵大,單生於枝端葉腋,有紅、粉紅、,白等色,花期8-10月。蒴果扁
球形、10-11月成熟。
原產及分布:產於我國南部。長江流域以南廣為栽培,以成都一帶為盛。國內外多栽培觀賞。
習性:喜光,略耐陰。喜溫暖,不太耐寒,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繁殖與栽培:播種、扦插和壓條繁殖。春季平床條播。取落葉後枝條沙藏越冬,翌春4月上旬扦插,秋季掘起假植越冬,第二年栽植即可開花。插時切忌損傷插穗皮,以確保成活率。長江以北栽培最重要的是注意防寒越冬。
用途:秋季開花,朵大美麗,是很好的觀花樹種。適宜庭院、坡地、路邊、水旁種植。花、葉、根皮可人葯。

市樹:銀杏
銀杏樹為高大落葉喬木,軀干挺拔,樹形優美,抗病害力強、耐污染力高,壽齡綿長,幾達數千年。它以其蒼勁的體魄,獨特的性格,清奇的風骨,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而受到世人的鍾愛和青睞。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作詩詠曰:「銀杏栽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雲,去做人間雨」。宋代大詩詞家蘇東坡有詩贊曰:「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銀杏樹不僅以其俊美挺撥、葉片玲瓏奇特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她適應性強,葯用功效大,經濟價值亦非常可觀。銀杏樹的果實--白果,品味甘美,醫食俱佳。經過加工之後,可以製成色澤鮮艷,氣味濃郁,香甜可口的各種風味飲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銀杏的根、葉、皮也含多種葯物成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銀杏樹通身是寶,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擴張血管、促進微血管循環、增進人體生機的作用,補腎健腦、滋膚保容。常食之,可使肌膚紅潤、紅膩、少皺紋等。銀杏還含有豐富的未名物質?D?D「抗衰老素」青年人常食之精神煥發,老人常食之保健延年。
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用銀杏果治療哮喘,咳嗽。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吳瑞《日用本草》,銀杏果均入葯。當代科學家更已成功地提示:銀杏葉提取物能增加腦血管阻力,改善腦血管循環功能;保護腦細胞,免受缺血損害;擴張冠狀動脈,防止心絞痛及心肌梗塞;抑制血小板聚集,防血栓形成;清除有害的氧化自由基,提高免疫能力。具有防癌,抗衰老功能。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腦動脈硬化,老年性痴呆症,高血壓等病有神奇療效。銀杏果,不僅內含大量的抗衰老素,也可開發成各種美容化妝品,還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

成都旅遊資源
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目前成都有星級酒店賓館113 家,共有客房15970間,床位29934個。公路、鐵路、水運和航空交通十分便利,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國家一類口岸機場,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機。成都火車站是成都鐵路局管內唯一的客運特等站,它是寶成、成渝、成昆、達成等鐵路干線的交匯點。成都作為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是全省公路的中心,其干支線公路呈輻射狀分布,十分便利。成都是全國八大通信交換中心和全國九大郵政一級處理中心,可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600多個城市直接通話。旅遊服務機構不斷優化,目前有各級各類旅行社240家,其中國際旅行社36家。2003年,受「非典」影響,全市接待入境旅遊者22.65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1.01億美元;接待國內旅遊者2843.55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74.1億元人民幣;國際國內旅遊總收入 182.47 億元人民幣。旅遊業正逐步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成都市、都江堰市、崇州市。
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都江堰市。
世界遺產: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
國家旅遊區(點):青城山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都江堰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劉氏庄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竹溪湖國家AA級旅遊區(點),紅砂村花鄉農居國家AA級旅遊區(點),回龍溝國家AA級旅遊區(點),白塔湖國家AA級旅遊區(點)。
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龍門山風景名勝區,天台山風景名勝區。
省級:九龍溝風景名勝區、朝陽湖風景名勝區、雲頂石城風景名勝區、龍泉花果山風景名勝區、黃龍溪風景名勝區。
森林公園:
國家級:龍池森林公園、西嶺雪山森林公園、天台山森林公園、白水河森林公園。
省級:雞冠山森林公園、白鹿森林公園。
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龍溪?D虹口自然保護區、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省級:鞍子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黑水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都江堰、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劉氏庄園、明蜀王陵、升庵桂湖、邛窯遺址等。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2處。
獲聯合國人居獎: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
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全球500佳」: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動物園。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崇州歷史文化名城、邛崍歷史文化名城、新都歷史文化名城、洛帶歷史文化名鎮、城廂歷史文化名鎮、黃龍溪歷史文化名鎮、安仁歷史文化名鎮、新繁歷史文化名鎮。
世界上第一座以水為主題的城市生態環保公園:活水公園。(

⑶ 文化產業發展 政府應該怎麼做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努力,那麼如何看待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政府作用呢?首先要分清文化包含的內容。文化可分為公共文化與文化產業。公共文化屬於公共產品與服務的范疇,其特點是具有非競爭性,容易出現市場失靈,因此,主要由政府來提供與承擔。此外,文化產業作為經濟領域的一部分,雖然主要應由市場調節,但是由於文化產業屬於新興產業,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政府可以對文化產業大包大攬,不尊重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而是應以科學的方式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實踐證明,根據現代政府的職能與文化產業的基本特徵,政府在發展文化產業中要定位於加強規劃,培育環境,制定政策,注重引導,為產業發展提供動力、支持與保障。主要包括:一是提供基礎設施。創建和維護使人民文化生活繁榮的環境,是政府的一項基本功能。這項職能是由公共部門提供有形和無形的基礎設施而形成的,這些文化基礎設施既要能保護和促進公共利益,又能促進市場有效運作。對於發展中國家,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基礎設施,尤其需要的是信息與通信技術。二是提供財政與投資支持。傳統上,政府文化部門的投資和規劃主要針對某些項目、機構和大型企業,它們都嚴重依賴公共激勵和資助,現在,政府在為公共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提供資金方面,已經超越了僅僅對核心藝術和重大文化活動的關注,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三是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在很多發展中國家,一些體制缺陷限制了文化發展。比如,北京市目前的文化市場是按部門、行業和區域分割的,使本應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條發生斷裂,導致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四是健全政策法規。健全的適應國情和國力的政策法規對文化發展具有根本性促進作用。比如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財政金融政策等。五是支持文化走出去。

⑷ 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行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政府對文化產業的發展,一方面要堅持產業走市場化的道路,另一方面要對其進行積極的干預。政府要轉變觀念,一要調整文化產業結構,二要完善文化產業的法律體系,三要出台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

⑸ 文化產業有哪些分類和概述,什麼是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類:

一是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如生產與銷售圖書、報刊、影視、音像製品等行業)。

二是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遊等)。

⑹ 倍思得(成都)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倍思得(成都)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2018-06-2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注冊地址位於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市天府新區正興街道湖畔路北段269號1棟1單元1樓。

倍思得(成都)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100MA6CH5CM1A,企業法人陳天祿,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倍思得(成都)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組織策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會議及展覽展示服務;公共關系服務;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藝創作; 策劃創意服務;票務代理;企業管理咨詢;企業形象策劃;商務信息咨詢(不含投資咨詢);市場營銷策劃;廣告設計、製作、代理發布(不含氣球廣告及固定形式印刷品廣告); 農業觀光旅遊項目開發; 房屋建築工程;土地開發;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互聯網信息服務(不含國家限制、禁止項目); 圖文設計;國內貿易代理;貨物及技術進出口;銷售:電子電器、機械設備及配件、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礦產品(不含危險品及國家限制、禁止產品)、醫療機械(一、二類無需許可項目)、環保設備、建材、金屬材料及製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倍思得(成都)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⑺ 文化產業概述!

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文化產業一般是與公共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文化事業單位主要靠政府扶持、社會贊助,為公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單位則主要面向市場,依法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文化產業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其范圍隨著國家管理體制的改革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從我國現實情況看,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藝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藝術培訓業和藝術品業等。從國外情況看,文化產業的范圍涵蓋了文化藝術業、廣播電視業、新聞出版業、信息網路服務業、教育業、旅遊業、體育業、廣告業、會展業、咨詢業等。(
國家統計局將以下8類列為「文化產業」的范圍:(1)新聞服務;(2)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3)廣播、電視、電影服務;(4)文化藝術服務;(5)網路文化服務;(6)文化休閑娛樂服務;(7)其他文化服務;(8)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服務。

文化產業的業態包括:
1.書報刊出版、印刷和發行業;2.文化藝術業;3.文物保護業;4.廣播電影、電視業;5.文化娛樂業;6.體育;7.攝影及擴印業;8.園林業(包括公園、動植物園和自然保護區);9.廣告業。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0273.html

閱讀全文

與成都文化產業概況政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